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部分学校2025年中考二模联考语文试卷(pdf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南省长沙市部分学校2025年中考二模联考语文试卷(pdf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湖南省长沙市部分学校2025年中考二模联考语文试卷
一、基础知识综合
学校开展“做星城文化传承人”的主题实践活动,请参与以下任务,完成语言能力挑战。
1.【任务一:文化展板校对】班级制作“长沙非遗地图”展板,发现某段文字存在注音和字形错误,请选出完全正确的一项( )
A.浏(liú)阳河畔,花炮匠人秉息凝神,点燃“火树银花”。
B.湘绣(xiù)传人飞针走线,牡丹悦然帛上,栩栩如生。
C.铜官窑(yáo)遗址中,唐代瓷片悄(qiǎo)然诉说海上丝路的辉煌。
D.火宫殿(diàn)前,游客翘(qiào)首以盼,等待臭豆腐出炉。
2.【任务二:情景化古诗文默写】撰写实践日记,引用诗文名句记录见闻。
(1)橘子洲头生态展区内草木葱茏,春意盎然。若要借用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描写动态花草以展现蓬勃生机的诗句烘托此景,最贴切的是:,。
(2)登岳麓山顶俯瞰长沙城时,可借王安石《登飞来峰》的句子“,”表达登高望远、胸怀开阔感悟之情。
3.【任务三:倡议书病句修改】以下是某同学撰写《保护方言倡议书》时写的句子,请选出没有语病的一项( )
A.“长沙话趣味课堂”的开设,让更多孩子探索并了解了方言的魅力。
B.能否在公交播报中加入长沙方言,是增强城市文化亲和力的重要尝试。
C.方言保护既要传承“老口子”的俚语,也要创造与新时代接轨的表达。
D.据统计,不超过60%左右的长沙青少年已无法用方言完整讲述一个故事。
4.【任务四:完成调查结论】作为星城文化传承活动的调查员,请你根据下面的两则材料,写出你的调查结论。
材料一:
城市 文化类型 主要内容
星城长沙 历史文化古迹与景观 马王堆汉墓、岳麓书院、橘子洲头、坡子街等
红色革命文化 秋收起义纪念馆、中共湘区委员会旧址、新民学会旧址、黄兴故居等
湖湘精神 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百折不挠、兼收并蓄
传统技艺与民间艺术 窑事、菊花石雕、浏阳花炮、棕编、花鼓戏、湘绣等
饮食文化与市井民俗 臭豆腐、糖油粑粑、灯会等
材料二:
政府特别重视星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并为此采取了一系列的行动。2024年,湖南日报社与湖南省文物局联合启动“走读湖湘”文物文化研学平台项目,百城千校联动,推动湖湘文化传承。2025年3月1日,长沙晚报报道“革命旧址”变身“长沙红”文化新地标,修缮后的八路军驻湘通讯处旧址成为星城长沙抗战名城的文化标识。2025年3月2日,湖南日报报道湖湘传统文化“焕新升级”,科技赋能文化传承与发展。
调查结论:
5.【任务五:创作宣传标语】学校要在校园张贴“星城文化传承”活动的宣传标语,请你参考任务四材料一中的内容和下面的示例,创作一条宣传标语。
示例:岳麓书香传百代,橘子洲头话今朝。
6.【任务六:补充活动策划】下面是“传承星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星城文化传承活动的策划步骤,请你把空缺的地方补充完整。
活动步骤 具体内容
前期筹备 进行需求调研与资源整合,确定活动定位与预算规划方案
主题活动模块设计 模块一:非遗工坊体验
模块二:(1)
模块三:“老长沙记忆”影像展
场地准备 场地布置与设备调试
活动开展前夕 (2)
活动开展中 维持现场秩序,保证活动顺利进行
活动结束后 (3)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①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一定的负面情绪,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也不例外。考场失利、友谊翻船、同学嘲笑、父母唠叨……都有可能使你陷入挫败、沮丧、愤怒、厌烦等负面情绪中。这些情绪如果得不到及时疏导,就有可能爆发,不同程度地影响人际关系。如果长期郁结于心,还会对身心健康造成伤害。
