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4张PPT)让教学更有效第二单元 做聪明的消费者第二课时学会合理消费第 5 课 合理消费www.21cnjy.com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让教学更有效Contents目录01教学目标02新知导入03新知讲解04课堂小结05作业布置06板书设计01素养目标【学习目标设计】1.意识到过度消费带来的危害,认识合理消费的重要意义,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2.了解消费观念及消费方式的变化,学会理财、合理消费。3.学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消费,实践科学合理消费观;培养理财能力和合理消费的能力。4.增强理财意识,理智对待消费,确立节俭意识和绿色环保消费观。【学习重点难点】重点:了解合理消费的好处与过度消费的危害,学会合理安排自己的开支;养成正确的消费行为,合理消费。难点:树立合理消费的意识,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念,培养理财能力,学会理性消费。02新知导入素材:围裙妈妈过度消费想一想,说一说1.视频中围裙妈妈做了什么事情?2.她为什么这么做?他买的东西家人都能用吗?3.你觉得围裙妈妈做的对吗?为什么?4.你的家人也有这样做的吗?03新知讲解学会克制,根据实际需求合理消费,是拥有健康生活的重要条件。学会合理消费合理消费按实际需要采购日常用品合理消费的表现饮食适量,按需就餐有储蓄,可以进行投资理财学会合理消费不同的消费方式过度消费的表现买东西不知节制,超过预算。暴饮暴食,不知约束。不仅没有储蓄,还可能到处借钱。学会合理消费不同的消费方式素材:要做理性消费者请你想象一下,这两类不同的消费方式结果会有什么不同。学会合理消费不同的消费方式合理消费的好处 过度消费的坏处学会合理消费不同的结果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促进消费安全提高生活质量,避免浪费浪费资源拉大贫富差距,破坏社会和谐不利于自身的健康发展合理消费与过度消费合理(有计划)消费 好处 过度消费(入不敷出) 坏处按实际需求购买 能物尽其用 购物不知节制,超出预算 浪费物力财力饮食适量,按需就餐 有利健康 暴饮暴食,不知约束 浪费财力,有损健康有储蓄,可进行投资理财 生活有规划 没有储蓄,到处借钱 影响正常生活货比三家,只买对的 性价比更高 只买贵的,不买对的 盲目、攀比购买适合保险 抵御意外 多购买消遣娱乐产品 无法有效抵御意外开支学会合理消费不同的结果合理消费与过度消费理性消费适度消费节俭消费低碳消费绿色消费精神消费合理消费与过度消费合理消费六大表现学会合理消费盲 目轻信广告和推销贪便宜冲 动显 摆攀 比不合理消费的表现合理消费与过度消费学会合理消费量入为出与入不敷出入不敷出:指的是收入水平低于支出水平,它和捉襟见肘是同义词。量入为出:意思是根据收入的多少来决定开支的限度。学会合理消费你听过关于合理消费或过度消费的小故事吗?和同学们交流一下吧。小故事大道理学会合理消费勤俭节约的毛泽东毛泽东要求别人的自己首先做到。他一生粗茶淡饭,睡硬板床,穿粗布衣,生活极为简朴,一件睡衣竟然补了73次,穿了20多年。新中国成立之后,为了诸多礼仪,毛泽东曾找人做了两套衣服,买了一双圆头的黄皮鞋,一直穿到与世长辞。当时典礼局长曾要他再买双尖头的黑皮鞋,在接见外宾时穿,他没有理睬。再问,毛泽东反问他:外国人是要来见毛泽东还是要看黑皮鞋?对方无言以对。小故事大道理学会合理消费对于自己的衣着,比尔从不看重它们的牌子或是价钱,只要穿起来舒服就行。一次,比尔应邀参加由世界32位顶级企业家举办的“夏日派对”,那次他穿了一身套装,价格还不到歌星、影星一次洗衣服的钱。但比尔不在乎这些,很高兴地穿着这套衣服参加了这次会议。平日里,比尔会选择便裤、开领衫,以及他喜欢的运动鞋,但是这其中没有一件是名牌。盖茨曾说过:"我要把我所赚到的每一笔钱都花得很有价值,不会浪费一分钱。”勤俭节约小故事大道理学会合理消费苏轼被贬到黄州,为了不乱花一文钱,他实行计划开支:先把所有的钱计算出来,然后平均分成12份,每月用一份;每份按小月或大月平均分成29小份或30小份,每天只用一小份。钱全部分好后,按小份挂在房梁上,每天清晨取下一小份,作为全天的生活开支。拿到一小份钱后,他还要仔细权衡,能不买的东西坚决不买,只准剩余,不准超支。苏轼之房梁挂钱小故事大道理学会合理消费贫困大学生挥霍父母血汗钱 家里靠举债生活这个故事讲的是一名全家年收入仅2000多元的贫困大学生,在家人为让他读书到处举债时,他却因为虚荣心作祟,将父母辛辛苦苦赚来或借来的钱随意挥霍,不但高档手机时髦服饰应有尽有,甚至还要求父母借钱买冰箱DVD充门面……这种种不正常的虚荣行为,引起高校师生的反思。