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统编版五下语文竞赛模拟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2025统编版五下语文竞赛模拟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学科智慧殿堂
五年级 语文
导语:同学们,兴华小学的文化素养挑战赛开始啦!请你拿起笔杆,也参与进来吧!
一、黄老师为这次比赛写了一段寄语,请你帮他完成。(30分)
亲爱的孩子们:
在文化的海洋上,你们是勇敢的探索者!让我们以xìng qù( )为帆,在五千年文明的波涛中háng xíng( )。看!那hǎi ōu( )衔着《诗经》的韵律lüè guò( )浪尖;听!《楚辞》的nà hǎn( )在风中回响。
yuǎn tiào( )前方,先贤的智慧如dēng tǎ( )般闪耀:李白的豪迈、苏轼的豁达、鲁迅的fēng máng( ),都是指引我们的星光。今天,我们bēn fù( )这场文化盛宴shèng yàn( ),不仅只是为了比赛,更是为了让chuán tǒng( )的种子在心底发芽成长。
愿你们在这场文化素养挑战赛中,既能读懂甲骨文的shén mì( ),也能感受唐诗的韵律;既能触摸青铜器的hòu zhòng( ),也能体会水墨丹青的yì jìng( )。让我们携手同行,在文a化的长河中,做最有见识的弄潮儿!
根据拼音与语境,在括号里写上正确的词语。(28分)
“弄潮儿”有两种含义,在文中最适合的意思是( )。(填序号)(2分)
①在潮水中搏击、嬉戏的年轻人,也指驾驶船只的人。
②有勇敢进取精神、敢于在风险中拼搏的人
二、汉字是中华文化的载体,文化素养挑战赛的第一环节就要考察汉字的音、形、义。请你认真读题,将正确的答案序号填写在括号里。(每小题2分,共20分)
汉字之美,在于声调抑扬顿挫的韵律。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不禁(jīn) B.轰然(lōng) C.纽扣(niǔ) D.踌躇(chóu)
汉字之美,在于字形的端正大方。下列选项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诊所 迸发 颤栗 站力 B.船艄 秉性 风凰 颤抖
C.妒忌 慈详 由衷 臂膀 D.畜牲 旖旎 附庸 战栗
汉字之美,在于同音字、多音字、音近字的交错分布。下列加点字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
A.骏马 悛改 英俊 B.沉睡 承认 千乘之国
C.纵横 横祸 横肉 D.崭新 心惊 欣欣向荣
汉字之美,在于汉字意义的开放多元。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牧场之国 送孟浩然之广陵 B.乃呼儿出 家祭无忘告乃翁
C.以子之矛 杨氏之子 D.自愧弗如 其人弗能应也
汉字之美,在于造字法中所蕴含的先人智慧。下列选项中,汉字造字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江 B.旗 C.森 D.盆
汉字之美,在于书法艺术中力与柔的生命律动。楷书字形方正、笔画平直,小篆字形匀称、笔画圆转,隶书蚕头雁尾、庄重深沉……下列选项中,属于小篆的是( )。
B. C. D.
汉字之美,在于短语中体现出的结构规律。观察下列选项,与其他三项结构不同的一项是( )。
A.手疾眼快 拖男挈女 B.烟波浩渺 鞭炮齐鸣
C.唱念做打 亭台楼阁 D.出谋划策 风平浪静
汉字之美,在于感彩的丰富。下列选项中,感彩不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结论 两面三刀 狗仗人势 B.漂亮 智勇双全 堂堂正正
C.爱护 德高望重 卓尔不群 D.公正 才高八斗 大公无私
汉字之美,在于标点符号带来的节奏韵味。下列选项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
B.五指中地位最优、相貌最堂皇的,无如中指。它居于中央,左右都有屏障。
C.每刷完一面墙,必得在凳子上坐一会儿,抽一袋烟,喝一碗茶,再刷下一面墙。
D.你看,天上地下,黄橙橙、金灿灿、一片耀眼的色调,一幅多么开阔而又雄浑的画卷啊!
