3.1 中国的土地资源学案-2025-2026学年商务星球版(2024)地理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1 中国的土地资源学案-2025-2026学年商务星球版(2024)地理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第一节 中国的土地资源
【学习目标】
1.结合相关案例,认识土地资源与我们生产生活的关系;通过实例了解土地的不同利用类型。
2.运用相关图文,描述我国土地利用类型齐全、土地资源总量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少,各类土地资源分布不均等土地基本特征,发展综合思维能力。
3.结合实例,了解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理解“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提高人地协调观思想。
【学习导航】
【学习活动】
学习活动一:土地资源与我们_______
【自主学习】
1.概念:土地资源是指可供_______、_______或其他人类活动利用的土地,包括已经被人类利用和可预见的未来能被人类利用的土地。土地是万物生长的摇篮,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_______的资源。
2.分类:在土地上,人们可以种植庄稼、放牧牛羊、修筑道路、开发矿藏、建造房屋····根据利用方式的不同,土地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地、_______用地、_______及_______设施用地等利用类型。每一类型可以进一步细分,如耕地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等。
【合作探究】 认识土地资源与我们生产生活的关系
土地是人类的衣食之源和生产、生活的空间。
1.结合自身体验,说明我们的衣食住行与土地资源的关系。
2.联系实际,举例说明土地资源与生产活动的关系。
学习活动二: 土地资源的主要特征
【自主学习】
1.基本国情:中国国土面积广大,土地资源总量丰富,但由于人口众多,土地资源人均_______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中国土地利用_______,全国_______、_______比重较大,_______比重较小。
2.分布:中国各类土地资源空间分布_______。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_______的_______、_______及低缓的_______地区;林地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的山区;草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和北部年降水量不足_______的地区。
3.土地资源的生产能力区域差异:
地区 东部季风区 西北内陆地区 青藏高原
优势 _______同期,土壤肥沃 光热条件_______ _______充足
不足 _______资源缺乏 海拔_______,气温_______
生产能力 _______ 受到严重制约 较低
4.耕地资源:耕地是最为宝贵的土地资源。中国耕地占国土面积比重_______,同时,中国耕地总体质量不高,超过60%的耕地分布在_______、_______和_______地区。另外,中国水土资源_______状况欠佳、_______后备资源不足且开发难度大。
【合作探究】探究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规律
读图3.6,思考:
1.据图推测,我国土地资源分布有什么总体特征?
2.找出我国耕地、林地、草地的集中分布区,并圈画起来。
3.结合图2.5,说出我国耕地集中分布区的地形类型、干湿地区。
4.读图说出我国林地主要分布地区地形类型、干湿地区。
5.结合图2.17,说出我国草地集中分布区的年降水量分布状况。
学习活动三:土地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自主学习】
1.土地资源利用中的问题:土地资源如果利用不当,或者遭受破坏,生产能力就会下降,甚至完全丧失。中国是世界上_______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局部地区_______形势严峻。近几千年来,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一方面_______、_______等现象时有发生,另一方面工业、交通、城市建设等对_______的需求迅猛增长,进一步加剧了人多地少的矛盾。
2.土地资源的保护:为了加强对土地资源的管理和保护,中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一项基本国策,严格控制耕地转为非耕地,实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近年来,国家一方面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另一方面强化耕地保护监督,牢牢守住______________耕地红线,确保永久基本农田不低于15.46亿亩,坚决守护好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
【合作探究】认识珍惜和保护耕地的紧迫性
城镇规模扩大、交通设施建设等御会占用耕地,为此,我国出台了占补平衡政策。即各地建设占用多少耕地,就应该补充同等数量和质量的耕地。但在过去相当长的时期,占多补少、占优补劣、占水田补旱地等现象突出。
1.说说我国耕地面积的变化情况。
2.结合实际,谈谈城镇规模扩大对耕地质量的不良影响。
【学后反思】
【达标测试】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各土地资源利用类型的比重发生了一些变化。图(a)、图(b)分别为2013年、2019年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比重图。据此完成1~2题。
1.对比2013年,关于我国2019年土地资源利用类型比重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减少 B.林地占比增加C.草地占比增加D.水域占比减少
2.我国耕地的占比虽略有变化,但总体占比较低,最主要的原因是( )
A.我国山地多,平地少B.人们对耕地的需求量少C.耕地产出效益低D.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多样
