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考历史模拟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小华在网上搜索了“长江流域”、“水稻”、“干栏式房屋”,据此推断,他想了解的是( )A. 元谋人遗址 B. 北京人遗址 C. 河姆渡遗址 D. 半坡遗址2.文物承载历史信息。下列文物不能反映商朝社会情况的是( )A. 刻有文字的甲骨 B. 司母戊鼎C. 四羊方尊 D. 半两钱3.东晋南朝时,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原因包括( )①人口南迁带来劳动力、先进技术和先进工具 ②南方战乱少,社会稳定,有利于经济发展③江南自然条件优越,有利于发展农业。A. ①②③ B. ①② C. ②③ D. ①③4.绘制坐标图是历史学习的一种方法,某同学绘制了下面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坐标图。其中关于③处历史事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初步建立政权组织 B. 定都北京灭亡清朝C. 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D. 颁布文献《资政新篇》5.美国学者罗兹 墨菲在《亚洲史)中说:“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都是个最令人激动的时代,它统辖着一个前所未见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期。”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宋朝“创新和文化繁盛”表现的是( )A. 出现了交子 B. 瓦子里上演《窦娥冤》C. 形成词创作的繁荣局面 D. 指南针应用于航海6.800年的圣诞节,教皇在罗马为查理举行了加冕典礼,称查理为“罗马人的皇帝”。这体现了欧洲中世纪时期( )A. 教会等级森严 B. 深入人心的教皇统治C. 教权高于王权 D. 教皇是西欧精神支柱7.西藏自古以来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下列哪一项能成为元朝对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理权有力佐证的是( )A. 汉归义羌长印 B. 宣政院印 C. 锦衣卫印 D. 达赖金印8.下列关于清朝闭关锁国政策理解正确的是( )①严格禁止对外贸易②在抵御西方殖民者侵略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③阻碍了中外文化的交流④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9.民权主义是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的核心,其内容是( )A. 实行社会革命B. 打倒帝国主义C. 核定地价D. 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10.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大壮举,在两年多的时间,红军转战14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行程约二万五千里。这一伟大壮举的起止点是( )A. 瑞金、延安 B. 瑞金、会宁 C. 井冈山、吴起镇 D. 井冈山、会宁11.新中国成立后,根据民族资本主义的双重作用和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政府决定实行以一定代价把资产阶级的生产资料逐步实行国有化的政策。这一政策( )A. 使建国初期社会经济陷入困难 B. 使土地改革得以顺利进行C. 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D. 没有能够顺利实行12.汉武帝时,一名普通的郎官满怀坚定的信念,历经13年,完成了“凿空”的壮举,开辟出中原通往西域的道路,使中原王朝和西域各国有了第一次友好往来。这位郎官是( )A. 张骞 B. 董仲舒 C. 王莽 D. 主父偃13.有些谚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反映了( )A. 欧洲封建等级制度 B. 亚洲封建等级制度 C. 印度种姓制度 D. 日本大化改新14.观察图示,下列主题最适合▲处的是( )A. 凡尔赛体系的出现 B. 华盛顿体系的确立C. 一战后国际新秩序的形成 D. 日本独霸中国15.图片中隐藏着重要的历史信息。解读下列图组,适合的主题是( )A. 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B. 马克思对人类前途的预测C. 人类解放任重而道远 D. 马克思主义指导工人运动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5分。16.隋唐时期,中华民族以无穷的魅力向世界展现了一个和平繁荣的和谐社会景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典籍中的隋唐】材料一:隋王朝统一全国后,对门第世家独霸政府的现象,予以变革,改用考试的方法,向平民阶层选拔新进官员。凡考试及格的知识分子,不问什么门第,一律委派官职。——柏杨《中国人史纲》(1) )材料一表明隋朝选官标准发生了什么变化?这种“考试的方法”是哪一选官制度?材料二:贞观初,太宗谓传臣曰: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吴兢《贞观政要》(2) 材料二体现了唐太宗什么思想?在他统治期间出现了什么盛世局面?【文学中的隋唐】材料三: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唐 杜甫《忆昔》(3) 材料三中所引诗句描写的是唐朝哪位皇帝在位时期的景象?杜甫的诗被后人称誉为什么?材料四:蕃人旧日不耕犁(少数民族原来不会耕地),相学如今种禾黍(如今也学会了种植庄稼)。——王建《凉州行》女为胡妇学胡妆(妇女都愿意学胡人化妆),伎进胡音务胡乐(歌女也愿意唱胡人音乐)。——元稹《法曲》(4) 材料四中所引诗句反映的社会情况是因为唐朝实行的什么民族政策?正因为如此,唐太宗得到周边各族的拥戴,被尊奉为各族的什么?结合所学知识,举出一例证明该政策。【文物中的隋唐】材料五:如图是敦煌莫高窟445窟唐代壁画中的《牛耕犁衡图》。图中犁辕向上弯曲,犁辕末端和犁衡固定在一犁辕起,犁衡则横架在两牛肩上,反映了中国古代犁耕技术发展到一个相当成熟的阶段。——朱筱新《文物讲读历史》(5) 材料五中描述的是哪一农业生产工具?写出同时期的农业灌溉工具的发明。材料六:盛唐时期的部分文物(6) 材料六中的文物,能从不同方面印证盛唐气象。请参照范例,结合所学知识,从图二、图三、图四中任选其一进行解读。范例:图一:《礼宾图》呈现的是唐朝鸿胪寺官员接待东罗马帝国、高丽等使者的情景,见证了唐朝的博大开放(开放的对外政策)。17.改革是时代发展的主旋律,是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材料一:彼得一世即位后,决心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他发出向西方学习的号召,颁布一系列法令,全面推行改革。——人教版《世界历史》材料二:俄国1861年改革后,一位官员说:“人民提起腰杆来了,样子变了,言论谈吐,一切都变了。”列宁则指出:“臭名远扬的解放,是对农民无耻掠夺。”——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材料三:……日本的新统治者致力于日本社会的转型,以获得同外国势力在政治上和军事上的平等地位……变革使日本成为东亚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强国……明治政府的首要目标是强化中央集权……——齐格勒《新全球史》材料四:列宁说:“所谓改良主义的办法,就是不摧毁旧的社会经济结构一商业、小经济、小企业、资本主义,而是活跃商业、小企业、资本主义、审慎地逐渐掌握它们。”