汉字之美,在于汉语语法体现的逻辑美学。下列选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小明无时无刻都在想着怎么把成绩提高,以此让自己变得更优秀。
B.在这部小说中,塑造了一位任劳任怨、勤俭持家的伟大母亲形象。
C.几个“善良”的老板到菜市场收集了一大筐烂菜叶,为工人做了一顿“佳肴”。
D.《天龙八部》这部电影对小朋友可能有点陌生,但对老一辈来说可十分熟悉。
三、恭喜你来到了第二关——文化常识大比拼,看看谁的文化常识更丰富吧!(41分)
中华文化之盛景,离不开修辞手法的运用。下列选项中,与其他选项所用修辞不一样的一项是( )。(2分)
A.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C.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
D.新事业从头做起,旧现象一手推平。——某理发店春联
中华文化之灿烂多彩,离不开历朝历代文人的贡献。关于下列文人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杨万里,号诚斋,南宋文学家,是“宋四家”之一,代表作有《竹枝词》《小池》。
B.王维,字摩诘,和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代表作有《山居秋暝》。
C.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现实主义诗人,常被称为“老杜”,与李白合称“李杜”。
D.丰子恺,原名丰润,被誉为“中国现代漫画的鼻祖”,代表作有《白鹅》《手指》。
小明最近读的一本书里有这样一段话: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______,四十而______,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请在上面的横线上填上年龄对应的称谓。其中,和“知天命”表达的意思相近的称谓还有______。(3分)
中华文化之典雅方正,离不开儒家价值取向的熏陶培养。面对利和义的冲突时,“_________,_________”,君子和小人的取向不同;“_________,_________”,君子和小人有着不同的性格特点。这两句话都出自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这本书和《孟子》、_______、_______合称为“四书”。(8分)
诗中有情。“_________,_________”道尽了心怀故国者期盼王师北伐愿望落空的无奈与失望;“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作者听闻蓟北收复的喜极而泣;“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线”与“衣”将母子二人紧紧联系起来,诗的最后两句作者更是发问,“_________,_________”,儿女如小草,母爱如春日阳光,而儿女又能如何报答这伟大的母爱呢?(8分)
诗中有景。“_________,_________”将池塘、山和落日三者结合,展现了农村傍晚的幽静美丽;“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在黄河、高山的背景下玉门关的孤峭冷寂。(4分)
画中有诗。下面是某绘画爱好者为诗句配的画,请在横线上写下自己想到的诗句。(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回答问题。(11分)
【甲】 【乙】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乡村四月
唐 李白 宋 翁卷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1)甲诗是一首_______(填题裁);乙诗是一首_______(填题裁),还是一首_______(填体裁)。(3分)
(2)两首诗都涉及到了“子规”这一意象,请结合两首诗,分析两首诗中的“子规”有何不同。(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诗表达了什么情感?请简要分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第三关是名著回廊,请你化作小侦探还原“真相”。(9分)
关于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是《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三国演义》。
B.吴承恩的《西游记》是我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
C.施耐庵的《红楼梦》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体长篇小说。
D.《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作者是元末明初的罗贯中。
结合名著内容,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序号。(3分)
有人对《西游记》这样评说:“________猪八戒,百变猴头孙悟空,________沙和尚,________是唐僧。”
A.憨厚老成 B.阿弥陀佛 C.阳光灿烂
“额上界箍儿灿烂,依稀火眼金睛;身间布衲袄斑斓,仿佛铜筋铁骨。戒刀两口,擎来杀气横秋;顶骨百颗,念处悲风满路。”这首赞诗描写的可能是( )。(2分)
A.孙悟空 B.李逵 C.沙悟净 D.武松
下列关于名著的阅读方法,错误的是( )。(2分)
A.读名著时遇到生僻的字词语段,可以联系上下文内容来推测它们的意思。
B.读名著时可以借助相关的影视剧资料或其他文字资料来理解名著的内容
C.遇到自己喜欢的句子可以用笔圈画出来,还可以在旁边附上自己的心得体会。
D.读名著可以只记住典型情节,不可以用现代思维揣测或批判古人的行为习惯。C.以子.之矛 杨氏之子2024-2025 学年第二学期学科智慧殿堂 .
D.自愧弗.如 其人弗.能应也
5. 汉字之美,在于造字法中所蕴含的先人智慧。下列选项中,汉字造字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五年级 语文
( )。
导语:同学们,兴华小学的文化素养挑战赛开始啦!请你拿起笔杆,也参与进来吧!
A.江 B.旗 C.森 D.盆
一、黄老师为这次比赛写了一段寄语,请你帮他完成。(30 分)
6. 汉字之美,在于书法艺术中力与柔的生命律动。楷书字形方正、笔画平直,小篆字形匀称、笔画
亲爱的孩子们:
圆转,隶书蚕头雁尾、庄重深沉……下列选项中,属于小篆的是( )。
在文化的海洋上,你们是勇敢的探索者!让我们以 xìng qù( )为帆,在五千年文明的波
涛中 háng xíng( )。看!那 hǎi ōu( )衔着《诗经》的韵律 lüè guò( )浪尖;听!《楚
辞》的 nà hǎn( )在风中回响。
yuǎn tiào( )前方,先贤的智慧如 dēng tǎ( )般闪耀:李白的豪迈、苏轼的豁达、鲁 A. B. C. D.
