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历史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及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考古学者在大汶口墓地发掘出133座墓葬,有些墓葬空无一物或仅有一、二件随葬品,而有些幕葬的随葬器物则为五六十件,甚至多达一百八十余件,且品种复杂,制作精致,往往采用贵重质料。据此可知,当时A.早期国家形态出现 B.等级秩序已确立C.社会组织较为复杂 D.私有制获得发展2.汉《二年律令》规定:“下爵殴上爵,罚金四两。殴同死(列)以下,罚金二两”“妻悍而夫殴答之,非以兵刃也,虽伤之,毋罪”“妻殴夫,耐为隶妾”。这些规定A.渗透了儒家思想 B.维护了等级秩序C.体现了严刑峻法 D.实现了礼法结合3.北魏和平四年(463年)十二月,文成帝曰:“今制皇族、师傅、王公侯伯及士民之家,不得与百工、伎巧、车姓为婚,犯者加罪。”孝文帝重申该禁令,严禁皇族贵戚及士民之家和普通百姓通婚。这种做法旨在A.扩大封建统治基础 B.维护特权阶层利益C.推动北方地区统一 D.笼络汉族高门士族4.唐前期,商人及其子弟被严格限制参与科举和军旅。到中唐时期,藩镇开始吸纳商人子弟入伍,以至军中出现“六军宿卫皆市人,富者贩缯彩、食梁肉,壮者为角抵、拔河、翘木、扛铁之戏”的景象,甚至有的商人凭军功爬上高位。这一变化反映了A.官员选拔制度的变革 B.商人社会影响力的提升C.外重内轻局面的出现 D.政府放松对社会的控制5.宋代成都女子杨氏“该涉文史,徽德婉行闻之闾里”。她在家中开办了女子学堂,解说经义和书画美术,既教自己女儿,也惠及大众,周边女子纷纷前来求学,尊之为“经师教姆”。“如是者凡三十年,远近称仰之”。据此可知,杨氏的做法A.推进了基层的社会教育 B.改变了社会对女性的态度C.助推文化大众化的实现 D.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6.明中期学者王艮讲学时,强调“乐学”。王艮“谓“百姓日用即道',虽章仆往来动作处,指其不假安排者以示之,闻者爽然”。当时“乡中人若农若贾,暮必群来论学”。据此推知,王艮的思想A.受到西学东渐影响 B.否定了传统伦理标准C.具有一定平民色彩 D.冲击了君主专制制度7.1861年夏,江苏常熟乡民抗粮,太平军出动千余兵力追杀抗粮之民。逃避江干者淹死无数,随即劫掠市村五处,时人称“乡人从此心死”。在湖州,同样因太平军动辄“打先锋”,波及无辜,“自是人始知贼不足恃”,不愿再做“天国”之民。这表明,太平天国A.丧失了政权基础 B.否定了土地私有制C.突破了封建秩序 D.缺乏科学理论指导8.1927年初,中国人民取得了反帝斗争的一些胜利,如下图所示。这些斗争的胜利A.促进了中国人民全面觉醒 B.得益于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C.巩固了国民革命统一战线 D.受到“改订新约”运动的影响9.1939年,华侨领袖陈嘉庚在南洋招募华侨汽车司机和修理师,回国在新开辟的滇缅公路和西南各省服务。先后有9批共计3000多名南侨机工回国,担负起滇缅公路的军运任务。这表明,华侨A.为祖国抗战作出了独特贡献 B.着力保卫敌后抗日民主根据地C.协助配合了盟军的军事行动 D.积极创造沿海工业内迁的条件10.1949年夏,上海市军管会主任兼市长陈毅指出,在接管工作中对于官僚资本企业必定要彻底加以没收,决不能让其漏网;对于民族工商业必定要认真地加以保护,决不能在存有官僚资本的股份企业中,不分青红皂白,把民族资本的股份也作为官僚资本对待。这一思想A.指导“米棉之战”取得了胜利 B.强调党的工作重心转移的必要性C.反映了社会主义改造的成果 D.适应了巩固新生人民政权的要求11.下面是首钢产量统计表(部分)。年份 钢产量(万吨) 变化情况1978年 179 基准年份1979年 未明确统计,但改革后产量增长 首钢成为国家经济体制改革试点单位,开始实行承包制1988年 357 钢产量是1978年的199.4%1994年 824 钢产量名列全国第一据表可知,首钢的发展A.健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助推了国民经济布局的优化C.得益于企业经营自主权的扩大 D.践行了“科教兴国”发展战略12.雅典将军弗尔米奥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英勇作战,人们在卫城竖立了纪念他的雕像。他去世后,雅典人将他安葬在伯里克利墓旁。每次战争结束后,人们在那里举行仪式,表达对牺牲者的感激。这种做法A.有助于增强公民的爱国情感 B.培养了公民的道德风尚C.推动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 D.传播和推广了希腊文化13.15世纪初期,葡萄牙人航海家亨利王子将葡萄牙南部人口迁徙至大西洋外海岛链-马德拉和亚速尔。葡萄牙人已意识到,未来的财富来源于对海上贸易航路的垄断。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葡萄牙A.航海技术领先世界 B.已经成为商业强国C.控制了东西方商路 D.拥有海洋扩张意识14.巴黎公社“取消了两个最大的开支项目,即常备军和国家官吏”,并且积极“取缔国家寄生虫的非生产性活动和胡作非为,从根源上杜绝把巨量国民产品浪费于供养国家这个魔怪”。这表明,巴黎公社A.践行了马克思主义 B.建立了人民掌权的国家C.具有人民公仆精神 D.打碎了资产阶级国家机器15.1922年3月27日,列宁在俄共(布)第十一次代表大会强调,苏维埃共和国需要发展“同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正常贸易往来”,需要和英法等国家“建立十分友好的关系”。这反映出,列宁A.着力扩大社会主义革命影响 B.尝试与西方资本主义阵营缓和关系C.