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 学年度第二学期芜湖市中学教学质量监控八年级语文试题参考答案(供选用)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 分)1.(10 分)①海内存知己②天涯若比邻③可怜身上衣正单④心忧炭贱愿天寒⑤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⑥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⑦浮云游子意⑧落日故人情⑨拣尽寒枝不肯栖⑩寂寞沙洲冷2.(1)(4 分)bèng;jué;震;锋(2) (2 分)因受伤,走路不稳,跌跌撞撞的样子。(3) (4 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保尔·柯察金;英勇无畏、顽强战斗、坚守阵地、不怕牺牲。(前两空每空 1 分,第三个空 2 分)(4) (3 分)①保尔在与波兰白军的战斗中,腿受伤并得了伤寒;②因肃反工作,劳累过度,本就伤病未愈的保尔身体崩溃;③保尔在铁路快修完时,得了伤寒和大叶性肺炎。3(. 1)B。“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强调“和”是天下通行的大道,能总领后文关于不同方面“和”的阐述,如不同文明间的“和”、技艺中的“和”以及班级中的“和”。A 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侧重强调“人和”的重要性;C 项“礼之用,和为贵”强调礼的运用以和谐为贵,不如 B 项全面;D项“兼相爱,交相利”是墨子的思想,强调相互关爱、互利,与“和”的主题不完全契合。(2) 语言表达 声音洪亮,语速适中,肢体语言自然得体,与观众有良好互动(3) ①将“修身齐家的处世哲学”和“琴瑟和鸣的艺术追求”互换位置②把“就”改成“才” 二、【一】4(. 6 分)①卖鸭桥头②欣赏老者木雕并购买蛙盘,目睹姑娘书写巴东文并请其签名③发现多家古乐会同时演出,观看保留唐宋元明词曲牌等音乐的演出5(. 4 分)运用动作描写或细节描写,通过“涂”“走”“刻剔”等动词,细腻地展现了老者操作过程,体现出其技艺的精湛娴熟;同时运用对比手法,将“白”与“黑”对照,突出木雕图案的鲜明与生动,表达了作者对纳西族木雕艺术的赞叹。6(. 4 分)①文化共性引发共鸣:丽江与西安虽地域遥远,但都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丽江古城的建筑、手工艺、音乐等文化元素,让作者感受到与西安相似的文化厚重感;②人类智慧的相通:作者在丽江看到纳西族人在城市规划(如四方街清洁方式)、艺术创作(木雕、东巴文)、音乐传承等方面展现的智慧,联想到西安同样凝聚着人类智慧,因此产生未离开之感 。(意思对即可)7.示例:作者:“难怪商贩说它是古城的心脏!我还遇见会写东巴文的姑娘,那象形文字像活过来的星辰,比我见过的任何文字都生动。” 一滴水:“你听,古乐会的旋律又飘来了——那些失传的曲子,在丽江的月光下,一代代人用琴弦接住了时光。”(评分标准:准确融合两篇文章的关键元素(如水系、纳西文化、人文景观等),得 2 分;对话内容体现对丽江自然与人文的赞美,情感真挚得 1 分;语言流畅,符合情境设定,得 1 分。)【二】8.(6 分)列数字、作比较(2 分)。通过列数字,如“含 12% - 15%纤维素”“直径 30—50nm”“压缩强度(10—15MPa)”“拉伸延展性达 20%”等,准确具体地说明了藕纤维的成分比例、纤维束直径以及力学性能等特征(2 分);运用作比较,将藕纤维的压缩强度与人类松质骨的压缩强度进行对比,突出强调了藕纤维力学适配的特点,让读者更清晰地了解藕纤维作为骨支架材料的优势(2 分)。9.(4 分)①生物相容性好,无明显免疫排斥;多孔结构显著促进骨细胞生长分化;③可降解,免二次手术;④资源可再生,环保。10.(4 分)材料二:开头引电影情节,引出“藕重塑骨架”这一科技成果,激发读者兴趣,增加文章的趣味性。材料三:结尾提及,通过与电影情节的联想,进一步强调这项研究的创新性和文化共鸣,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同时也呼应了前文关于该技术的介绍,使文章结构更完整 。11.(5 分)选《科普中国》公众号。其《科普中国》公众号的媒体理念是让科技知识在网上和生活中流行,面向普通群众,旨在普及科技知识,利于“藕重塑骨架”成果向大众科普,扩大影响力;《科学家》杂志受众为专业人士,不适宜大众科普。(如果选择《科学家》,言之成理亦可得分)【三】12.(4 分)(1)兴起 (2)确实,实在 (3)告诉 (4)全,都13.(6 分)(1) 选拔品德高尚,有才干的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2) 治理天下就可以像在手掌心里运转东西一样容易了。