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人教版生物学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练习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2025学年人教版生物学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练习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人教版生物学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练习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利用蚕丝做织物的国家,蚕吐丝时所处的发育阶段是(  )
A.受精卵 B.幼虫
C.蛹 D.成虫
2.下列动物生殖发育方式与蝗虫相同的是(  )
A.蜜蜂 B.伊蚊
C.蟋蟀 D.果蝇
3.受精的鸟卵中,将来发育成雏鸟的结构是(  )
A.胚盘 B.卵黄
C.卵白 D.气室
4.鸟卵中,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物质的主要结构是(  )
A.卵黄 B.卵壳
C.卵白 D.胚盘
5.世界上唯一一株完全野生的普陀鹅耳枥生长在浙江省普陀山上。科学家历经半个世纪成功培育了108粒种子,之后又成功地用枝条进行扦插繁殖,大大降低了普陀鹅耳枥灭绝的风险。关于其繁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可以进行有性生殖
B.种子繁殖属于无性生殖
C.扞插繁殖属于有性生殖
D.只能进行无性生殖
6.下列关于性状与遗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显性性状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
B.一对相对性状纯种亲本杂交,后代所表现出来的性状是显性性状
C.隐性性状是不能表现出来的,所以它不能遗传
D.隐性性状是由隐性基因控制的
7.遗传具有一定的物质基础,如图是与遗传有关的结构示意图,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基因组成相同的生物,性状表现不一定相同
B.②染色体的主要组成是DNA和蛋白质
C.基因就是DNA片段
D.一条染色体上含有多个基因
(第7题)  (第8题)
8.豌豆的高茎和矮茎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若高茎基因(D)在如图中A位置,则矮茎基因(d)所在的位置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9.据报道,袁隆平团队培育的“巨型稻”与普通水稻相比,具有产量高、种子成本低、抗倒伏、超耐盐碱等优点。“巨型稻”的获得,根本原因是改变了水稻的(  )
A.种植方式 B.遗传物质
C.生物性状 D.生长环境
10.现有精子、卵细胞、女性体细胞、男性成熟红细胞各一个,这些细胞中的X染色体加起来至少有(  )
A.5条 B.4条
C.3条 D.2条
11.如图是植物进化历程,自下而上代表由低等向高等进化。则图中甲、乙位置的植物类群分别是(  )
(第11题)
A.苔藓植物 被子植物
B.被子植物 苔藓植物
C.蕨类植物 裸子植物
D.藻类植物 蕨类植物
12.如图所示的进化树简要表示了几种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从图中我们可以推测出(  )
(第12题)
A.a、b、c、d四种生物的共同祖先是f
B.在地层中出现最早的生物是e
C.a和e间的亲缘关系较a和b更近
D.a一定比c高等
13.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研究生物进化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
B.在研究生物进化过程中,经常使用比较的方法
C.自然选择保留的变异永远都有利于该生物的生存
D.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14.金鱼是世界著名三大观赏鱼类之一,体色有红、黄、蓝、紫、黑、五花色等。这么多金鱼品种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自然选择 B.人工选择
C.环境改变 D.定向变异
15.蝽象(一种昆虫)口器上长长的喙可刺穿植物的果皮取食。有关蝽象喙的功能及形成原因叙述不正确的是(  )
(第15题)
A.不具有呼吸功能
B.有利于蝽象取食
C.与遗传和变异都有关
D.为刺穿果皮不断伸长的结果
16.如图表示某种昆虫的不同发育时期的形态。下列有关昆虫发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第16题)
A.该昆虫的发育顺序为②→④→③→①
B.该昆虫的发育方式与蝗虫相同
C.危害蔬菜的昆虫大多处于①所处时期
D.该昆虫的生殖方式是无性生殖
17.如图表示青蛙与天鹅的生殖和发育特征,阴影部分表示它们的共同特征,如(  )
A.体内受精 B.有性生殖
C.变态发育 D.卵外有壳
18.如图为昆虫的发育模式图,D表示卵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表示蝉的不完全变态发育,则发育过程为D→A→B
B.若表示蜜蜂的完全变态发育,则A为幼虫期,C为蛹期
C.若表示蝗虫的发育过程,则C时期对植物的危害最大
D.若表示家蚕的发育过程,则延长C期能提高蚕丝的产量
19.如图是鸡卵的结构示意图。有关“观察鸡卵的结构”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第19题)
A.将鸡卵放到温水中有气泡冒出,说明卵壳上有气孔
B.卵黄上乳白色小点⑤是胚盘,里面含有细胞核
C.除去卵壳和外壳膜后,看到一个空腔是③气室
D.图中组成卵细胞的结构包括④⑤⑧
20.与两栖类动物相比,鸟类繁殖成活率较高,其主要原因是(  )
①卵生 ②体内受精 ③卵内有丰富的营养物质 ④有孵卵与育雏行为 ⑤卵有卵壳保护 ⑥生殖发育不受水的限制
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③④⑤⑥
C.①③
D.①③⑥
21.如图为豌豆杂交实验的遗传图解。下列不正确的是(  )
A.豌豆的紫花和白花是一对相对性状
B.花的紫色对于白色是显性性状
C.子一代细胞中有来自双亲的基因
D.子一代形成子二代过程中需要人工授粉
(第21题) (第22题)
