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巴中棠湖外语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一年级下册期中考试科学试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巴中棠湖外语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一年级下册期中考试科学试卷

资源简介

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巴中棠湖外语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一年级下册期中考试科学试卷
1.(2024一下·巴州期中)我们周围常见的物体有            。
【答案】石头;水;木块;玻璃球
【知识点】观察、比较物体的特征
【解析】【分析】题目要求填写生活中常见的物体,需从日常环境中选取典型物品。“桌子、椅子”是教室或家中常见的家具,“书本”是学习用品,“水杯”是生活用品,符合“常见”的范围。
注意:填写物体需具体、真实存在,避免抽象概念(如“空气”属于物质而非物体)或罕见物品(如“显微镜”)。
【易错点】误填“形状、颜色”等物体特征(如前文中“巴20”文档的填空题),需区分“物体”与“特征”:物体是具体的实物,特征是物体的属性(如形状、颜色)。
避免填写同类物品(如“苹果、香蕉、梨”均为水果),建议从不同类别中选取(如家具、学习用品、生活用品等),体现多样性。
2.(2024一下·巴州期中)空气是    、   、   的气体。
【答案】无色;无味;透明
【知识点】认识空气
【解析】【解答】空气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
【分析】空气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具有流动性,没有固定的形状。
3.(2024一下·巴州期中)我们可以看物体的颜色和   ,可以闻物体的   ,可以摸物体的   ,可以掂   。
【答案】形状;气味;外表;轻重
【知识点】观察、比较物体的特征;人体感觉器官的基本功能
【解析】【分析】这道题考查感官观察的方法:“看”对应视觉,除了颜色,还能观察“形状”;“闻”对应嗅觉,感受“气味”;“摸”对应触觉,感知“外表”(如光滑、粗糙);“掂”对应重量感知,即“轻重”。
【易错点】可能混淆感官对应的属性,例如把“摸”的答案写成“颜色”(视觉范畴),需牢记各感官的功能。
4.(2024一下·巴州期中)放大镜看物体,物体会变   。
【答案】大
【知识点】放大镜
【解析】【分析】放大镜是一种凸透镜,其核心原理是通过折射光线,使物体在视网膜上形成放大的虚像。当物体位于放大镜的一倍焦距以内时,光线经透镜折射后发散,人眼逆着光线看去,会感觉物体比实际更大。这一现象在生活中应用广泛,例如用放大镜观察昆虫、阅读小字等,直观体现了凸透镜的放大作用。
【易错点】误填“清晰”或“近”:虽然放大镜能让微小物体看得更清晰,但题目核心问的是物体视觉上的变化,“大”是最直接的现象;“近”是成像位置的变化,而非物体本身的视觉大小变化。需明确“放大”是放大镜的主要功能,避免因关注次要特征(如清晰度)而偏离问题核心。
5.(2024一下·巴州期中)鱼儿生长在(  )。
A.山上 B.沙漠 C.水里
【答案】C
【知识点】鱼的特点
【解析】【分析】鱼儿的生存需要水,这是基本常识。山上和沙漠缺乏鱼类生活的水环境,而“水里”是鱼类的天然栖息地。故正确答案为C。
【易错点】若对动物栖息地了解不足,可能误选A或B。需记住“鱼类用鳃呼吸,必须生活在水中”。
6.(2024一下·巴州期中)垃圾应该放进(  )。
A.垃圾桶 B.教室 C.路上
【答案】A
【知识点】垃圾的处理
【解析】【分析】环保常识中,垃圾需分类放入“垃圾桶”,而教室和路上属于公共区域,乱扔垃圾会污染环境。故正确答案为A。
【易错点】部分同学可能因粗心选B或C,需明确“垃圾桶是专门存放垃圾的地方”。
7.(2024一下·巴州期中)一千克棉花和一千块铁块轻?(  )
