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变形记(节选)》课件(共30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4.2《变形记(节选)》课件(共30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资源简介

(共30张PPT)
促 织
【情境导入】
变 形 记
化作蟋蟀
变形为甲壳虫
荒诞的背后是真实
作者介绍
Franz Kafka——卡夫卡(1883—1924),20世纪奥匈帝国德语小说家,犹太人,现代派文学的奠基人之一。
18岁进入布拉格大学学习文学和法律,1903年开始创作小说,其作品运用的是象征式的手法,主题曲折晦涩,情节支离破碎,思路不连贯,跳跃性很大。与法国作家马赛尔·普鲁斯特,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并称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和大师。后世的许多现代主义文学流派如“荒诞派戏剧”、法国的“新小说”等都把卡夫卡奉为自己的鼻祖。
现代派文学
现代派文学是19世纪80年代出现的、20世纪20年代至70年代在欧美繁荣的、遍及全球的众多文学流派的总称。它包括表现主义、意识流小说、荒诞派戏剧、魔幻现实主义等流派。
现代派文学不主张用作品去再现生活,而是提倡从人的心理感受出发,表现生活对人的压抑和扭曲。主要用象征性、荒诞性、意识流去表现荒诞的世界里异化的人的危机意识;在现代主义文学作品中,人物往往是变形的,故事往往是荒诞的,主题往往是绝望的。奥地利作家弗兰茨·卡夫卡,法国作家马赛尔普鲁斯特,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并称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和大师。
作者介绍
卡夫卡一生未婚,身体孱弱,内心孤独又真诚坦白,父亲的蛮横、专制让他从小就感到自卑、压抑和痛苦。他曾自称,在父亲身边,他就是“悲惨的标本”。在家庭中,他形同弃儿。卡夫卡于世俗而言是一个失败者,所以他只能用写作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孤独,表达自我分裂和自我异化的心理状态,被认为是一种精神病患者的写作方式。
代表作品
卡夫卡的小说,分三种情况:
一是生前发表的作品,有短篇小说44篇,其中著名的有《判决》《变形记》《乡村医生》等;
二是生前没有发表的和没有完稿的短篇小说约34篇,其中以《地洞》《乡村教师》等篇为最佳;
三是生前未完稿的三部长篇小说《美国》《审判》和《城堡》。
卡夫卡的《变形记》在发表一个世纪后,仍被公认为是最伟大最著名的短篇小说。埃利亚斯·卡内蒂曾说:“卡夫卡的这个故事是永远不可能被超越的,不会再有任何别的’变形’或者’蜕变’的故事可以超越《变形记》。”
在课文中,“变形”是指小说的主人公格里高尔·萨姆沙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虫。
课文节选的是小说的第一部分。
解题
变形记
内容介绍
第一部分,推销员格里高尔某天早上醒来后变成了甲虫,这一变故对其本人和家庭却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格里高尔彷徨惊慌,忧郁无助,被愤怒的父亲赶回自己的卧室。
第二部分,变成甲虫的格里高尔,在生活习惯上已然成为甲虫,但是仍然具有人类的意识,关心家里的各种琐事。数日之后,全家人都将格里高尔视为累赘。
第三部分,为了能够继续生存,除了格里高尔全家人只能打工挣钱,对变为甲虫的格里高尔忍无可忍。他带着满腹的担忧和内疚看着家庭的不幸,而更不幸的是他终遭社会和家庭的唾弃,在无声无息中死去。
《变形记》共分成三部分
荒诞与真实交织,作品的批判或歌颂力量会加倍。
强大的虚构产生真实。
——博尔赫斯
梳理故事情节
分析线索结构
走 近 文 本
父亲
粗暴
冷酷
母亲
关切
软弱
妹妹
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格里高尔
(变成甲虫)
协理
冷漠
金钱至上
上司
压榨
人 物 关 系
活动 :以“变形”为线索,梳理文章结构。
1-6段
写格里高尔发现自己变身为虫后的心理活动;
7-13段
写格里高尔起床的过程;
14-23 段
写人物间的各种对话;
写格里高尔走出房间后发生的故事。
24-29段
整 体 结 构
变成甲虫。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成为累赘
第三部分
绝望而死
故 事 情 节
赏析人物形象
认识社会环境
走 进 文 本
小说里,发生在格里高尔身上的变化有哪些?
