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清远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图片版,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东省清远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图片版,无答案)

资源简介

清远市2024一2025学年第二学期高中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高二语文
h
注意事项:
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卷上无效。
4.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马克思把科学首先看成是一个伟大的历史杠杆,看成是按最明显的字面意义而言的革命力

量。自第一次工业苹命人类解放了自己的身体以后,人工智能的出现又进一步解放了大脑,特
别是“智能十”时代的到来实现了人工智能模拟人类的思维模式并集计算与行动于一体,使它在

生产和生活领域中均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人工智能强大的体力能力(如力量和速度)与智
力能力(如记忆和计算)拓展和延伸了人的语言能力、逻辑推理、感知世界和情感体验等诸多能

力,使得它不仅能够成为人类劳动的得力助手,更能在某些领城超越人类的极限。但是人工智
能引发的伦理问题也越来越受到更多人的重视。人们的道德地位是基于人的某些能力和特征

所赋予的,当人工智能融入社会开始扮演部分人的角色并实施了需要承担责任的行为时,如何
界定人工智能的行为结果以及该行为是否受社会道德的约束,还有人工智能所涉及的道德能力


与社会传统道德的区别等伦理问题都对人工智能的发展和推广造成严重影响。所以人工智能
的伦理正当性取决于人们怎样引导和应用这一技术而非技术自身。
马克思和恩格斯早在十九世纪就敏锐地看到科学技术的巨大作用。在《政治经济学批判
(1857一1858年手稿)》中马克思明确指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强调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重
要组成部分。科技作为生产力发展和生产方式变革的重要推手,对主体、资料和劳动形态影响

深远,同时,良好的科技运行…离不开文化、道德、精神等伦理要素的引导与规制。
马克思主义强调对事物进行全面辩证的分析和认识,人工智能的应用除了技术层面还涉及
伦理道德和社会价值观等一系列社会问题。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方法可以指导人们更好地解
决科技发展带来的伦理和道德困境问题。科技活动与科技道德现象是充满矛盾的。掌握马克
思主义伦理学的基本原理,有助于避免形而上学片面性和绝对化,正确解决这些矛盾。数智时
代背景下将人工智能的逻辑演算与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相结合,不能忽视人工智能的高度智能

化和高模仿性引发的道德风险问题。只有把这些道德风险问题锁进应用伦理的牢笼,才能保证
科技的发展前提是“以人为本”而不是相反。
【高二语文卷第1页(共8页)】
Q夸克扫描王
极速扫描,就是高效可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