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绝密★启用前2024一2025学年下学期期末学情调研八年级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五个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2.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一、积累与运用(共23分)中国文化崇尚“和”,“和”文化深人人心。班级准备举办“以和为贵”主题学习活动,你所在的小组搜集整理了一些材料,请你完善。器1.下面是开场白,其中有些字词小豫拿不准,请帮他判断。(共4分)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以和为贵”的古老智慧更显珍贵。当同事间因意见不合强词夺理时,当邻里为琐事争执的声音(震振)耳欲聋时,当国际局势风云变幻,人们不知所(错措)时,“和”字苍劲有力,宛如一剂良药,能化解最尖锐的矛盾。它不是懦弱的妥协,而是以柔克刚的处世哲学,是中华文明五千年积淀的生活艺术。就像尔茶道中“和敬清寂”的精神,让人在人世纷扰中瞭望远方的宁静生活。这份“和”的智慧,既维系着家庭的温暖,也守护着社会的安宁,更是文明对话的桥梁。撼(1)语段中的三个加点字该怎么读?请帮他作出选择()(2分)御A.qiang jin liaoB.qiang jin lidoKC.qiang jing liaoD.qiang jing liao(2)语段中的两个横线处应分别选用哪个字?请工整书写。(2分)地2.小豫想在下面这张幻灯片中引用一些古诗文名句,请帮他补写。(8分)在中国传统丈化的长河中,“和”始终是贯穿古今的精神纽带。无论是《关雎》中“①出②”展现的琴瑟和诣;还是(桃花源记》里“③」,④”描绘的老幼和乐,《虽有嘉肴〉中“⑤,⑥“阐释的救学相长:抑或是(小石潭记》中“⑦,假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描绘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⑧,天涯若比邻”彰显的乐规豁达,都是中国传统“和”文化的生动体现。3.小豫搜集到了以下关于“以和为贵”的材料,在电脑上操作的时候不小心把材料的顺序打乱了,请你帮他选出排序最恰当的一项()(3分)①父母之间多一份理解,兄妹之间多一份宽容,家庭便能更加和谐。②生活中,父母的争吵、同学间的摩擦,往往缺少的是一种心灵间的沟通。③同学之间互相谦让,对彼此友善一些,班级便能更加和谐。④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⑤以和为贵,是一种将心比心的沟通。A.①③⑤②④B.⑤②④①③C.⑤④②①③D.①③②⑤④4.小组成员梳理了中国“和”文化发展的部分过程,请你根据提示,将表格上的空缺信息补充完整。(每空不超过15个字)(4分)》作为中国思想文化的精华,“和为贵”在中国历史长河中闪烁者烟熠星光。春秋时期,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在《论语》中提出“礼之用,和为贵”,强调通过礼制实现社会和谐。他以调和君臣、父子、夫妇等人伦关系为核心,构建了以“仁”为基础的人际和谐观。张骞通西2024一2025学年下学期期末学情调研八年级语文第1页(共6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