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主题学习 守护蓝天碧水【学习目标】1.运用相关图表,分析我国自然资源利用中出现的问题,结合身边案例,推断环境问题带来的影响,提高综合思维能力。2.结合污水处理等相关案例,探究环境治理相关措施,明确生态工程是系统工程,需要国家、企业、个人三位一体通力合作。3.结合相关材料,明确生态治理的责任感,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提高认识,培养人地协调观。【情境导入】展示环境保护愿景,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随着人类对自然的干预不断加剧、生态环境问题日浙突出,呈现出全球性、综合性和频发性等特征。如何凝聚生态环境治理力量,提升生态环境治理水平,守护蓝天碧水?【学习导航】【学习活动】学习活动一: &1 调查了解环境问题【自主学习】1.环境问题:一般指由于自然或人为原因引起的环境质量下降或生态失调,以及这种变化反过来对人类生产生活产生的不利影响。环境问题主要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2.环境问题分类及影响:目前,我国部分地区存在较为严重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环境污染问题,部分地区________、________等生态退化问题比较严重,制约了社会经济发展。3.环境污染是人类活动排放的废弃物进人环境后引起的环境恶化,主要有工农业生产和生活排放的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造成的污染。环境污染还会衍生出许多间接危害、如二氧化硫造成的________可能会引发________危害,生产、________的排放可能会引发________等。4.生态退化是人类活动直接作用于自然生态系统,造成生态系统的生产能力显著减少和结构显著改变,从而引起的环境问题,如过度放牧引起________,地面植被遭破坏可能会导致________。【合作探究】 调查身边的主要环境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渠道了解环境问题,如电视、报纸、杂志、网站等,还可以通过研学活动等形式进行调查。1.检索相关网站,查询家乡近期的空气质量状况。2.开展研学活动,走访调查家乡的主要环境问题。学习活动二: &2 探寻环境的治理与保护方法【自主学习】1.为了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近年来,我国综合采取多种措施,促进人们积极参与________治理与________保护,着力构建________社会。2. 生态环境治理是个系统工程,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统一协调行动。国家围绕深化________建设、加强生态环保立法、依法________,实现________的转变。企业进行节能减排,不断降低产品能源消耗强度,积极探索废料资源化、使用可再生能源等方式和路径实现清洁生产。个人践行“光盘行动”、“不使用一次性餐具”等环保行动,在日常生活中节约________、节约________和节约利用其他资源,让________方式成为一种时尚。【合作探究】探导污水处理的奥秘我国人口多、生产规模大,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影响周围水体质量,对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造成不利影响。因此,污水处理十分重要,受到社会广泛关注。污水处理厂一般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方法有效地净化污水,降低对环境的影响,让人们拥有更加健康的生活环境。1.利用电子地图搜索家乡的污水处理厂,说出它们的分布特点。2.参观家乡附近的污水处理厂,结合图3.43,运用相关学科知识,了解污水处理的基本原理。学习活动三: &3 守护蓝天碧水【自主学习】1.我们每个人都是生态环境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建设美丽中国,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我们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建设天蓝、地绿、山青、水净的美丽中国,实现________的和谐共生。2. 我国的“双碳”目标:2020年9月,我国制定了“________年前实现碳达峰、________年前实现碳中和”的战略目标。目前,我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和利用规模居世界________,特高压技术正在大规模推广,新能源汽车的生产规模及保有量全球领先,森林蓄积量连年增长。学习活动四: 素养提升 热爱富饶的中国【合作探究】我们的祖国是一本读不完的大书。肥沃的土地、茂密的森林、广袤的草原、丰富的矿产、浩瀚的海洋,滋养着中华儿女,书写着祖国大地的富饶和生机。新时代的我们要无比珍惜祖国的宝藏,谱写资源开发与保护的新篇章。1.借助地图,描述自然资源的富集区。成都平原被誉为“天府之国”,是很多人心目中的富饶之地。你心目中的富饶之地在哪里?在图3.45中圈出来,说说当地有什么自然资源,并与同学们交流分享。2.要素综合,说明资源与环境的关联。我们可以将不同主题的地图叠加,进行对比研究和相关分析,探究地理问题。参照图3.46样例,叠加相关主题地图,说明某富饶之地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3.人地协调,践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说说你心目中的富饶之地在资源开发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问题,谈谈如何珍惜和合理利用资源。【学后反思】【达标测试】(2025成都期末)读图“失业的啄木鸟”,据此完成1~2题。1.漫画所反映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A.过度放牧 B.乱占耕地 C.土壤污染 D.乱砍滥伐2.漫画中反映的生态环境问题导致的后果可能有( )①生物多样性减少②水土流失加剧③臭氧层破坏④全球变暖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2025玉溪期末)为了支持全国的低碳政策,近年来我国一些城市的中、小学对部分教材推行循环使用制度,每年可以少订教材10万多册。据此,完成3~4题3.教材的循环使用,可以直接保护( )A.矿产资源 B.土地资源 C.森林资源 D.水资源4.践行绿色环保低碳生活理念,我们应当( )A.经常坐私家车上下学 B.多用一次性筷子就餐C.在公园里露天烧烤 D.