②积极心理学认为,发掘人的乐观、善良、爱等积极心理品质,可以消解人的负面情绪,使人获得快乐、幸福的情感体验。心理学家开展了一系列挖掘积极心理潜能、培养积极心理情绪、获得积极情绪体验的研究,找到了一些调控负面情绪的有效方法。
③下面介绍其中几种,帮助大家调控情绪。
④意识到自己性格的不足。意识不到自己性格不足的人,在与人产生矛盾时,总是认为对方性格有缺陷,所以,要反思自己性格的不足。只有认识到自己性格的不足,才能积极正视并加以修正,从而冷静看待别人的行为和自己的行为,这样才容易摆脱负面情绪。
⑤肯定现在的自己。当自己与别人发生矛盾,说错话或做错事,学习或工作陷入瓶颈时,如果过于苛责自己,只会让情绪更加低落,加剧内心的痛苦。此时,恰当地肯定现在的自己,意识到自己虽然现在不完美或身处困境,但还是有很多值得肯定的地方,情绪就会趋于稳定。
⑥记下自己的情绪。无法或者不方便向别人倾诉时,可以把自己的烦恼点记录下来,这也是缓解负面情绪的一种好方法。通过记录情绪,梳理让自己感到快乐和难过的事情,多做能令自己高兴的事,再想办法去解决烦恼的事。
⑦多建立几根支柱。在遭受负面情绪影响时,如果只有一根支柱,一旦这唯一的支柱倒塌,整个人就会随之崩溃。如果建立的支柱多几根,就可以通过其他支柱来转移注意力和化解负面情绪。这些支柱可以是自己的兴趣爱好,可以是自己与家人、朋友间的亲密感情,可以是某种健康的活动等。
⑧向正能量靠拢。多关注充满正能量的人或事,常和积极向上的人一起进步,自己也会不知不觉充满正能量。因此,要主动接近积极向上的人,多观察他们的行为,多向他们学习。同时,多做对自己或对别人有意义的事,在成就感中体验积极力量带来的愉悦与幸福。
⑨远离悲观情绪的人。无论是生活中还是工作中,总会有一些人经常怨天怨地,充斥着悲观情绪。悲观情绪会产生消极的磁场,不仅使自己深陷其中,还会影响到身边的人。要远离消极悲观的人,不要成为他们负面情绪的垃圾桶。
(选自《别让坏情绪,赶走好运气》,有删改)
材料二:
苏轼一生多次遭受排挤和贬谪,却不曾被负面情绪击倒。他被排挤出京,做杭州通判时,与佛印结为好友。佛印心胸开阔,为人豁达,二人留下了许多逸闻趣事。后被贬黄州,做了有职无权的团练副使,他写了不少诗文来排遣心中的苦闷。被贬惠州后,苏轼利用空闲时间,探索岭南风光,亲自尝试酿酒,生活丰富多彩。被贬儋州后,他采草药、兴学堂、造福乡民,把儋州当作自己的第二故乡。林语堂在《苏东坡传》中评价他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
材料三:
距中考只剩下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林杨同学压力陡增,他在贴吧发了一条求助信息,很快收到网友跟帖。
林杨 发表于2025—5—23-16:48只看该作者> 我要被学习逼疯啦!谁来帮帮我啊! 1楼
毛毛虫 发表于2025—5—2317:05只看该作者> 我都烦躁得要变成一条死虫子啦! 2楼
快乐的大白 发表于2025—5—2317:05只看该作者> 负面情绪犹如定时炸弹,一旦爆炸伤人伤己!快赶走你的坏情绪吧! 3楼
万水千山 发表于2025—5—2317:10只看该作者> 三招立马让你不心烦:深呼吸,放轻松,慢慢来。 4楼
菜鸟先生 发表于2025—5—2317:14只看该作者> 图书打八折,过了这个村儿就没有这个店儿!赶快来抢购吧!如有需求,请拨打电话:××××××××! 5楼
7.根据材料一中的相关内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负面情绪可能会让人产生不良的情感体验,影响人的工作和生活,甚至伤害人的身心健康,应及时疏导。
B.积极心理学认为通过发掘人的乐观、善良、爱等积极心理品质,可使人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C.“意识到自己性格的不足”和“肯定现在的自己”两种方法都只是要我们正确认识自己性格的优点和缺点。
D.远离消极悲观的人,不做悲观情绪的垃圾桶,是调控负面情绪的有效方法。
8.根据上述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每个人都会有强烈的负面情绪,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也不例外。
