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广元市2025年中考语文真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四川省广元市2025年中考语文真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四川省广元市2025年中考语文试题
说 明:
1.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 本试卷共五个任务24个小题。
3. 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答题,写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选择题必须使用2B 铅笔填涂答案,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墨迹签字笔答题。
4. 考试结束,将答题卡和试卷一并交回。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国精神震古烁今,中国自信坚定昂扬。
任务 一 :明孔子思想 筑 文 化 根 基 (18 分 )
活动一:知孔子
孔子,儒家学派的创始者,怀揣匡扶天下的抱负,以恢复周礼为使命,带领弟子们周游列国,14年(diān) 沛流离、风餐露宿、不辞辛劳。他的言行被弟子们编(zhuàn) 成《论语》,这一儒家经典大道至简、要言不烦,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孔子的一生,是求 “仁”的一生,他所 (chàng) 导的“仁”,是一种矢志不渝的信念,是一种勇往无前的精神,更是一种天地间的浩然之气。
自汉以来,历代帝王仕儒向他敬奉了无数桂冠,他被尊为“大成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他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军事家、史学家和文学家之一,他以仁、义、礼、智、信为基,以孝、廉、恭、俭、敏为栋,以和合、中庸、教化、六艺为梁,以《诗》《书》《礼》《易》《乐》《春秋》为椽,以忠、德、宽、恕、勇为脊, 搭建起中华民族最初的精神大厦,孕育出中华民族最早的人文思想。
韧性的生命,进取的态度,崇高的追求,无尽的乐观……孔子如一座人文精神的高山,屹立在中国历史的浩荡长风中,成为中华民族吐故纳新、绵延不绝的精神丰碑。
1. 根据拼音,在下面的田字格中规范书写正确的汉字。(3分)
diān zhuàn chàng
(1) 沛 ( 2 ) 编 (3) 导
2. 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上正确的读音。(3分)
( 1 ) 冠 ( ) ( 2 ) 脊 ( ) ( 3 ) 崇 ( )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3 分 )
A.《论语》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原因,是因为它大道至简、要言不烦。
B.孔子所求的“仁”,是一种矢志不渝的信念。
C.孔子卓越的思想,被后世尊为“大成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
D.当孔子用韧性的生命、进取的态度乐观面对时,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丰碑。
4.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 3 分 )
A.“孔子带领弟子们周游列国”这句话的主干是“孔子带领弟子们”。
B.“椽”读“chuán”, 在这里作形容词,用来形容放在檩上架着瓦的木条。
C.“四书五经”中的“五经”是指《诗》《书》《礼》《乐》《春秋》。
D.“跨越时空”是动宾短语,“吐故纳新”是并列短语,“人文精神”是偏正短语。
活动二:承理念
①回溯2500年的漫长时光,“有教无类”教育思想闪耀着璀璨光芒。孔子以“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的果敢,打破学在官府的森严壁垒,让竹简的墨香飘入平民茅舍。他以超越贫富、地域与禀赋差异的博大胸襟,开创了平民教育的先河,开辟了人才流动的通道。