(2025烟台期中)“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之一。下图为中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及1985年与2020年四省粮食产量统计图。读图完成3、4题。
3.我国土地资源分布特点正确的是( )
A.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单一 B.北方地区的耕地以旱地为主
C.草地多分布在我国沿海地区 D.西北地区林地广布
4.为了确保粮食安全,全面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A.内蒙古自治区开垦草原,增加粮食产量 B.浙江省围湖造田,增加水田面积
C.黑龙江省发挥科技优势,提高粮食生产 D.广东省围海造陆,扩大耕地面积
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耕地面积及平均等级结构图,耕地等级数值越小,表示耕地质量越优。据此完成5、6题。
5.据图可知,耕地质量最优的地区是( )
A.青藏区 B.东北区 C.黄土高原区 D.长江中下游区
6.青藏地区占全国面积约25%,但图中青藏地区的耕地面积较少,其主要原因是( )
A.人口稀少,耕地需求量小B.水土流失最为严重C.属干旱区,沙漠广布 D.气候寒冷,冰川、冻土广布
7.(2025文山期末)读我国“土地利用分布示意图”和“年降水量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据图可知,我们的家乡云南省降水量大多在____mm以上,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降水量____mm以上的东部季风区。
(2)我国东部季风区,水田和旱地的分界线是____,水田所在区主要的粮食作物是____,分析该地区种植该种粮食作物的有利气候条件:____。
(3)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及横断山区土地利用类型是____,该土地利用类型地处我国季风区,降水量较大,主要位于____(湿润和半湿润/干旱和半干旱)地区。
【参考答案】
【课时部分】
学习活动一:土地资源与我们
【自主学习】
1.农业 工业 最基本 2.耕地 林地 草地 住宅 交通运输 水域 水利 水田 旱地
【合作探究】 认识土地资源与我们生产生活的关系
1.制作服装需要的棉花是由土地生产出来的;制作食物需要的粮食来自土地;需要在土地建设房屋;公路、铁路等交通道路修在土地上。
2.为农业、工业或其他人类活动提供可以利用的土地。
学习活动二: 土地资源的主要特征
【自主学习】
1.类型多样 林地 草地 耕地
2.不均衡 季风区 平原 盆地 丘陵 东北 西南 东南部 400毫米
3. 雨热 高 好 水 光照 高 低
4.山地 丘陵 高原 空间匹配 耕地
【合作探究】探究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规律
1.不均衡。
2.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和东南部的山区;草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和北部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地区。圈画略。
3.耕地主要位于平原、盆地及低缓的丘陵地区。
4.林地主要位于地形区为山地、丘陵,所处的干湿地区是湿润区。
5.草地主要位于非季风区,年降水量200mm~400mm。
学习活动三:土地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自主学习】
1.水土流失 土地沙化 土地污染 过度开发 土地资源 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18亿亩
【合作探究】认识珍惜和保护耕地的紧迫性
1.1996~2006减少;2006~2009快速增加;2009~2022缓慢减少。整体来看,在这一时期内,中国耕地面积在经历波动后有所减少,而城市建成区面积则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
2.占多补少,耕地面积减少;占优补劣、占水田补旱地,耕地的生产能力下降。同时在占补平衡实施中,补充的耕地多为新开垦或质量较低的土地,其土壤肥力通常较低。
【达标测试】
1.B 读图可知,草地占比由41.00%下降至27.6%,水域占比由内陆水域1.8%上升至水域及水域设施用地3.8%,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增加了城镇村及工矿用地,林地占比由21.40%增加至29.6%。故选B。
2.A 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地、高原和丘陵面积广大,占全国陆地总面积三分之二,适合进行耕种的平原、盆地少。中国人口数量庞大,对耕地的需求量大。我国正在抓紧建设高标准农田,耕地产出效益在提升,并且为了粮食安全,不论产出效益,都必须保证耕地数量。与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多样无关。故选A。
3.B 我国土地资源类型齐全,耕地比重小,后备耕地不足,A错误;北方地区的耕地以旱地为主,南方地区的耕地以水田为主,B正确;草地多分布在我国的西部干旱、半干旱区,C错误;林地主要分布在湿润区的山地地区,我国的三大林区:东北最大天然林区、西南天然林区、东南人工林区,D错误。故选B。
4.C 内蒙古自治区气候干旱,生态环境脆弱,开垦草原会导致土地荒漠化加剧,不利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A错误;围湖造田会抬高河流洪峰水位,增加洪涝灾害的风险,B错误;黑龙江省是我国重要粮食产区,可以发挥科技优势,提高粮食产量,C正确;“广东省围海造陆,扩大耕地面积”会破坏生态环境,D错误。故选C。
5.B 由图可知,东北区的耕地平均等级数值最小,因为耕地等级数值越小,表示耕地质量越优,所以东北区的耕地质量最优。
6.D 青藏地区由于海拔高,气候寒冷,存在大面积的冰川和冻土,不利于开展农业生产,导致可用于耕种的土地面积较少。人口稀少,耕地需求量小不是主要原因,青藏地区人口稀少主要是因为自然环境恶劣,不适宜大量人口居住和农业生产。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不是青藏地区。青藏地区主要属于高寒区,不是干旱区,沙漠广布也不符合青藏地区的自然特征。故选D。
7.(1) 800 400 (2)秦岭一淮河 水稻 雨热同期的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以季风气候为主,热量充足,降水充沛,雨热同期 (3)林地湿润和半湿润地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