14.(4 分)“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15.(4 分)要实现大同社会,首先要选拔德才兼备的人来治理社会,社会成员之间要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每个人都要关爱他人,推己及人,使全社会的人都能得到关爱和照顾。此外,人们要珍惜社会资源,为社会尽力,同时,社会环境要和平安宁,人们安居乐业。2024一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芜湖市中学教学质量监控八年级语文试题卷(供选用)注意事项:1.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2.本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8页,“答题卷”共6页。3.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L.默写。(10分)诗文因情而生,随声传情,诵读可领悟古代明贤的智慧。在清越悠远的语调中,体悟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①②”的胸怀,理解诗人借天涯咫尺宽慰和鼓励友人的豁达:用沉重压抑的语气诵读白居易《卖炭翁》中的“③④”,体会饱经风霜、孤苦伶仃的劳动者矛盾心理:用激昂高亢的声调吟诵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⑤⑥⑤”,感受杜甫舍身为民,至死不悔的决心。诵者悟情,听者入情,情音交融,达到和谐共振的效果;在悠扬舒缓的语调中,品味李白《送友人》里“⑦⑧”的意境,感悟浮云落日寄寓的不舍与牵挂:以低沉寂寥的语气诵读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中的“⑨0”,体会词人被贬后孤独寂寞、不愿随波逐流的心境。2.请阅读以下文段,完成下面的题目(13分)他的右眼在激战中被弹片击中,黏稠的血液糊住了视线。他咬着牙用衣袖胡乱抹了抹脸,左手仍死死扣着机枪板机。硝烟裹挟着焦土味呛入喉呢,h耳欲苹的炮火声中,他听见指导员斯乳:“A撒下去包扎!”他却跟跄着爬起来,独眼远发出火焰燃烧般的炽热。“只要还能开枪,阵地就丢不了!"直到失血过多昏厥前,他的枪口始终朝着白匪军冲g的方向。八年级语文试卷第1页(共8页)(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迸()发昏厥(zhen()耳欲聋冲feng((2)请结合语境,解释“踉跄”在文中的意思(2分)(3)本文段选自小说《》,文段中A指的是主人公,文段体现了他的英雄气概。(4分)(4)原著中主人公四次与死神擦肩而过,除文中的右眼重伤外,请写出另外三次身体遭受的重大创伤。(3分)3.中国文化崇尚“和”,“和”文化底蕴深厚、传承久远、丰富多彩。班级将举办“以和为贵”主题演讲比赛.请你参与.(12分)(1)小语同学在撰写演讲稿时开篇想引用一句名言。阅读下面三则材料,选择最适合的一条加入演讲稿横线中。()(3分)同学们。这句话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中华文明传承千年的密码。丝绸之路驼铃声声,不同肤色的商人带着丝纲、香料往来穿梭,不同文明在贸易中相互尊重、彼此接纳,这是跨越国界的“和”;故宫里的角楼,榫卵结构严丝合缝,木材与木材之间无需钉铆却坚如整石,这是技艺里的“和”。就像我们的班级,有人擅长朗诵,有人精于绘画,有人热爱运动,大家发挥所长、互相配合,才能在文化节上呈现出让全校赞叹的精彩节目。“和”不是千篇一律,而是各美其美、美美与共。A.“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B.“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礼记中庸》)C.“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D.“兼相爱,交相利”(《墨子》)(2)(4分)赛前需设计“以和为贵”演讲比赛评委评分表。请结合演讲基本要素,将评分表补充完整。“以和为贵”主题演讲比赛评分表评分维度说明分值得分主题契合主题紧扣“以和为贵”,观点明晰鲜明35内容选择论据丰盆且贴合主题,内容充实、积极向上30①语言流畅自然,用词准确恰当,富有感染力20演讲技巧②15(3)小文同学拟写了本次演讲比赛的开场白,请你帮忙修改(4分)八年级语文试卷第2页(共8页)If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八年级语文答案.pdf 八年级语文试卷.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