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测试卷七年级(初一)道德与法治(开卷)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51分)1 2 3 4 5 6 7 8 9B A A B A A C B C10 11 12 13 14 15 16 17B A A D A C C B二、简要回答(简明扼要,条理清楚。第18小题11分,第19小题10分,共21分)18.(1)滕王阁。(1分)注意事项:有序参观,不随意触碰展品;注意安全;做好出行准备等。(言之有理即可,1分)(2)选择小丽:求大同。做法:①求大同,要求我们胸怀天下,将天下视作天下人的天下,追求和谐美好的理想社会。②我们应当热爱祖国和人民,积极为人类的发展和进步作贡献。选择小美:讲仁爱。做法:①讲仁爱,要求我们爱自己的亲人,爱全社会的人,爱天地万物。②我们应当孝敬父母、关爱亲人,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实现由爱亲、爱他人、爱人类到爱万物的扩展。选择小雅:重民本。做法:①重民本,要求我们充分认识人民在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爱民保民利民。②我们应当站稳人民立场,不断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本领。(选择 1分,做法每点2分,共5分)(3)精神品质:热爱学习、创新精神、努力拼搏等。(1分 1点,满 2分为止)。做法:①我们要积极进取,向着更高更远的目标努力奋进;②爱人利人,择善而行,追求至善的人生境界。③我们应当向榜样学习,勇担使命,久久为功,争做向上向善的好少年。(每点 2分,答对一点即可)19. (1) ①民法典规定了人们从事民事活动的基本原则,确立了平等、自愿、公平、诚信、守法和公序良俗、绿色等基本原则。②民法典注重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彰显中华优秀美德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体现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治国理念。(每点2分,共4分。)(2) ①继承;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每点1分,共3分) ②肖像;(1分)要求小菲停止使用其照片,并删除已制作的表情包,并赔礼道歉。(2分)三、探究与实践(紧扣题意,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探究与实践。每小题14分,共28分)20.(1)书名1分,理由1分,突出传统美德,言之有理即可,满分2分。(2)程门立雪——尊师敬长;闻鸡起舞——勤奋进取;负荆请罪——知错能改、宽宏大量;立木为信——诚实守信。(任意对应正确两个,2分)作用:①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丰富道德理念和规范,体现着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方式。②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世代相传的民族智慧,是中华民族走向未来的宝贵精神财富。— 七年级 ( 初一) 道德与法治 第1页 ( 共2页) —③有助于我们明是非、辨善恶、知荣辱,解决生活中的各种困惑,提升社会道德水平,推进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每点2分,满6分止)(3) ①做扶危济困的人,当他人身处困境时,我们应当主动伸出援助之手。②做见义勇为的人,真正勇敢的人具有捍卫正义的勇毅精神,并能付诸行动;当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受到侵害时,当他人遇到危难时,我们要敢于挺身而出,运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帮助他人。(每点2分,满4分止)21.(1) ②③① (3分)(2)答:有误。(1分)理由:①判决书中的“行政拘留”和“罚款”属于行政处罚(“行政拘留”和“罚款”2分) ②“赔礼道歉”属于民事责任(“赔礼道歉”1分) ③李某实施的是刑事违法行为(犯罪行为),应受到有期徒刑、罚金等刑罚处罚。(1分)(3)等级 描述 示例①珍惜美好生活,认清违法犯罪的危害,不结合教材观点,联 违反校纪校规,自觉遵纪守法;②明辨是5-6 系生活实际,逻辑 非,杜绝沉迷手机、打架斗殴等不良行为;优秀( 分)清晰,体现法治意 ③要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增强自控力,严识或责任担当。 于律己,不沾染不良习性,不与社会不良人员交往。①珍惜美好生活,认清违法犯罪的危害,依法自律,做自觉遵纪守法的人;②明辨是3-4 能复述教材知识,合格( 分) 非,杜绝不良行为;③树立正确的是非观但缺乏具体分析。念,增强自控力,严于律己,积极抵制不良心理和行为,防患于未然。不合格(0-2 分) 观点错误或未作答。— 七年级 ( 初一) 道德与法治 第1页 ( 共2页) —2024一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测试卷9.中华传统美德,践行方显其力量。下列人物事迹与其身体力行的美德一致的有序号人物事迹美德七年级(初一)道德与法治(开卷)①韩旭辉扎根基层20余载,用生命诠释了人民公仆本色敬业乐群,名誉至上一、单项选择(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请将所选选项前面的字母填涂在答题卡相王宁明母亲病危,他时时刻刻牵挂母亲的安危,毅然决然为母亲消献自已三应位置上。每小题3分,共51分。)分之一的肝脏孝老爱亲,楷模典范1.他隐姓埋名30年从事核潜艇研制工作,开拓了中国核潜艇研制领域,是中国第一代核动力潜徐诗晓曾因伤病和成绩低迷受挫,她坚持康复训练、突破技术瓶颈,最终与成胜困难,自强不息艇研制创始人之一,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2025年2月6日20时30分,因病医治无效在孙梦雅在2025年亚锦赛女子双人划艇预赛中以小组头名强势晋级湖北武汉逝世,享年99岁。这位伟大的科学家是④冯贵珍,30多年来坚持为贫困学生捐款捐物,帮助多名学生完成学业见义勇为,挺身而出A.程开甲B.黄旭华C.钱学森D.邓稼先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2025年2月7日,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在隆重开幕10.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指出,要全面落实立法规划,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A.哈尔滨B.北京C.张家口D.大连快能源法、关税法等立法进程。这表明3综艺节目《国家宝藏》一经播出就获得满堂彩,不同年龄、不同文化层次的观众纷纷点赞叫A.我国法律体系完备,已建成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好。《国家宝藏》大“热”的秘密在于B.社会生活的发展无止境,法律体系的完善也无止境C.