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调研测试七年级道德与法治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20小题,每题3分,共60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选项 D D C C A C A C D B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选项 D D C C D A D C D D二、非选择题(21题10分,22题14分,23题16分,共40分)21.(1)小美:男生女生应该相互理解、相互帮助、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小林:要不断提升、完善自己,增强自信,展现青春风采,实现青春价值。(一点2分,言之有理即可)(2)①树立远大理想。我们要怀有拳拳爱国之心,立下报国之志,把个人命运与祖国发展结合起来。②求得真学问,练就真本领。我们要认真对待各门课程,勤学好问、夯实基础;要关注现实问题和社会发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③在苦干实干中磨砺成长、砥砺前行。我们要在做事中不断磨炼意志、锤炼品格。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我们首先要学会依靠自己、对自己负责,学会做事、身体力行。④要增强社会责任感,积极参与志愿活动,服务和奉献社会。(一点2分,三点即得满分,言之有理即可)22.(1)选①,求大同。要求我们胸怀天下,将天下视作天下人的天下,追求和谐美好的理想社会。选②,讲仁爱。要求我们“亲亲”“仁民”“爱物”,即爱自己的亲人,爱全社会的人,爱天地万物。我们应当孝敬父母、关爱亲人,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实现由爱亲、爱他人、爱人类到爱万物的扩展。选③,重民本。要求我们遵循“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古训,充分认识人民在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爱民保民利民。赢得人民的支持,国家才能长治久安。我们应当站稳人民立场,不断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本领。选④,守诚信。要求我们做到真实无欺、言行一致。树立诚信意识,做诚实守信的人。(一点3分,言之有理即可)(2)第一问:①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②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③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一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第二问:①我们要做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的人。②我们要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让人生更加幸福,社会更加美好。(一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23.(1)观点错误。①法律与生活息息相关。法律就在我们身边;法律已经深深地嵌入到我们的生活当中,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②法律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保障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创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社会环境。(2分一点,言之有理即可)(2)第一问:①打架、斗殴等行为侵犯了受害者的生命权和健康权;②损害受害者的书本、衣物等个人财产侵犯了受害者的财产权;③辱骂、中伤、讥讽、贬低受害者和网上传播谣言、人身攻击的行为侵犯了受害者的名誉权;④恐吓、威胁、逼迫受害者做其不愿做的事,侵犯了受害者的人身自由。(一点2分,答出两点即得4分)第二问:①实施民法典,能够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②有利于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③促进社会更加和谐。(一点2分,答出两点即得4分,言之有理即可)(3)在遵守法律方面: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爱护公共财物,不破坏公共设施等。在依法维权方面: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及时寻求法律帮助,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调研测试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满分100分政治、历史合场共120分钟(注:使用答题卡的学校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上,不使用答题卡的学校把答案写在试卷上。)一、单项选择题(20小题,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使用答题卡的学校答案填涂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不使用答题卡的学校答案写斯在下方表格里。)题号12345678910选项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选项1.《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规定,禁止对未成年人实施性侵害、性骚扰。作为未成年人,要学会自我保护,防范性侵害、性骚扰,应该()病①忍气吞声,多从自身寻找问题和总结教训②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为了防止受侵害,不与异性接触③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法律意识,自重自爱,言谈举止不越界④正视性别差异,懂得保护身体的隐私部位,对侵害行为严厉拒绝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2.一位老师上课前,在教室门口多次深呼吸,调整好自己的表情,然后微笑着走进了课堂,然后精神抖数地出现在讲台上。这件事告诉我们()①人的情绪是受外部环境影响的②对于消极情绪,只能压抑克制③在生活中要学会合理调节情绪④人与人之间的情绪会相互感染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3东东代表班级参加年级法律知识竞赛,发挥失常,没有拿到奖项,心里很不舒服。他决定继续深入学习,争取下次活动取得好成绩,为班级获得荣誉。这启示我们()A.挫折就是生活中的灾难B.面对挫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C。要善于将消极情感转变为成长的助力D,消极情感比积极情感更加有助于人的成长黎4.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类有许多高尚品格,但有一种品格是人性的顶峰,这就是个人的自尊心”。下列关于自尊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知耻是自尊的重要表现B.尊重他人是自我尊重的需要C.自尊的人不能抛弃虚荣心D,自尊是一种健康良好的心理状态5.尊重是一朵花,一朵开在心间的花;尊重是一条路,一条通往成功的路;尊重是一团火,一团温暖你我的火。下列古语中体现尊重他人的有()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试卷第1页共6页A.尊人有分,敬人有度B.投之以桃,报之以李G.知人者智,自知者明D.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6.面对问题和困难,有人这样说:“我能行。虽然我有不足之处,但我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战胜它。”也有人说:“我太差了,我肯定不行。”还有人说:“我必须做到,我不能让别人知道我有所不知,我也要装作很行。”这三种说法依次表现出的心态是()A.自负、自卑、自信B.自卑、自负、自信C.自信、自卑、自负D.自信、自负、自卑7.古人云: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这启示我们,做自信的人要()A.找准定位,扬长避短B.自以为是,好高骛远C.专注当下,积极行动D.勇于探索,积极行动8.某校初三学生小林三年前因脊柱侧弯手术使原本平静的生活翻起惊涛骇浪。术后恢复非常折磨,她带着坚韧和微笑迎难而上,超越自我,书写青春,在今年的体育中考中获得几乎满分的好成绩。这启示我们()A.求助他人,依靠他人B.勤奋学习,扬长避短C.自强不息,勇于战胜自我D.积极实践,放任青春冲动9.《中国诗词大会》已成功举办多季,它以广泛的参与性、浓郁的文化性和鲜明的时代性,成功将前人的审美境界、文化品格与当下的生活方式、思想理念相互映照,展现出中华文化独特的魅力,掀起我国“全家老小齐上阵,天南地北共此情”的现象级诗词热潮。这体现了()①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②要按照事物的实际情况正确对待和处理事情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至今仍然散发着历久弥新的魅力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影响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10.“耕以养生,读以明道”是古人追求的一种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新时代更需要开展耕读教育,让学生走出教室,走向自然,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开展耕读教育()①能够影响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②是为了增强学生战胜自然、征服自然的意识③能够从根本上让学生掌握所必需的劳动技能④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历久弥新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1.鲁迅和朱自清是中国现代文学界的两位杰出代表,他们之间有着深厚的友谊。尽管在文学理念上有所不同,但他们始终保持着相互尊重、互相支持的关系。鲁迅和朱自清的友情可以体现()A.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B,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C.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D.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试卷第2页共6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5.6七年级道德与法治参考答案.docx 七年级道法试卷.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