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七年级语文试题卷注意事项: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0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3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试卷包括“试题卷”与“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答题卷”共6页;3.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一、语文积累与运用(23分)1. 默写。(1)诗人喜欢登高望远,感慨人生与自然。陈子昂登台远眺,写下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登幽州台歌》),抒发了他感怀时光流逝、生命孤独悲戚之情;杜甫仰望泰山之巅,写下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望岳》),展现了他克服困难、追求卓越的高远之志;王安石登上飞来峰顶,写下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登飞来峰》),体现了他无惧挫折、坚持自我的人生之志。(2)爱国情怀是古诗中最振奋人心的旋律。《己亥杂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诗人虽然辞官归乡,但仍心系国家和社会改革,继续奉献自己的力量;《示儿》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陆游虽知时日无多,但仍渴望收复失地,期盼祖国统一的心志。2. 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各题。尼摩船长进了他的房间,在一段时间里我没有再见到他。不过,若根据潜艇——他是潜艇的灵魂,潜艇完全受他的影响——的情况进行判断,我觉得他此时的情况应该是悲哀、绝望、举棋不定!“诺第留斯号”不再保持既定航向。它在一往一复地徘徊,有时就piāo浮在那里,像一具尸体似的随着海浪漂来漂去。螺旋桨里的东西已经清除掉,但没怎么启动。潜艇就那样转来转去,它不能离开这片海域而去,这里是它刚刚进行过战斗的战场。(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piāo( )浮 似的( )(2)上面文段选自______(填作者)的《海底两万里》,“刚刚进行过战斗”指的是______,下列人物独白适合尼摩船长的是______。(填序号)①保护好我爱的人,没什么大不了,微笑面对吧!②我是正义!我是力量!我是权利!③我认为我们需要冷静分析,才知道将如何摆脱困境。(3)结合整本书内容看,尼摩船长形象很丰富,请你写出他的一个性格特点并结合相关情节具体分析。3. 育才中学开展“走进语文生活·传承文化瑰宝”主题系列活动,请你参与。(1)【寻最美对联】对联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活的文化遗产。下面是小包从合肥的各个旅游景点搜集到的对联,可是粗心的小包却将四副对联抄错了三副。请你根据所学的对联知识,选出这四副对联中抄写正确的一副是( )A. 清风净宇宙,月明朗乾坤。(包公园)B. 风调雨顺福滔天,金玉满堂祈福报。(城隍庙)C. 常留正气阅沧桑,试掬清泉荐华藻。(包公园)D. 威风几度雄江左,豪气千秋贯日间。(逍遥津公园)(2)【写最炫广告】小合想在学校附近开一家书店,店名为“庐州书屋”,请你帮他写一则广告词,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3)【话最美语文】本次活动后,小包同学写了一段心得,其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修改。【甲】通过本次活动,让我明白了:学习语文,可以在课堂上,也可以在课外生活中。【乙】街道的各色招牌里,暗含了汉字的奥秘;商品的多彩广告里,充满了文化的意蕴。景点的精妙对联,更是把传统文化感拉满。社会生活给我们的语文学习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学习语文的机会无处不在,只要留心就会有收获。①【甲】句有语病,请你修改__________________。②【乙】句有一处标点错误,你修改意见是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理解(39分)[一](15分)请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枣花魏来安①我的家乡素有“枣乡”之美誉,打小时候起,我就喜欢吃枣子。工作后,有了自己的天地,我便在自家宅院中种了一棵枣树。②待院中的枣树开花时,我端详起枣花。它很独特,似五角星,花蕾只有米粒般大小,花瓣瘦小,花心毛茸茸的,散发出淡淡的幽香。③枣花太不起眼了,它既没有桃花的艳、梨花的白,更没有牡丹的国色天香。它的长相貌似桂花,但没有桂花迷人的香气。它总是无声无息地开放,似乎生怕惊动了谁。它给人们的惊喜,就是那累累硕果。在月明风清的夜晚,满树的枣子就像琳琅满目的明珠。说来惭愧,我酷爱吃枣,也曾攀枝摘过枣,但从未细看过枣花,也没听到别人谈论过枣花。只记得有句农谚:“麦子黄,枣花香。”④我有一次出差去山东,正值麦梢发黄的时节,路过一片枣林,嗅到了枣花的香气,无比喜悦。