小故事大道理学会合理消费“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是古人从生活经验中总结出来的自勉、警世之语,凝结着古人的智慧。关于消费习惯的研究,再一次证明了这一古老智慧的有效性:人们的消费习惯易于向上调整,难于向下调整,而且,消费习惯一旦形成,短期内是不可逆转的。这就解释了一种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即当人们获得意外之财时,往往会毫不珍惜,挥霍使用。一段时间后,即使再没有收入进账,他们依旧会保持花钱大手大脚的习惯,结果往往是入不敷出。学会合理消费由奢入俭难“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出自宋·司马光《训俭示康》可概括为“成由俭,败由奢”,大意是从节俭变得奢侈很容易,奢侈变到节俭却很难。古往今来,很多朝代和国家都是在勤俭之中兴起,又在逸乐中衰亡。这告诫我们,要发扬勤俭节约的美德,避免养成铺张浪费的坏习惯。学会合理消费素材:由奢入俭难谈谈你对“由奢入俭难”的体会。养成什么样的消费习惯才能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学会合理消费阅读感悟从《由奢入俭难》中体会到了什么?节俭是长期养成的良好生活习惯,一旦丢弃,再想回到原来的生活状态就难了。所以我们要培养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平时要合理消费,不奢侈浪费。现实生活中的事例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有些人就因为贪图享受、挥霍无度,最后坐吃山空,因无法适应贫困的生活而走上犯罪的道路。学会合理消费阅读感悟养成什么样的消费习惯才能避免《由奢入俭难》这种情况的出现?我们要养成有计划地用钱的习惯,量入为出。我们要养成适度消费的习惯。以质量和实用价值为主要标准选择物品,不房间追求名牌,不与别人攀比,根据自身的需要做出选择,消费要理入为出。我们还要养成“货比三家”的习惯。必须要买的东西,要货比三家,可买可不买的东西就先等一等,我们总会遇到合适的机会以最优的价格买合适的东西。学会合理消费阅读感悟合理开支并不意味着要一味省钱。我们既要精打细算、量入为出,又要把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有滋有味。这才是最明智的做法。合理≠省省省!勤俭节约,合理消费学会合理消费别让过分节俭“克扣”了幸福前几天,杭州一七旬老人在家里突然昏迷、小便失禁、浑身抽搐,老伴儿赶紧拨打120,医生发现,他的体温超过40℃,原来老人舍不得开空调,得了热射病。在我们身边,过分节俭的老人还真不少:变质的水果、饭菜舍不得倒掉,削一削、热一热继续吃;出门在外,宁可步行几公里,也不打车……很多老人除了生活必需品,其他的能省就省,省下来的钱存银行防老或补贴子女。思考:这样节俭你认为值得提倡吗?案例故事学会合理消费合理安排学校组织春游,同学们需要自备午餐。请到超市看看,了解一下食品的价格,计划你的开支,安排一顿既经济又营养的午餐。学会合理消费勤俭节约,合理消费我的午餐计划表1. 花费 元2. 花费 元3. 花费 元4. 花费 元5. 花费 元合计:_________元我这样安排的理由是:面包牛奶橘子矿泉水香肠苹果鸡蛋学会合理消费合理安排我的午餐计划表(1)面包花费 4 元。(2)牛奶花费 3 元。(3)香肠花费 2.5 元。(4)矿泉水花费 2 元。合计 11.5 元。我这样安排的理由是:我们既要精打细算、量入为出,又要把生活安排的井井有条、有滋有味。学会合理消费合理安排我还想准备的食品是:蔬菜沙拉、大面筋、妈妈做的寿司。我的午餐计划表学会合理消费合理安排1. 与同学们交流一下午餐计划表,看看大家都是怎样选择的,各自的理由是什么。2. 从营养、花费、便利性等方面互相评一评,看谁的计划比较合理,并说说理由。也可以请同学给自己提出改进建议。学会合理消费合理安排谁的计划比较合理放学后,明明和小培一起到超市买饮料。站在货架前,明明指指点点:“你看,这几种都是进口矿泉水,喝起来和国产的没什么不同,价钱却要高上三四倍呢。”小培说:“我才不买呢,同样的东西,进口矿泉水由于运输和其他方面的成本高,价格高得多,没必要浪费。”明明却拿了几瓶放进购物车:“这有什么!又不是买不起。自己家的钱,还不是想怎么花就怎么花。”他转过头对小培说:“你家也买得起啊。”小培摇摇头:“父母收入都是他们辛苦劳动所得,我觉得无论何时都该注意节约,合理消费。”