使用帆布包超市购物“碳中和”是指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产业调整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我国力争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结合漫画,完成5~6题。5.漫画中的清洁能源包括( )①水能 ②太阳能 ③石油 ④煤炭 ⑤风能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②③④ D.②④⑤6.二十大报告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下列有利于减少碳排放的是( )①增加燃煤发电 ②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 ③植树造林种草 ④多步行,少开车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7 . 习近平主席曾在多个重要会议中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行为有利于保护绿水青山的是( )①快递用可降解的胶带和塑料袋包装②选择共享单车、乘坐公交车等方式出行③垃圾分类回收④节日时大量使用纸质贺卡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参考答案】【课时部分】学习活动一: &1 调查了解环境问题【自主学习】1.环境污染 生态退化 2.大气污染 水污染 固体废弃物污染 水土流失 土地沙化 3. 大气污染 酸雨 生活污水 蓝藻暴发 4.草原退化 水土流失【合作探究】 调查身边的主要环境问题1.参考网站:https://emc.cn/sssj/2.参考方法:根据选择调查对象,确定调查方法,确定调查内容,并记录调查情况,完成调查报告书写。调查对象 调查方法 调查内容 调查情况学习活动二: &2 探寻环境的治理与保护方法【自主学习】1.环境友好型2.国家 企业 个人 生态文明 治国 生产方式 用水 用电 绿色生活【合作探究】探导污水处理的奥秘1.许多污水处理厂选址靠近河流,便于处理后的尾水排放。例如:枣庄市新城污水处理厂和薛城污水处理厂均位于小沙河附近。枣庄北控污水处理有限公司的尾水排放至薛城小沙河。高新区污水处理厂的尾水汇入蟠龙河。2.(1)污水收集与预处理:城市污水通过污水管网收集,经污水收集井进入污水处理厂。通过栅格拦截大颗粒杂物,如纸张、布料等。运用沉砂池去除污水中的沙子和砂粒,运用初淀池沉淀污水中的悬浮物和泥沙。(2)生物处理:通过生物处理促进污水中的有机物生物降解,运用二次淀沉淀污水中的悬浮物和生物污泥。(3)深度处理:池:利用生物膜去除残留的有机物和氮、磷等营养物质。活性炭吸附池:通过活性炭吸附有机物和重金属。膜分离单元:利用微孔膜分离水中的溶解物质和微生物。(4)消毒与排放,在消毒池,采用紫外线照射或氯化等方法杀灭病原微生物。达标排放:处理后的污水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后,可直接排放到河流、湖泊等水体中。(5)污泥处理:污泥浓缩池降低污泥体积,提高污泥含固率。污泥脱水通过离心脱水机等设备,将污泥脱水后外运处理。整个市政污水处理系统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手段,逐步去除污水中的污染物,最终实现达标排放.学习活动三: &3 守护蓝天碧水【自主学习】1.保护者 建设者 受益者 人与自然2. 2030 2060 首位学习活动四: 素养提升 热爱富饶的中国【合作探究】1.示例:成都平原:肥沃的土壤、丰富的水资源、丰富的铁矿等。东北平原:黑土地肥沃,森林资源丰富(如大兴安岭、小兴安岭),矿产资源(如煤炭、铁矿)储量巨大。长江三角洲:水资源丰富,土壤肥沃,气候适宜,金属矿产丰富。珠江三角洲:水资源丰富;黄土高原:煤炭资源丰富(如山西、陕西等地),黄土层深厚,适合种植小麦、玉米等作物,但水土流失严重。青藏高原:水资源丰富(如长江、黄河、澜沧江等发源地),矿产资源(如铜、锂、金等)储量巨大,草原广阔。等等。2.示例:以成都平原为例,由地形图、气候图及土壤分布图叠加分析,成都平原地势平坦,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降水充沛,故岷江、沱江等河流流经平原,水资源丰富;在气候、河流的共同作用下,土壤以紫色土和冲积土为主,肥沃且富含矿物质,适合农业耕作。3.示例:以成都平原为例,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可能会导致土壤板结,土壤污染;水资源分布不均,加上农业灌溉、工业用水和城市供水需求增加,可能导致局部地区水资源短缺。四川盆地蕴藏丰富的矿产资源(如天然气、页岩气、煤炭、磷矿等),但开采过程中可能破坏地表植被,引发地质灾害(如滑坡、泥石流)等。珍惜和合理利用资源措施:科学规划土地利用,实施土地整治和生态修复工程,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壤退化,推广节水灌溉技术,优化水资源配置,缓解局部地区的水资源短缺问题。推广绿色矿山建设,实施矿山生态修复工程,减少尾矿和废石对环境的污染。【达标测试】1.D 图示“失业的啄木鸟”反映了因为乱砍滥伐导致的森林的减少,D正确;图示并未反映过度放牧、乱占耕地以及土壤污染的问题,ABC错误,该题选D。2.C 根据上题,该图反映的生态问题为森林的减少,会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加剧水土流失;森林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减少二氧化碳,缓解全球变暖,森林破坏会加剧全球气候变暖,①②④正确,臭氧层破坏和制冷剂的使用有关,③错误,ABD错误,该题选C。3.C 森林资源可以为人类提供木材,是造纸的主要原料,课本的循环使用对森林资源具有直接的保护作用,与矿产资源、土地资源和水资源关系不大,排除ABD,C正确,故选C。4.D 经常坐私家车上下学,多使用一次性筷子就餐,在公园里露天烧烤,都会对环境和资源造成污染和破坏,不符合绿色环保低碳生活理念,排除ABC;使用帆布包超市购物,可以循环使用,减少塑料袋的使用,符合绿色环保低碳生活理念,D正确;故选D。5.B 清洁能源又称绿色能源,是指不排放污染物、能够直接用于生产生活的能源。使用①水能、 ②太阳能、⑤风能都不排放污染物,属于清洁能源,B正确;使用③石油、④煤炭会排放污染物,不属于清洁能源,ACD错误。故选B。6.B ①增加燃煤发电会产生碳排放,排除;②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③植树造林种草、④多步行,少开车,都有利于减少碳排放,②③④正确,对应的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7.B ④节日时大量使用纸质贺卡,会大量消耗森林资源,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④错误。故选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