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法律的规范和保障①以独特形式展现国家历史,唤起观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豪感与自信心D.我国的各项事业在法治的轨道上稳步发展②借助创新手段,让文物与当代人的生活共鸣、情感相通,拉近与观众的距离11.《南昌市养犬管理条例》从管理区域、免疫与登记、养犬行为规范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尤③巾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可以滋养我们的精神世界其为解决不文明养犬问题导致的社会矛盾提供了政策法规依据。由此可以看出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只有通过综艺节日的形式才能得以传承和发展①法律调整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②该条例能够彻底解决不文明养犬的现象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③法律规范人们的行为保障我们的生活④法律是中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4.以下内容反映出中华文化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12.民法典是“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蕴含着丰富的道德思想。下列理解正确的是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占代农耕文明的智慧结品“清明前后,种瓜,点豆”、“谷雨下秧,大致无妨序号内容道德思想秋分早,箱降迟,寒落种麦止当时”①拾得遗失物,应当返还权利人拾金不昧其蕴含的温度、降水、湿度等因索,至今还在指导人们的农事活动②子女可以随父姓,可以随母姓尊老爱幼①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一成不变②蕴含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理念③成年子女应赡养父母孝亲敬长③积淀着深厚的智慧与丰富的经验④决定着人们的生产生活④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崇尚自由A.①③B.②③C.①④D.③④A.①③B.①④③④D.②④5.2025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在政策取向中首次聚焦于“强化宏观政策民生导向”,明确要13.下面漫画中的快递公司采用“隐私面单”的做法[个人信不求“推动更多资金资源·投资于人’、服务于民生”·这些政策措施针对性强,为民生发展①有助于保护我们的正常生活不受干扰描绘了新图景。这充分证明党和政府②能够确保我们私生活的自由与安宁①传承了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③是道德要求,与法律规定没有关系②关注民生问题以快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④体现了法律对我们的隐私权的保护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③传承重民本的思想理念,站稳人民立场14.我国全方位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知识产权法规制度体系逐步完善,高价值知识产权拥有④胸杯天下,积极为人类的发展和进步作贡献量大幅增加,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青少年应该A.①3B.①)④.②③D.②4④①学习法律,如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等6.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下列名句能体现中华民族崇尚止义的有②学会保护知识产权,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①人生自古推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②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③健全制度,建立高标准的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③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④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④加强执法,严惩侵犯知识产权的违法行为A.①③B.①②C,②④D.③④.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7.2025年,在全球可持续发展论坛上,各国围绕应对资源短缺问题积极交流,既在开发利用可15.根据下图,判断“?”处的违法行为可能是再生资源等关键议题上达成诸多共识,又充分尊重不同国家基于自身发展阶段在实施策略上?(违法行为}停止侵害、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的差异。这一做法体现了中华人文精神中的A.散布谣言,扰乱秩序B.私自离校,旷课逃学A.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B.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C.盗用肖像,广告盘利D.敲诈勒索,数额巨大C.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D.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16.七年级某同学整理了关于违法行为的关系图。下列整理的关系图正确的是8.荣获2025年“南昌好人”荣誉称号的涂白羊、涂传友、涂信根,于2月4日在赣江中支联圩提坝,面对3名小孩落水,两人迅速跳入江中施救,一人在岸上配合,最终成功将孩子救起。宣A《)男c《閉)髒D(Q罗传他们的事迹旨在17.调查发现,未成年人堕入违法犯罪的深渊与不正当交友、意气用事有关,也与旷课、打架斗A.引导全社会向上向善,彻底消除社会的不良风气殴等不良行为有关。这警示未成年人要B.发挥榜样引领作用,让我们学习榜样的优秀品质①明辨是非,杜绝不良行为②遇到问题,随意表达自身诉求G.传递情感正能量,营造人人为我的良好社会氛围③树立法治意识,依法自律④惩恶扬善,制裁违法犯罪行为D.鼓励我们“见贤思齐”,直接模仿榜样的所有言行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4④一七年级(初一)道德与法治第1页(共4页)一一七年级(初一)道德与法治第2页(共4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南昌市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测试卷——七年级道法.pdf 道德与法治 初一 答案 210X297_Print.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