学会合理消费方明和陈培的选择素材:方明和陈培的选择你赞成谁的观点?请说说你的理由。学会合理消费方明和陈培的选择我赞成陈培的观点。同样的东西,喝起来也没有什么区别,价格却高出好几倍,父母的钱也是辛苦劳动赚来的,他们工作那么辛苦,我们花钱的时候也应该节约点,钱要花在刀刃上。我赞成陈培的观点。勤俭节约是优良传统,虽然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可是我们不能觉得自家有钱了,想怎么花就怎么花,正所谓“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阅读探究学会合理消费我的理由合理使用零花钱我们的零花钱都是父母辛勤工作换来的,我们学会勤俭节约,合理利用零花钱。我们在使用零花钱时要认真思考,有钱也不能任性,把钱花在有意义、有价值的物品上。我们还可以把零花钱存起来,以便帮助父母减轻家庭开支,购买需要物品。学会合理消费消费宝典消费时,多理性,少盲目。消费前,作预算,把钱花在关键点。消费中,不超支,经济适用是首选。有理智,不攀比,金钱绝对不浪费。要环保,要健康,绿色消费更美好。学会合理消费儿歌诵读素材:洛克菲勒是这样教育孩子的04课堂小结学会克制,根据实际需求合理消费,我们既要精打细算、量入为出,又要把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有滋有味。这才是最明智的做法。学会合理消费05作业布置第5课 合理消费1.说一说,请你把自己理性消费的经验与全班同学一起分享。2.根据这节课所学知识,制定一份自己下周的消费计划。06板书设计第5课 合理消费学会合理消费合理消费与过度消费由奢入俭难勤俭节约,合理消费精打细算、量入为出让教学更有效www.21cnjy.com下节课,再见!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5课《合理消费》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课题 学会合理消费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四年级教材分析 第二个板块的话题是“学会合理消费”,通过比较合理消费和过度消费的不同后果,让学生认识到合理消费的好处。同时从方法上引导学生学会合理开支,能够做到量入为出,在生活中实践科学合理的消费观。两个板块之间是递进的关系,先从认知上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合理与不合理的购物要求,认识到合理消费和过度消费的不同后果,再从行为上引导他们学会合理开支,做到节约和合理消费。结合教材第40页和第41页的内容,分小组讨论和交流,哪些消费属于合理消费,哪些属于过度消费,分析二者分别会带来哪些后果,让学生对合理消费和过度消费的后果有充分的认识和切身的体会。利用教材第43页的阅读角,引导学生从个人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家庭经济负担、我国国情、社会可持续发展等角度思考如何合理消费,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对科学合理消费观的认识。学情分析 面对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消费观念正在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儿童以消费者的身份直接参与了经济生活,他们需要具备一定的消费常识、消费技巧为生活做准备。本人对班中46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零花钱在50元以下的学生占总人数的58.7%,也有10.9%的学生零花钱远超过200元。其中,60.9%的学生不会合理支配零花钱,有10.9%的学生经常购买垃圾食品。23.9%的学生存在不顾家庭条件互相攀比的情况,在玩具类有浪费现象的占总人数的45.7%,食物上有浪费现象的也高达40%。综上数据,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做到合理消费。核心素养分析 核心素养:健全人格学习目标:1.意识到过度消费带来的危害,认识合理消费的重要意义,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2.了解消费观念及消费方式的变化,学会理财、合理消费。3.学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消费,实践科学合理消费观;培养理财能力和合理消费的能力。4.