22.如图表示人的生殖发育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乙和丙的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相同
B.A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少了一半
C.c的染色体类型可以表示为22条+Y
D.丙的性别是由与卵细胞结合的精子类型决定的
23.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不包括(  )
A.体型由小到大 B.由简单到复杂
C.由低等到高等 D.由水生到陆生
24.下列俗名含“鱼”字的动物中进化程度最高的是(  )
25.下列选项中能正确表示脊椎动物进化历程的是(  )
二、非选择题
26.下图表示三类不同生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第26题)
(  )(1)三类生物都是水中受精,变态发育。
(  )(2)蚊子和苍蝇的发育都经历了①。
(  )(3)②可代表家蚕取食桑叶的时期。
(  )(4)③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
27、图甲是与遗传有关的物质结构示意图。图乙、丙是科学家们将男、女人体细胞内的染色体进行整理,形成的排序图。请分析回答问题([ ]内填序号)。
(第27题)
(1)从图甲中可以看出,染色体是由[ ]________和[ ]________组成的。
(2)据图乙、丙判断,图乙表示________(填“男性”或“女性”)的染色体组成;若乙、丙是一对夫妇,乙的X染色体上带有致病基因,夫妇俩生有一个女儿,请你推测这个致病基因传给女儿的可能性为________。
(3)一对夫妇已经生了两个女孩,第三胎生男孩的可能性为________。
28.如图是一块马铃薯甲虫成灾区域先后使用两种杀虫剂的实验结果曲线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到,使用杀虫剂1消灭甲虫,效果最好的是第______年,随着年限延长,杀虫剂效果逐渐________。
(2)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来解释以上现象:
①甲虫具有很强的____________能力,能产生大量后代。
②未使用杀虫剂1之前,这些后代中就有抗药性强的个体,也有抗药性弱的个体,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被称为____________。
③当喷施杀虫剂1时,抗杀虫剂1弱的甲虫逐渐被淘汰,抗杀虫剂1强的个体生存下来,杀虫剂1在决定马铃薯甲虫个体的生存或淘汰过程中起到了__________作用。
④从图中曲线可以看出,使用杀虫剂1后的第六年,甲虫中抗杀虫剂1强的个体越来越多,这种现象的形成是____________的结果。当第七年使用杀虫剂2时,害虫由于不适应改变了的环境而大量死亡,经过再次积累,甲虫中抗杀虫剂2强的个体越来越多,由此可以看出,变异是________(填“定向的”或“不定向的”),自然选择和生物进化都是________(填“定向的”或“不定向的”)。
(3)对付马铃薯甲虫,除使用杀虫剂外,你认为还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列出一条即可),与杀虫剂相比,此方法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如图分别是青蛙、家蚕和蝗虫的发育过程示意图,请联系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第29题)
(1)青蛙、家蚕、蝗虫个体发育的起点都是__________,它们的生殖方式都属于______________(填“无性生殖”或“有性生殖”)。
(2)青蛙的发育过程中,蝌蚪和成蛙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都有明显的差异,这种发育称为____________。
(3)对比图中家蚕和蝗虫的发育过程,其最明显的区别是家蚕的发育有__________这个阶段,其发育过程称为______________。
(4)与蝗虫发育过程一样的这类害虫,其危害农作物最严重的时期是__________。
30、在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时,某生物兴趣小组从装有甲、乙品种花生的袋子上、中、下层分别取10粒花生果实做样品,进行样品果实长轴长度的测量,将测量结果记录在表格中,由此得出探究结果。
甲品种花生 乙品种花生
长轴长度/mm 11 14 15 18 22 24 26 28
样品个数/个 2 4 20 4 3 20 5 2
平均值/mm ? 24
(1)每个品种各取30粒花生果实而不是取1粒花生果实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表格数据,可知在本次测量中甲品种花生的长轴长度平均值为________mm。
(3)从长轴均值上看,________品种花生的果实较大,但是也出现了相对较小的果实个体,这是由________因素引起的变异,________(填“能”或“不能”)遗传给后代。
(4)甲、乙两个品种的花生果实大小有明显的差距,这说明________控制性状,且这种变异________(填“能”或“不能”)遗传给后代。
(5)实验过程中发现,花生的种皮有不同的颜色,其中红色种皮花生繁殖的子代花生种皮依然为红色,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_,白色种皮花生繁殖的子代花生种皮出现红色,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___。
答案
1-5BCAAA 6-10CCABC 11-15AACBD 16-20ABCDB 21-25DCAAB
26.(1)× (2)√ (3)×  (4)√
27.(1)①;DNA;②;蛋白质
(2)男性;100%
(3)50%
思路点睛:(2)女儿从父亲那得到的一定是X染色体,若乙、丙是一对夫妇,乙的X染色体上带有致病基因,夫妇俩生有一个女儿,这个致病基因传给女儿的可能性为100%。
28.(1)3;减弱(降低)
(2)①繁殖 ②变异 ③定向
④自然选择;不定向的;定向的
(3)引入甲虫的天敌(或生物防治措施,合理即可);不污染环境
29.(1)受精卵;有性生殖  (2)变态发育  (3)蛹;完全变态发育  (4)成虫期
30.(1)避免偶然性,减小实验误差
(2)15
(3)乙;环境;不能
(4)基因;能
(5)遗传;变异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