②跨越生生不息的历史长河,“有教无类”教育思想焕发着蓬勃生机。今天,国家通过立法,坚定兑现“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庄严承诺。全面普及义务教育,保障适龄儿童接受教育的权利,让所有孩子都有学上;全面实施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战略,努力缩小城乡教育差距,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高品质教育;积极构建全民终身教育体系,提高终身学习公共服务水平, 加快建设教育强国。
③奔向教育现代化的崭新征程,“有教无类”教育思想指引着前行方向。 , ; , ;能力培养上, 。传统智慧与现代理念的深度融合,创造出独具中国 特色的教育新样态。
④白驹过隙,时光荏苒。从杏坛讲学的孔子,到万千深耕教育的工作者,他们在追寻教育质量与公平的道路上砥砺求索、不辍前行。相信在“有教无类”思想的引领下,中国式现代化教育必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注入强劲动力。
5. 下列对文段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 分 )
A.第①段以孔子开创平民教育先河的事例作为事实论据。
B.第②段从三个方面论证了“‘有教无类’教育思想焕发着蓬勃生机”这一论点。
C.第④段运用了道理论证与对比论证的方法。
D.上述文段采用了先分后总的论证结构。
6.在第③段横线处填入以下句子,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3分)
①教育实践中
②“以德化人”与“立德树人”共生共进
③“因材施教”与“差异教学”互融互鉴
④理念浸润下
⑤“学以致用”与“迁移拓展”相辅相成
A.④②①③⑤
B.⑤③①④②
C.②③①④⑤
D.①②⑤③④
任务二:展戏剧风采 感非遗魅力(23分)
舞台小天地,天地大舞台。请结合材料,完成7~9小题。
7.下列选项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 分 )
A.风筝制作与京剧脸谱都属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B.瘦燕风筝与京剧中的“旦”都可以用来表示女性。
C.“燕子风筝”按身形特征可分为肥燕风筝、瘦燕风筝、雏燕风筝。
D.不同类型的“燕子风筝”在头部设计上各具特色,这一点与京剧行当中的脸谱相似。
8.京胡、大锣是京剧演出中重要的伴奏乐器。京胡音色圆润浑厚,能表达深沉的情感; 大锣音色洪亮,可表达愤怒情绪或营造紧张氛围。若用这两种乐器为改编后的京剧 《卖炭翁》伴奏,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 3 分 )
A.“我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应用大锣伴奏,突出卖炭翁的声音洪亮。
B.“可怜我身上衣正单啊,却满心担忧,生怕天气不够寒!”应用京胡伴奏,表达卖 炭翁的无奈和悲伤。
C.“我奉皇命买你这车炭,还不快快给爷送来!”要表达黄衣使者愤怒的情绪,可用 京胡伴奏。
D. “满满一车炭啊,却换不来身上衣裳口中食!”要营造强硬紧迫的氛围,应用大锣伴奏。
9. (1)学校拟开展“中国古典戏剧节”活动。下列最不适合作为本次戏剧节展演的一部名著是( ) ( 3 分 )
A.《西游记》——角色扮演,体验取经之路的艰难险阻。
B.《水浒传》——场景再现,感悟梁山好汉的爱恨情仇。
C.《骆驼祥子》——对话演绎,感受祥子人生的三起三落。
D.《儒林外史》——群相同台,体会不同视角的儒林百态。
(2)戏如人生,脸谱用不同的颜色展示不同的人物性格。请你从上题给出的四部名著中任选一个你喜欢的人物,仿照【设计示例】,用颜色为“他”设计脸谱并阐释理由。(4分)
【颜色内涵】 红忠紫孝,黑正粉老。黄狠灰贪,蓝勇绿暴。 水白奸邪,油白狂傲。灵神佛精,金银普照。 【设计示例】 我为包拯设计脸谱。它以黑色为主色调,象征包拯的刚正不阿、铁面无私。额头标志性的“明月”,寓意他能明辨是非。这一设计,鲜明地展现出包拯的清官形象和威严气质。
(3)剧本是戏剧演出的文本依据。请结合上题你所选择的人物,仿照【改写示例】创作剧本,展现戏剧冲突。(微写作,不少于100字)(10分)
【改写示例】 (某天傍晚,孙权不停地踱步,时而摸摸胡子,时而背手低头沉思,神色严肃) 吕 蒙 (大步上前,向孙权行礼,神色恭谨)主公,有何吩咐 孙权 (面对吕蒙,言辞恳切)爱卿如今已是掌管军中事务之人,不可以不学习呀! 吕 蒙 (面露难色)可是,臣实在是军务繁忙,学习…… ·这……依臣看来,这事还是 再缓缓吧。
任务三:品经典诗文悟先贤精神(32分)
活动一:读古文
请阅读【甲】【乙】两文,结合梳理的学习笔记,完成10~14小题。