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D.争取国际社会对新经济政策的支持16.20世纪80年代,美国认为日本半导体发展影响美国国防与军事安全。美国以违反《国家安全机密法》等为由,制造了“东芝事件”和“IBM间谍案”,引发“半导体战争”,致使日本半导体产业退出世界一流行列。这表明A.美日两国的意识形态尖锐对立 B.美国秉持物权主义和强权政治C.世界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加 D.日本追求政治大国的进程受阻二、非选择题:共4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 科差之名有二,曰丝料,曰包银,其法各验其户之上下而科焉······初汉民科纳包银六两,至是止征四两,二两输银,二两折收丝绢、颜色等物······中统元年,立十路宣抚司,定户籍科差条例。然其户大抵不一,有元管户、交参户、漏籍户、协济户。于诸户之中,又有丝银全科户、减半科户、止纳丝户、止纳钞户;外又有摊丝户、储也速解儿所管纳丝户、复业户,并渐成丁户。户既不等,数亦不同。······然丝料、包银之外,又有俸钞之科······凡儒士及军、站、僧、道等户皆不与。二年,复定科差之期,丝料限八月,包银初限八月,中限十月,末限十二月。三年,又命丝料无过七月,包银无过九月。及平江南,其创益广。至元二十八年,以《至元新格》定科差法,诸差税皆司县正官监视人吏置局均科。诸夫役皆先富强,后贫弱;贫富等者,先多丁,后少丁。-摘自《元史·食货志》(1)根据材料,概括科差制度的特点。(6分)(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材料直接相关的户籍制度,并予以说明。(6分)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 在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在20世纪初世界革命浪潮和中国社会千年未有之深刻变局中孕育而生,不仅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彻底改变了中华民族近代以来落后挨打的被动局面,也深刻影响了世界格局和人类历史走向。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继续开展伟大斗争,把一个积贫积弱、一穷二白的落后国家逐步建设成为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的大国,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创造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根本指导思想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以马克思主义为价值遵循和精神支柱的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的经济、国防等硬实力显著增强,科技、教育和文化等软实力稳步提升,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华民族迎来了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摘编自谢金峰、尹博《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根据材料,围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相关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材料一 1903年,清政府成立商部,下设平均司,涉及农业管理,包括垦荒、蚕桑、造林等事。1904年,清政府颁发《奏定实业学堂通则》,把建立农业学堂的命令下放到地方,并将全国农业学堂区分为初等、中等和高等三个等级。1905年,清政府对当时最先进的美国棉种进行分析研究,学习其种植方法,并且要求地方配合做好品种改良的宣传和推广。1906年,清政府改商部为农工商部,随后,在各地设立农务总会和工会,许多地方已因地制宜地主动成立农会等。农会内部进行农业知识的交流、资金和劳动力等资源的重新配置,品种改良等先进技术得以共享。1909年,农工商部奏定《推广农林简明章程》,对垦荒进行奖励。全国许多省份制定了放垦章程,鼓励垦荒,取得了明显成效,如黑龙江省的放垦面积在新政期间大幅增加。-摘编自辛一凡《清末新政时期的农业改革》材料二 法国大革命后,小农户比例相当大,加上资金困难和各种政治事件的干扰,法国的农业十分落后,进入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又使法国遭到严重破坏,为此二战后,法国政府为了摆脱农业落后的局面,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出台了一系列措施,以促使土地集中,实现规模经营。1960年出台了“法国农业指导法”,要求各级政府成立乡村设施和农业治理协会,其宗旨是:改进农业结构,增加农业生产单位的土地面积,为农民耕作提供方便。20世纪70年代初,设立“非退休金的补助金”,给年龄在55岁以上的农民一次性发放离农终身补贴,鼓励年老农场主退出土地;同时,对愿意离开农业到工业、服务行业去投资或就业的青年给予奖励性的赔偿和补助。-摘编自陈文滨、刘映红《战后法国政府对农业发展的积极干预政策及其启示》(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新政调整农业的措施及其影响。(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法国农业政策调整的特点。