A.一样重 B.棉花重 C.铁块重
【答案】A
【知识点】质量的测量
【解析】【分析】题目中两者重量都是“一千克”,重量与物体的材质无关,只看数值。棉花体积大但密度小,铁块体积小但密度大,但重量相同。故正确答案为A。
【易错点】容易被物体体积迷惑,误以为“大的物体更重”,需强调“重量只看数值,与材质、体积无关”。
8.(2024一下·巴州期中)下面物体不能用来装水的是(  )。
A. B. C.
【答案】C
【知识点】材料的特点;材料的吸水性
【解析】【分析】能装水的物体需要有密封性。A选项是玻璃杯,可以装水;B选项是白瓷碗,可以装水;C选项是篮子,有空隙,不能用来盛水。故正确答案为C。
【易错点】若不仔细观察图片细节,可能误选密封容器。需注意“装水”的前提是物体不漏水。
9.(2024一下·巴州期中)水是什么颜色的?(  )
A.白色 B.无色 C.蓝色
【答案】B
【知识点】探究水的特征
【解析】【分析】纯净水在常温下是“无色透明”的,海水呈蓝色是因为反射天空颜色,而不是水本身的颜色。故正确答案为B。
【易错点】可能因看到海水蓝色而选C,或误认水是白色(如牛奶),需记住“纯净水无色”的常识。
10.(2024一下·巴州期中)我们可以乱扔垃圾。(  )
【答案】错误
【知识点】保护环境
【解析】【分析】乱扔垃圾会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属于不文明行为。正确做法是将垃圾放入垃圾桶。故题干“我们可以乱扔垃圾”表述错误。
【易错点】个别同学可能忽视环保规则,需明确“爱护环境是每个人的责任”。
11.(2024一下·巴州期中)水可以溶解一切物体。(  )
【答案】错误
【知识点】水的溶解能力
【解析】【分析】水并非“万能溶剂”,例如油、沙子等就不能溶解在水中。溶解需要物体与水发生分子级别的混合。故题干“水可以溶解一切物体”表述错误。
【易错点】容易误以为“水什么都能溶”,需通过举例(如油浮在水面)理解溶解的局限性。
12.(2024一下·巴州期中)篮球和足球的形状一样。(  )
【答案】正确
【知识点】观察、比较物体的特征
【解析】【分析】篮球和足球都是“球形”,属于相同的立体形状,虽然大小和表面纹理不同,但形状分类一致。故题干“篮球和足球的形状一样”表述正确。
【易错点】可能因关注细节(如足球有五边形图案)而忽略整体形状,需明确“球形”是对整体轮廓的描述。
13.(2024一下·巴州期中)相同大小的两个物体,他们的重量可能不一样。(  )
【答案】正确
【知识点】物体的轻重
【解析】【分析】物体重量与“密度”有关。例如相同体积的铁和木头,铁的密度大,重量更重。大小相同不代表重量相同。故题干“相同大小的两个物体,他们的重量可能不一样”表述正确。
【易错点】容易认为“体积相同则重量相同”,需理解“密度不同会导致重量差异”(可举例铁块和木块)。
14.(2024一下·巴州期中)我们要节约用水。(  )
【答案】正确
【知识点】节约用水
【解析】【分析】水资源有限,节约用水是保护地球资源的重要行为,属于生活常识。故题干“我们要节约用水”表述正确。
【易错点】错误率较低,但需强化“水资源珍贵”的意识。
15.(2024一下·巴州期中)水可以流动。(  )
【答案】正确
【知识点】液体的流动性
【解析】【分析】水是液体,具有流动性,例如河水、自来水的流动现象。故题干“水可以流动”表述正确。
16.(2024一下·巴州期中)空气没有颜色。(  )
【答案】正确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
【解析】【分析】空气是无色透明的气体,我们肉眼无法看见,属于常识认知。故题干“空气没有颜色”表述正确。
17.(2024一下·巴州期中)人类只需要水和空气。(  )