于是我在路旁停车,走进枣林。此时的枣花正挨挨挤挤地开着。这是我第一次欣赏这样大面积的枣花。我被它们的清新、自然、朴实迷住,也被它们的芳香所陶醉。⑤举目远眺,一片枣林一望无际。幽香阵阵飘来,沁入肺腑,尘世的烦忧也被清新的花香所荡涤。在这里,你注意不到一朵朵细小的花,平实是枣花的特点,只有走近细看,才见叶子下密密麻麻的全是花,它们羞羞答答地藏在叶间。⑥枣花开得晚。一般在桃花艳、梨花白、杏花闹嚷嚷时,枣树还是一叶未发。只有百花吐艳、万木争春之后,枣树才悄悄地发芽抽叶,孕育自己的花蕾。枣花开时,是枣叶最美之时,绿油油的带着点嫩黄,犹如刚刚长成的少女,不施粉黛也美丽动人。而枣花,却隐藏着自己,任由枣叶出尽风头。它知道,痴心的小蜜蜂终究会找到它,用它的花粉酿造出香甜的蜜。枣花的花期很短,它们竭尽全力地孕育果实,没有几天便结出一个个尖尖的小青枣。等到秋风乍起,颗颗红玛瑙般的果子便会挂满枝头。⑦在北方,枣花被赋予了美好的寓意。过春节的时候,家家户户都会蒸一种有着各种漂亮造型、以红枣装饰的面食,叫“枣花”,象征着吉祥如意。在山东半岛,不仅在过春节时蒸,建房上梁、乞巧节以及婚嫁大事也要制作“枣花”。一笼“枣花”出锅,花团锦簇,面白枣红,香气四溢,让人们在浓浓的喜庆气氛中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甜蜜。⑧每当院中枣花满地时,我便会想起南梁萧纲的《枣下何纂纂》:“垂花临碧润,结翠依丹 ①。非直人游宫,兼期值灵苑。落日芳春暮,游人歌吹晚。弱刺引罗衣,朱实凌还幰。且欢洛浦词,无羡安期远。”我也无所羡,因为有这一株枣树相伴。(《光明日报》2023年03月24日)【注】① :读作yǎn,山峰、山顶。4. 下面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枣花似五角星,花瓣瘦小,能散发出淡淡幽香,很独特。B. “而枣花,却隐藏着自己,任由枣叶出尽风头。”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C. 在作者眼中,枣花“太不起眼了”,可见作者并不喜欢枣花。D. “痴心”的小蜜蜂终究会找到枣花,侧面表现出枣花的香甜。5. 根据文章主要情节和作者的情感变化,在表格空白处填上恰当的内容。事件 酷爱吃枣却从未细看过枣花 出差路过一片枣林,嗅到了枣花的香气 ③___________情感 ①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 陶醉6. 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在月明风清的夜晚,满树的枣子就像琳琅满目的明珠。7. 本文的写作对象是“枣花”,作者还多次写到其它花,这有何用意?请结合其中一处加以分析。8. 文章结尾引用《枣下何纂纂》里的句子有何作用?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二](11分)材料一:①近年来,随着数字技术深入发展以及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提升,各地不断增加文旅“数字含量”,文化资源上“线”入“云”,旅游项目破“屏”出“圈”,掀起文旅数字化发展浪潮。②如今,数字技术已成为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新动力,文旅产业也为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提供了新空间。为进一步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应切实发挥数字技术的支撑作用,加快推进虚拟现实技术、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共建共享的文旅数据体系。同时,加强创新探索,挖掘特色文化IP,提升数字技术应用效能,不断丰富数字文旅产品类型和新场景,让文化更加富有活力,旅游更加富有魅力。(摘自《以数字化激发文旅新活力》,《人民日报》2023年05月13日有删改)材料二:①文旅市场强劲复苏,得益于供给侧的创新。从暑期市场看,文旅市场供给越来越丰富。其中,夜经济市场表现亮眼。参与夜间游的游客比例持续走高,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接待游客量明显增长。文旅融合的产品也是精彩纷呈,各地将传统民俗、民间艺术有机融入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戏剧场、电影院等文化空间,丰富了文旅融合场景。创意满满的新供给,让更多游客更愿意走出家门拥抱诗和远方。从需求侧的火热消费,到供给侧的优质产品,我国文旅市场在供需两端发力,不断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②我国旅游市场空间广阔,要围绕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这个根本目的,紧跟文旅消费升级新趋势、打造文旅产品新供给。一方面,要持续加大优质文旅产品供给力度,打造更加丰富的产品和服务供给矩阵,更好满足多样化、个性化、品质化的文旅消费需求。另一方面,要继续优化消费环境,改善出游消费体验,不断提升人们对旅游产品和服务的满意度,激发文旅消费更大活力,为扩大消费和内需注入新动能。(摘自《用“新供给”激发文旅消费新活力》,《人民日报》2023年08月14日有删改)材料三:①数智时代,传统景区如何实现蝶变?系统设计和数字艺术的介入,正在让不少景区转型升级为美学和美好生活方式的聚集地。