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06张PPT)第二单元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第三课我国的经济发展框目(二) 推动高质量发展任务一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自主学习问题导航: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什么是高质量发展?为什么要高质量发展?121212任务二 构建新发展格局自主学习问题导航: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就是坚持质量第一、效率优先,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如何建设现代经济体系,构建新发展格局?121212121234123412341234123412341234课下巩固训练(六) 推动高质量发展91234567810111213912345678101112139123456781011121391234567810111213912345678101112139123456781011121391234567810111213912345678101112139123456781011121391234567810111213912345678101112139123456781011121391234567810111213912345678101112139123456781011121391234567810111213912345678101112139123456781011121391234567810111213912345678101112139123456781011121391234567810111213912345678101112139123456781011121391234567810111213阶段巩固检测卷(三)9123456781011121314151617912345678101112131415161791234567810111213141516179123456781011121314151617912345678101112131415161791234567810111213141516179123456781011121314151617912345678101112131415161791234567810111213141516179123456781011121314151617912345678101112131415161791234567810111213141516179123456781011121314151617912345678101112131415161791234567810111213141516179123456781011121314151617912345678101112131415161791234567810111213141516179123456781011121314151617912345678101112131415161791234567810111213141516179123456781011121314151617912345678101112131415161791234567810111213141516179123456781011121314151617912345678101112131415161791234567810111213141516179123456781011121314151617912345678101112131415161791234567810111213141516179123456781011121314151716912345678101112131415171691234567810111213141517169123456781011121314151716912345678101112131415161791234567810111213141516179123456781011121314151617课下巩固训练(六) 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议用时:40分钟 满分:75分)【基础练】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12题,共60分)1.数字经济是以数据资源为关键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为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融合应用、全要素数字化转型为重要推动力的新经济形态。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推动数字经济发展旨在( )①赋能实体经济,促进经济融合发展②优化产业结构,确立实体经济地位③发挥数据作用,提高全要素生产率④转换发展动能,实现社会共享发展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解析:选A。要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推动数字经济发展旨在赋能实体经济,促进经济融合发展,发挥数据作用,提高全要素生产率,①③符合题意。实体经济的支柱地位早已确立,不是推动数字经济发展才确立的,②排除。推动数字经济发展不是实现社会共享发展,而是实现创新发展,④排除。2.(2024·天津河东·高一统考期末)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加快人工智能发展;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开辟量子、生命科学等未来产业新赛道。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 )①坚持创新发展,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②坚持协调发展,使各地区各行业发展完全同步③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扩大投资这个战略基点④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优化资源配置A.①② B.②③C.①④ D.③④解析:选C。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坚持创新发展,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同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优化资源配置,故①④符合题意。“使各地区各行业发展完全同步”说法太绝对,②错误。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③错误。3.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强调,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据此,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 )①优化高端产业发展环境,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②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③坚持把未来产业发展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④依靠要素驱动经济发展,提高社会的全要素生产率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解析:选A。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据此,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优化高端产业发展环境,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①②符合题意。实体经济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③错误。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实现依靠要素驱动转向依靠创新驱动,④错误。4.(2024·重庆·高一阶段练习)2024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实施十周年的重要节点,随着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基本完成,京津冀协同发展进入全面深化实施新阶段。