迅的 fēng máng( ),都是指引我们的星光。今天,我们 bēn fù( )这场文化盛宴 shèng yàn 7. 汉字之美,在于短语中体现出的结构规律。观察下列选项,与其他三项结构不同的一项是( )。
( ),不仅只是为了比赛,更是为了让 chuán tǒng( )的种子在心底发芽成长。 A.手疾眼快 拖男挈女 B.烟波浩渺 鞭炮齐鸣
愿你们在这场文化素养挑战赛中,既能读懂甲骨文的 shén mì( ),也能感受唐诗的韵律; C.唱念做打 亭台楼阁 D.出谋划策 风平浪静
既能触摸青铜器的 hòu zhòng( ),也能体会水墨丹青的 yì jìng( )。让我们携手同行,在 8. 汉字之美,在于感彩的丰富。下列选项中,感彩不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文 a化的长河中,做最有见识的弄潮儿! A.结论 两面三刀 狗仗人势 B.漂亮 智勇双全 堂堂正正
(1)根据拼音与语境,在括号里写上正确的词语。(28 分) C.爱护 德高望重 卓尔不群 D.公正 才高八斗 大公无私
(2)“弄潮儿”有两种含义,在文中最适合的意思是( )。(填序号)(2分) 9. 汉字之美,在于标点符号带来的节奏韵味。下列选项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①在潮水中搏击、嬉戏的年轻人,也指驾驶船只的人。 A.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
②有勇敢进取精神、敢于在风险中拼搏的人 B.五指中地位最优、相貌最堂皇的,无如中指。它居于中央,左右都有屏障。
二、汉字是中华文化的载体,文化素养挑战赛的第一环节就要考察汉字的音、形、义。请你认 C.每刷完一面墙,必得在凳子上坐一会儿,抽一袋烟,喝一碗茶,再刷下一面墙。
真读题,将正确的答案序号填写在括号里。(每小题 2分,共 20分) D.你看,天上地下,黄橙橙、金灿灿、一片耀眼的色调,一幅多么开阔而又雄浑的画卷啊!
1. 汉字之美,在于声调抑扬顿挫的韵律。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10. 汉字之美,在于汉语语法体现的逻辑美学。下列选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不禁.(jīn) B.轰.然(lōng) C.纽.扣(niǔ) D.踌.躇(chóu) A.小明无时无刻都在想着怎么把成绩提高,以此让自己变得更优秀。
2. 汉字之美,在于字形的端正大方。下列选项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B.在这部小说中,塑造了一位任劳任怨、勤俭持家的伟大母亲形象。
A.诊所 迸发 颤栗 站力 B.船艄 秉性 风凰 颤抖 C.几个“善良”的老板到菜市场收集了一大筐烂菜叶,为工人做了一顿“佳肴”。
C.妒忌 慈详 由衷 臂膀 D.畜牲 旖旎 附庸 战栗 D.《天龙八部》这部电影对小朋友可能有点陌生,但对老一辈来说可十分熟悉。
3. 汉字之美,在于同音字、多音字、音近字的交错分布。下列加点字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 三、恭喜你来到了第二关——文化常识大比拼,看看谁的文化常识更丰富吧!(41分)
A.骏.马 悛.改 英俊. B.沉.睡 承.认 千乘.之国 11. 中华文化之盛景,离不开修辞手法的运用。下列选项中,与其他选项所用修辞不一样的一项是
C.纵横. 横.祸 横.肉 D.崭新. 心.惊 欣.欣.向荣 ( )。(2分)
4. 汉字之美,在于汉字意义的开放多元。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
A.牧场之.国 送孟浩然之.广陵 B.乃.呼儿出 家祭无忘告乃.翁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
C.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 【甲】 【乙】
D.新事业从头做起,旧现象一手推平。——某理发店春联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乡村四月
12. 中华文化之灿烂多彩,离不开历朝历代文人的贡献。关于下列文人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唐 李白 宋 翁卷
( )。(2分)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A.杨万里,号诚斋,南宋文学家,是“宋四家”之一,代表作有《竹枝词》《小池》。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B.王维,字摩诘,和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代表作有《山居秋暝》。 (1)甲诗是一首_______(填题裁);乙诗是一首_______(填题裁),还是一首_______(填体裁)。(3
C.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现实主义诗人,常被称为“老杜”,与李白合称“李杜”。 分 )
D.丰子恺,原名丰润,被誉为“中国现代漫画的鼻祖”,代表作有《白鹅》《手指》。 (2)两首诗都涉及到了“子规”这一意象,请结合两首诗,分析两首诗中的“子规”有何不同。(4
13. 小明最近读的一本书里有这样一段话: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______,四十而______,五 分)
