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经典题型专项】统编版-2024-2025学年语文四年级下册小古文阅读(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期末经典题型专项】统编版-2024-2025学年语文四年级下册小古文阅读(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期末经典题型专项】小古文阅读-2024-2025学年语文四年级下册统编版
课外文言阅读。
王蓝田性急。尝食鸡子①以箸②刺之不得,便大怒。举以掷地,鸡子于地圆转未止,仍下地以屐③齿之,又不得。瞋④甚,复于地取内口中,啮⑤破即吐之。
—————选自《世说新语》
【注】①鸡子:鸡蛋。②箸(zhù):筷子。③屐:木屐。④瞋:愤怒。⑤啮(niè) : 咬。
1.请用波浪线画出该段文字的中心句。
2.关于横线句子的节奏,划分正确的是(  )
A.尝食鸡子/以箸刺之/不得 B.尝食/鸡子以箸刺/之不得
3.关于下列句中“之”字指代的事物,错误的是(  )
A.以箸刺之(鸡蛋) B.以屐齿之(鸡蛋) C.即吐之(唾沫)
4.王蓝田最终把鸡蛋怎么样了(  )
A.用木屐踩破了 B.用筷子刺破了 C.用牙齿咬破了
认真阅读小古文并完成相应习题。
杨时见程颐①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②,时与游酢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注释】①程颐:北宋理学家、教育家。②瞑坐:闭目静坐。③游酢(zuò):与杨时一同的学子。
5.下列句子朗读停顿错误的一项是(  )
A.杨时/见程颐/于洛。 B.时/盖年四十矣。
C.时/与游酢侍/立不去。 D.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6.下列“于”字的用法与“杨时见程颐于洛”中“于”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群儿戏于庭。 B.霜叶红于二月花。
C.女娃游于东海。 D.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7.“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这句话的意思是   。
8.成语“   ”就来源于这个故事,故事中杨时的行为给了你什么启发呢?   
对比阅读。
囊萤夜读
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孙敬悬梁
孙敬,字文宝,好学,晨夕①不休。及至②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后为当世大儒③。
【注释】①夕:指晚上。②及至:到了。③儒:指有学问的读书人。
9.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恭勤不倦   
博学多通   
晨夕不休   
悬屋梁   
10.请从两篇小古文中各找出一个表示珍惜时间的词语,找出来。
11.对比两篇小古文,完成填空。
主人公 遇到的困难 (用原文回答) 解决的办法 (用原文回答)
           
           
12.有同学说:“现在科技发达了,生活质量大大提升,囊萤夜读、孙敬悬梁这类事情不会再发生了,再讲这些故事不合时宜。”请谈谈你的看法。
成长中的领悟
铁杵成针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13.【理解字义】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弃去:    过是溪:   欲作针:   
14.【翻译句子】翻译画横线的句子。
15.【感悟道理】你从这个故事中受到了什么启发呢?
16.【展开想象】假如你是李白,听了老妇人的话后,你会想:   
小古文
画地学书
欧阳公①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②以荻(dí)③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lǘ)里士人家④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注释】①欧阳公:指欧阳修。②太夫人:指欧阳修的母亲。③荻:与芦苇相似的植物。④闾里士人家:乡里的读书人家。
17.【理解字义】写出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昼夜忘寝食   惟读书是务   
18.【内容梳理】欧阳修小时候读书遇到了哪些困难?他和母亲是怎样解决困难的?用文中原句填一填。
困难        
方法        
19.【理解句义】小古文最后一句话的意思是(  )
A.自从小时候开始学习,就像大人那样用笔学写诗歌和文章。
B.他从小写的诗歌和文章,就像大人写的一样精彩。
C.从小时候起,他所写的诗歌和文章,就向大人学习。
20.【评价人物】你认为欧阳修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阅读小古文,完成练习。
晋平公①问于师旷②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焫(ruò)烛③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焫烛之明。焫烛之明,孰与昧④行⑤乎?”平公曰:“善哉!”