作为新“两翼”的北京城市副中心与河北雄安新区交流合作和联动发展也将取得更大突破,京津冀合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由此可见( )A.我国促进城乡融合,增强了发展的整体性B.我国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C.我国实现区域良性互动,坚持了协调发展D.我国经济结构优化,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解析:选C。京津冀协同发展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典型,不体现城乡融合发展,A排除。材料反映的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与经济结构优化、市场体系建设无关,B、D不符合题意。京津冀合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这表明我国坚持协调发展,实现区域良性互动,C符合题意。5.(2024·海南·高一校联考期末)完善基层物流基础设施,创新农货销售模式,开展电商技能培训……近年来,我国农村电商发展迅猛。数据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达1.7万亿元,增长12.2%。农村电商迅猛发展可( )①促进农产品产销对接,畅通城乡经济循环②拓宽农民就业渠道,提高农民生活水平③提高农产品的质量,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④延长农业的产业链,增加农产品附加值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解析:选A。农村电商的发展拓宽了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创新农货销售模式,有利于促进农产品产销对接,同时电商行业为农民就业提供了岗位,有利于拓宽农民就业渠道,提高农民生活水平,①②符合题意。农村电商属于销售,电商发展并不一定会提高农产品的质量,二者之间没有直接关系,③不符合题意。农村电商的发展拓宽了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并没有增加农产品附加值,④不符合题意。6.国内新能源电动汽车比亚迪深耕全产业链迎高光时刻。比亚迪电池、电机、发动机都是自家的,真正核心技术,谁的脸色也不看!除了电动汽车全产业链布局,比亚迪还构建了光伏-电池-储能新能源产业链。打造产业链的积极作用是( )①密切产业内部联系,实现协同发展②克服市场调节弊端,打造发展引擎③提升产业规模效应,通过规模制胜④整合产业要素资源,提高配置效率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解析:选B。国内新能源电动汽车比亚迪深耕全产业链迎高光时刻,打造产业链有利于将产业的上游产业和下游产业链接在一起,这将密切产业内部联系,实现协同发展,有利于整合产业要素资源,提高配置效率,①④符合题意。打造产业链可以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与克服市场调节弊端无关,②排除。企业发展要靠质量取胜,而非规模制胜,③错误。7.(2024·湖南·高一阶段练习)2023年12月11日至12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当前我国经济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但也存在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等困难和挑战,为此会议部署做好2024年经济工作的九项重点任务,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着力扩大国内需求”。下列有利于扩大内需的是( )①积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搭建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加快建设贸易强国②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③充分发挥对外开放对内需的决定作用,有效实现国内国际市场联通④加大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的投资力度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解析:选C。材料要求“着力扩大国内需求”,积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搭建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是扩大出口、建设贸易强国的措施,①不选。针对内需不足的问题,我国要加大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的投资力度,增加投资需求,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②④入选。对外开放能够促进国内国际市场联通,但其不对国内需求起决定作用,③不选。8.(2024·四川达州·高一统考期末)2023年9月5日,据工信部举行的工业稳增长系列主题新闻发布的消息,2023年1—7月,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超过450万辆,同比增长超过40%,其中国内销量389万辆,同比增长32.5%;新能源汽车出口63.6万辆,同比增长1.5倍,成为我国经济的一个强劲增长点。以下对新能源汽车内外销量快速增长的原因,推断正确的是( )①新能源汽车使用环境完全优化,降低了用车成本②国家相关政策支持,绿色消费理念日益深入人心③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跃上高端,品牌影响力不断增强④新能源汽车车企深化供给侧改革,为消费创造动力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解析:选D。“新能源汽车使用环境完全优化”的说法过于绝对,①错误。新能源汽车内外销量快速增长,是因为国家相关政策支持,绿色消费理念日益深入人心,新能源汽车车企深化供给侧改革,为消费创造动力,②④正确。“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跃上高端,品牌影响力不断增强”说法不符合实际,③错误。【提升练】9.(2023·吉林长春·高一校考期末)我国正加大投资力度,打造“八纵八横”的高速铁路网,计划到2030年实现相邻大中城市间1-4小时交通圈。同时,将进一步完善普速铁路网,扩大中西部铁路网覆盖率。该举措( )A.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推动区域协调发展B.有利于形成陆海内外联动的对外开放格局C.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D.将加快消除城乡、地区间发展的差距解析:选A。材料中的举措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推动区域协调发展,A符合题意。材料反映的是区域协调发展,没有涉及对外开放格局,B与题意不符。材料未涉及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C不符合题意。材料中的举措有利于缩小城乡、地区间发展的差距,但不能够消除城乡、地区间发展的差距,D错误。10.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省考察时指出,“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下列说法有助于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是( )①增强消费对优化产业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②打造新型劳动者队伍,用好新型生产工具③塑造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打通发展堵点④建设以现代金融为着力点的现代化产业体系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解析:选C。增强消费对优化产业供给结构的促进作用,不是关键作用,增强消费在经济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①说法错误。打造新型劳动者队伍,用好新型生产工具,塑造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打通发展堵点,有助于培育“新质生产力”,②③符合题意。