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年春期期末文化素质调研七年级历史作业图注意事项:1.本作业共6页,两个大题,满分50分,时间60分钟。2作业上不要答题,选择题请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非选择题请用05毫米黑色水笔或签字笔直接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答在作业上的答无效.3.作答前请将答题卡上的学校、姓名、班级、座号、学生编号填涂完整舒:一、选择题(共20小题,20分。)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代号涂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1.隋唐时期,洛阳成为当时商贾云集、物资集散清大运可示意的大都市。据右图可知,洛阳经济地位的上升得益于A.国家政策大力支持B.“天下之中的位置C.大运河以其为中心D.位于运河与长江交汇处2.《旧唐书·李密传》描述隋末社会状况:“父母不保其赤子,夫妻相弃于匡床,万户则城郭空虚,千里则烟火断灭。”出现该状况的主要原因是A.隋炀帝的暴政B.法律十分严苛C.自然灾害严重D.隋文帝的改革3.“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联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这段材料表明了唐太宗爵A.整顿吏治B.虚心纳谏C.任用贤才D.发展生产4.对下图所示的两件文物,认识正确的是三彩釉陶载乐骆驼邢窑白釉瓷罐A.都可以佐证矿治业的发展B.都可以用来研究唐朝的民族关系C.唐朝的音乐艺术可作参考D.都可以用来研究唐朝陶瓷业的发展5.清代学者赵翼指出:“五代诸镇节度使,未有不用勋臣武将者…五代之乱,朝廷威令不行,藩帅劫财之风,甚于盗贼,强夺枉杀,无复人理。”作者意在说明五代十国时期A.藩镇割据政权更迭B.结束分裂实现统C.宦官专权统治腐败D.武将专权危害巨大七年级历史第1页(共6页6.“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材料反映了唐太宗A.重视发展农业B.开明的民族政策C.重视广纳贤才合D.开放的对外政策7。据史料记载,孙思邈编著的《千金方》突破了汉朝名医张仲景学说的理论框架。他认为,诊断不必完全根据《黄帝内经》,用药也不必完全根据《(神农本草经》,只需吸取其中合理成分即可。这体现了孙思邈治学方面注重A.旁征博引大量史料B.药物采集使用C.继承和创新相结合D.自身医德修养8.“诗圣”杜甫曾经这样形容自己的生活一“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造成当时杜甫生活颠沛痛苦的“烽火”是指A.黄巢起义地B.朱温灭唐C.安史之乱D.陈桥兵变9.澶渊之盟后,出现了“辽海编户数十万,耕垦千余里辽之农谷至是为盛”的景象。宋每年按约所输岁币,使辽的“军国经费多所仰给”…据此可知澶渊之盟A.使北宋的财政状况日益好转B.加速了辽国社会经济的发展】C.加剧了辽宋民族之间的矛盾D.造成北宋官僚队伍日益膨胀10.岳飞不仅在南宋受到崇奉,金章宗也称他“飞之威名战功暴于南北”,元朝官修《宋史》评价岳飞“文武全器、仁智并施,在灭宋之战中对岳飞庙等祭祀场所予以保护。岳飞受到尊崇和怀念是因为他A.力促宋辽和谈B.誓死尽忠报国C.组织军队抗元D.秉持廉洁奉公1山.元朝行省辖区广阔,权力较为集中,与未朝分割地方权力、相互制衡的制度意图明显不同,但元朝行省权力又能做到“大而不专”,这表明行省制A.有效维护大一统的局面B.削弱了中央对地方的管辖C.缓和了各民族间的矛盾D.结束了多个民族政权并立12.两宋时期,南方人口占全国比例升至60%以上,太湖流域有“苏湖熟,天下足”的民谚,南宋时两浙、江南东西等贡献了全国75%的赋税。由此可见A.南方成为全国经济重心B.民族交融进程显著加快C.南方成为国家政治中心D.经济重心南移始于宋代13.宋朝设市舶司,掌管检查出入海港的船舶,征收商税,收购政府专卖品和管理外商的官署。市舶司的设置说明宋朝A.贸易管理严格B.税收来源单一C.重视海外贸易D.造船技术高超14.“饮食,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这体现了朱熹的什么主张A.经世致用B.人欲即天理C.理气合一【7D.存天理,灭人欲15.司马光在完成这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后,末神宗认为此书是“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而将其定名为《资治通鉴》。据此可知《资治通鉴》价值在于详细记载了北宋前的历史B.提供历史经验以警示后人A.C.详细记录帝王将相的活动D.是中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七年级历史2项(共6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