写格里高尔身体、声音的变化,即生理上的变化。
身体变形:
(1)肚子高高隆起,并被分成许多弧形硬片
(2)许多细的可怜的腿脚
(3)腿上还有白色斑点
声音变化:
无法抑制的痛苦的叽叽喳喳声
(1)翻身艰难:已经无法侧卧
(2)起床艰难:
(3)开锁艰难:
(4)退回房间艰难
动作变化:
屋里其他人的变化:
父亲握起拳头,露出一脸敌意 用手捂住眼睛哭了起来。
一边跺脚,一边挥舞着手杖和报纸,把格里高尔赶回到房间去,逼着格里高尔回到房间去
大喊大叫地催着格里高尔往前走/猛力一推
父亲:
(刻画了父亲是一个残忍、没有人情味的人)
——动作描写
向格里高尔走了两步,随即倒了下去
母亲:
(刻画的母亲是一个懦弱的人)
一声大叫、惊骇
协理:
(刻画了协理是一个冷漠的人)
——动作描写
——语言描写
善良、宽厚、隐忍、孤独、有责任感与奉献精神
格里高尔:
躲避、讨厌、虐待、嫌弃
家人:
“变”与“不变”的对比:
——形变而心未变,虫形人心
——形未变却心变,人形虫心
格里高尔的形象
对工作
对家庭
忠诚、努力
负责、体谅
对亲情渴望
对自己
麻木、压抑
对工作认真负责,谨小慎微,对家庭勇于承担债务,孝顺父母,善良、忠厚而又富有责任感的小人物,同时,他渴望得到别人的了解和接受。
《变形记》中有哪几种变形?
生理变形:格里高尔早晨醒来突然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只甲虫。
心理变形:格里高尔是家和公司的挣钱机器,他的内心无人关心,他无比渴望摆脱沉重的生活。
人际关系变形:变成甲虫以后,跟社会、家人之间的关系完全颠覆,让格里高尔得以看到人际关系最阴暗的一面。
探究变形原因
剖析主旨意蕴
深 入 文 本
格里高尔为什么会变形为虫?
挖掘精神内涵
概括分析甲虫的特点,分析其表现了格里高尔怎样的生存状态
坚硬的甲
大身躯、多细足
行动困难
1
2
3
甲虫的特点
格里高尔生存状态
人际关系隔膜,自我封闭
不堪生活重负
难以主宰、把握自己的命运
人异化为虫
概括分析甲虫的特点,分析其表现了格里高尔怎样的生存状态
人声一虫呜
笨拙、卑贱
弱小
4
5
6
格里高尔生存状态
甲虫的特点
无法交流和沟通、封闭孤独
自卑心理
小人物、微不足道
人异化为虫
变形原因
具体阐述
社会原因
家庭原因
心理原因
工作辛苦、饮食低劣、友情淡泊、心里烦恼
独自养家、背负债务
工作、生活的双重压力
变形原因
`
人异化为虫
生活沉重
工作艰辛
拼命还债
养活全家
活动艰难
无人理解
满身创痛
亲人厌弃
善良忠厚
有责任感
孤独无助
痛苦绝望
`
象征
人的异化
人性异化
人际关系异化
《变形记》的主题
小说深刻地揭示了现代人的生存困境,即:
(由格里高尔变形后的孤独无助、焦虑痛苦的心理和他对自己变形前生活及工作的有关回忆可见)
1.人在现代社会激烈的生存竞争压力下,渐渐丧失了自我,以至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无法主宰自己的生活,人异化成了非人的问题。
(由格里高尔变形及死后周围人的反应可见)
2.人与人之间日趋冷漠,乃至走向冷酷的问题。
深入理解文本
提升思维能力
延 展 文 本
延伸拓展
成名因为生活的重压而“惟思自尽”,格里高尔因为生活的重压而异化为甲虫。其实,人生在世,每个人都无法挣脱各种各样的压力。结束生命只是懦夫的消极逃避,将灵魂异化为虫亦是弱者的自欺与自弃。
时代环境很难改变,身处其中的我们一个需要有勇于突破环境枷锁和压迫的勇气,这样才能不被环境所挤压变形。
一个有生命的蛋,如果从内部啄开,就会成为一个全新的生命。如果被外力敲碎,只能成为别人的食物。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可以发现,人被异化成非人,使人作为人的价值被否定了,你觉得在我们现在的生活中存不存在这种“异化”的现象?思考并举例。
延伸拓展
消费主义
异化劳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