B.自己与别人发生矛盾,学习或工作陷入瓶颈时,首先要意识到自己性格的不足。
C.我们要远离悲观情绪的人,林杨应远离网络,这些网友给他传递的是负能量。
D.苏轼被贬黄州,写了不少诗文来派遣心中的苦闷,这是他调控负面情绪的体现。
9.小语同学在浏览贴吧时偶然看见“材料三”中林杨同学的帖子。他跟帖回复道:“负面情绪的出现是正常的,无需理会,顺其自然就好。”请结合材料一,寻找正确调控情绪的方法,通过跟帖的方式表达你对小语留言的看法,并给出建议帮助林杨同学疏导负面情绪。
①情绪调控方法:
②我的跟帖: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青年人“以青春之名,铸爱国之魂”,老一辈革命家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书写英雄事迹,请你跟随老一辈革命家的脚步一起去感受英雄的丰功伟绩吧!阅读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勋章里的山河
①那枚钢质勋章静静躺在檀木盒中,表面的绿锈像年轮般镌刻着时光。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斜射进来,在勋章表面洒下斑驳的光影,那些氧化形成的铜绿好像在诉说着七十年前的故事,爷爷总说:“这不是我的勋章,是替那些留在朝鲜的兄弟看着这盛世。”
②1952年冬,朝鲜盖马高原的气温降至零下40摄氏度。身为卫生员的爷爷冒着美军轰炸,在结冰的河面上匍匐前进。手指僵如枯枝,连最简单的动作都变得异常艰难,他却用牙撕开绷带为战友止血,“那时候顾不上疼,”爷爷回忆时总会不自觉地握着已经变形的手指关节,“就想着多救一个,咱国家就多颗火种。”每当讲述这段往事,爷爷的眼角总会泛起泪光,仿佛又看见战友小山东被凝固汽油弹吞没前最后的微笑——那个山东汉子总是咧着嘴笑,露出-排不太整齐的牙齿,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刻也是如此。
③去年社区办“红色记忆展”,爷爷颤巍巍地捧出勋章。他的双手已经布满老年斑,却依然稳稳地托着那个陪伴了他大半生的檀木盒。展柜里泛黄的照片上,二十岁的他站在战地医院前,身旁是笑容腼腆的担架员小李——那个为保护伤员用身体挡住弹片的上海学生。照片边缘已经卷边,但年轻人的眼神依然明亮如初。爷爷摩挲着照片呢喃:“他们留在异国连墓碑都没有,可咱们的卫星都上天了……”他的声音越来越低,最后化作一声长叹。
④清明细雨中的烈士陵园格外肃穆。爷爷对着无名墓碑鞠躬,雨水顺着他的白发滑落,分不清是雨是泪。“老伙计,现在咱有航母了,孩子们顿顿吃肉,你们放心。”他的声音在雨声中显得格外清晰。归途上,我撑着伞搀扶着爷爷,忽然发现他哼的《我的祖国》跑调得厉害,他却说:“调子不准怕啥?词儿刻在骨子里!”雨水打湿了他的裤脚,但他浑然不觉,依然固执地哼着那首跨越了半个多世纪的歌谣。
⑤那枚锈迹斑驳的勋章,始终挂在爷爷书桌前的相框旁。相框里是1953年停战后,爷爷和战友们在朝鲜拍的最后一张合影。二十几个年轻人站成三排,有人拄着拐杖,有人手臂吊着绷带,但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胜利的喜悦。爷爷常说,照片里有一半的人没能回到祖国。每当夜深人静,他总会在书桌前坐很久,就着台灯昏黄的光线凝视那张照片,手指轻轻点过每一张年轻的脸庞,嘴唇无声地蠕动着,仿佛在和他们对话。
⑥整理遗物时,我发现爷爷珍藏的铁盒里有一封未寄出的信,是战友小山东写给母亲的。信纸已经泛黄脆化,我小心翼翼地展开:“娘,朝鲜的雪真大,但咱心里暖和。等打完仗,俺回家给您砌新炕……”字迹歪歪扭扭却力透纸背,能想象小山东在严寒中呵着冻僵的手写下这些字的情景。爷爷曾说,小山东为引开敌人牺牲在雪原,连遗体都未找到。那天夜里,我梦见漫天飞雪中,一个模糊的身影在向我挥手,他的军装破破烂烂,但胸前的勋章却闪闪发光。
⑦大学毕业后,我参与开发“抗美援朝VR体验项目”,从事志愿讲解工作。在查阅大量史料和采访老兵的过程中,我越发理解爷爷那一代人的选择。当戴上设备,学生可“穿越”到长津湖战场:寒风如刀,呼出的热气瞬间结霜,耳边传来爷爷当年的呼喊:“包扎带!快!”我们特意还原了当年战士们啃冻土豆的场景,有青年学生体验后留言道:“在体验了这些历史场景后,我懂了什么叫‘最可爱的人’。我也会肩负起新时代的责任,传承这份经久不衰的精神。”在项目测试阶段,我邀请了几位抗美援朝老兵体验,看着他们颤抖的手试图触摸虚拟场景中的战友,听着他们情不自禁地喊出已经牺牲多年的战友名字,所有人都泣不成声。
