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7课 百家争鸣【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教材,借助时间轴,准确说出老子和孔子的生平及其主要思想,学会提取关键历史信息的方法。(史料实证 时空观念 )2.通过研读史料和识读图片,简述孔子在教育、文献整理方面的贡献,归纳孔子和儒家学说的历史影响。(唯物史观 史料实证)3.通过观看视频、绘制表格和阅读教材,列举百家争鸣各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归纳百家争鸣的影响,提升依据相关材料提取关键历史信息的能力。(史料实证)4.通过识读图片和小组合作,归纳百家争鸣的背景,概述百家争鸣与时代变革的关系,感悟生产力发展、社会变革和文化变革之间的关系,学会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历史思维方式。(唯物史观)5.通过研读史料,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价值和突出优势,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家国情怀)【教学重难点】借助时间轴,准确说出老子和孔子的生平及其主要思想。2.列举百家争鸣各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归纳百家争鸣的影响。【教学过程】第一篇章 双星闪耀始春秋任务1:阅读教材39-40页,完成老子、孔子的生平。老子 孔子姓名籍贯地位相关著作思想主张 1.思想核心是“___”; 2.一切事物都有______,对立双方可以相互____; 3.政治上主张_______ 1.思想核心是“____”; 2.政治上主张恢复_____ 3.反对___,提出_______任务2:准确说出老子的思想主张,完成连线。任务3:准确说出孔子的思想主张。材料一: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材料二:仲弓问仁。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材料三:子贡问仁。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译文〗仁爱的人,自己想要站的稳,也让他人站的稳;自己想事业通达,也让他人行的通。思考:根据以上材料,思考何为仁?任务3:准确说出孔子的思想主张。材料一: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北极星),居其所而众星共(环绕)之。——《论语·为政》材料二: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译文〗 孔子说:“用政令来诱导,用刑罚来整顿,人民只是暂时免于犯罪,却没有羞耻之心;如果用道德来引导,用礼仪来规范,人民不仅有羞耻之心,而且人心归服于正道。”苛政猛于虎的故事:孔子遇到一位妇人,那个妇人说:“之前我的公公被老虎吃了,我的丈夫被老虎吃了,现在我的儿子也被老虎吃了”。孔子问:“那为什么不离开这里呢?”妇人回答说:“这里没有苛刻的暴政。”孔子说:“苛刻的暴政比老虎还要凶猛可怕!”思考:依据史料,归纳孔子的政治主张?任务4:简述孔子在教育、文化整理方面的贡献。材料一《孔子杏坛讲学图》学生情况 姓名贵族子弟 孟懿子;司马牛家境贫寒 颜回;子路家境富裕 子贡;冉有天资聪颖 颜回;子夏相对愚钝 曾参;子路材料二思考:依据材料,结合教材41页,归纳孔子的教育及文化成就。任务5:归纳孔子创立儒学的影响。材料一:为稳固统治,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从此,儒学成为国家的统治思想,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材料二:思考:依据材料,结合教材41页,归纳孔子创立儒学的影响。第二篇章 群星璀璨兴战国任务6:列举百家争鸣各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学派 代表人物 主张 著作儒家 孟子 主张实行_____;提出“_________ ”的思想。荀子 主张实行“_______”,明确尊卑等级。墨家 墨子 主张__________,选____的人治理国家,提倡_____道家 庄子 顺应_________,人生应追求 。法家 韩非 强调_______,建立__________________。兵家 孙武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共同点任务7:归纳百家争鸣发生的背景材料:任务8:归纳百家争鸣的影响。材料:“百家争鸣”的局面形成了中国古代历史上文化 繁荣的鼎盛时代。诸子学说的不少命题成为后代学说的萌芽形态,后来的学者大都从这里吸取思想材料或理论形式,进行改造和发展的工作。——侯外庐《中国思想史纲》思考:依据材料结合课本43页分析百家争鸣的影响。第三篇章 源远流长筑根基任务9:感悟古圣贤的精神。材料一:孔子晚年时十分喜欢研读《易》。为了深入学习这部书,孔子把《易》翻阅了许多遍,甚至编连竹简的绳子都被磨断了好几次,不断换上新的再读。这就是成语“韦编三绝”的来历。材料二:“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思考:说一说我们能从孔子、孟子身上学习哪些精神品质?任务10:领略古人政治智慧,坚定文化自信。我们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目光所至皆为华夏,五星闪耀皆为中华。吾辈青年,唯有树立远大志向,用鸿鹄之志张扬信仰,以传统文化铸造脊梁,方可劈波斩浪,实现灿烂理想,谱写时代华章。【检测与作业】他的教育方针是德才并重,道德教育和知识教育并重。最基本的教育内容是德育及加强弟子们的品德修养。他以"仁"为最高目标,为了使弟子们准确地把握"仁"、理解"仁",曾多次详尽地回答过弟子们提出的问题。"他"应是( )孔子 B.墨子 C.孟子 D.庄子2.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多次引经据典,寓意深邃,极具启迪意义。其中引用的经典“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体现了诸子百家中哪家学派思想( )墨家的兼爱 B.儒家的仁政 C.法家的法治 D.道家的辩证3.春秋战国时期,众多思想家关注和担忧社会发展方向,纷纷提出救世之策。各学派之间相互论辩,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这是当时( )A.王室日渐衰微的表现 B.诸侯争霸战争的结C.政治经济变革的反映 D.分封制度确立的影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