【答案】错误
【知识点】植物与我们的生活
【解析】【分析】人类生存除了水和空气,还需要食物、阳光、适宜的温度等。缺少任何一项都无法维持生命。故题干“人类只需要水和空气”表述错误。
【易错点】可能考虑不全面,需记住“生存条件包括多种要素”(如食物提供能量)。
18.(2024一下·巴州期中)空气可以流动。(  )
【答案】正确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
19.(2024一下·巴州期中)盐可以融化在水中。(  )
【答案】正确
【知识点】溶解
【解析】【分析】盐(氯化钠)能溶解在水中,形成盐水溶液,属于常见的溶解现象。故题干“盐可以融化在水中”表述正确。
【易错点】可能误写“融化”(指固体受热变软),但“溶解”才是正确术语(此处按题目表述解析,需注意“溶解”与“融化”的区别)。
20.(2024一下·巴州期中)下面的两个物体,有哪些相同点那些不同点?至少各写两点。
【答案】相同点:1、都是圆形2、都是用来运动的;
不同点:1、重量不同2、运动方式不同。
【知识点】观察、比较物体的特征
【解析】【分析】相同点:1.形状都是圆形(球形),属于立体图形;
2.用途都是运动器材,用于体育活动。
不同点:1.重量不同(足球通常比篮球轻);
2.运动方式不同(篮球以拍打为主,足球以脚踢为主)。
【易错点】容易从“颜色、材质”等表面特征比较,忽略“用途、功能”等深层共同点,需引导从多维度观察。
21.(2024一下·巴州期中)把黄豆和盐放入水中,用筷子搅动放置3分钟后会出现什么情况?请你画出来。
黄豆 盐
【答案】黄豆;盐
【知识点】溶解;水的溶解能力
【解析】【分析】盐:可溶解在水中,搅拌后逐渐消失,形成透明溶液;黄豆:不溶于水,会沉在水底(因密度大于水)。
【易错点】可能混淆“溶解”和“沉淀”,需明确“盐消失是溶解,黄豆沉底是不溶解”。
22.(2024一下·巴州期中)画一画,想一想。
(1)下面的瓶子里装入了把同样多的水,请你再图中画出瓶子里水的形状。
(2)请你仔细观察,水倒入不同的瓶子里的形状,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答案】(1)
(2)水没有固定的形状,可以流动。
【知识点】液体的流动性;液体的认识
【解析】【分析】水倒入不同形状的瓶子时,会随容器轮廓改变形状,说明:水没有固定的形状;水具有流动性,能适应容器的空间。
【易错点】可能误以为“水有固定形状”,需通过生活现象(如倒水入杯子、瓶子)理解液体的特性。
(1)水可以流动,因此瓶子是什么形状水就是什么形状。
(2)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可以发现瓶子是什么形状水就是什么形状的,水没有固定的形状,可以流动。
1 / 1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巴中棠湖外语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一年级下册期中考试科学试卷
1.(2024一下·巴州期中)我们周围常见的物体有            。
2.(2024一下·巴州期中)空气是    、   、   的气体。
3.(2024一下·巴州期中)我们可以看物体的颜色和   ,可以闻物体的   ,可以摸物体的   ,可以掂   。
4.(2024一下·巴州期中)放大镜看物体,物体会变   。
5.(2024一下·巴州期中)鱼儿生长在(  )。
A.山上 B.沙漠 C.水里
6.(2024一下·巴州期中)垃圾应该放进(  )。
A.垃圾桶 B.教室 C.路上
7.(2024一下·巴州期中)一千克棉花和一千块铁块轻?(  )