⑧爷爷走的那天很安详,阳光正好照在他胸前的勋章上。按照他的遗愿,我们把勋章捐给了纪念馆。今年清明,我带着-捧白山茶去看爷爷。墓碑旁不知是谁放了一架小小的纸飞机,机翼上用铅笔写着“谢谢你们”。风起时,纸飞机轻轻颤动,仿佛下一刻就要飞向蓝天。我忽然明白,爷爷他们那一代人就像这纸飞机,明知前路艰险,依然义无反顾地起飞,只为给后人争取一片可以自由翱翔的天空。
⑨站在纪念馆的窗前,夕阳为整个城市镀上一层金色。远处的工地上,塔吊正在忙碌地运转;马路上,放学的孩子们嬉笑着走过;公园里,老人们打着太极拳。这平凡的盛世景象,或许就是对勋章最好的注解。我轻轻哼起《我的祖国》,虽然和爷爷一样跑调,但我知道,有些旋律不在音准,而在心灵的回响。勋章里的山河,早已化作我们脚下的土地,而我们,都是这片山河的守护者与传承者。
10.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或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 )
A.第①段画线句运用比喻的修辞,写出勋章的历史厚重感,引用爷爷话语,展现其对战友的怀念与高尚情怀。
B.第②段画线句运用了环境描写、动作描写等,突出了战争环境的恶劣,衬托出爷爷和战友们在艰难条件下英勇无畏、顽强战斗的精神。
C.从第④段画线句可看出爷爷觉得跑调有点难堪,但是歌曲所表达的对祖国热爱之情已经融入爷爷的灵魂,所以他表面上强装镇定。
D.我们每个人都应当像爷爷、“我”以及年轻一代一样,守护好祖国的山河,传承先辈们的精神,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E.结尾段画线句,作者通过议论的表达方式展现了当代的盛世景象,正是有先辈们的负重前行,才有这山河美好,吾辈更应珍惜今日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
11.文章以《勋章里的山河》为题,请结合文中爷爷的故事和“我”的感悟,谈谈你对标题的理解。
12.文章结尾写道:“勋章里的山河,早已化作我们脚下的土地,而我们,都是这片山河的守护者与传承者。”作者在文末升华主题,将勋章、历史与当代生活联系起来。请结合文中爷爷的经历、“我”的志愿讲解工作以及学生的留言,谈谈你对“守护与传承”的理解。
三、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游桃花涧(节选)①
[明]徐霞客
巧树皆垂臂,危岩并倚肩。石牵绡②作幕,松滴翠为钿。③
隔坞飞云屐④,淩空驾铁船。不愁山欲暮,共与水争先。
【注】①此诗创作于崇祯三年,作者游梅花堂时所写,是徐霞客《梅花堂》组诗一部分。②绡:生丝织成的薄绸。③钿:古代一种嵌金花的首饰。④飞云屐:相传为白居易所作的一种以云朵装饰的鞋子。
13.下列对这首诗歌的理解或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徐霞客的诗歌不应只是从文学角度赏析,也要从字里行间感受他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地理科学的价值。
B.树之“巧”因其形之美,岩之“危”因其势之险,把“巧树”和“危岩”组合在一起,给人一种壮中有雅、危中有稳之感。
C.诗歌第三句运用拟人的手法,将山坞人格化,如人一般穿着飞云屐在云端行走,又似凌空驾着铁船行进,趣味盎然。
D.最后一句虽情绪高亢,但是一个“愁”字道出诗人沉浸在美景中的兴奋与留恋后,因天寒时暮,满腔愁绪。
14.阅读本诗第二句,完成表格。
画面描绘 手法 特点
画面一 ① 都运用了②的修辞手法 云雾:轻盈柔美
画面二 山间松木,犹如翠玉点缀 松木:③
四、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宋濂,字景濂,元至正中,荐授翰林编修,以亲老辞不行,入龙门山著书。逾十余年,太祖因以濂为《五经》师①。尝召讲《春秋左氏传》,濂进曰:“《春秋》乃孔子褒善贬恶之书,苟能遵行,则赏罚适中,天下可定也。”复曰:“得天下以人心为本。人心不固,虽金帛充牣,将焉用之。”太祖悉称善。濂傅②太子先后十余年,凡一言动,皆以礼法讽劝,使归于道。皇太子每敛容嘉纳,言必称师父云。