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请在上面的横线上填上年龄对应的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谓。其中,和“知天命”表达的意思相近的称谓还有______。(3分) 19. 甲诗表达了什么情感?请简要分析。(3分)
14. 中华文化之典雅方正,离不开儒家价值取向的熏陶培养。面对利和义的冲突时,“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君子和小人的取向不同;“_________,_________”,君子和小人有着不同的性 四、第三关是名著回廊,请你化作小侦探还原“真相”。(9 分)
格特点。这两句话都出自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这本书和《孟子》、_______、_______ 20. 关于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2分)
合称为“四书”。(8分) A.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是《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三国演义》。
15. 诗中有情。“_________,_________”道尽了心怀故国者期盼王师北伐愿望落空的无奈与失 B.吴承恩的《西游记》是我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
望;“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作者听闻蓟北收复的喜极而泣;“_________,_________” C.施耐庵的《红楼梦》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体长篇小说。
两句用“线”与“衣”将母子二人紧紧联系起来,诗的最后两句作者更是发问,“_________, D.《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作者是元末明初的罗贯中。
_________”,儿女如小草,母爱如春日阳光,而儿女又能如何报答这伟大的母爱呢?(8分) 21. 结合名著内容,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序号。(3 分)
16. 诗中有景。“_________,_________”将池塘、山和落日三者结合,展现了农村傍晚的幽静 有人对《西游记》这样评说:“________猪八戒,百变猴头孙悟空,________沙和尚,________
美丽;“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在黄河、高山的背景下玉门关的孤峭冷寂。(4分) 是唐僧。”
17. 画中有诗。下面是某绘画爱好者为诗句配的画,请在横线上写下自己想到的诗句。(4分) A.憨厚老成 B.阿弥陀佛 C.阳光灿烂
22. “额上界箍儿灿烂,依稀火眼金睛;身间布衲袄斑斓,仿佛铜筋铁骨。戒刀两口,擎来杀气横秋;
顶骨百颗,念处悲风满路。”这首赞诗描写的可能是( )。(2分)
A.孙悟空 B.李逵 C.沙悟净 D.武松
23. 下列关于名著的阅读方法,错误的是( )。(2分)
A.读名著时遇到生僻的字词语段,可以联系上下文内容来推测它们的意思。
B.读名著时可以借助相关的影视剧资料或其他文字资料来理解名著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遇到自己喜欢的句子可以用笔圈画出来,还可以在旁边附上自己的心得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读名著可以只记住典型情节,不可以用现代思维揣测或批判古人的行为习惯。
18.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回答问题。(11 分)五下语文智慧殿堂答案解析及评分细则
一、黄老师为这次比赛写了一段寄语,请你帮他完成。(30分)
(1)根据拼音与语境,在括号里写上正确的词语。
答案:略
细则:每空2分,一个错别字扣1分。
(2)“弄潮儿”有两种含义,在文中最适合的意思是( ② )。(填序号)(2分)
①在潮水中搏击、嬉戏的年轻人,也指驾驶船只的人。
②有勇敢进取精神、敢于在风险中拼搏的人
二、汉字是中华文化的载体,文化素养挑战赛的第一环节就要考察汉字的音、形、义。请你认真读题,将正确的答案序号填写在括号里。(每小题2分,共20分)
汉字之美,在于声调抑扬顿挫的韵律。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B )。
A.不禁(jīn) B.轰然(lōng) C.纽扣(niǔ) D.踌躇(chóu)
汉字之美,在于字形的端正大方。下列选项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D )。
A.诊所 迸发 颤栗 站力 B.船艄 秉性 风凰 颤抖
C.妒忌 慈详 由衷 臂膀 D.畜牲 旖旎 附庸 战栗
解析:“站力”“风凰”“慈详”有误。
汉字之美,在于同音字、多音字、音近字的交错分布。下列加点字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D )。
A.骏马 悛改 英俊 B.沉睡 承认 千乘之国
C.纵横 横祸 横肉 D.崭新 心惊 欣欣向荣
汉字之美,在于汉字意义的开放多元。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D )
A.牧场之国 送孟浩然之广陵 B.乃呼儿出 家祭无忘告乃翁
C.以子之矛 杨氏之子 D.自愧弗如 其人弗能应也
汉字之美,在于造字法中所蕴含的先人智慧。下列选项中,汉字造字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C )。