(选自西汉刘向撰《说苑·建本》)
【注释】①晋平公:春秋时期晋国国君。②师旷:晋国主乐太师,他生而目盲,仍热爱学习。③焫(ruò)烛:点燃蜡烛,用以照明。④昧:昏暗。⑤行:行走。
21.下列对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吾年七十,欲学(打算,想要)
B.恐已暮矣(晚,迟)
C.臣闻之(用鼻子嗅气味)
D.如日出之阳(阳光)
22.这篇小古文中,师旷用了三个比喻:年少的时候喜欢学习,就像“   ”;中年的时候喜欢学习,就像“   ”;老年的时候喜欢学习,就像“   ”。(用原文填空)
23.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24.这个故事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小古文阅读
贾易七岁丧父。其母彭氏,纺织以自养①,令易入学读书。有时与以钱,为果饵②之费。易不忍用,积得百钱,仍以还母。
【注释】①养:供养。②果饵:糖果点心等食品。
25.【理解字词】结合上下文,写出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
丧:    与:    积:   
26.【理解句子】对“纺织以自养”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靠纺织供养自家人
B.给自己织衣服
C.准备以后自己纺线织布
27.【提取信息】母亲给贾易钱,让他买糖果点心,贾易的做法是“   ”。(用原文填空)
28.【理解内容】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并写下来。
阳阳同学参加了“与优秀少年一同成长”阅读分享会,在会上分享了他读到的成长故事,请读完后完成任务。
王冕夜读
王冕①,幼贫。父命牧牛,窃②入学舍,听诸生诵书,暮归,亡③其牛。父怒,挞(tà )④ 之,已而⑤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hé)⑥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夜坐佛膝上,映长明⑦灯读之。
【注释】①选自清代张廷玉等撰的《明史》、王冕:浙江诸暨人,元朝著名画家、诗人。
②窃:私自,偷偷地。③亡:丢失。④挞:打。③已而:不久。⑥曷:为什么。⑦长明灯:佛像前昼夜不熄的油灯。
29.下列词语中的“亡”与“亡其牛”的“亡”意思一样的是(  )
A.灭亡 B.伤亡 C.亡国 D.亡羊补牢
30.短文写了王冕做了哪些事?判断选项是否正确。
A.放牛时溜进学舍听学生读书。   
B.在学舍里抄《诗经》。   
C.离家在寺庙的长明灯下夜读。   
D.在湖边认真画荷花。   
31.读了短文,我知道王冕是个    的孩子。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王蓝田性急。
2.A
3.B
4.C
【答案】5.C
6.B
7.程颐正在闭目静坐,杨时和游酢就站在门外等着没有离开
8.程门立雪;我们要谦虚好学,孜孜以求,还要尊敬师长,尊师重道。
【答案】9.疲倦;通晓,明白;休息;悬挂
10.以夜继日,晨夕不休
11.车胤;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孙敬;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
12.我觉得这种观点不正确。即使现在科技发达了,生活质量大大提升,古人刻苦学习的精神也永远不会过时,因为我们需要这类故事来提醒自己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
【答案】13.离开;这;想要
14.他路过一条小溪,见到一位老妇人在那里磨一根铁棒。
15.只有坚持不懈地勤奋学习,才能取得成就。
16.把铁杵磨成针这么困难的事情老妇人都要去做,而我在学习上碰到一点儿困难就退缩,太不应该了。我在学习上一定要持之以恒,努力成为一个有学问的人。
【答案】17.睡觉;只
18.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
19.B
20.我认为他是一个勤奋好学、才华横溢的人。
【答案】21.C
22.日出之阳;日中之光;炳烛之明
23.我这个双目失明的臣子怎敢戏弄自己的国君呢?
24.什么时候学习都不晚,我们应该努力学习,活到老学到老。
【答案】25.去世。;给。;积攒。
26.A
27.易不忍用,积得百钱,仍以还母
28.贾易七岁时,父亲去世。他的母亲彭氏靠纺织维持生计,并供他上学读书。母亲有时给他些零花钱,让他买糖果点心吃。贾易舍不得用,攒到了上百钱后,仍旧将钱还给母亲。
【答案】29.D
30.正确;错误;正确;错误
31.爱读书、执着、刻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