A.一样重 B.棉花重 C.铁块重
8.(2024一下·巴州期中)下面物体不能用来装水的是(  )。
A. B. C.
9.(2024一下·巴州期中)水是什么颜色的?(  )
A.白色 B.无色 C.蓝色
10.(2024一下·巴州期中)我们可以乱扔垃圾。(  )
11.(2024一下·巴州期中)水可以溶解一切物体。(  )
12.(2024一下·巴州期中)篮球和足球的形状一样。(  )
13.(2024一下·巴州期中)相同大小的两个物体,他们的重量可能不一样。(  )
14.(2024一下·巴州期中)我们要节约用水。(  )
15.(2024一下·巴州期中)水可以流动。(  )
16.(2024一下·巴州期中)空气没有颜色。(  )
17.(2024一下·巴州期中)人类只需要水和空气。(  )
18.(2024一下·巴州期中)空气可以流动。(  )
19.(2024一下·巴州期中)盐可以融化在水中。(  )
20.(2024一下·巴州期中)下面的两个物体,有哪些相同点那些不同点?至少各写两点。
21.(2024一下·巴州期中)把黄豆和盐放入水中,用筷子搅动放置3分钟后会出现什么情况?请你画出来。
黄豆 盐
22.(2024一下·巴州期中)画一画,想一想。
(1)下面的瓶子里装入了把同样多的水,请你再图中画出瓶子里水的形状。
(2)请你仔细观察,水倒入不同的瓶子里的形状,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石头;水;木块;玻璃球
【知识点】观察、比较物体的特征
【解析】【分析】题目要求填写生活中常见的物体,需从日常环境中选取典型物品。“桌子、椅子”是教室或家中常见的家具,“书本”是学习用品,“水杯”是生活用品,符合“常见”的范围。
注意:填写物体需具体、真实存在,避免抽象概念(如“空气”属于物质而非物体)或罕见物品(如“显微镜”)。
【易错点】误填“形状、颜色”等物体特征(如前文中“巴20”文档的填空题),需区分“物体”与“特征”:物体是具体的实物,特征是物体的属性(如形状、颜色)。
避免填写同类物品(如“苹果、香蕉、梨”均为水果),建议从不同类别中选取(如家具、学习用品、生活用品等),体现多样性。
2.【答案】无色;无味;透明
【知识点】认识空气
【解析】【解答】空气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
【分析】空气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具有流动性,没有固定的形状。
3.【答案】形状;气味;外表;轻重
【知识点】观察、比较物体的特征;人体感觉器官的基本功能
【解析】【分析】这道题考查感官观察的方法:“看”对应视觉,除了颜色,还能观察“形状”;“闻”对应嗅觉,感受“气味”;“摸”对应触觉,感知“外表”(如光滑、粗糙);“掂”对应重量感知,即“轻重”。
【易错点】可能混淆感官对应的属性,例如把“摸”的答案写成“颜色”(视觉范畴),需牢记各感官的功能。
4.【答案】大
【知识点】放大镜
【解析】【分析】放大镜是一种凸透镜,其核心原理是通过折射光线,使物体在视网膜上形成放大的虚像。当物体位于放大镜的一倍焦距以内时,光线经透镜折射后发散,人眼逆着光线看去,会感觉物体比实际更大。这一现象在生活中应用广泛,例如用放大镜观察昆虫、阅读小字等,直观体现了凸透镜的放大作用。
【易错点】误填“清晰”或“近”:虽然放大镜能让微小物体看得更清晰,但题目核心问的是物体视觉上的变化,“大”是最直接的现象;“近”是成像位置的变化,而非物体本身的视觉大小变化。需明确“放大”是放大镜的主要功能,避免因关注次要特征(如清晰度)而偏离问题核心。
5.【答案】C
【知识点】鱼的特点
【解析】【分析】鱼儿的生存需要水,这是基本常识。山上和沙漠缺乏鱼类生活的水环境,而“水里”是鱼类的天然栖息地。故正确答案为C。
【易错点】若对动物栖息地了解不足,可能误选A或B。需记住“鱼类用鳃呼吸,必须生活在水中”。
6.【答案】A
【知识点】垃圾的处理
【解析】【分析】环保常识中,垃圾需分类放入“垃圾桶”,而教室和路上属于公共区域,乱扔垃圾会污染环境。故正确答案为A。
【易错点】部分同学可能因粗心选B或C,需明确“垃圾桶是专门存放垃圾的地方”。
7.【答案】A
【知识点】质量的测量
【解析】【分析】题目中两者重量都是“一千克”,重量与物体的材质无关,只看数值。棉花体积大但密度小,铁块体积小但密度大,但重量相同。故正确答案为A。
【易错点】容易被物体体积迷惑,误以为“大的物体更重”,需强调“重量只看数值,与材质、体积无关”。
8.【答案】C
【知识点】材料的特点;材料的吸水性
【解析】【分析】能装水的物体需要有密封性。A选项是玻璃杯,可以装水;B选项是白瓷碗,可以装水;C选项是篮子,有空隙,不能用来盛水。故正确答案为C。