A.江 B.旗 C.森 D.盆
解析:C是会意字,其他都是形声字。
汉字之美,在于书法艺术中力与柔的生命律动。楷书字形方正、笔画平直,小篆字形匀称、笔画圆转,隶书蚕头雁尾、庄重深沉……下列选项中,属于小篆的是( D )。
A. B. C. D.
解析:A是隶书,B是金文,C是楷书,D小篆。本题要抓住小篆“笔画圆转”这一特点。
汉字之美,在于短语中体现出的结构规律。观察下列选项,与其他三项结构不同的一项是( B )。
A.手疾眼快 拖男挈女 B.烟波浩渺 鞭炮齐鸣
C.唱念做打 亭台楼阁 D.出谋划策 风平浪静
解析:A、C、D都是联合短语,B是主谓短语。
汉字之美,在于感彩的丰富。下列选项中,感彩不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 )。
A.结论 两面三刀 狗仗人势 B.漂亮 智勇双全 堂堂正正
C.爱护 德高望重 卓尔不群 D.公正 才高八斗 大公无私
解析:“结论”是中性词,“两面三刀”“狗仗人势”是贬义词,故选A。
汉字之美,在于标点符号带来的节奏韵味。下列选项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D )。
A.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
B.五指中地位最优、相貌最堂皇的,无如中指。它居于中央,左右都有屏障。
C.每刷完一面墙,必得在凳子上坐一会儿,抽一袋烟,喝一碗茶,再刷下一面墙。
D.你看,天上地下,黄橙橙、金灿灿、一片耀眼的色调,一幅多么开阔而又雄浑的画卷啊!
解析:D应修改为“你看,天上地下,黄橙橙,金灿灿,一片耀眼的色调,一幅多么开阔而又雄浑的画卷啊!”
汉字之美,在于汉语语法体现的逻辑美学。下列选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小明无时无刻都在想着怎么把成绩提高,以此让自己变得更优秀。
B.在这部小说中,塑造了一位任劳任怨、勤俭持家的伟大母亲形象。
C.几个“善良”的老板到菜市场收集了一大筐烂菜叶,为工人做了一顿“佳肴”。
D.《天龙八部》这部电影对小朋友可能有点陌生,但对老一辈来说可十分熟悉。
解析:C是反语修辞,没有语病。
A搭配不当,“无时无刻”意思是“没有一时一刻”,与“不” 搭配,“每时每刻”与“都”搭配,“无时无刻不”等于“每时每刻都”。
B滥用介词,缺少主语。应该改为“这部小说,塑造了一位任劳任怨、勤俭持家的伟大母亲形象”。
D主客颠倒。若只有“《天龙八部》这部电影对小朋友可能有点陌生”一句,则有两种改法,即修改成“《天龙八部》这部电影对小朋友来说可能有点陌生”和“小朋友对《天龙八部》这部电影可能有点陌生”。但由于后一分句的限制,为了保持句子结构的统一性,本句只有一种改法,即修改成“《天龙八部》这部电影对小朋友来说可能有点陌生,但对老一辈来说可十分熟悉”。
三、恭喜你来到了第二关——文化常识大比拼,看看谁的文化常识更丰富吧!(42分)
中华文化之盛景,离不开修辞手法的运用。下列选项中,与其他选项所用修辞不一样的一项是( )。(2分)
A.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C.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
D.新事业从头做起,旧现象一手推平。——某理发店春联
解析:A是借代修辞,以部分代整体,以帆代船。B、C、D都是双关修辞,B、C是谐音双关,D是语义双关。
中华文化之灿烂多彩,离不开历朝历代文人的贡献。关于下列文人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杨万里,号诚斋,南宋文学家,是“宋四家”之一,代表作有《竹枝词》《小池》。
B.王维,字摩诘,和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代表作有《山居秋暝》。
C.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现实主义诗人,常被称为“老杜”,与李白合称“李杜”。
D.丰子恺,原名丰润,被誉为“中国现代漫画的鼻祖”,代表作有《白鹅》《手指》。
解析:“宋四家”是指苏东坡、黄庭坚、米芾和蔡襄,故选A。
小明最近读的一本书里有这样一段话: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______,四十而______,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请在上面的横线上填上年龄对应的称谓。其中,和“知天命”表达的意思相近的称谓还有______。(3分)
答案:而立;不惑;杖家之年
细则:每空1分,一个错别字扣0.5分,第三空答案不唯一。
中华文化之典雅方正,离不开儒家价值取向的熏陶。中华文化之典雅方正,离不开儒家价值取向的熏陶培养。面对利和义的冲突时,“_______,_______”,君子和小人的取向不同;“_________,_________”,君子和小人有着不同的性格特点。这两句话都出自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这本书和《孟子》、_______、_______合称为“四书”。(8分)
答案: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大学》《中庸》
细则:每空1分,一个错别字扣0.5分,第六空意对即可得分,第七空、第八空顺序不限。
诗中有情。“_________,_________”道尽了心怀故国者期盼王师北伐愿望落空的无奈与失望;“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作者听闻蓟北收复的喜极而泣;“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线”与“衣”将母子二人紧紧联系起来,诗的最后两句作者更是发问,“_________,_________”,儿女如小草,母爱如春日阳光,而儿女又能如何报答这伟大的母爱呢?(8分)
答案: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细则:每空1分,一个错别字扣0.5分。