增强理财意识,理智对待消费,确立节俭意识和绿色环保消费观。教学重点 了解合理消费的好处与过度消费的危害,学会合理安排自己的开支;养成正确的消费行为,合理消费。教学难点 树立合理消费的意识,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念,培养理财能力,学会理性消费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课前资料收集与整理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一、导入新课 激趣导入新课1.素材:围裙妈妈过度消费2.想一想,说一说:(1)视频中围裙妈妈做了什么事情?(2)她为什么这么做?他买的东西家人都能用吗?(3)你觉得围裙妈妈做的对吗?为什么?(4)你的家人也有这样做的吗?3.小结并板书课题:合理消费 观看视频文本学习了解文本思考文本交流回答指名回答齐读课题 用视频《围裙妈妈过度消费》导入新课,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达到目标要求。二、讲授新课 教学环节一:学会合理消费文本学习:合理消费学会克制,根据实际需求合理消费,是拥有健康生活的重要条件。2.图片+文本学习:合理消费的表现(1)按实际需要采购日常用品(2)饮食适量,按需就餐(3)有储蓄,可以进行投资理财3.图片+文本学习:过度消费的表现(1)买东西不知节制,超过预算。(2)暴饮暴食,不知约束。(3)不仅没有储蓄,还可能到处借钱。4.素材:要做理性消费者5.文本学习:请你想象一下,这两类不同的消费方式结果会有什么不同。6图片+文本学习:不同的结果7.图片+文本学习:合理消费六大表现(1)理性消费(2)节俭消费(3)绿色消费(4)适度消费(5)精神消费(6)低碳消费8.图片+文本学习:不合理消费的表现(1)贪便宜(2)盲 目(3)轻信广告和推销(4)显 摆(5)攀 比(6)冲 动9.图片+文本学习:量入为出与入不敷出(1)量入为出:意思是根据收入的多少来决定开支的限度。(2)入不敷出:指的是收入水平低于支出水平,它和捉襟见肘是同义词。10.图片+文本学习:你听过关于合理消费或过度消费的小故事吗?和同学们交流一下吧。(1)勤俭节约的毛泽东毛泽东要求别人的自己首先做到。他一生粗茶淡饭,睡硬板床,穿粗布衣,生活极为简朴,一件睡衣竟然补了73次,穿了20多年。新中国成立之后,为了诸多礼仪,毛泽东曾找人做了两套衣服,买了一双圆头的黄皮鞋,一直穿到与世长辞。当时典礼局长曾要他再买双尖头的黑皮鞋,在接见外宾时穿,他没有理睬。再问,毛泽东反问他:外国人是要来见毛泽东还是要看黑皮鞋?对方无言以对。(2)盖茨曾说过:"我要把我所赚到的每一笔钱都花得很有价值,不会浪费一分钱。(3)苏轼之房梁挂钱苏轼被贬到黄州,为了不乱花一文钱,他实行计划开支:先把所有的钱计算出来,然后平均分成12份,每月用一份;每份按小月或大月平均分成29小份或30小份,每天只用一小份。钱全部分好后,按小份挂在房梁上,每天清晨取下一小份,作为全天的生活开支。拿到一小份钱后,他还要仔细权衡,能不买的东西坚决不买,只准剩余,不准超支。(4)贫困大学生挥霍父母血汗钱 家里靠举债生活这个故事讲的是一名全家年收入仅2000多元的贫困大学生,在家人为让他读书到处举债时,他却因为虚荣心作祟,将父母辛辛苦苦赚来或借来的钱随意挥霍,不但高档手机时髦服饰应有尽有,甚至还要求父母借钱买冰箱DVD充门面……这种种不正常的虚荣行为,引起高校师生的反思。教学环节二:合理消费1.文本学习:阅读角——由奢入俭难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是古人从生活经验中总结出来的自勉、警世之语,凝结着古人的智慧。关于消费习惯的研究,再一次证明了这一古老智慧的有效性:人们的消费习惯易于向上调整,难于向下调整,而且,消费习惯一旦形成,短期内是不可逆转的。这就解释了一种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即当人们获得意外之财时,往往会毫不珍惜,挥霍使用。一段时间后,即使再没有收入进账,他们依旧会保持花钱大手大脚的习惯,结果往往是入不敷出。2.图片+文本学习:“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出自宋·司马光《训俭示康》可概括为“成由俭,败由奢”,大意是从节俭变得奢侈很容易,奢侈变到节俭却很难。古往今来,很多朝代和国家都是在勤俭之中兴起,又在逸乐中衰亡。这告诫我们,要发扬勤俭节约的美德,避免养成铺张浪费的坏习惯。3.素材:由奢入俭难4.图片+文本学习:谈谈你对“由奢入俭难”的体会。