【易错点】若不仔细观察图片细节,可能误选密封容器。需注意“装水”的前提是物体不漏水。
9.【答案】B
【知识点】探究水的特征
【解析】【分析】纯净水在常温下是“无色透明”的,海水呈蓝色是因为反射天空颜色,而不是水本身的颜色。故正确答案为B。
【易错点】可能因看到海水蓝色而选C,或误认水是白色(如牛奶),需记住“纯净水无色”的常识。
10.【答案】错误
【知识点】保护环境
【解析】【分析】乱扔垃圾会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属于不文明行为。正确做法是将垃圾放入垃圾桶。故题干“我们可以乱扔垃圾”表述错误。
【易错点】个别同学可能忽视环保规则,需明确“爱护环境是每个人的责任”。
11.【答案】错误
【知识点】水的溶解能力
【解析】【分析】水并非“万能溶剂”,例如油、沙子等就不能溶解在水中。溶解需要物体与水发生分子级别的混合。故题干“水可以溶解一切物体”表述错误。
【易错点】容易误以为“水什么都能溶”,需通过举例(如油浮在水面)理解溶解的局限性。
12.【答案】正确
【知识点】观察、比较物体的特征
【解析】【分析】篮球和足球都是“球形”,属于相同的立体形状,虽然大小和表面纹理不同,但形状分类一致。故题干“篮球和足球的形状一样”表述正确。
【易错点】可能因关注细节(如足球有五边形图案)而忽略整体形状,需明确“球形”是对整体轮廓的描述。
13.【答案】正确
【知识点】物体的轻重
【解析】【分析】物体重量与“密度”有关。例如相同体积的铁和木头,铁的密度大,重量更重。大小相同不代表重量相同。故题干“相同大小的两个物体,他们的重量可能不一样”表述正确。
【易错点】容易认为“体积相同则重量相同”,需理解“密度不同会导致重量差异”(可举例铁块和木块)。
14.【答案】正确
【知识点】节约用水
【解析】【分析】水资源有限,节约用水是保护地球资源的重要行为,属于生活常识。故题干“我们要节约用水”表述正确。
【易错点】错误率较低,但需强化“水资源珍贵”的意识。
15.【答案】正确
【知识点】液体的流动性
【解析】【分析】水是液体,具有流动性,例如河水、自来水的流动现象。故题干“水可以流动”表述正确。
16.【答案】正确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
【解析】【分析】空气是无色透明的气体,我们肉眼无法看见,属于常识认知。故题干“空气没有颜色”表述正确。
17.【答案】错误
【知识点】植物与我们的生活
【解析】【分析】人类生存除了水和空气,还需要食物、阳光、适宜的温度等。缺少任何一项都无法维持生命。故题干“人类只需要水和空气”表述错误。
【易错点】可能考虑不全面,需记住“生存条件包括多种要素”(如食物提供能量)。
18.【答案】正确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
19.【答案】正确
【知识点】溶解
【解析】【分析】盐(氯化钠)能溶解在水中,形成盐水溶液,属于常见的溶解现象。故题干“盐可以融化在水中”表述正确。
【易错点】可能误写“融化”(指固体受热变软),但“溶解”才是正确术语(此处按题目表述解析,需注意“溶解”与“融化”的区别)。
20.【答案】相同点:1、都是圆形2、都是用来运动的;
不同点:1、重量不同2、运动方式不同。
【知识点】观察、比较物体的特征
【解析】【分析】相同点:1.形状都是圆形(球形),属于立体图形;
2.用途都是运动器材,用于体育活动。
不同点:1.重量不同(足球通常比篮球轻);
2.运动方式不同(篮球以拍打为主,足球以脚踢为主)。
【易错点】容易从“颜色、材质”等表面特征比较,忽略“用途、功能”等深层共同点,需引导从多维度观察。
21.【答案】黄豆;盐
【知识点】溶解;水的溶解能力
【解析】【分析】盐:可溶解在水中,搅拌后逐渐消失,形成透明溶液;黄豆:不溶于水,会沉在水底(因密度大于水)。
【易错点】可能混淆“溶解”和“沉淀”,需明确“盐消失是溶解,黄豆沉底是不溶解”。
22.【答案】(1)
(2)水没有固定的形状,可以流动。
【知识点】液体的流动性;液体的认识
【解析】【分析】水倒入不同形状的瓶子时,会随容器轮廓改变形状,说明:水没有固定的形状;水具有流动性,能适应容器的空间。
【易错点】可能误以为“水有固定形状”,需通过生活现象(如倒水入杯子、瓶子)理解液体的特性。
(1)水可以流动,因此瓶子是什么形状水就是什么形状。
(2)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可以发现瓶子是什么形状水就是什么形状的,水没有固定的形状,可以流动。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