濂状貌丰伟,美须髯,视近而明,一黍上能作数字。自少至老未尝一日去书卷于学无所不通。在朝,郊社宗庙山川百神之典,朝会宴享律历衣冠之制,旁及元勋巨卿碑记刻石之辞,咸以委濂。士大夫造门乞文者,后先相踵。四方学者悉称为“太史公”,不以姓氏。虽白首侍从,其勋业爵位不逮基③,而一代礼乐制作,濂所裁定者居多。
(选自《明史·宋濂传》,有删改)
【注释】①《五经》师:汉代教授《五经》的学官。②傅:古时特指帝王之相或帝王、诸侯之子的老师。③基:刘基,字伯温,明朝开国元勋。
15.下列对文中加点字词的理解或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逾十余年”中的“逾”与成语“年逾古稀”中的“逾”意思相同。
B.“皆以礼法讽劝”中的“讽”为古代臣子明确严厉地指责君主。
C.“咸以委濂”中的“委”与“委而去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的“委”意思相同。
D.“造”有“创造”“到……去”“造就”的意思,“士大夫造门乞文者”中的“造”为“造就”的意思。
1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语句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自少至老/未尝一日去/书卷于学无所不通
B.自少至老未尝/一日去书卷于学/无所不通
C.自少至老未尝一日/去书卷于/学无所不通
D.自少至老/未尝一日去书卷/于学无所不通
17.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语句的大意。
人心不固,虽金帛充牣,将焉用之。
18.宋濂被世人尊为“开国文臣之首”,请结合所选文段分析其原因。
五、名著阅读
阅读下面《朝花夕拾》和《西游记》片段,完成小题。
【片段一】
就是这样的书,我现在只记得前四句,别的都忘却了;那时所强记的二三十行,自然也一齐忘却在里面了。记得那里听人说,读《鉴略》比读《千字文》,《百家姓》有用得多,因为可以知道从古到今的大概。知道从古到今的大概,那当然是很好的,然而我一字也不懂。“粤自盘古”就是“粤自盘古”,读下去,记住它,“粤自盘古”呵!“生于太荒”呵!……
节选自《五猖会》
【片段二】
那马见了他,腰软蹄矬,战兢兢的立站不住。盖因那猴原是弼马温,在天上看养龙马的,有些法则,故此凡马见他害怕。三藏见他意思,实有好心,真个像沙门中的人物,便叫:“徒弟啊,你姓甚么?”猴王道:“我姓孙。”三藏道:“我与你起个法名,却好呼唤。”猴王道:“不劳师父盛意,我原有个法名,叫做孙悟空。”三藏欢喜道:“也正合我们的宗派。你这个模样,就像那小头陀一般,我再与你起个混名,称为行者,好么?”悟空道:“好!好!好!”自此时又称为孙行者。
节选自第十四回《心猿归正六贼无踪》
【片段三】
行者扯住菩萨不放道:“我不去了!我不去了!西方路这等崎岖,保这个凡僧,几时得到?似这等多磨多折,老孙的性命也难全,如何成得甚么功果!我不去了!我不去了!”菩萨道:“你当年未成人道,且肯尽心修悟;你今日脱了天灾,怎么倒生懒惰?我门中以寂灭成真,须是要信心正果。……”行者闻了这许多好言,才谢了大慈大悲的菩萨。
节选自第十五回《蛇盘山诸神暗佑鹰愁涧意马收缰》
【片段四】
行者连忙接了贬书道:“师父,不消发誓,老孙去罢。”他将书摺了,留在袖中,却又软款唐僧道:“师父,我也是跟你一场,又蒙菩萨指教,今日半途而废,不曾成得功果,你请坐,受我一拜,我也去得放心。”唐僧转回身不睬,口里唧唧哝哝的道:“我是个好和尚,不受你歹人的礼!”大圣见他不睬,又使个身外法,把脑后毫毛拔了三根,吹口仙气,叫“变!”即变了三个行者,连本身四个,四面圃住师父下拜。那长老左右躲不脱,好道也受了一拜。
大圣跳起来,把身一抖,收上毫毛,却又吩咐沙僧道:“……倘一时有妖精拿住师父,你就说老孙是他大徒弟。西方毛怪,闻我的手段,不敢伤我师父。”
节选自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
【片段五】
行者望见菩萨,倒身下拜,止不住泪如泉涌,放声大哭。菩萨教木叉与善财扶起道:“悟空,有甚伤感之事,明明说来。莫哭,莫哭!我与你救苦消灾也。”行者垂泪再拜道:“当年弟子为人,曾受那个气来?自蒙菩萨解脱天灾,秉教沙门,保护唐僧往西天拜佛求经,我弟子舍身拼命,救解他的魔障,就如老虎口里夺脆骨,蛟龙背上揭生鳞。只指望归真正果,洗业除邪,怎知那长老背义忘恩,直迷了一片善缘,更不察皂白之苦!”