设计师从历史文化中挖掘故事线索,确定景区独有的、在地性的主题IP,以此为景区的文化之魂,设计集主题性、人文性和娱乐性于一体的场景空间、互动环节,并结合增强现实、混合现实技术让游客获得沉浸式体验。主题IP和数字资产的系统设计,赋予传统景区的自然和人文资源新的美感、趣味和内涵。系统设计贯穿文旅项目从策划规划到落地运营的全过程,是项目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如今的景区、乐园项目同质化现象严重,大家往往为了速度和效益相互抄袭模仿,缺乏对创新和设计美学的追求。事实上,只有结合本地景观和文化找准主题IP,才能设计出属于景区自己的、与自然人文和谐共生的数字场景和数字资产,才能让传统景区的游览不再枯燥。设计的投入或许短期回报不高,实则潜力巨大。游客更愿意为文化和设计美学买单,传统景区应该思考如何结合历史、人文、自然、美学、设计去创造长期价值,这需要文旅项目决策者有足够的智慧、定力和情怀、梦想。②数字技术可以活化历史,精彩演绎人文之美,提升智慧文旅新体验。积极挖掘数字和数据资产价值,成为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抓手之一。③科技硬核、文艺星火,不断赋彩城市更新、和美乡村建设,激发“美丽经济”,放大“美丽效应”。未来,每座城市、每个乡村或许都会出现科艺融合的文化新地标、老宅再生的美学新空间,诠释最美风景,讲述独一无二的城乡故事,以中国式浪漫成就美妙的文化之旅。(摘自《数智+艺术,融出文旅新活力》,《人民日报》2024年04月28日有删改)9. 下列对以上材料理解与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数字技术和文旅产业相互促进,相得益彰B. 未来,每座城市、每个乡村都会出现科艺融合的文化新地标、老宅再生的美学新空间。C. 在供需两端同时发力,我国文旅市场正逐步构建起一个由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又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机制。D. 系统设计是项目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因为它贯穿文旅项目从策划规划到落地运营的全过程。10. 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有哪些举措?请根据材料一内容简要概括。11. 赏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参与夜间游的游客比例持续走高,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接待游客量明显增长。12. 结合上述材料和下面的链接材料,请你为泾县传统村落的发展提几条合理建议。[链接材料]泾县传统村落资源丰富,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但县域传统村落缺乏产业融合联动,整体发展存在同质化现象。不少传统村落仍以传统种植养殖为支柱产业,同时简单地利用自然生态景观开办民宿、农家乐等,实际上没有充分结合自身特色,也缺乏对泾县文化的深入挖掘,缺乏核心竞争力。(选自《人民日报》,有删节)[三](13分)【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选自刘禹锡《陋室铭》)【乙】秋词(其一)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13. 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有仙则名 名:______ (2)草色入帘青 入:______(3)往来无白丁白 丁:______ (4)我言秋日胜春朝 胜:______14. 请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15. 从【甲】文“可以调素琴,阅金经”中可见作者有______的志趣;【乙】文“______”的景象(填写原句),激发了诗人的创作灵感。16. 【甲】【乙】两则材料分别体现了刘禹锡怎样的人生态度?三、写作(35分)17. 请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成长中,总有令你印象深刻的那一步:依依不舍的一步,经历风雨的一步,破茧成蝶的一步……经历那样的时刻,你有怎样的思考、体会和感悟?请以“______的那一步”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分享你的体验和感悟。要求:(1)文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2)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他人文章;(3)不少于600字。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七年级语文试题卷注意事项: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0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3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试卷包括“试题卷”与“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答题卷”共6页;3.