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改造我们的学习》课件(共22张PPT)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1《改造我们的学习》课件(共22张PPT)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资源简介

(共22张PPT)
改造我们的学习
毛泽东
写作背景
1941年5月,毛泽东同志在延安高级干部会议上作《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标志着整风开始。毛泽东之所以要发动延安整风,是有着深刻历史背景的,尤其是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曲折历程有关。
第一,王明“左”倾教条主义的严重危害必须从思想路线上彻底解决。
第二,抗战初期王明的右倾错误一度引起党内思想混乱,必须予以肃清。
第三,皖南事变的发生,促使毛泽东思考如何尽快改变与共产国际的关系,这是延安整风运动的导火线。
整风运动三篇报告
《反对党八股》
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
《改造我们的学习》
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
《整顿党的作风》
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
政论文是从政治角度阐述和评论当前重大事件和社会问题的议论文,形式多样,范围广泛,具有一定的政治倾向。凡是对时政问题进行议论说理的文章,都可以属于政论文的范畴。
文体——政论文定义
政论文主要有如下三个方面的特点:
①政治性:政论文常常研究重大政治问题,对于那些政治色彩浓厚的社会问题和思想问题,也会进行理论与实际的探讨,体现政论文的政治敏锐性。
②指导性:政论文不仅要用道理说服人,而且常常会进而成为人们行动的指导。
③严密性:政论文特别强调评价的准确性、论证的逻辑性以及行文的周密性。
中国共产党在历史上曾发生过几次左倾和右倾的错误,给革命事业造成了巨大损失。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当时的领导者不从中国革命的具体情况出发,不能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同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而是从主观臆断出发,教条主义地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
写作背景
正音形
前仆后继 闭塞眼睛 有的放矢
风尘仆仆 汗牛塞栋 哗众取宠
生吞活剥 鼻塞 滥调
谆谆告诫 谬种 臆造



zhūn

sāi

miù
dì shǐ
huá
làn

可歌可泣:
粗枝大叶:
生吞活剥:
谆谆告诫:
等闲视之:
值得歌颂、赞美,使人感动流泪。形容英勇悲壮的感人事迹。
形容不细致,做事粗心大意。
比喻生硬地搬用别人的言论、文辞。现泛指不联系实际,生搬硬套别人的理论、经验、方法等。
指恳切耐心地劝告。
当作平常的人或事物看待,不予重视。多用于否定句和反问句。
若明若暗:
有的放矢:
哗众取宠:
华而不实:
实事求是:
形容模糊不清,好像明朗,又好像昏暗。比喻对问题或情况认识不清,也指对某事态度不明朗。
对准靶子射箭,比喻言论、行动目标明确。
用言论行动迎合众人,以博得好感或拥护。贬义词
只开花不结果,比喻外表好看,内容空虚。
指从实际对象出发,探求事物的内部联系及其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事物的本质。通常指按照事物的实际情况办事。
速读全文,划出每部分的重点句,理清文章的论述思路
四、依据上述意见,我有下列提议:
引论部分:
本论部分:
结论部分:
我主张将我们全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制度改造一下。
一、中国共产党的二十年,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
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日益结合的二十年。
二、但是我们还是有缺点的,而且还有很大的缺点。
三、我想将两种互相对立的态度对照地讲一下。
明确主张
阐释理由
提出建议
具体建议
请给每一部分加一个小标题
进步和成绩
缺点
两种对立的态度
第四部分
第三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一部分
第三层
抗日以来的回顾——肯定新的进步
一百年来的回顾——论述巨大变化
第二层
二十年的回顾——总结基本经验
第一层
请给第一部分分层
思考:标题中为什么选用“改造”这个动词?能不能换用“改变”或者“改进”?
“改造”在这里有“改变旧的、建立新的,使适应新的形势和需要”的意思,它包含“改”(改变)和“造”(创造)两个语素,体现了在学风问题上破旧立新的精神。
“改造”的程度重于“改进”“改变”,反映出毛泽东对当时的学风极为不满,对教条主义深恶痛绝,而且这不是个别现象,用“改造”表明程度深,范围广,希望彻底改变学风,否则革命事业就难以前进。
初读文本 梳理思路
梳理结构 概括内容
01
第一部分
第一部分结尾写到“所有这些,都是很好的现象”,“很好的现象”具体指的是什么?
1.二十年来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认识日益深刻和丰富。
2.一百年来对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的认识日益深刻和丰富。
3.抗日战争以来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日益结合。
阅读第一部分,思考结尾部分“所有这些,都是很好的现象”中“很好的现象”指什么?
①.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认识日益深刻和丰富。
②.对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的认识日益深刻和丰富。
③.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日益结合。
④.二者的结合使中国革命的面目为之一新。
把“中国革命具体实践”与“马克思列宁主义真理”进行结合
是学习的基础和前提。只有把二者结合、统一才是正确的学习方法,才是达到救国救民这一学习目的的关键。
阅读第二部分,思考第二部分从哪三个方面反思了我党现在学习中存在的缺点?产生了什么危害?
三方面 存在的缺点 产生的危害
研究 现状
研究 历史
学习 国际 经验
不系统、不周密,
研究氛围不浓厚。
满足于一知半解,夸夸其谈。
凭一知半解、想当然发号施令。
没能有组织地进行,
研究氛围不浓厚。
对自己的历史懂得少,
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不是为革命实践而学习,而是为了单纯的学习。
理论和实践分离。对中国问题无兴趣,不会用理论研究中国革命的实际。谬种流传,误人不浅。
列举三种“极坏的典型”进一步说明主观主义的危害,“不可等闲视之”。
阅读第三部分,思考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对这两种对立的态度进行对比的?得出了什么结论?
主观主义的态度 马列主义的态度
表现
实质
画像
对周围环境不作系统的周密的研究,单凭主观热情工作
割断历史
抽象地无目的地研究马列主义理论
无的放矢
脱离实际,忽视客观存在的实际事物
无实事求是之意,有哗众取宠之心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对周围环境作系统的周密的调查和研究,不是单凭热情去工作
不割断历史
有目的地研究马列主义理论
有的放矢
实事求是
有实事求是之意,无哗众取宠之心
既不是“头重脚轻根底浅”,
也不是“嘴尖皮厚腹中空”。
引用、比喻、拟人、对偶、双关:批评没有真才实学、华而不实的教条/主观主义者。
第三层
说明马列主义态度同主观主义态度完全相反的表现、特点和实质。
由表及里剖析主观主义的态度
第二层
提出分论点
第一层
请给第三部分分层
完成下表
主观主义的态度 马列主义的态度
表现
特点
不作系统的周密的研究
作系统的周密的调查、研究
割断历史,只懂希腊,不懂中国
不要割断历史,不单懂希腊,还懂中国
无目的地研究马列主义理论
有目的地研究马列主义理论
无的放矢
有的放矢
只凭主观,忽视客观
实事求是
夸夸其谈,华而不实
无实事求是之意,有哗众取宠之心
有实事求是之意,无哗众取宠之心
完成下表
主观主义的态度 马列主义的态度
画像
实质
危害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既不是“头重脚轻根底浅”也不是“嘴尖皮厚腹中空”
反科学反马列主义,党性不纯
党性的表现,理论和实际统一的作。
害人、害己、害革命
梳理结构 概括内容
03
第三部分
主观主义态度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态度有什么差别?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主观主义态度 马克思列宁主义态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