【 甲】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 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其 远而无所至极邪 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选自《北冥有鱼》)
【乙】孝公既用卫鞅,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己。卫鞅曰:“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 者不谋于众。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 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 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①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
(选自《史记 · 商君列传》,有删改)
【注释】①黥(qíng): 这里指墨刑,用刀刺刻犯人的面额,再涂上墨。
10. 释实词。请解释①、②、③处加点实词的意思。(3分)
11. 明句读。请用“/”给第④处语句断句。(限3处)(3分)
故 汤 武 不 循 古 而 王 夏 殷 不 易 礼 而 亡 反 古 者 不 可 非 而 循 礼 者 不 足 多 。
12. 理虚词。下列选项与第⑤处“太子,君嗣也”中的“也”用法一致的是( ) ( 3 分 )
A.《齐谐》者,志怪者也 B.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C.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D.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13. 译句子。请将第⑥、⑦两处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4. 悟主旨。“变”与“不变”是在不同境况下的不同选择。请结合上面的读书笔记,谈谈 你对【链接材料】中“变”与“不变”的看法。(4分)
【链接材料】子墨子言见染丝者而叹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 亦变。五入必,而已则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 (选自《墨子 ·所染》,有删改)
活动二:鉴诗词
15.请将空缺处的古诗文原句补充完整。(6分)
漫步古诗苑,我们读懂了诸葛亮《诫子书》“非淡泊无以明志, ① _”的修身理念;王湾《次北固山下》“ ② ,江春人旧年”的理性哲思;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 ③ ”的济世情怀;李贺《雁门太守 行》“报君黄金台上意, ④ ”的慷慨气节;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 见赠》“ ⑤ , ⑥ ”的豁达心境。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6小题。
【注释】①乌金:本为铜与金的合金,色黑紫,这里指煤炭。②燔(jué) 火:小火把。③鼎彝(yí): 原指古代铜铸的器具,后来专指帝王宗庙的祭器,引申为国家朝廷的代称。
16. (1)两首诗从题材上看都属于. 诗,都运用了 的写作手法,其语言风格却不尽相同:《石灰吟… ③ ,《咏煤炭》含蓄典雅。(3分)
(2)《四库提要》评论于谦:“志存开济……而品格转出文士上”。请结合两首诗,谈谈诗人于谦之品格。(4分)
任务四:读诗意人生 看自信中国(27分)
活动一:赏美文
一生泛舟“译海” 百岁仍是少年
①北大畅春园,每至深夜,总有一盏灯亮起。
②那盏灯,属于翻译家许渊冲。它陪伴着他,在一个又一个黑夜,徜徉于唐诗宋词和莎士比亚的世界;陪伴着他,以笔为桨撑起生命之舟涉渡时光之海。因为他,西方世界知晓了李白、杜甫、白居易、苏东坡、李清照、汤显祖……因为他,中国读者认识了于连、哈姆雷特、包法利夫人、罗密欧与朱丽叶……他是钱钟书的得意门生、杨振宁的同窗挚友、俞敏洪的授业恩师。
③2021年4月18日,许渊冲先生迎来自己的100岁生日。我们来到他家中,走近大师, 也走近一段百年传奇。