节选自第五十七回《真行者落伽山诉苦假猴王水帘洞誉文》
19.阅读《朝花夕拾》和《西游记》,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朝花夕拾》作为回忆性散文,用第一人称“我”讲述故事,有双重叙述视角(童年视角与成年视角),两种视角在文中互为补充,相辅相成。
B.《朝花夕拾》以简洁舒缓的文字描述往事,又不时夹杂着有趣的议论和犀利的批判。既有温情与童趣,又有对人情世故的洞察。
C.在阅读名著《西游记》时,可以综合运用精读和跳读的读书方法。如我们可以通过精读片段三、片段四中对孙悟空的语言与动作的描写,感受其特点与变化。
D.《西游记》的叙事中善用矛盾冲突来推动情节的发展,如《真行者落伽山诉苦,假猴王水帘洞誊文》中师徒之间的矛盾,让孙悟空完全对唐僧失望,转而向菩萨诉苦。
20.从唐僧为悟空起名“行者”后,作者吴承恩在之后的情节中就以“行者”之名叙事。请结合整本书及链接材料,探究这个名字的内涵。
【链接材料】
“行者”在佛教中指代修行之人,尤其是指未正式受戒但已开始修行、追求佛道的出家人,也叫“头陀”,往往身穿僧衣、头戴头箍。它体现了“行动者”“修行者”的含义,强调身体力行、实践修行的精神。
六、作文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
小语在周记中写道:“上周数学周测,我因为粗心丢分;很难过;回到家妈妈又唠叨了一个小时。我当场冲她发了火……为什么我的坏情绪像滚雪球一样越积越多?难道我只能被它压垮吗?”
班主任在批注中写道:“坏情绪是生活的常客,但我们可以选择如何与它相处。有人通过跑步让汗水冲走烦躁,有人把烦恼写进日记本里封存,有人向好友倾诉后豁然开朗,也有人静坐听一首歌,等乌云慢慢散开……”
【写作任务】
请以“按下情绪的暂停键”为题写一篇文章,探讨应对坏情绪的方法与感悟。
写作时注意以下要求:
①力求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或体会;②文体不限,但不要写成诗歌或戏剧;③不少于600字,不要抄袭,不要套作;④文中不得出现自己的真实姓名、校名等相关信息。
参考答案
【答案】1.C 2.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3.C 4.星城文化内涵丰富,形式多样,常见的文化类型有五大类。政府重视星城文化的传承发展,采取了一系列行动推动星城文化的传承发展。5.示例一:马王堆里藏春秋,坡子街中见传承
示例二:一针一线绣湘情,一戏一舞传星城6.示例:民俗文化展演(或文化名家讲坛);活动流程彩排;活动总结宣传
【答案】7.C 8.D 9.多建立几根支柱。林杨同学,小语说的“无需理会负面情绪”是不科学的。你可以试着采取一些措施调节情绪。中考冲刺期间除了学习,你还可以抽一点时间做一些喜欢的事,比如听音乐、运动。这些“情绪支柱”或许能帮你转移压力。
【答案】10.BD 11.①从爷爷的故事来看,勋章是爷爷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的见证,它承载着那段残酷而又伟大的历史。爷爷和他的战友们在朝鲜战场上浴血奋战,用生命捍卫国家的尊严和领土完整,勋章代表着他们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与守护。
