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调研语文试卷(PDF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苏省扬州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调研语文试卷(PDF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高二语文参考答案
202506
1.A项。(选项A将“弱情节化”与“需要依赖意象群组”强行构成因果关系,与原文逻辑
不符。)
2.D项。(材料二明确提到,“虎耳草”通过翠翠的梦境和行动“含蓄地表达其朦胧爱情”,
而选项B将其偷换为“直接展现热烈情感”。)
3.C项。(C项“年终祭祀”属于现实主义手法,未通过意象间接传达情感,不符合“意象叙
事”定义。)
4.传承了传统诗歌意象抒情传统;继承了对中国传统诗歌写作技巧;打破小说线性叙事与客
观描摹模式:诗化了读者的阅读方法和阅读体验。(评分说明:每点1分,共4分。)
5.示例一:文中选取“大鱼”意象,通过爷爷关于“大鱼”的玩笑(或傩送有关“大鱼”的
对话)的情节,轻松地将翠翠情窦初开的悸动情感表达出来。
示例二:文中选取“鸭子”意象,通过天保大老送鸭子作为提亲信物但翠翠“不稀罕那只鸭
子”的情节,轻松地将翠翠情爱意识的觉醒表现出来。
示例三:文中选取“渡船”意象,通过傩送选择渡船而非碾坊的情节,轻松地将傩送追求纯
粹爱情的价值取向表达出来。
(评分说明:相关情节3分,意象内涵3分,共6分。)
6.A项。(风尘仆仆的样子,是为了突出其行程之艰难。这么限难前行,是为寻访民间下棋
高手,这才表现其“棋呆子”形象。)
7.C项。(“对比”错误。)
8.①面对倪斌的询问,“喘了一口气”更能表现王一生以为遇到高手的压抑、紧张心理及野
路子棋路带来的窘迫处境;②“叹一口气”叹的是倪斌棋艺没有想象中的高,叹的是倪斌对
待象棋不像自己纯粹热爱,是对倪斌友好对待自己的感谢与珍惜。(每点2分,共4分)
9.①王一生棋艺高超,被称为“棋王”:②王一生痴迷象棋,一下棋达到忘我境地,在下棋
中能感受到下棋带领的舒服:③这正符合朱光潜所界定的“美感的态度”,超越实用目的,
保持着对象棋纯粹的美学追求,达到精神宇宙的完满自足。这种境地超脱世俗,被称为“棋
王”。(每点2分,共6分)
10.BDF
11.A项。(用法相同)
12.D项。(“两人都以自己曾侍奉旧朝而自感身份卑微,拒绝接受任命”表述错误。李密拒
绝任命主要是因为要侍奉祖母;简祖英拒绝任命主要是认为自己罪戾己深,且要归养母亲。)
13.(1)我的心酸悲苦,不仅被蜀地的百姓和益、梁二州的长官明明白白知道,天地神明实
在也都看得清清楚楚。(“辛苦”、“牧伯”、“见”、“鉴”各1分)
(2)希望陛下仁慈,收回成命,怜悯我能侍奉母亲的日子不多了,使我能够实现回家奉养
母亲的愿望。(“矜”、“俾”、“遂”、句意各1分)
14情感内涵:对尊长的尽孝之情;对君主的感恩之情;忠孝难全的矛盾与无奈。(3分)陈
情技巧:先用“孝情”情感铺垫,以情动人;再情理互渗,巧妙将“忠孝难两全”的困境包
裹在哀婉恳切的语言中,打动君王。(2分)
【附】参考译文:
臣简祖英九岁时父亲去世,全靠母亲养育,等到长大懂得道理后,希望能够为世所用,
来报答母亲无尽的恩德,这是我的志向。从前我在元朝为官,担任何左丞的参佐,恰逢三山
的强寇,抢劫掠夺广州城,我家中的妻子女儿,有五人为守节而死;而老母亲陈氏,被强寇
囚禁。我隐忍苟活,没有立刻赴死,比起石奢、赵苞那样为国捐躯,真是惭愧万分。
如今遇到圣明的朝代革新,征讨不服从的人,天下都归顺,人人都蒙受圣恩。不久前三
山的逆寇,都被抓获,我的母亲得以生还,虽然我不孝的罪名确实难以逃脱,但能让我表达
一点像乌鸟反哺那样的私情,这是陛下的恩赐啊。我们母子离散后又得以团聚,如同白骨再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检测
高二语文
2025.06
注意事项:
考生在答题前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试卷共8页;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答题前,请将学校、姓名、准考证号等认真填写在答题卡上,并请认真核对规定填写的项目
是否准确,条形码上的信息与本人是否一致。
3.所有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选择题用2B铅笔填涂,主观题答案必须用0.5毫米书写黑色字
迹的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
卡交回。
一、
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边城》的表现方法与中国古典文学中常用的艺术手段极为相似,它通过选用具有丰富象
征和暗示意义的具体物象来代替复杂的叙事过程,带领读者进入感悟式的审美世界,继而实现
诗人孜孜以求的“写意”与“传神”。作为一个崇尚传统抒情主义的作家,沈从文从古典诗词
中吸取了叙事手法上的含蓄,将中国诗歌艺术中借由意象表达精神世界的方式引入小说,取道
水、雾、动物、植物等意象途径代替对紧张情节的精心营构,柔和地释放出内心深处爱与美互
相交融的情感,提供读者以舒缓诗意的阅读感受。从这些意象上沈从文体会了生命与自然的宽
博与伟大,以及它们对其创作思路和叙事手法的启示。作者以繁密的意象群组,打破了一般小
说中以风景点缀人物、以人物构建故事的叙事模式,在作品“弱情节化”的前提下,它们有效
地传情达意,参与叙事过程,推进情节发展,并于情节叙述之外传递出作者深蕴内心的复杂情
绪,在阐释作者叙事意图、凸显作品叙事技巧等方面起到了极其重要的帮辅作用。评论界常以
“诗化小说”这一指称来称谓《边城》这类富于诗性的作品,以此来概括由某一整体性情绪引
导的、以非线性叙事方式结构的一种弱情节化的小说类型,但小说究竞是如何被“诗化”的,
则常常语焉不详,而且大都从阅读体验入手,给出一个模糊的印象式阐释。实际上,“意象叙
事”(或称作意象的叙事化)正是以沈从文为代表的诗化小说创作者实现小说诗化的关键。它将
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传统诗歌创作手段移至现代小说创作中去,为《边城》营造了一个诗情画意
的特别氛围,不仅“诗化”了阅读方法,同时也“诗化”了阅读体验,《边城》也在意象这一
叙事元素的参与下弥散出浓郁典雅的中国意味。
(摘编自闫晓昀《论〈边城)的意象选择及其叙事功能》)
材料二:
落实到小说创作中,对环境进行意象化处理的结果,就使小说叙事从直接描摹外在客观世
界,变成了对创作主体内心情感和体验的传达。这种手法是对中国传统诗歌写作技巧的一种继
承。可以这样说,中国传统诗歌抒情文体带给小说最重要的影响就是通过意象来表达作者对于
外在事物的内心思考和感受。小说对这种诗歌手法的借鉴,在唐传奇时期就有了长足的发展,
此后一直在小说叙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成为中国小说叙事的重要特点。正如有些论者所说,
中国传统小说的这一手法“诗化了生活实境和人物形象美感,小说形象创造明显地留下了诗学
意境说的痕迹”。
高二语文第1页共8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