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兰考县2024一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八年级语文学科学业评价试题顾号三总分等级得分一、积累与运用(30分)1.19 1年中国重返联合国后,在世界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进程中,实现逐渐从旁观者、跟进者、参与①(A.ymB.yù)者、贡献者向引领者的角色转换。中国中国塞罕坝的“绿色奇迹”让世界甲(.有目共睹B.刮目相看),北京大气治理经验受到联合国环境规划shi②(A.暑B.署)的肯定。中国正在乙(A.探索B.探究)一条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环境与实现经济增长多赢的发展路径,为绿色发展贡献中国方案。中国将继续在南南合作框架内积极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1)为文中①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根据拼音为文中②处选择正确的汉字(只填序号)(2分)①(②)从文中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甲、乙处。(只填序号)(2分)(3)下列句子中,填入文中画波浪线处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①积极推进2015年通过的《巴黎协定》达成和落实②秉承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慕③促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和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实施A.①②③B.③①②C.②①③D.②③①2.诗文积累。(10分)型草在那起伏跌宕的古诗文中,我们在《兼葭》中目睹“(1)白露为霜”朦胧的境界、萧瑟秋景:韩愈由“伯乐相马”这个古老的传说,提出了“世有伯乐,(2)。”的关于人才问题的新意:杜甫在草堂为秋风所破时,推己及人写下“(3),(4)的诗句。表现其博爱的胸襟和炽热的忧国忧民情怀:茶在“(5)(6)”的破山寺,诗人常建参悟着空寂中的禅意。词人陆游用“(7)(8)”这两句盛赞梅花的品格,同时,借此表达个人独立不倚、坚持正义的人格:苏轼被贬黄州定慧院寓居时写下了“(9)(10)的诗句,表现他心境的孤独和志趣的高洁。-1-2025年6月25日下午8:253.名著阅读交流。(共6分)阅读助读资料任务《经典常谈》中对字体的讨论涉及(1)下面的字属于字体。(1书体的演变:甲骨文、金文、小分)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東馬炮《经典常谈》《经典常谈》目录《尚书》第三…18(页码)(2)小语想要为古代的游说之士撰写几则人物小传,需要搜集资料,《春秋》三传第六…42建议阅读章节。(填写完整“四书”第七…49的章节标题)(2分)《战国策》第八…56名著阅读交流会上,小文分享他(3)请结合保尔·柯察金的经历,谈谈你对这处摘录的理解。(3分)的读书摘录。《钢铁是怎样炼【小文的摘录】成的》人的生命力,是在痛苦的煎熬中果,真出白强大起来的。路遥《平凡的世界》4.“和”的思想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学校开展“以和为贵”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1)请按对联要求,从以下句子中选出一副符合“以和为贵”主题的对联作为活动的宣传人标语。(只填序号)(2分)①刻核为舟东坡文章生光辉②将相和有容乃大成经典③智者择善而从仁作贤④君子知书达理和为贵⑤以刀为笔方寸之间纳万象⑥六尺巷邻里相让永流传上联:下联:(2)下面的班会开场白部分,画线句有用词不当的语病,请你提出修改建议。(2分)同学们,大家好!“和为贵,谐为美”、“和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生活的主旋律,构建和谐校园更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与义务。今天我们召开“和为贵,谐为美”主题班会,希望大家通过此次班会更深刻地认识和谐的内涵。下面我宣布“和为贵,谐为美”主题班会现在开始。(3)班会上,王老师展示了一幅宣传画,请你解说。①该宣传画由两部分组成。上面画的是:(2分)下面有两行字:和谐社会、美好家园。2025年6月25日意下午8:26(2分)-2-兰考县2024一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八年级语文参考答案1.(1)B(2)BA(3)C2.(1)蒹葭苍苍(注意“葭”的书写)(2)然后有千里马(3)安得广厦千万间(4)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5)曲径通幽处(6)禅房花木深(7)零落成泥碾作尘(8)只有香如故(9)拣尽寒枝不肯栖(10)寂寞沙洲冷3.