养成什么样的消费习惯才能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1)节俭是长期养成的良好生活习惯,一旦丢弃,再想回到原来的生活状态就难了。所以我们要培养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平时要合理消费,不奢侈浪费。 (2)现实生活中的事例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有些人就因为贪图享受、挥霍无度,最后坐吃山空,因无法适应贫困的生活而走上犯罪的道路。(3)我们要养成有计划地用钱的习惯,量入为出。(4)我们要养成适度消费的习惯。以质量和实用价值为主要标准选择物品,不房间追求名牌,不与别人攀比,根据自身的需要做出选择,消费要理入为出。(5)我们还要养成“货比三家”的习惯。必须要买的东西,要货比三家,可买可不买的东西就先等一等,我们总会遇到合适的机会以最优的价格买合适的东西。5.图片+文本学习:勤俭节约,合理消费合理≠省省省合理开支并不意味着要一味省钱。我们既要精打细算、量入为出,又要把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有滋有味。这才是最明智的做法。6.文本学习:案例分析——别让过分节俭“克扣”了幸福前几天,杭州一七旬老人在家里突然昏迷、小便失禁、浑身抽搐,老伴儿赶紧拨打120,医生发现,他的体温超过40℃,原来老人舍不得开空调,得了热射病。 在我们身边,过分节俭的老人还真不少:变质的水果、饭菜舍不得倒掉,削一削、热一热继续吃;出门在外,宁可步行几公里,也不打车……很多老人除了生活必需品,其他的能省就省,省下来的钱存银行防老或补贴子女。7.文本学习:合理安排学校组织春游,同学们需要自备午餐。请到超市看看,了解一下食品的价格,计划你的开支,安排一顿既经济又营养的午餐。8.图片+文本学习:我的午餐计划表1. 花费 元2. 花费 元3. 花费 元4. 花费 元5. 花费 元合计:_________元我这样安排的理由是:9.图片+文本学习:我的午餐计划表我的午餐计划表(1)面包花费 4 元。(2)牛奶花费 3 元。(3)香肠花费 2.5 元。(4)矿泉水花费 2 元。合计 11.5 元。我这样安排的理由是:我们既要精打细算、量入为出,又要把生活安排的井井有条、有滋有味。10.图片+文本学习:我的午餐计划表我还想准备的食品是:蔬菜沙拉、大面筋、妈妈做的寿司。11.图片+文本学习:谁的计划比较合理 ▲与同学们交流一下午餐计划表,看看大家都是怎样选择的,各自的理由是什么。▲从营养、花费、便利性等方面互相评一评,看谁的计划比较合理,并说说理由。也可以请同学给自己提出改进建议。12.图片+文本学习:阅读角—方明和陈培的选择放学后,明明和小培一起到超市买饮料。站在货架前,明明指指点点:“你看,这几种都是进口矿泉水,喝起来和国产的没什么不同,价钱却要高上三四倍呢。” ……13.素材:方明和陈培的选择14.图片+文本学习:你赞成谁的观点?请说说你的理由。(1)我赞成陈培的观点。同样的东西,喝起来也没有什么区别,价格却高出好几倍,父母的钱也是辛苦劳动赚来的,他们工作那么辛苦,我们花钱的时候也应该节约点,钱要花在刀刃上。(2) 我赞成陈培的观点。勤俭节约是优良传统,虽然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可是我们不能觉得自家有钱了,想怎么花就怎么花,正所谓“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15.图片+文本学习:合理使用零花钱(1)我们的零花钱都是父母辛勤工作换来的,我们学会勤俭节约,合理利用零花钱。(2)我们在使用零花钱时要认真思考,有钱也不能任性,把钱花在有意义、有价值的物品上。(3) 我们还可以把零花钱存起来,以便帮助父母减轻家庭开支,购买需要物品。16.图片+文本学习:消费宝典 消费时,多理性,少盲目。消费前,作预算,把钱花在关键点。消费中,不超支,经济适用是首选。有理智,不攀比,金钱绝对不浪费。要环保,要健康,绿色消费更美好。17.素材:洛克菲勒是这样教育孩子的 文本学习了解文本感悟文本观看图片文本学习了解文本感悟文本观看图片文本学习了解文本感悟文本观看视频文本学习了解文本观看图片文本学习了解文本思考回答指名回答补充回答文本学习观看图片文本学习了解文本感悟文本观看图片文本学习了解文本感悟文本观看图片文本学习了解文本感悟文本观看图片文本学习了解文本感悟文本观看图片文本学习了解文本观看图片文本学习了解文本感悟文本观看图片文本学习感悟文本反思文本文本学习了解文本感悟文本文本学习了解文本感悟文本观看图片文本学习了解文本感悟文本观看视频观看图片文本学习了解文本思考回答指名回答补充回答文本学习感悟文本观看图片文本学习了解文本思考回答指名回答补充回答文本学习感悟文本观看图片文本学习了解文本感悟文本文本学习了解文本感悟文本反思文本文本学习了解文本感悟文本反思文本文本学习了解文本感悟文本反思文本观看图片文本学习了解文本思考回答指名回答补充回答观看图片文本学习了解文本思考回答指名回答补充回答文本学习感悟文本观看图片文本学习了解文本观看图片文本学习了解文本感悟文本观看图片文本学习了解文本感悟文本观看视频观看图片文本学习了解文本思考回答指名回答补充回答文本学习感悟文本观看图片文本学习了解文本感悟文本观看图片文本学习了解文本感悟文本诵读文本观看视频 文本直接点明学会克制,根据实际需求合理消费,是拥有健康生活的重要条件。