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学业质量阳光指标调研生物试题(扫描版,有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苏省苏州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学业质量阳光指标调研生物试题(扫描版,有答案)

资源简介

苏州市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学业质量阳光指标调研卷
高二生物
2025.06
注意事项
学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本卷共8页,满分为100分,答题时间为75分钟。答题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调研序列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答题
卡的规定位置。
3.请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的姓名、调研序列号与本人是否相符。
4.
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
用橡皮擦千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
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共15题,每题2分,共3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稳态是生命科学的重要概念。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长期营养不良可能导致组织水肿
B.血液、淋巴液和组织液共同构成内环境
C.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都普遍存在着稳态
D.细胞依赖于内环境,也参与内环境的形成
2.长期熬夜和昼夜节律紊乱会促使棕色脂肪组织释放多种促炎细胞因子(TNF-α、L-2
·等),引起胰岛素抵抗和炎症反应。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感光细胞
促炎细胞因子
眼球PVN
交感神经
注:PVN指下丘脑室旁核
棕色脂肪组织
A.下丘脑与人体生物节律密切相关,PVN中可能有多种神经中枢
B.自主神经系统由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组成,包括传入和传出神经
C.图中促炎细胞因子的释放是神经一免疫调节的结果
D.对患者施用TNP-a拮抗剂必能改善胰岛素抵抗症状
3.植物激素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具有显著影响,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生长素的化学本质均为吲哚乙酸,作用效果与浓度相关
B.缺乏细胞分裂素的植物易形成多核细胞,影响正常生长
C.特定闪分泌器目分泌的油菜素内酯能促进细胞分裂
D.赤霉菌培养基的滤液可使正常水稻的结实率增加
高二生物第1页共8页
4。研究发现搔抓可以止痒,但会损伤皮肤诱发疼痛,而寝痛可以拖盖或物制瘙样,防形
脊髓神经元GRPR(胃泌素释放肽受体)基因,可使小佩的痒觉反应消失,但寝痛反
应不受影响。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小鼠的痛觉和痒觉可能存在两种不同的神经传导途径,彼此完全独立
B.人体在产生痒觉时能克制抓挠行为体现了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分级调节
C
提高对感觉神经末梢的刺激强度,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的量显著增加
D.靶向抑制GRPR活性可降低兴奋性和痒觉反应程度,有助于治疗慢性瘙痒
5.科学技术与科学发现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主要归功于X射线晶体学层面的研究
B.微电极技术和电压钳技术等的发展为生物电的研究类定了基础
C.声音识别技术可用于生活在隐蔽、复杂环境中的动物种群数量的研究
D.利用人工授精、组织培养等生物技术是对珍稀、颜危物种的最有效保护
6.关于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操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使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前无需对计数室进行镜检
B.每天进行定时取样计数的操作体现了实验的重复性
C.及时更换培养液可适当解除密度制约因素对种群增长的影响
D.为确保取样时的随机性,应在培养液的不同深度分别取样
7.苏州东太湖湿地公园有大面积的天然滩涂,吸引了大量鸟类,集齐了“太湖新三白”一
一东方白鹊、小天鹅和白鹤。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湿地生态系统中所有生物共同构成生物群落
B.春季时小天鹅返回北方繁殖使群落发生了演替
C.植物种群的数量随季节变化而波动是候鸟迁徙的原因之一
D.物种组成是决定东太湖湿地公园中群落性质最重要的因素
8.红豆杉产生的紫杉醇可高效抗癌,但其野生资源匮乏且植株中紫杉醇含量极低。X射线
处理能使染色体发生断裂、易位等,也可使染色体消除。研究人员尝试将柴翻细胞与经
X射线处理的红豆杉细胞融合培育出能产生紫杉醇的柴胡。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X射线处理可提高基因突变的频率,也可使染色体发生变异
B.融合细胞应含柴胡细胞的全部遗传物质及红豆杉细胞的部分遗传物质
C.对杂种细胞进行培养时应使用二氧化碳培养箱以维持培养液的pH
D.柴胡细胞与红豆杉细胞直接融合所得杂种植株未必能满足生产需要
9.关于实验操作或方法,下列叙述正确能是
A,以淀粉、蔗糖、淀粉酶为实验材料探究酶专一性时用碘液检测
B.有丝分裂实验中应洗去解离液以避免其与碱性染料发生反应
℃.选用发育早期花药观察减数分裂时可使用卡诺氏液进行固定
D,调查士壤小动物丰富度时常用多个取样器随机取样后求平均
10.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中的普遍现象。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悬
A·信息源、信道和信息受体对于信息传递的完成是不可或缺的
B.信息传递可不依赖于食物链,生物之间的信息传递均为双向
C.信息传递能调节生态系统各组分之间类系,强化生态系统调节机制
D。人类生产生活中可利用信息传递规律来提高农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
高二生物第2页共8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