④爬上三楼,推开门,迎面是昏暗狭窄仅够容纳一张餐桌的门厅,两侧分别是专门用来打字的电脑间,以及堆满书籍和文稿的书房兼卧室。这间70平方米的公寓,墙壁泛黄,家具陈旧,他住了近40年。书房靠窗的角落,有张不大的书桌。上面挂着一幅隶书—— “译古今诗词,翻世界名著,创三美理论,饮彤霞晓露 ”——正是他一生的写照。
⑤见我们来了,许渊冲先生忙从打字间走出,换上一件细格子西服,坐进厚实的米色单人皮沙发,那是家里唯一上点儿档次的家具。仔细看,扶手处皮子已裂,斑驳中露出海绵。采访尚未开始,旧日气息已扑面而来。他眯起眼睛,细数往事……
⑥这位能够在古典与现代文学中纵横驰骋,在中、英、法文的世界里自由穿越的大师,并非天生。他年少时是讨厌英文的,甚至有不及格的危险。谁知到了高二,他背熟30篇英文短文,忽然开了窍,成绩一下子跃居全班第二。1938年,17岁的许渊冲以优异成绩考入西南联大外文系。1941 年,美国派出“飞虎队”援助中国对日作战,需要大批英文翻译。许渊冲和三十几个同学一起报了名。在当年的日记中,年仅20岁的许渊冲写下:“大约翻译真是我的优势,我应该做创造美的工作了。”自此,择一事,终一生。
⑦在翻译界,许渊冲先生大名鼎鼎,德高望重,但也争议不少。他绰号“许大炮”,不 仅人长得高大,嗓门大,也好辩论,爱“开炮”。他坚持文学翻译是“三美”“三之”的艺术,要追求“意美、音美和形美”,使读者“知之、好之、乐之”。他总想通过“再创作” 来“胜过原作”,更将追求美、创造美视为毕生目标。他的最新译作,前人将题目译为《一位女士的画像》,他译成《伊人倩影》。“中国的文化深啊!‘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伊人两个字很妙的。你看,说一个人美丽的影子,倩影比画像好多了。从某个意义上来说,我的译文比原文更美。”
⑧说着,许先生突然一跃而起,快步迈向对面的书架,从那个花15块钱买的旧书架上,迅速而准确地找到一本书,又迅速而准确地翻出其中一页,那是一篇赞美他翻译艺术的文章, 题目是《美化之翻译》。那一瞬间,我面前仿佛不是一位百岁老人,而是当年在西南联大每次考试总争第一的少年。
⑨许渊冲先生说过,“在不歪曲作者意思的情况下,翻译一定要把一个民族文化的味道、精髓、灵魂体现出来”“只有坚持中国文化的美感,才能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也许这就是他执着于意译的理由——让世界看到中国文化之美。为此,他先后出版了180多本翻译著作。家里占据两面墙的书架上,他自己的书几乎都要放不下了,逐渐占领了墙角、沙发、地板……一同前往的出版社编辑,带去许先生刚出版的新书,新书摆了满满一桌子。他逐一拿起端详,露出孩童般的笑容。很难想象,这位笑容灿烂、话语铿锵的老人,在2007年就查出直肠癌,医生保守估计他还能再活7年。而7年后的2014年,他不但没有走向生命的终点,反而拿下国际翻译界最高奖“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成为该奖项自1990年设立以 来首位获此殊荣的亚洲翻译家。
⑩百年如梦。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般走过一个世纪,他的秘诀就是如此简单—— 心无旁骛。他用澎湃的激情、美丽的文字驾起一叶扁舟,载我们穿越于东西方文明之海,采撷文学的奇珍异宝,从一花一叶中看到大千世界。
他挥洒着诗意,走过百岁人生。
(摘编自《新华每日电讯》)
17. 人惟求旧,物惟求新。作者却用大量笔墨描写了一些看似不起眼的老物件:一盏总是亮 着的灯、一张堆满书籍和文稿的不大书桌、一把斑驳中露出海绵的单人皮沙发……请联 系全文,谈谈作者着力描写这些“老物件”的原因。(4分)
18. 择一事,终一生。请结合文章内容,梳理许先生的翻译之路,完成下面的图表。(4分)
19. 在阅读文章时,有同学对下面一段文字的位置和删留发生了争论。
许先生的生活非常规律。早上8点多起床,上午会客或看书,下午将夜晚的翻译成果敲进电脑。晚饭后,他总要骑着自行车去外面吹吹风,看看月亮。采访当天,许先生照例工作到凌晨两三点。他常将英国诗人托马斯· 摩尔的诗句挂在嘴边,“延长生命最好的办法,是从夜里偷几个钟点”。一百岁的他,仍伏在那张小书桌前,像沉浸在学习中的少年,认真地写下每一个字。
A 同学:这段文字应放在第⑥段后,补充介绍许先生的规律生活。 B 同学:这段文字应放在第⑨段后,补充介绍许先生的规律生活。 C 同学:这段文字应删去,不需要补充介绍许先生的规律生活。
你最认同哪位同学的观点,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看法。(4分)
20. 文章最后一段写到:“他挥洒着诗意,走过百岁人生”。请联系全文,谈谈许先生在百 岁人生中是如何挥洒诗意的。(4分)
活动二:析材料