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一、语文积累与运用(23分)【1题答案】【答案】 ①. 念天地之悠悠 ②. 独怆然而涕下 ③. 会当凌绝顶 ④. 一览众山小 ⑤. 不畏浮云遮望眼 ⑥. 自缘身在最高层 ⑦. 落红不无情物 ⑧. 化作春泥更护花 ⑨. 王师北定中原日 ⑩. 家祭无忘告乃翁【2题答案】【答案】(1) ①. 漂 ②. shì(2) ①. 儒勒·凡尔纳 ②. 尼摩船长与章鱼搏斗 ③. ②(3)示例:①头脑冷静、机智;“诺第留斯号”在珊瑚礁上搁浅,遭到土著的袭击,尼摩船长将电通到潜艇的铁梯扶手上,布下一道电网,土著触电后吓得魂飞魄散,很快就撤退了。②富有同情心;尼摩船长将因伤而死的船员安葬在珊瑚墓园里,并为此十分难过。③富有正义感、善良勇敢;尼摩船长在锡兰采珠场从鲨鱼嘴下救了一个穷苦的采珠人,并送他一小袋珍珠。④反抗民族压迫和殖民主义,正义无私;尼摩船长搜集海底的金银财宝,支援被压迫民族的正义斗争。⑤沉着、机智;在南极洲,潜艇被冰墙困住,舱内极度缺氧,尼摩船长冷静地指挥大家轮班开凿冰墙,冲出冰原。【3题答案】【答案】(1)D (2)示例:读庐州书,行万里路。(言之成理即可)(3) ①. 删掉“通过”或“使”。(抄写修改后的句子也可以) ②. 将第一个“句号”改为“分号”(或将第一个“。”改为“;”)。二、阅读理解(39分)[一](15分)【4~8题答案】【答案】4. C 5. ①. 走进枣林,欣赏大面积的枣花。 ②. 惭愧 ③. 无比喜悦6. 比喻;将“枣子”比作“珍珠”,生动传神地写出了枣子挂满枝头时的耀眼、珍贵,给人们带来惊喜,表达了作者对枣子的喜爱和赞美。7. ①对比(反衬);②第三段将枣花和桃花、梨花、牡丹对比,突出枣花的花朵平实、不起眼;将枣花和桂花对比,突出它的香气不够迷人;第五段将枣花和桃花、梨花、杏花对比,突出枣花开得晚,悄然绽放的特点。(结合任意一处即可)③突出作者对枣花的喜爱与赞美。8. 引用诗句,为文章增添文采;总结全文,点明主旨:因为有枣树相伴,作者很满足,表达了作者对枣花的喜爱和赞美。[二](11分)【9~12题答案】【答案】9. B 10. (1)应切实发挥数字技术的支撑作用,加快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共建共享的文旅数据体系。(2)加强创新探索,挖掘特色文化IP,提升数字技术应用效能。(3)不断丰富数字文旅产品类型和新场景。11. “持续”的意思是“连续不断”,“明显”指“清楚地显露出来”(或“显著”);这两个词语准确的表现了参与夜游的游客比例不断增大,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接待游客量显著增长;说明供给侧的创新,使得文旅市场强劲复苏。12. (1)当地文旅项目决策者要有足够的智慧、定力和情怀、梦想。(2)结合本地景观和文化找准主题IP,设计出属于景区自己的、与自然人文和谐共生的数字场景和数字资产。(3)不断丰富数字文旅产品类型和新场景。[三](13分)【13~16题答案】【答案】13. ①. 出名,有名 ②. 映入 ③. 平民,指没有功名的人 ④. 胜过14. (1)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2)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神伤身。15. ①. 高雅 ②. 晴空一鹤排云上16. 甲文体现了作者的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人生态度;乙诗体现了作者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三、写作(35分)【17题答案】【答案】例文:温暖相伴的那一步深秋的风卷着银杏叶打在便利店玻璃上时,我攥着口袋里皱巴巴的五元钱,盯着货架上奶奶最爱的桂花糖糕,却在迈出店门的瞬间顿住了脚步——那是我第一次懂得,善意的重量能让平凡的一步成为照亮他人的光。三天前,奶奶住院时反复念叨想吃巷口李婆婆做的糖糕,可当我揣着攒了一周的零花钱跑到店门口,才发现李婆婆的三轮车旁围着城管。穿藏蓝色制服的大叔指着占道的摊位,李婆婆红着脸收拾竹篮,白发被风吹得凌乱。我捏着钱躲在梧桐树后,看她推着车往巷子里退,竹篮里的糖糕还冒着热气,金黄的桂花碎在晨光里闪闪发亮。“小姑娘要买糖糕吗?”身后突然响起沙哑的声音。李婆婆把车停在拐角的墙根下,额角还沾着汗珠。我这才注意到她围裙上绣着朵褪色的桂花,和奶奶手帕上的图案一模一样。“奶奶病了,想吃您做的糖糕……”话没说完,城管的车又开了过来,李婆婆慌忙摆手:“快回家吧,别耽误你奶奶吃药。”那天下午我蹲在医院走廊,看缴费窗口的红灯亮了又灭。突然想起李婆婆推车时,竹篮里有个油纸包滚落在地——她捡起来时,我瞥见包上写着“王爷爷收”。后来我才知道,巷子里的独居老人王爷爷每天都会买一块糖糕,那是李婆婆悄悄给他留的早饭。再次跑到巷口时,我故意绕开主路,在老槐树下找到了李婆婆的三轮车。“婆婆,我要两块糖糕。”我把五元钱塞进她手里,又偷偷在竹篮里放了张纸条:“城管说巷尾的便民摊可以摆摊,我帮您问过啦!”她接过钱的手突然抖了一下,抬头看我时,眼角的皱纹像绽开的桂花。当我攥着还温热的糖糕跑向医院,身后传来李婆婆的喊声:“丫头,等会儿!”我回头看见她正往便民摊的方向推车子,竹篮上系着我给奶奶买的红丝带,在风里飘成一小团火焰。那一刻我突然明白,当我们愿意为他人多走一步时,脚下的路就不再是冰冷的水泥地,而是连接着两颗心的温暖桥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