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襄阳市南漳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道德与法治?历史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北省襄阳市南漳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道德与法治?历史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16.(10分)
你校的校团委正在开展“见贤思齐,见善则迁”的议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子议题1:分享感动时刻】
斯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在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蓉称号颂授仪式上,“共和国勋章”获
得者、93岁的苹命老兵黄宗德坐着轮椅上台领奖。习近平总书记俯下身,双手紧紧拯住
黄宗德的手,为他佩上勋章说:“您老保重好身体。”
(1)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这个感动的瞬问,请你谈谈中华传统美德为什
么能薪火相传。(6分)
【子议题2:品读经典之美】
文学经典蕴含着做人做事和治国理政的道理。深入挖掘文学经典中“讲仁爱、重民本、
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思想理念,是对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的有力践行。
(2)请你仿照示例,推荐一本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作品,并说明推荐理由。(4分)
示例:《史记》。
理由:本书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等内容,拓宽我们的知识面。
17.(12分)
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在当今社会,将法治教有引入校园,切实做好未成年人违
法犯罪预防工作,对于背少年的成长和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增强法治意识,你所在的班级组织进行模拟法庭活动,请你积极参与进来。
(1)该活动需要竞选一位审判长,你心目中的审判长需要具备哪些优良品质?(4分)
(2)为了保证活动的顺利开展,同学们搜集了三则案例。若你成功竞选为审判长,请你
对这三则案例中主人公行为的性质作出判断。(6分)
案例概况
判断
麦某以蓄意纵火的方式毁坏他人财

物,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
商家因获“差评”,在网络上擅自发布

消数者个人信息
熊某因发布悔母烈士的过激言论被处

以行政拘留7日并处罚款200元
(3)此次模拟法庭活动使同学们对于违法犯罪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请你设计一条宣传
标语,号召更多的同学遵法守法。(2分)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历史试题第4面(共8面)
历史部分(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12题,每题2分,共24分)
18.孔子认为:人要有爱心和同情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
人”。以上体现的思想核心是
A.“仁”
B.“道”
C.“兼爱“非攻”
D.以法治国
19.都江堰在夏季洪水来临时利用弯道动力学的自然规律,将六成以上的江水泻入外江主
流,而后汇入长江,使成都平原免受洪涝灾害。据此可知都江堰的修建
A.凸显了工程的艰巨性
B.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
C.体现了设计的科学性
D.展现了统一王朝的力量
20.今年《哪吒之魔童闹海》在各大影院上映后,“哪吒”形象深入人心。其实“哪吒”最早
是一个印度人,在《罗摩衍那》中是俱毗罗神的三太子,后来随着佛教传入我国,经
过道教的吸收改造,“哪吒变成了托塔李天王的儿子,成了一个中国孩子。以上材料
说明中国文化具有
A.和平性
B.连续性
C.包容性
D.原生性
21.魏晋南北朝时期,氏族人的餐桌上出现了黍、粟、麦、稻等食物,并逐渐取代肉类成
为主食:受氏族饮食的影响,汉族人的肉类来源也得到拓展。这一现象反映了
A.政权更迭频繁
B.民族交融加强
向朋民成
C.中外交流频繁
D.江南地区开发
文在门
兴安
22.右图是《唐长安城平面图》,该图
直观反映了长安城的特点:
东市
A.城市人口众多
B.是国际大都市

C.都市生活繁华
D.规划井然有序
地国
安化门明门好夏门

23.下图是唐朝阎立本绘制的《步辇图》(局部),描绘了唐太宗接见松赞干布派来的求
婚使者的场景。这幅绘画作品可以佐证:
A.唐太宗普于用人
B.唐朝与吐蕃的友好往来
C.唐朝的经济繁荣
D.唐朝的开放与包容
24.据《儒林公议》记载:北宋状元登第,虽将兵数十万,恢复幽蓟(指被辽占据的蓟州和幽
州),逐强虏于穷漠.…其荣亦不可及也。”产生这种价值取向的原因是北宋
A.武将专权
B.崇文抑武
C.尚武轻文
D.积贫积弱
25.两宋时期市舶司的收入情况如下:977年一1076年为50万缗,1140年约为120万缗,
1159年为200万缗,这些数据说明两宋时期
A.海外贸易的发展
B.手工业推动了经济发展
C.造船技术的改进
D.海上丝绸之路达到鼎盛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历史试题第5面(共8面)道德与法治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 分,共28 分)
1. D 8. D
2. C 9. B
3. A 10. B
4. D 11. C
5. B 12. D
6. B 13. B
7. C 14. D
二、非选择题(32 分)
15.(10 分)
(1)①自强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动力;②自强能激发个人潜能,推动自身与国家发展;③
自强是战胜困难的精神力量。
(2)责任感、正义感(或荣誉感、安全感等)。
16.(10 分)
(1)①是中华文化精髓,蕴含民族智慧;②具有生生不息的品质,适应时代需求;③国家和
社会倡导传承。
(2)示例:《论语》。可帮助理解儒家“仁”“礼” 思想,指导个人修养。
17.(12 分)
(1)具备法律知识、公正无私;沉着冷静、逻辑清晰。
(2)①刑事违法行为;②民事违法行为;③行政违法行为。
(3)示例:“学法懂法明底线,遵法守法护平安”。
历史部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 分,共24 分)
1. A 7. B
2. C 8. A
3. C 9. B
4. B 10. B
5. D 11. D
6. B 12. D
二、非选择题(36 分)
30.(8 分)
(1)①加强对关东、江南及东北地区的控制;②适应经济重心南移需求。
(2)河道缩短且更直,以大都为中心。
(3)①是文化遗产载体;②激发民族文化自信;③展现历史文化魅力。
31.(9 分)
(1)秦汉:统一形制货币;宋元:纸币。
(2)①铸造技术进步;②商业繁荣,金属货币不便;③造纸术与印刷术发展。
(3)相同:圆形方孔,钱文用汉字。原因:唐朝文化影响力大,周边政权学习中原文化。
32.(9 分)
(1)丝绸之路。促进亚欧大陆经济、文化和社会互动。
(2)①以客观标准选拔;②自由报考、公开竞争;③推动文化发展、增强爱国心。
(3)①提高欧洲识字率;②降低书籍成本,打破文化垄断;③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33.(10 分)
示例: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秦朝铜权与元朝宣政院印见证国家统一历程。秦铜权体现中央集权,统一度量衡奠定多民族国
家基础;元宣政院印表明西藏纳入版图,体现边疆治理创新。从秦到元,中央通过制度创新加
强控制,促进民族交融,文物印证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在治理中不断巩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