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苏省无锡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无锡市普通高中2025年春学期高二期终调研考试试题
语文
2025.06
命题单位:宜兴市教师发展中心制卷单位:无锡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23小题,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所有答案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相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其它区域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盖天说在汉武帝时期遇到了浑天说的有力挑战。事情起源于历法编制。当时太史令司马
迁向汉武帝上书,建议修订一部新的历法,叫作《太初历》。汉武帝采纳了他的建议,命令
他组织学者,制订《太初历》。司马迁组织的修历队伍工作了一段时间后,参加者之间观点
上出现了分歧,来自四川的民间天文学家落下闳提出了一种斯的主张:天是个圆球,天包着
地,天大而地小。这种主张,后来被人们称为浑天说。浑天说与司马迁等信奉的盖天说本质
上完全不同,盖天说主张天在上,地在下,天地等大:而浑天说主张天在外,地在内,天大
地小。双方主张的宇宙结构不同,所采用的测量仪器和测量方法也不同,这就导致了在修历
过程中的争论。双方争论得非常激烈,以至于到了不能在一起工作的程度。对此汉武帝采用
的解决办法是让他们分别制订自己心仪的历法,然后拿出来接受检验,谁的历法更符合实际,
就用谁的历法。最后的结果是浑天说者邓平等人制订的历法与实际天象符合得最好,于是就
采纳了邓平的历法。这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太初历》的由来。
《太初历》的制订问题画上了句号,但由修订《太初历》所引发的浑盖之争却拉开了帷
慕。在此后的一千多年的时间里,究竟是浑天说正确,还是盖天说合理,天文学界的争论一
直不曾停歌,总的趋势是信奉浑天说的人越来越多,浑天说逐渐成为天文学界对宇宙结构认
识的主流。
(节选自选择性必修下册《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
材料二:
按照古人的想象,地中位于大地的中心,所以,它是进行天文观测的理想的坐标原点。
古人认为“日月,星辰,不问春秋冬夏,昼夜晨昏,上下去地中皆同,无远近。”因此,在
“地中”进行的天文观测所得之数据,比之他处所得具有无可比拟的权威性,有更重要的参
考价值,而天文学的发展,离不开观测。所以,中国天文学史上一些重大事件,往往在地中
概念的影响下,围绕着阳城这一具体位置展开,观星台也因此成了这些历史事件的实物见证。
河南登封观星台所见证的中国天文学史比较典型的重大事件,除了周公立表测影定地
中外,还有《太初历》的制订。
公元前104年,西汉王朝开始了制订《太初历》的工作。在制订《太初历》的过程中,
以司马迁为代表的盖天学派同新出现的浑天学派产生了激烈的争论,最后,是浑天学派的重
要人物落下闳“为汉孝武帝于地中转浑天,定时节,作《太初历》”。
高二语文试卷第1页(共8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