②从“我”的感悟来说,勋章里蕴含着老一辈革命家的精神,这种精神如同山河般壮丽、永恒。它激励着“我”以及年轻一代,让我们明白如今的和平盛世来之不易,我们有责任守护和传承这份精神,让祖国的山河更加美好。12.①爷爷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出生入死,作为卫生员冒着生命危险救助战友,他用实际行动守护了祖国的山河,捍卫了国家的尊严和人民的幸福。他珍藏勋章,怀念战友,是对那段历史和战友精神的守护与传承。
②“我”从事志愿讲解工作,让更多的人了解过去的故事,使英雄的事迹和精神得以传播,这是“我”对历史的守护,也是对爷爷那一代人精神的传承。
③“体验了……肩负起新时代的责任”。等学生的留言体现出他们对历史的关注和对未来的责任感,这是一种传承的表现。他们在了解历史后,愿意思考自己在国家需要时的责任,表明他们有守护祖国山河的决心,也意味着这种爱国精神和责任感在代与代之间得到了传承。
【答案】13.D 14.石间云雾,宛如轻纱帷幕;比喻;葱茏青翠
【答案】15.A 16.D 17.如果人心不稳,即使有许多的玉帛财富,又有什么用呢?18.①宋濂德高望重,传递治国理念、讽劝太子。宋濂被太祖任命为经学老师,向太祖阐述治国根本,得到高度认可;担任太子师傅十余年,以礼法规范太子言行,深受敬重。
②宋濂文辞功底深厚,身负重任。明朝开国最重要的礼乐、祭祀、朝仪等国家制度,主要由宋濂裁定制定,并负责重要官方文书。
③宋濂学识渊博,造诣颇高,声望卓著。学者们都尊称他为“太史公”,士大夫争相求其文章,是公认的文坛领袖。
【参考译文】宋濂,字景濂,元朝至正年间,宋濂因举荐授为翰林编修,但他以父母年老为由推辞不就任,进入龙门山著书。过了十多年,太祖于是让宋濂担任《五经》师。太祖曾召见宋濂讲解《春秋左氏传》,宋濂进言说:“《春秋》是孔子褒善贬恶的书,如果能遵守奉行,那么赏罚适中,天下就可以平定。”又说:“得天下以人心为根本。人心不稳固,即使金帛充满仓库,又有什么用呢。”太祖全都称赞说好。宋濂担任太子的老师先后有十多年,凡是太子的一言一行,他都用礼法来劝谏,使太子遵循正道。皇太子每次都神情严肃地欣然接受,说话必定称他为师父。
宋濂身形丰满高大,长着漂亮的胡须,视力近视但目光敏锐,能在一粒黍米上写几个字。从少到老没有一天离开书卷,对于学问没有不通晓的。在朝廷中,郊社宗庙山川百神的祭祀典礼,朝会宴享的礼仪、乐律历法、衣冠制度,旁及元勋巨卿的碑记刻石之辞,都委托给宋濂。士大夫登门请求写文章的人,前后接连不断。四方学者都称他为“太史公”,不称他的姓氏。虽然他直到年老仍侍从帝王,其功勋爵位比不上刘基,但一代礼乐制度的制定,宋濂所裁定的居多。
【答案】19.D 20.①唐僧将孙悟空从五行山下救出后,见其外形像小头陀(行者),因此赐法号“行者”。
②“行者”暗喻心灵的修行,体现孙悟空的成长转变。孙悟空从最开始在鹰愁润收白马时,遇到困难就说不去取经的意志不坚定;到三打白骨精中被唐僧误会赶走前下拜的重情重义,坚守职责;再到真假美猴王中,因为六耳猕猴的假扮,被唐僧赶也不忍离去,一定要修成正果的坚定不渝、一往无前。“行者”体现孙悟空的成长转变,取经之路是他的一场修行。
③“行者”强调了在实践中身体力行、勇往直前的精神,寄予了作者的美好理想。在取经路上,孙悟空为了实现理想而披荆斩棘,不畏艰难,经历三打白骨精、真假美猴王等诸多挑战,以超越的韧劲和斗志战胜一切困难,暗含“修行需历经磨难,心性需在困境中淬炼”的主题。
21.略
第 page number 页,共 number of pages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