材料二:近年来,我国智能光计算芯片、类脑互补视觉芯片等一批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今天的中国,科技进步贡献率逾60%,拥有26个全球百强科技创新集群、连续两年位居世界第一,是世界上首个发明专利有效量突破400万件的国家……今天的中国,深入践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坚持推动开放合作,营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坚持全面 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充分激发创新创造活力;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一起抓,既多出科技成果,又把科技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继 承并发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不怕牺牲、敢于胜利的革命精神……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 掌握了创新中国的“密钥”。
(摘编自《人民日报》)
材料三:中国功夫邂逅柬埔寨斗狮拳,中国传统服饰走上温哥华街头,中国电影跻身全球影史票房榜前列……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舞台华丽绽放的同时,彰显了中国形象与中国品质,提升了中国的文化自信。随着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智驾解决方案等关键技术的突破,汽车行业实现了“反向合资”“技术出海”,中国正主动承担起更多“赋能型大国”的责任,中国的科技创新并非独善其身,而是在交流合作中分享机遇,在实现成果共享、生态共建、发展共赢的同时贡献中国智慧。近年来,中国提出亲诚惠容周边外交理念,已同周边17国达成构建命运共同体共识,同周边25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协议,成为18国的最大贸易伙伴,在中南半岛和中亚地区形成命运共同体“两大集群”……这是中国自古以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价值观的体现,更是中国自信引领下的人文相通、利益相融、命运与共。
(摘编自《人民日报》)
21. 阅读三则材料,从下列选项中选出正确的一项( ) ( 3 分 )
A. 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发明专利有效量突破400万件的国家,科技进步贡献率近60%。
B. 随着汽车行业实现“反向合资”“技术出海”,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智驾解 决方案等关键技术取得实质性突破。
C. 新闻注重准确性与客观性,所以材料二、材料三中没有体现作者的情感。
D. 上述三则材料表明:“中国发展始终靠的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从不靠谁的恩赐, 更不畏惧任何无理打压。”
22. 阅读材料一中的图2,你能得出哪些结论 请把你的结论写下来。(4分)
23. 请结合上面三则材料,简要概括中国自信表现在哪些方面。(4分)
任务五:惜青春年华 写光阴故事(50分)
24.“一寸光阴”到底有多久 是日晷影子移动的一寸,是许渊冲先生“夜里偷来的几个钟 点”,是自己从稚嫩懵懂到振翼欲飞的初中三年……时间不语,却回答了所有的问题; 时间不停,却记录下过往的点点滴滴。请以“光阴的故事”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剧本外,文体自选。③不得抄袭,不得套 作。④不少于600字,不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1 . (3分,1空1分)(1)颠 ( 2 ) 撰 ( 3 ) 倡
2 . (3分,1空1分)(1)guān(2)jǐ (3)chóng
3~9(1):BDCACBC ( 每 个 3 分 )
9(2)(4分)示例:我为孙悟空设计脸谱。它以油白色为主色调,象征孙悟空桀骜不驯、无视权威的性格。两侧脸颊用“红色”晕染,映衬出他对师父矢志不渝、始终相随的一片忠 心。脸谱上再以蓝色、金色线条点缀,凸显其英勇无畏的胆识和神通广大的本领。这一设计 充分展现了孙悟空狂傲忠勇的个性特点。(答案人物只能出自于《西游记》、《水浒传》、《骆 驼祥子》、《儒林外史》四部名著,人物性格与颜色对应,言之有理即可)
