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辽宁省重点高中沈阳市郊联体2024一2025学年度下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试题历史装考试时间:75分钟试卷总分:100分注意事项:本试卷由第I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组成。第I卷为选择题部分,请用2B铅笔将所选答案涂在答题卡上;第Ⅱ卷为非选择题部分,请用0.5mm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规定位置上,不按规定颜色笔和不按规定位置答题,不得分。第I卷选择题(48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个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线1.如图所示为龙山时代湖北石家河文化与河南王湾三期文化出土的三组器物,其中①组为石家河文化独有,③组为王湾三期文化独有,②组为二者均有但数量较少。由此可推知,该时期内G订不①③组石家河文化与王湾三期文化陶器比较图A.南北方文化的发展趋同B.长江流域发展日益加速C.北方文化发展水平领先D.存在区域经济文化交流2.伯,作为家族内部的排行,在西周金文中多以成年贵族男子的字出现(伯某父)。伯,作为诸侯国君或畿内采邑主称呼,西周金文中亦多见(某伯)。西周金文中“伯”的含义体现了答A,军功是西周分封主要依据B.西周初期分封以同姓为主C,政治具有鲜明的等级色彩D.西周家国一体的政治特色3.《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拾叁)》刊布的《五音图》中央绘有一个五角星图形,五题线角分别对应宫、商、角、徽、羽五组音名,展示了五音生成的规律,其背后蕴含的是我国古代制定音律的数学方法一“三分损益法”。这一发现实证了当时A.音律学发展水平领先世界B,跨学科抽象思维深入人心C。数学方法广泛应用于艺术D,科学与艺术交织融合发展高二历史第1页(共6页)4.有学者认为,周公时代变革的最大结果,是神权退场,这让中国的文化过于“早熟”:战国时代变革的最大结果,是贵族退场,这让中国的政治过于“早熟”。而其他人类文明中,神权和贵族的退场,都发生在1500年之后的所谓近现代时期。材料中两个“早熟”的结果分别表现为A.世袭制度和郡县制度的建立B.以德治国和以法治国的实施C.周公礼制和官僚政治的形成D.皇帝制和三公九卿制的创建5.睡虎地秦简《仓律》载:如果稻在谷子之后成熟,就把稻的收入记在下一年的账上。收获后上报产量时,应将籼稻和糯稻区别开来,并须把用来酿酒的籼稻和糯稻区别开来。每年都要单独贮积,不要增积,用来供给宾客,到十月用牒写明数量,上报内史。这①反映了秦代法律较严苛②可作为官员赏罚依据③是重农抑商政策的体现④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6.东汉时期,汉嘉、犍为(今四川省境内)一带北扼西蜀,南控滇黔,是西南夷道上重要的交通枢纽,现存于这一地方的交通刻石显示,东汉的边郡官吏在前代西南夷道的基础上进一步改善边境通往成都的道路条件。此举A.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B.体现了汉代灵活的边疆治理政策C.欲促进西南地区经济文化发展D.确保了中央对西南地区的控制权7,日本奈良皇家寺院东大寺保存着来自唐朝的大量珍贵文物,包括圣武天皇(701一756年)抄录的中国古诗文《杂集》,以及光明皇后临幕王羲之的《乐毅论》(如图所示),光明皇后本姓“藤原”,为模仿唐人的单姓,在卷末落款处署“藤三娘”之名。这反映出A.唐文化的繁荣与辐射B.日本借助唐制强化集权C.唐朝社会的开放包容D.中日开始直接文化交流8.考古学家在印度河谷的摩亨佐·达罗发现了距今4000多年前的棉织品。而与此同时,南美的秘鲁也有类似发现。最新的基因技术证实,不同地域的人类可能早在8000年前,就同时掌握了棉花种植技术。这一发现说明A.早期世界文明具有一体化特征B.区域文明演进具有一定相似性C.现代科技决定了历史研究进展D.技术传播与人类迁徙存在关联高二历史第2页(共6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