隶书《<战国策>第八》示例:保尔的一生经历了无数的痛苦。年轻的保尔为拯救朱赫来而遭逮捕,在狱中表现得坚贞不屈,出狱后参军,在战场上浴血奋战,身负重伤后靠顽强的生命意志苏醒。出院后,他离开了部队,参加肃反和修筑铁路,均表现出了坚持真理和不怕艰险的大无畏精神。残酷的战争、艰苦的劳动、繁重的工作使保尔病倒了,他双目失明,全身瘫痪,但他以惊人的毅力从事文学创作,最终获得了成功。在无数的痛苦中,在重重的矛盾和艰难中,保尔一次次战胜疾病和伤痛,越来越成熟、坚强,最终把自己锤炼成一块“钢铁”。4、(1)上联:②下联:⑥或上联:④下联:③(2)把“认识”改为“理解”。(3)①相互连接在一起的手,围着一幅中国版图,图上有一间房屋,屋旁有几棵树。②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为建设我们的和谐社会、美好家园贡献一份力量。5.c6.“颓然”本意为娄靡不振地倒下、消沉颓废的样子,这个词赋予小白桦人的情态,生动地写出了小白桦树被炮火劈裂开来,树冠连枝带叶都倾倒在地面上几乎丧失生命力的样子,表达了作者对小白桦树的同情、爱怜。 .每一句单独成段起突出强调作用。表达作者对这棵遭遇战争炮火摧残的小白桦树的同情、怜爱以及对战争的痛斥与厌恶。8.①白桦树纤细、柔弱、娇嫩,却有一股坚强的生命韧性:②白桦树生长在冰天雪地、辽阔粗犷的北国,却苗条轻巧,充满诗意与灵性:③白桦树有一种纯洁的美感;④白桦树雪白的树权在大片碧绿浓荫的森林间显得鲜明悦目,特别轻盈活泼。9.赏景品茗“你不得不承认这山洞里的桃源世界确实还在继续着陶渊明所创造的那个生命境界和审美意境。”或“桃花源不只是风景,而是一种生活符号,一种文化标记。”桃花源的景色,如梦如幻,人民淳朴,生活和谐。/向往其理想社会,反思现实纷扰。/愿世间皆如此,宁静致远。(意对即可)10,“正是”、“晚照中”“红浪滚滚”、“铺向”应该重音朗读。理由:有助于突出句子的重点和情感。重读“正是”强调了时间的特定性;“开花季节”和“晚照中”描绘了美丽的场景;“红浪滚滚”形象地表现了花海的壮观;“铺向”则突出了这种美景的广阔和延伸,这样的重音设计能够更生动地展现陶渊明游桃花源时所见的美景及其内心感受。11.示例:针对这一建议,我认为应该保持选文中人物活动与自然美景的平衡。虽然选文中自然美景的描写相对较少,但作者正是通过人物的活动和互动,展示了“桃花源”的社会和谐与安宁。过多强调自然风景可能会削弱这种社会层面的展示。同时,作者通过“桃花源”的描绘,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和向往,而人物活动正是这一追求的具体体现。因此,建议在拍摄时既要展现“桃花源”的自然美,也要充分呈现人物活动,从而全面反映作者的写作意图。12.(1)C(2)示例:陶渊明步入今日的“桃花源”,眼中闪耀着惊喜与赞叹。他微笑着,目光在青山绿水间流连忘返,似乎想要将每一处美景都深深印在脑海。他轻轻抚摸着身旁的花草,感受着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心中充满了对这片乐土的喜爱和感慨,仿佛见到了自己理想中的世界。他的神情宁静而满足,仿佛在这里找到了真正的归宿。13.记载盘旋飞翔猿啼声的清脆、悠扬闭上眼睛14.(1)山野中的雾气,空气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吹拂的结果。(2)熊在咆哮,龙在长吟,它们的声音回荡在岩泉之间,使得深林中的树木都为之颤抖,层层山峰也感到震惊。15.示例:在【甲】文中,庄子通过夸张的手法,描绘了鲲鹏的庞大身形和飞翔的壮观景象。这种宏大的想象,不仅展现了银鹏的非凡气势,也寓含了作者对自由和理想的追求。同时,文中还通过“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等句子,将自然界的微小现象与鲲鹏的宏大景象相对比,进一步凸显了想象的瑰丽和丰富。在【乙】文中,李白则以梦境为媒介,展开了一系列奇幻的想象。他梦到自己一夜飞渡镜湖,到达剡溪,并见到了谢灵运的宿处和清澈的绿水。接着,他穿上谢公屐,登上青云梯,看到了半壁海日和空中天鸡。随着山路千岩万转,他迷花倚石,不知不觉天色己晚。此时,熊咆龙吟、云青青欲雨、水澹澹生烟等景象相继出现,将梦境推向了高潮。最后,他更是看到了洞天石扉訇然中开、日月照耀金银台等奇幻景象,以及云之君、仙之人等神秘人物纷纷而来下的壮观场面。这些想象不仅瑰丽奇特,而且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展现了李白对自由、美好和神秘的向往。16.C(“文书”在此处是官府下达的文件,而“敕”是皇帝的诏令。黄衣使者作为宫使,手把文书、口称救令,实则是假借皇帝名义进行掠夺,并非“狐假虎威”)17.这样写可以充分展现卖炭翁的炭来之不易,更能体现出卖炭翁的艰难处境,为下文宫使抢炭的暴行作了辅垫,更能突出“苦宫市”的主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八年级语文参考答案.pdf 河南省开封市兰考县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八年级语文学科学业评价试题.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