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0张PPT)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统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唐玄宗天宝年间某年某月的某一天,李白正在扬州旅游,和朋友边欣赏美景边愉快地聊着天导入:创设情境久没见昌龄老哥了,也不知道他最近怎 么样任务一: 解读诗题,想象诗人心情李白(701—762)出生于西域,唐代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被称为“诗仙”。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蜀道难》《将进酒》《梦游天姥吟留别》等。据说,公元739年秋天,王昌龄在湖南岳阳初次遇到李白。两人仰慕对方的才华和人品多年,一见如故,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王昌龄 (?—约756),唐代著名边塞诗人。其诗以七绝见长,多写当时边塞军旅生活,被后人誉为“七绝圣手”。王昌龄的仕途屡经挫折,数次遭贬,天宝年间被贬为龙标尉。活动一: 解读诗题龙标,今湖南黔阳,唐时甚僻。诗中指王昌龄,古人常用官职或任官之地的州县名来称呼一个人。左迁,即贬官。(尊右卑左)王昌龄左迁 龙标遥有此寄闻听说王昌龄被贬到龙标当县尉,我在遥远的扬州写下这首诗寄托我的心情。听说闻左迁龙标王昌龄满腹才华,屡遭贬谪。被贬到龙标县做县尉时已经51岁。龙标,唐朝时属于极其偏远落后地区。活动二: 想象诗人心情同情好友的不幸;为好友怀才不遇愤愤不平;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悲伤;想到好友年纪已老却要长途跋涉的担忧……任务二: 朗读诗歌,感受诗人情感文体知识绝句:大多每首四句,每句五个字或者七个字,分别叫做五绝、七绝。其中第二句和第四句必须押韵。活动三: 朗读诗歌,划分节奏,圈出韵脚杨花/落尽/子规 啼,闻道/龙标/过/五 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 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 白点我放诗文朗读活动三: 听录音再朗读诗歌,划分节奏,圈出韵脚任务三: 理解诗歌,体会诗人情感活动四:理解诗意点我配乐1.读完这首诗,我感受到李白( )之情。读完这首诗,我感受到李白对王昌龄的担忧(同情、牵挂、思念、关怀)之情。活动五:把握诗人情感2.再读诗歌,通过停连、重音和语速、语调的变化读出情感,熟读成诵。任务四: 品味词句,推敲诗人情感1.杨花落尽子规啼,仅仅是写景吗?杨花落尽子规啼,不仅仅是写景,也是含蓄委婉交代了时间为暮春,渲染一种凄凉伤感的气氛,借景抒情,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忧愁。活动六:解惑答疑,细品情感2.五溪、夜郎,仅仅只是为了交代地点吗?五溪,夜郎,既是在交代王昌龄的行踪,也是暗示这些地方地处偏僻,路途遥远,能勾起诗人对朋友的挂念和担忧。活动六:解惑答疑,细品情感3、明月怎么能够寄托愁心呢?明月本无情,作者运用了拟人手法,将明月人格化,使其拥有了人的情感意志,从而能够理解自己一片苦心,代替自己陪伴朋友一路跋山涉水,安全远行。活动六:解惑答疑,细品情感这首七言绝句通过对暮春时节景物的描写,情景交融,借明月表达了对友人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和关切之情。课堂小结诗歌主旨1、创设情境,选用诗句。你的好朋友将要随父母移居外地,你俩分别之际,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临别,你送她一本你最喜欢的诗集,并在扉页上写下一句 (引用《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诗句)来表达你对朋友的依依不舍之情。2、为诗配画 ,体现诗人感情THANKS感谢观看X教版X年级下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