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根基,④说法错误。11.(2024·甘肃陇南·高一统考期末)2023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10年间,广东珠三角地区先后开通中欧、中亚、中非等多条国际班列线路,更多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人民用上了来自广东的优质轻工产品,分享着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实惠;广东人民也更容易买到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特色产品和新鲜水果,实现不出门便可轻松“买全球”。材料表明( )①对外开放有利于实现广东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共同发展②对外开放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③共建“一带一路”是党和国家当前的中心工作④对外开放有助于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解析:选B。“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人民分享着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实惠,广东人民也实现不出门便可轻松“买全球”,这表明对外开放有利于实现广东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共同发展,有助于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①④符合题意。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②不符合题意。 经济建设是党和国家当前的中心工作,④错误。12.(2024·江苏苏州·高一统考期末)固定资产投资是以货币形式表现的、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的工作量以及与此有关的费用变化情况。下表为2023年1-9 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相关数据:全国固定资产投资 (不含农户) 按产业 按成分同比 增长 3.1% 第一 产业 第二 产业 第三 产业 国有 控股 民间 投资-1% 9% 0.7% 7.2% -0.6%由上表可知( )①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扩大,国有控股投资占比较大②我国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激发民间投资的意愿③固定资产投资增加直接带动社会总供给不断增长④第二产业投资的增加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解析:选C。从材料中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按产业、成分的同比增长数据看,并不能看出国有控股投资占比较大,①排除。从按成分看,民间投资同比增长为-0.6%,可见,我国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激发民间投资的意愿,②符合题意。固定资产投资增加可以通过影响社会总需求和产出水平,促进生产能力和社会总供给增长,而不是直接带动社会总供给不断增长,③说法错误。从产业角度看,第二产业投资增加,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④符合题意。二、非选择题(共1题,共15分)13.(2024·四川达州·高一统考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伴随数字化进程的加快,数据资源日趋成为农业决策、科学研究、生产经营等重要依据,数字化网络化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基于国内数字发展现状,不断涌现出一批用数字化赋能乡村振兴的典型案例。福建省宁德地区福鼎市持续推进基地化生态茶园和信息化可追溯体系建设,中移物联与宁德移动携手,结合当地产业特征,以“数字茶园”为切入点,创新发展智慧农业。2021年以来,宁德移动在福鼎市磻溪茶园主产区持续专项投入5G基站建设,助力茶农实现茶叶的高效网上交易。重点打造的福鼎点头镇智慧茶山监控平台项目,融合视频云、物联网、大数据、5G、AI等技术,实现空气、土壤、水质、虫情动态监测,全面提升白茶种植质量。点头镇因此也一跃成为生态环境优美的特色小镇,不仅提升茶园产能,也带动当地旅游行业发展,提升了区域经济效益。(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的有关知识,分析数字化是如何助力福鼎市实现乡村振兴的。(9分)(2)实现乡村振兴,我们要参与。请为青年学生应如何参与乡村振兴提两条具体建议。(6分)解析:(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的设问需要运用《经济与社会》的有关知识,分析数字化是如何助力福鼎市实现乡村振兴的。运用教材知识结合材料回答即可。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有效信息①:福建省宁德地区福鼎市持续推进基地化生态茶园和信息化可追溯体系建设,中移物联与宁德移动携手,结合当地产业特征,以“数字茶园”为切入点,创新发展智慧农业→可联系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发展智慧农业。有效信息②:2021年以来,宁德移动在福鼎市磻溪茶园主产区持续专项投入5G基站建设,助力茶农实现茶叶的高效网上交易。重点打造的福鼎点头镇智慧茶山监控平台项目,融合视频云、物联网、大数据、5G、AI等技术,实现空气、土壤、水质、虫情动态监测,全面提升白茶种植质量→可联系利用农村大数据,助力茶农实现茶叶的高效网上交易。对农产品溯源追踪,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助力农业提质增效。有效信息③:点头镇因此也一跃成为生态环境优美的特色小镇,不仅提升茶园产能,也带动当地旅游行业发展,提升了区域经济效益→可联系提升了区域经济效益,缩小城乡差距,助力农民生活质量提升。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教材信息与材料、时政信息相结合。(2)本题的设问要求为青年学生应如何参与乡村振兴提两条具体建议,属于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答案:(1)①福建省宁德地区福鼎市结合当地产业特征,以“数字茶园”为切入点,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发展智慧农业。②利用农村大数据,助力茶农实现茶叶的高效网上交易。对农产品溯源追踪,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助力农业提质增效。③利用数字技术,建设生态环境优美的特色小镇,提升茶园产能,也带动当地旅游行业发展,提升了区域经济效益,缩小城乡差距,助力农民生活质量提升。(此答案仅供参考)(2)①脚踏实地、不尚空谈、重在行动,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助力乡村振兴。 ②坚持学而信学而思学而行,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助力乡村振兴的坚定的意志和自觉的行动。 ③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顽强拼搏,自强不息,把个人理想融入乡村振兴。④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为乡村振兴作贡献。(此答案仅供参考)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统编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2第二单元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框目第三课我国的经济发展(二)推动高质量发展课件.ppt 统编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2课下巩固训练(六)推动高质量发展含答案(教师用).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