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市二中教育集团初中部联考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西省南昌市二中教育集团初中部联考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阶段性学习质量检测
初一道德与法治、历史试卷
说明:1.本卷道德与法治部分、历史部分均为全开卷考试试卷,考试时间共计150分钟。考
生可携带和查阅相关资料。考试时禁止讨论、交流资料等行为。
2.本卷满分为160分:道德与法治80分,历史80分。
3.本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答案要求写在答题卡,不得在试题卷上作答,否则不给分。
道德与法治部分
一、单项选择(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每小题2分,共36分)
1.青春期一般指人的发有过程中,介于儿童期和成年期之间的过渡期。下列关于青春期说法不
正确的是()
①青春期是人生第一个生长发育期的高峰期
②青春期人体运动系统和神经系统不断成熟
③青春期认知能力得到发展,自我意识增强
④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的变化只会给我们带来烦恼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0后乒乓球运动员孙颖莎,在巴黎奥运会上历经61局激战,获2金1银出色成绩,并作为
亚洲运动员代表登台奥运会闭幕式。荣耀背后,是对梦想的不懈坚持,是失利后的及时整。
她的事例启示我们()
①激发自身潜能,成就精彩人生
②正确面对挫折,增强生命韧性
③合理调节情绪,保持积极心态
④坚持利己主义,注重个人荣誉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3.自尊是对自我价值的肯定,指尊重自己,不向别人卑躬屈节,也不容许别人歧视、侮辱,它
是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下列名言能体现自尊的是()
A.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B.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C.自信者不疑人,人亦信之;自疑者不信人,人亦疑之
D.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
4得益于我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不断迈上新台阶,取得新跨越,中国青少年是
平视世界的一代,是自信的一代。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A.人的自信与国家和民族强盛息息相关
B.青少年平视世界的底气源于强大的祖国
C.自信源于我们成长过程中积累的实力
D.自信源于国家繁荣富强中获得的自豪感
一初一政治和历史第1页(共6页)一
腾嬲C③扫描全能王

5下列行为中,最能体现“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的是()
①初中生小敏因腿部残疾,每天坚持康复训练并自学完成课程
②某科研团队历经十年攻关,突破国外技术封锁实现芯片自主研制
③小杰遇到难题总抱怨“题目太难”,直接抄写同学答案应付作业
④张爷爷退休后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教授青少年传统书法技艺
A.①②③B.①2④C.①③④D.②3④
6.2024年7月27日,“北京中轴线一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始建于元大都、距今已有750余年历史的中轴线,是北京老城的灵魂和脊梁,也是世界上现
存最长、最完整的古代城市轴线。国家文物局为其申报世逢,其目的是()
A.让北京中轴线成为中华民族独特精神标识
B.彰显中华优秀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文化
C.保护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延续文化血脉
D.借鉴和吸收外来文化,发展中国特色文化
7“神舟”飞天、“嫦娥”奔月、“蛟龙”入海、“北斗”指路.…一个个意蕴优美、独具特色的“中国
名”,伴随我国科技发展共赴星辰大海,不仅成为国人耳熟能详、引以为做的文化符号,还
吸引了不少外国民众的关注。如此命名()
①凸显出中华文化的包容力与优越性
②展现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③激发了中国人民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
④增强了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凝聚力、感召力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8.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2025年春期,某校开展课外阅读活动。下表是学校给学
生推荐的课外阅读书目。
推荐书目
推荐理由
《论语》
感受中国古圣先贤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等伦理规范。
《红岩》
感受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的革命意志和深厚的爱国情怀。
《孔繁森日
感受孔繁森勤政为民、自强不息、廉洁奉献等精神。
记》
下列选项与此次阅读活动主题最相符的是(
A.弘扬法治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B.促进民族团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C.践行扶危济困美德,塑造良好的个人道德形象
D,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提升道德品格和人生境界
9.“法律是什么?”这是道德与法治课上老师与同学们进行课堂互动时提出的一个问题。下列
同学的回答中正确的是()
一初一政治和历史第1页(共6页)一
腾C③扫描全能王
全2024—2025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测试卷
七年级(初一)道德与法治(开卷) 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一、 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51 分)
1 2 3 4 5 6 7 8 9
C A B C B C D D B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C A C D A B C C D
二、简要回答(简明扼要,条理清楚。19 小题 7 分,20 小题 8 分,21 小题 8 分,共 23 分)
19.(1)①孔融的团结友爱品格、苏武的爱国精神,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丰富道
德理念和规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方式;②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
化的精髓,是世代相传的民族智慧,是中华民族走向未来的宝贵精神财富。(每点 2 分,
共 4 分)
(2)示例:曾子杀猪。曾子为教育儿子言而有信,在妻子哄骗孩子说杀猪吃肉后,真的杀
了猪。他认为父母是孩子的榜样,不能欺骗孩子。曾子杀猪的故事强调了诚信的重要性。
(3 分)
20. (1)材料一体现了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2 分)材料二体现了求同存异、和
而不同的处世方法。(2 分)
(2) ①我们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要传承核心思想理念:讲仁爱、重民本、守
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②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要弘扬中华人文精
神: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形神兼备、情景交
融的美学追求: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③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要
践行中华传统美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精
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④就是要用它滋养我们
的精神世界,坚定文化自信,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每点 2 分,
任答两点 4 分)
21. (1)材料一体现了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2 分)材料二体现了法律是由国家
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2 分)
(2)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法治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愿景,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
重要标志;法治助推中国梦的实现,是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公平、民心稳定、国家长治久
安的必由之路。(每点 2 分,任答两点 4 分)
三 、探究与实践(紧扣题意,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探究与实践。22 小题 9 分,23 小题
12 分,共 21 分)
22. (1)该平台没有自觉遵守法律规定,其行为是违法行为。(1 分)因为 ①小刘属于限制
民事行为能力人,其打赏行为没有经过父母同意和追认,是无效的;(2 分)②其父母要求
平台返还财物的行为属于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直播平台应依法返还财物。(2 分)
(2)①合理利用网络;②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③增强明辨是非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等。
(每点 2 分,任答两点 4 分)
23.(1)①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的约束力;在法治社会里,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
平等,任何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任何人不论职务高低、功劳大小,只要触犯国家法
律,都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4 分)②宪法和法律赋予未成年人受到特殊保护的权利,
我们要珍惜自己的权利,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同时要尊重和维护他人的权利,自觉履行
公民应尽的义务。(2 分)
(2)①家庭:对子女不仅要在生活上关心和照顾,还要注重在思想上的教育培养;② 学
校:加强道德和法治教育,增强学生道德观念和法治意识;③政府:履行主体责任,净化
社会环境、网络环境,创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每点 2 分,共 6 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