诗中有景。“_________,_________”将池塘、山和落日三者结合,展现了农村傍晚的幽静美丽;“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在黄河、高山的背景下玉门关的孤峭冷寂。(4分)
答案: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细则:每空1分,一个错别字扣0.5分。
画中有诗。下面是某绘画爱好者为诗句配的画,请在横线上写下自己想到的诗句。(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第一幅画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或“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2分)
第二幅画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2分)
细则:本题答案不唯一,符合画的意境即可得分。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回答问题。(11分)
【甲】 【乙】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乡村四月
唐 李白 宋 翁卷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1)甲诗是一首_______(填题裁);乙诗是一首_______(填题裁),还是一首_______(填体裁)。(3分)
答案:寄赠诗;田园诗;七言绝句。
细则:每空1分。第一空填“送别诗”亦可得分,“第二空”填“山水田园诗”亦可得分。
(2)两首诗都涉及到了“子规”这一意象,请结合两首诗,分析两首诗中的“子规”有何不同。(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甲诗中的“子规”代表的是消极情感。“子规”的叫声很像人在说“不如归去”,此刻的它出现于李白因“王昌龄被贬谪”而作的诗内,其啼声与“落尽”的杨花相互映衬,奠定了凄凉哀伤的感情基调。
②乙诗中的“子规”代表的是积极情感。“绿原”“白川”“烟雨”与“子规”之声相互呼应,绿与白的鲜明渲染、动与静的有机结合、朦胧的自然意境,处处都在表明这是一幅生机盎然的美好画卷,奠定了积极向上的情感基调。
细则:“甲诗中的子规代表的是消极情感”1分,“结合诗句对消极情感的分析”1分,乙诗中的子规代表的是积极情感”1分,“结合诗句对积极情感的分析”1分。
甲诗表达了什么情感?请简要分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对友人怀才不遇的同情与惋惜;②对当时现实的愤慨不平;③对友人遭遇贬谪的关切与安慰;④对友人颠沛流离的挂念与对友人前途未卜的担忧。
细则:答对一点得1分,四个答案中答对三点即可。
四、第三关是名著回廊,请你化作小侦探还原“真相”。(8分)
关于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C )。(2分)
A.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是《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三国演义》。
B.吴承恩的《西游记》是我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
C.施耐庵的《红楼梦》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体长篇小说。
D.《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作者是元末明初的罗贯中。
结合名著内容,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序号。(3分)
有人对《西游记》这样评说:“___C___猪八戒,百变猴头孙悟空,___A___沙和尚,___B___是唐僧。”
A.憨厚老成 B.阿弥陀佛 C.阳光灿烂
“额上界箍儿灿烂,依稀火眼金睛;身间布衲袄斑斓,仿佛铜筋铁骨。戒刀两口,擎来杀气横秋;顶骨百颗,念处悲风满路。”这首赞诗描写的可能是( D )。(2分)
A.孙悟空 B.李逵 C.沙悟净 D.武松
下列关于名著的阅读方法,错误的是( D )。(2分)
A.读名著时遇到生僻的字词语段,可以联系上下文内容来推测它们的意思。
B.读名著时可以借助相关的影视剧资料或其他文字资料来理解名著的内容
C.遇到自己喜欢的句子可以用笔圈画出来,还可以在旁边附上自己的心得体会。
D.读名著可以只记住典型情节,不可以用现代思维揣测或批判古人的行为习惯。五下语文智慧殿堂答案解析及评分细则
一、黄老师为这次比赛写了一段寄语,请你帮他完成。(30 分)
(1)根据拼音与语境,在括号里写上正确的词语。
答案:略
细则:每空 2 分,一个错别字扣 1 分。
(2)“弄潮儿”有两种含义,在文中最适合的意思是( ② )。(填序号)(2
分)
①在潮水中搏击、嬉戏的年轻人,也指驾驶船只的人。
②有勇敢进取精神、敢于在风险中拼搏的人
二、汉字是中华文化的载体,文化素养挑战赛的第一环节就要考察汉字的音、
形、义。请你认真读题,将正确的答案序号填写在括号里。(每小题 2分,共 20
分)
1. 汉字之美,在于声调抑扬顿挫的韵律。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
是( B )。
A.不禁.(jīn) B.轰.然(lōng) C.纽.扣(niǔ) D.踌.躇(chóu)
2. 汉字之美,在于字形的端正大方。下列选项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D )。
A.诊所 迸发 颤栗 站力 B.船艄 秉性 风凰 颤抖
C.妒忌 慈详 由衷 臂膀 D.畜牲 旖旎 附庸 战栗
解析:“站力”“风凰”“慈详”有误。
3. 汉字之美,在于同音字、多音字、音近字的交错分布。下列加点字读音相同
的一项是( D )。
A.骏.马 悛.改 英俊. B.沉.睡 承.认 千乘.之国
C.纵横. 横.祸 横.肉 D.崭新. 心.惊 欣.欣.向荣
4. 汉字之美,在于汉字意义的开放多元。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
是( D )