教学从购物、就餐、储蓄的角度,对比合理消费和过度消费的不同表现,引导学生思考这两种不同的消费方式产生的不同后果。让学生列举自己身边或者通过媒体报道了解到的合理消费和过度消费的行为,扩充讨论内容。通过辨析不同消费方式造成的不同后果,让学生认识到合理消费的重要意义。引导学生归纳和总结合理消费的好处和过度消费的坏处,并通过分享相关小故事,提升学生对合理消费和过度消费的认知水平。教学列举勤俭节约的毛泽东、苏轼之房梁挂钱等历史小故事,让学生进一步明白,提倡节俭、反对奢侈是我国的传统美德,凝结了人们的生活智慧。教学阅读角借助古人智慧,从“奢”与“俭”转化关系的角度,引导学生认识到从小养成合理而节俭的消费习惯的重要意义。“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出自宋·司马光《训俭示康》可概括为“成由俭,败由奢”,大意是从节俭变得奢侈很容易,奢侈变到节俭却很难。对“由奢入俭难”的体会。知道在生活中养成什么样的消费习惯才能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教学“合理安排”的活动旨在让学生亲自尝试制订开支计划,并通过交流、评一评、提出改进建议等环节,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做到合理开支,思考制订开支计划应着重考虑哪些因素等。教学组织学生在课堂上模拟,到超市或商店进行实地购物,然后课上交流自己制订和实施开支计划的收获及心得,让同学互评,评出“最合理的购物方案”“最有营养的购物方案”“最具创意的购物方案”等。可以提问,比如,“你是如何在众多商品中确定自己目标的 ”“你是如何克制住自己没有买零食的 ’比一比谁的计划比较合理。教学阅读角呈现了一个关于消费观念交锋的情境,让学生通过辨析文中两位同学的观点,引导他们认识到,无论家里经济条件如何,都应养成合理消费、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坚持科学合理的消费观。让学生进行小辩论,比如,“家庭条件好的同学是否也要注意节约 ”“当前,节约过时了吗 ”再结合阅读角的内容进行讨论。以小诗的形式总结,贴合小学生的兴趣特点,达到更好的教学目的,让学生对本堂课的学习进行回顾总结。三、课堂小结 学会克制,根据实际需求合理消费,我们既要精打细算、量入为出,又要把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有滋有味。这才是最明智的做法。 总结、归纳并汇报本节课的收获有哪些 总结升华本节课的知识要点。四、布置作业 第5课 合理消费1.说一说,请你把自己理性消费的经验与全班同学一起分享。2.根据这节课所学知识,制定一份自己下周的消费计划。五、板书设计 第5课 合理消费六、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1.灵活运用教材,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2.精心设计教学,突出重点。不足之处:资料的收集与整理能力有待于提高。教学建议:让学生明白,勤俭节约、合理消费不是提倡大家过苦日子,不是抑制消费,更不是“一毛不拔”,而是在学习和生活中树立及实践科学合理的消费观。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新课标】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5课《合理消费》(第二课时)PPT教学课件.pptx 【新课标】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5课《合理消费》(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 围裙妈妈过度消费.wmv 方明和陈培的选择.wmv 洛克菲勒是这样教育孩子的.wmv 由奢入俭难.wmv 要做理性消费者.wm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