(6分)(3)根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当前中国农业发展的认识。(2分)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 第一次世界大战导致俄国内外各方面矛盾更加激烈,进而在帝国主义战争导致的薄弱链条上爆发了俄国十月革命。十月革命的胜利产生了广泛的世界影响,不仅直接激发了欧洲腹地的德国、匈牙利、芬兰、法国、英国等国爆发革命运动,也对苏俄接壤的亚洲邻国伊朗产生了重要影响。1917年11月7日,在伊朗籍工人最集中的工业城市巴库,社会民主党性质的伊朗工人团体“正义党”的机关刊物《正义之族》发表文章,歌颂十月革命是真正的无产阶级苹命,是“打碎资本枷锁和经济不平等的事业”,代表“无产阶级获得解放的伟大楷模”。此后,伊朗出现了大量进步团体和工会组织,其中比较有名的有“文化协会”“德黑兰印刷工会”等文学团体。1918年至1919年期间,正义党在阿斯特拉和莫斯科成立了共产党小组。1920年6月1日,波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成立,它的成立标志着伊朗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它推动了伊朗革命从早期以森林人游击队为主体、以旧式农民起义为主要形式的民族主义爱国运动,逐渐转变为在共产主义原则指导下,社会主义与民族主义相结合的反帝反封建运动。1920年6月22日,正义党第一次代表大会暨伊朗共产党成立大会在恩泽里举行。-攘编自王泽壮、喻方洲《略论十月革命对伊朗革命的影响》(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原因。(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对伊朗产生的影响。(6分)参考答案1.D;解析:大汶口墓地随葬品数量和品质差异大,表明私有制发展,贫富分化出现,D正确。A、B、C与材料主旨不符。2.B;解析:汉《二年律令》对不同等级间的殴打处罚不同,维护了等级秩序,B正确。A、C、D与材料不符。3.B;解析:北魏禁止皇族及士民与普通百姓通婚,旨在维护特权阶层利益,B正确。A、C、D与题意不符。4.B;解析:唐中期商人子弟入伍甚至凭军功上位,反映商人社会影响力提升,B正确。A、C、D与材料无关。5.A;解析:宋代杨氏开办女子学堂,推进了基层社会教育,A正确。B、C、D说法夸大或错误。6.C;解析:王良强调“百姓日用即道”,吸引众多中下层民众论学,思想具平民色彩,C正确。A、B、D与材料无关。7.D;解析:太平天国因抗粮和劫掠引发民众不满,反映其缺乏科学理论指导,D正确。A、B、C与材料主旨不符。8.B;解析:1927年初反帝斗争胜利得益于北伐战争胜利进军,B正确。A、C、D与史实不符。9.A;解析:华侨机工回国参与滇缅公路军运,为抗战作出独特贡献,A正确。B、C、D与题意不符。10.D;解析:陈丕显保护民族工商业的思想适应巩固新生政权要求,D 正确。A、B、C与材料无关。11.C;解析:首钢产量增长得益于承包制下企业经营自主权扩大,C 正确。A、B、D与材料不符。12.A;解析:雅典纪念弗尔米奥的做法有助于增强公民爱国情感,A 正确。B、C、D与材料无关。13.D;解析:葡萄牙人迁徙并意识到海上贸易航路重要性,表明其有海洋扩张意识,D正确。A、B、C与史实不符。14.D;解析:巴黎公社取消常备军和国家官吏,打碎了资产阶级国家机器,D正确。A、B、C与材料不符。15.C;解析:列宁强调与资本主义世界贸易和建交,是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C正确。A、B、D与题意不符。16.B;解析:美国制造事件打击日本半导体产业,体现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B正确。A、C、D与材料主旨不符。17.(1)按户等征科;科差种类多;征期有规定;按贫富、丁口均科。解析:从征收依据、种类、时间和原则概括。(2)户籍制度:诸色户计。说明:元代户籍分类管理,不同户种赋役不同,科差制度依户籍征发,体现元代户籍制度与赋役制度结合。解析:结合所学指出户籍制度并说明与科差制度的关系。18.示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动中国革命与建设发展。论述: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新中国;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创造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推动中国发展,影响世界。解析:观点明确,结合史实论述,逻辑清晰。19.(1)措施:成立农管机构;发展农业教育;推广农业技术;设立农会;奖励垦荒。影响:促进农业近代化,推动垦荒,有一定成效但作用有限。解析:从措施和积极、局限影响回答。(2)特点:政府主导;立法保障;促使土地集中;奖励离农;重视结构调整。解析:从政府作用、立法、土地、人员和结构角度概括。(3)认识:政府应重视农业,加强政策支持;科技兴农;结合实际调整农业结构。解析:综合材料,言之有理即可。20.(1)原因:一战激化俄国矛盾;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无产阶级力量壮大;布尔什维克党领导;列宁主义指导。解析:从战争、经济、阶级、政党和思想角度回答。(2)影响:激发伊朗革命运动;出现进步团体和工会;推动伊朗共产党成立;使伊朗革命转变为反帝反封建运动。解析:从对伊朗革命运动、团体、政党和革命性质的影响回答。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