——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材料五:1933年3月,美国参、众两院通过了《银行紧急法案》,5月通过了《农业调整法》和《联邦紧急经济法》、6月通过了《全国工业复兴法》。——武寅《简明世界历史读本》(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19世纪,中国历史上的哪次运动与彼得一世改革的目的相似?在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经过改革,雅典进入全盛时期。当时的最高权力机构是什么?政治制度上有什么特点?(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为何“人民提起腰杆来了”、为何“是对农民无耻掠夺”?(3) 材料三中“变革”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为了实现“首要目标”,明治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这次改革和材料二所指的改革在社会转型方面有何相同点?(4) 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开始实施“改良主义的办法”的时间。这种“办法”取代了以前的什么政策?(5) 材料五反映了美国历史上哪一事件?该事件的突出特点是什么?有何意义?18.20世纪发生了两次全球性的世界大战,战后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动,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可以说是一个必然的结果!其实在一战爆发之前,欧洲就已经遍布战争乌云。老牌欧洲列强在海外大肆争夺领地,相互之间本就存在矛盾,吵得面红耳赤也是常有的事,但整体来说大家至少在表面上还是和平共处的。不过随着新兴国家的兴起,这个平衡被打破,相互之间的矛盾迅速升级,最终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材料二:作为巴黎凡尔赛和会的补充和继续,1921年11月12日至1922年2月6日,由美国倡导召开的华盛顿会议,通过了四国条约、五国条约和九国公约,以美国对日本和英国的优势而结束,美、日、英在远东、太平洋地区达成了暂时的妥协,确定了西方列强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的新秩序。——刘宗绪、黄安年《世界近代现代历史专题30讲》材料三:德、意、日法西斯国家的大肆侵略,激起世界各国人民的愤怒,全世界受法西斯侵略和威胁的国家要联合起来共同对敌,这是建立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基础。此后,“联合国家”在政治上互相合作,在军事上互相配合,对加速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起了重要的作用。材料四:尽管国家在全世界保持着优势地位,但美国领导人在1945年夏对未来有三怕。一是政治上的……怕社会主义。二是技术上的,怕原子弹秘密保持不住。第三怕是经济上的,随着和平来临,经济会重新转向衰退。——安布鲁斯《走向全球主义》材料五:当今国际社会……西方国家在国际格局中的主导地位不断削弱,新兴市场国家和一大批发展中国家快速发展,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西方的治理理念、体系和模式越来越难以适应新的国际格局和时代潮流。——光明日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2018年1月)(1) 根据材料一的分析,概括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确立的国际新秩序是什么。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形成的标志是什么。请举出“联合国家”在军事上互相配合的史实一例。(2) 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为了克服“第一怕”采取的军事措施是什么?而后苏联采取了哪项军事应对措施?对当时的世界政治格局有何影响?(3) 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总体态势是怎样的。你认为怎样才能构建合理、有序的国际关系?1.【答案】C2.【答案】D3.【答案】A4.【答案】C5.【答案】B6.【答案】C7.【答案】B8.【答案】B9.【答案】D10.【答案】B11.【答案】C12.【答案】A13.【答案】A14.【答案】C15.【答案】A16.【答案】【小题1】变化:从注重门第到看重学识和才华。制度:科举制【小题2】思想:以民为本的治国思想。盛世:贞观之治【小题3】皇帝:唐玄宗(李隆基)。称誉:诗史【小题4】民族政策:开明的民族政策。尊奉:天可汗。举例:文成公主入藏、唐玄宗封渤海国首领为渤海郡王、封回纥首领为怀仁可汗、封南诏首领为云南王【小题5】生产工具:曲辕犁。灌溉工具:筒车【小题6】图二:唐三彩骑驼乐舞俑,造型精美,色彩亮丽,见证了唐朝高超的陶瓷业发展水平。图三:唐戴帷帽女子骑马雕塑,显示出一种昂扬进取、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印证了唐朝比较开放的社会风气。图四:唐朝阎立本《步辇图》,画面描绘了唐太宗接见松赞干布派来的求婚使者的场景,见证了唐和吐蕃的友好交往(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17.【答案】【小题1】运动:洋务运动(百日维新或戊戌变法)。机构:公民大会。特点:实行民主政治。(或建立民主政体)【小题2】“人民提起腰杆来了”:指废除了农奴制(或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和土地)(答案中有“自由”或“土地”即可);“是对农民无耻掠夺”:指农奴须高价赎买份地。【小题3】事件:日本明治维新。措施:废藩置县。相同点:都是本国历史的重大转折,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道路:都使本国走上近代化道路;都不彻底,保留了封建残余。(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小题4】时间:1921年。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小题5】事件:罗斯福新政。特点:国家(或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干预。意义:使美国经济开始缓慢复苏,工业生产有所恢复,就业人数逐步增加,人民生活得到改善;增强了美国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恢复了美国人民的信心;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答出任意一点即可)18.【答案】【小题1】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国际新秩序: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标志:《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军事配合:诺曼底登陆等【小题2】措施:建立北约。应对措施:建立华约;影响: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形成【小题3】态势:世界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怎样做:加强国际间的合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等第1页,共1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