A.牧场之.国 送孟浩然之.广陵 B.乃.呼儿出 家祭无忘告乃.翁
C.以子.之矛 杨氏之子. D.自愧弗.如 其人弗.能应也
5. 汉字之美,在于造字法中所蕴含的先人智慧。下列选项中,汉字造字法与其
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C )。
A.江 B.旗 C.森 D.盆
解析:C 是会意字,其他都是形声字。
6. 汉字之美,在于书法艺术中力与柔的生命律动。楷书字形方正、笔画平直,
小篆字形匀称、笔画圆转,隶书蚕头雁尾、庄重深沉……下列选项中,属于
小篆的是( D )。
A. B. C. D.
解析:A 是隶书,B 是金文,C 是楷书,D 小篆。本题要抓住小篆“笔画圆转”
这一特点。
7. 汉字之美,在于短语中体现出的结构规律。观察下列选项,与其他三项结构
不同的一项是( B )。
A.手疾眼快 拖男挈女 B.烟波浩渺 鞭炮齐鸣
C.唱念做打 亭台楼阁 D.出谋划策 风平浪静
解析:A、C、D 都是联合短语,B 是主谓短语。
8. 汉字之美,在于感彩的丰富。下列选项中,感彩不完全相同的一项
是( A )。
A.结论 两面三刀 狗仗人势 B.漂亮 智勇双全 堂堂正正
C.爱护 德高望重 卓尔不群 D.公正 才高八斗 大公无私
解析:“结论”是中性词,“两面三刀”“狗仗人势”是贬义词,故选 A。
9. 汉字之美,在于标点符号带来的节奏韵味。下列选项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
的一项是( D )。
A.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
B.五指中地位最优、相貌最堂皇的,无如中指。它居于中央,左右都有屏障。
C.每刷完一面墙,必得在凳子上坐一会儿,抽一袋烟,喝一碗茶,再刷下一
面墙。
D.你看,天上地下,黄橙橙、金灿灿、一片耀眼的色调,一幅多么开阔而又
雄浑的画卷啊!
解析:D 应修改为“你看,天上地下,黄橙橙,金灿灿,一片耀眼的色调,一幅
多么开阔而又雄浑的画卷啊!”
10. 汉字之美,在于汉语语法体现的逻辑美学。下列选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小明无时无刻都在想着怎么把成绩提高,以此让自己变得更优秀。
B.在这部小说中,塑造了一位任劳任怨、勤俭持家的伟大母亲形象。
C.几个“善良”的老板到菜市场收集了一大筐烂菜叶,为工人做了一顿“佳
肴”。
D.《天龙八部》这部电影对小朋友可能有点陌生,但对老一辈来说可十分熟
悉。
解析:C 是反语修辞,没有语病。
A 搭配不当,“无时无刻”意思是“没有一时一刻”,与“不” 搭配,“每
时每刻”与“都”搭配,“无时无刻不”等于“每时每刻都”。
B 滥用介词,缺少主语。应该改为“这部小说,塑造了一位任劳任怨、勤
俭持家的伟大母亲形象”。
D 主客颠倒。若只有“《天龙八部》这部电影对小朋友可能有点陌生”一
句,则有两种改法,即修改成“《天龙八部》这部电影对小朋友来说可能
有点陌生”和“小朋友对《天龙八部》这部电影可能有点陌生”。但由于
后一分句的限制,为了保持句子结构的统一性,本句只有一种改法,即
修改成“《天龙八部》这部电影对小朋友来说可能有点陌生,但对老一辈
来说可十分熟悉”。
三、恭喜你来到了第二关——文化常识大比拼,看看谁的文化常识更丰富吧!(42
分)
11. 中华文化之盛景,离不开修辞手法的运用。下列选项中,与其他选项所用修
辞不一样的一项是( )。(2分)
A.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C.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
D.新事业从头做起,旧现象一手推平。——某理发店春联
解析:A 是借代修辞,以部分代整体,以帆代船。B、C、D 都是双关修辞,B、
C 是谐音双关,D 是语义双关。
12. 中华文化之灿烂多彩,离不开历朝历代文人的贡献。关于下列文人的说法,
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杨万里,号诚斋,南宋文学家,是“宋四家”之一,代表作有《竹枝词》
《小池》。
B.王维,字摩诘,和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代表作有《山
居秋暝》。
C.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现实主义诗人,常被称为“老杜”,与李白
合称“李杜”。
D.丰子恺,原名丰润,被誉为“中国现代漫画的鼻祖”,代表作有《白鹅》
《手指》。
解析:“宋四家”是指苏东坡、黄庭坚、米芾和蔡襄,故选 A。
13. 小明最近读的一本书里有这样一段话: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______,四
十而______,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请在
上面的横线上填上年龄对应的称谓。其中,和“知天命”表达的意思相近的
称谓还有______。(3 分)
答案:而立;不惑;杖家之年
细则:每空 1 分,一个错别字扣 0.5 分,第三空答案不唯一。
14. 中华文化之典雅方正,离不开儒家价值取向的熏陶。中华文化之典雅方正,
离不开儒家价值取向的熏陶培养。面对利和义的冲突时,“_______,_______”,
君子和小人的取向不同;“_________,_________”,君子和小人有着不同的
性格特点。这两句话都出自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这本书和《孟子》、
_______、_______合称为“四书”。(8分)
答案: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孔子的
弟子及再传弟子;《大学》《中庸》