9(3)(10分)略。(给分要点:具体场景;人物描写;故事情节;矛盾冲突)
10. (3分,1词1分)①恐:害怕 ②法:效法 ③趋:服从
11. (3分,1处1分)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
12. (3分)A
13. (6分,每句3分)
⑥(大鹏)乘着旋风盘旋飞至九万里的高空,凭借着六月的大风离开。(“抟”、“息”各 1分,句意1分)
⑦法令在百姓中实行满一年,秦国百姓到国都来说新法不适宜的人数以千计。(“期”、 “之”各1分,句意1分)
14. (4分)鹏之变和商鞅之变都体现了对理想的坚守,链接材料中墨子借丝在不同颜色的 浸染中发生的不同变化,得出“染不可不慎”的道理,强调了外部环境对事物的影响。因此 变与不变都需要理性思考,既要有与时俱进的视野和魄力,也要有“出淤泥而不染”的坚守。 (言之有理,意思接近即可)
15. (6分,1句1分)①非宁静无以致远;②海日生残夜;③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④提携玉龙为君死;⑤沉舟侧畔千帆过;⑥病树前头万木春
16. (1)(3分,1空1分)①咏物②托物言志(借物喻人)③质朴刚健(自然简洁、平实 自然)意思接近即可
(2)(4分《石灰吟》“千锤万击”“烈火焚烧”“若等闲”“全不怕”可以看出诗人像石 灰一样不怕任何艰险,不怕牺牲一切的高贵品质。)咏煤炭》中,抓住“鼎彝”“铁石”等意 象,通过写煤炭的胸怀、志愿,突出诗人以天下为己任、忧国爱民、鞠躬尽瘁的 抱负两诗 用黑(煤炭)白(石灰)分明的颜色,表达了诗人追求本真、清白、正直的高贵品质。(言 之有理,意思接近即可)
17. (4分)①老物件营造了一种古朴怀旧的氛围,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②这些老物件 见证了许渊冲先生勤勉简朴、敬业乐业、心无旁骛等高贵的精神品质。(言之有理,意思接 近即可)
18. (4分,每空1分)①背熟30篇英文短文,忽然开窍;②17岁时(1938年);③投身抗 战工作,走上翻译之路;④93岁时(2014年)
19. (4分)(分层给分,选B 满分4分,选C 满分3分,选A 仅得1分,言之有理,意思接近即可)
选B (满分4分):①在⑥-⑨段中,作者对许渊冲先生择翻译一事,终其一生进行了具 体叙述,而补充文段为许渊冲先生的规律生活,放在第⑨段后起补充作用;②补充文段中最 后一句“一百岁的他……”与第⑩段的开头“百年如梦”衔接紧凑,语意连贯;③加人补充 段落,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选 C (满分3分):①文章以许先生“择一事,终一生”展开叙述,与补充段落提到的 规律生活没有必然联系;②文章情感在叙述中逐渐深华,补充段落加入后冲淡了读者的审美 和阅读体验,所以可以删去。
选 A ( 仅 得 1 分 )
20. (4分)①许渊冲先生把翻译当作一生的挚爱,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度过了诗意的一生;
②他用一生的时间把翻译事业做到极致,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③他的一生都在追求内心的 赤诚纯粹,坚定从容。(言之有理,意思接近即可,任答2点得4分)
21. (3分)D
22. (4分)①2023年中国与“丝路电商”伙伴国进出口贸易额均呈增长趋势;②出口贸易 以电器和机械设备等工业制品为主;③进口贸易以乳制品和粮食等原材料为主。(言之有理, 意思接近即可,任答2点得4分)
23. (4分)①从中国文化上体现中国自信:中国功夫、中国服饰、中国电影在世界舞台上 华丽绽放;②从中国科技上体现中国自信:智能光计算芯片、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汽 车行业“反向合资”“技术出海”、科技进步贡献率逾60%… … ;③从中国经济上体现中国自 信:中国进出口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不断增长;④从中国制度上体现中国自信:出台多项政 策,坚持科技、教育、人才一起抓,体现中国的人文相通、利益相融、命运与共;⑤传承并 弘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大无畏革命精神,面对无理打压,采取有理有节的反制措施。 (言之有理,意思接近即可,任答2点得4分)
24 . (50分)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