细则:每空 1 分,一个错别字扣 0.5 分,第六空意对即可得分,第七空、第八空
顺序不限。
15. 诗中有情。“_________,_________”道尽了心怀故国者期盼王师北伐愿望
落空的无奈与失望;“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作者听闻蓟北收复的
喜极而泣;“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线”与“衣”将母子二人紧
紧联系起来,诗的最后两句作者更是发问,“_________,_________”,儿女
如小草,母爱如春日阳光,而儿女又能如何报答这伟大的母爱呢?(8分)
答案: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细则:每空 1 分,一个错别字扣 0.5 分。
16. 诗中有景。“_________,_________”将池塘、山和落日三者结合,展现了
农村傍晚的幽静美丽;“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在黄河、高山的背
景下玉门关的孤峭冷寂。(4分)
答案: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细则:每空 1 分,一个错别字扣 0.5 分。
17. 画中有诗。下面是某绘画爱好者为诗句配的画,请在横线上写下自己想到的
诗句。(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第一幅画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或“牧童骑黄牛,歌
声振林樾”。(2 分)
第二幅画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2 分)
细则:本题答案不唯一,符合画的意境即可得分。
18.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回答问题。(11 分)
【甲】 【乙】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乡村四月
唐 李白 宋 翁卷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19. (1)甲诗是一首_______(填题裁);乙诗是一首_______(填题裁),还是
一首_______(填体裁)。(3分)
答案:寄赠诗;田园诗;七言绝句。
细则:每空 1 分。第一空填“送别诗”亦可得分,“第二空”填“山水田园诗”
亦可得分。
20. (2)两首诗都涉及到了“子规”这一意象,请结合两首诗,分析两首诗中
的“子规”有何不同。(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甲诗中的“子规”代表的是消极情感。“子规”的叫声很像人在说“不
如归去”,此刻的它出现于李白因“王昌龄被贬谪”而作的诗内,其啼声
与“落尽”的杨花相互映衬,奠定了凄凉哀伤的感情基调。
②乙诗中的“子规”代表的是积极情感。“绿原”“白川”“烟雨”与“子
规”之声相互呼应,绿与白的鲜明渲染、动与静的有机结合、朦胧的自
然意境,处处都在表明这是一幅生机盎然的美好画卷,奠定了积极向上
的情感基调。
细则:“甲诗中的子规代表的是消极情感”1 分,“结合诗句对消极情感的分析”
1 分,乙诗中的子规代表的是积极情感”1 分,“结合诗句对积极情感的
分析”1 分。
21. 甲诗表达了什么情感?请简要分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对友人怀才不遇的同情与惋惜;②对当时现实的愤慨不平;③对友人
遭遇贬谪的关切与安慰;④对友人颠沛流离的挂念与对友人前途未卜的
担忧。
细则:答对一点得 1 分,四个答案中答对三点即可。
四、第三关是名著回廊,请你化作小侦探还原“真相”。(8分)
22. 关于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C )。(2分)
A.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是《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三国演义》。
B.吴承恩的《西游记》是我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
C.施耐庵的《红楼梦》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体长篇小说。
D.《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作者是元末明初的罗贯中。
23. 结合名著内容,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序号。(3分)
有人对《西游记》这样评说:“___C___猪八戒,百变猴头孙悟空,___A___
沙和尚,___B___是唐僧。”
A.憨厚老成 B.阿弥陀佛 C.阳光灿烂
24. “额上界箍儿灿烂,依稀火眼金睛;身间布衲袄斑斓,仿佛铜筋铁骨。戒刀
两口,擎来杀气横秋;顶骨百颗,念处悲风满路。”这首赞诗描写的可能是
( D )。(2分)
A.孙悟空 B.李逵 C.沙悟净 D.武松
25. 下列关于名著的阅读方法,错误的是( D )。(2分)
A.读名著时遇到生僻的字词语段,可以联系上下文内容来推测它们的意思。
B.读名著时可以借助相关的影视剧资料或其他文字资料来理解名著的内容
C.遇到自己喜欢的句子可以用笔圈画出来,还可以在旁边附上自己的心得体
会。
D.读名著可以只记住典型情节,不可以用现代思维揣测或批判古人的行为习
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