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建平中学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二历史(B)试卷考生注意:1、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试号等填涂清楚。3、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4.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一)千年魔都(26分)某历史兴趣小组通过收集史料,回溯了上海形成过程的千年历史,并整理成表格:新石器晚期 广富林文化遗址战国时期 属于战国七雄的 国秦汉时期 属于会稽郡1278年 华亭府改称松江府,直隶江浙行省1842年 《南京条约》的签订,开埠民国元年 撤松江府,直属江苏1、广富林遗址位于上海市松江区,其文化层分为三层:上层为春秋战国时期的吴越文化层,中层为夏商时代的马桥文化,这一文化层可能是()(单选,2分)A.二里头文化B.三星堆文化C.红山文化D.良渚文化2、战国时期,上海属于战国七雄中的哪一国?()(单选,2分)A.齐B.楚C.秦D.燕3、1278年,华亭府改成松江府,隶属江浙行省,这发生在()(单选,2分)A.唐朝B.宋朝C.元朝D.明朝4、民国元年,上海撤销松江府,直属江苏。民国元年是哪一年?()(单选,2分)A.1911B.1912C.1913D.19145、同学们又走访了上海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收集了一些发生在上海的历史材料。请根据图片内容,将以下材料相关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 。(填字母,2分)6、下列是2021年3月公布的《上海市第一批革命文物名录》,其中以“群英汇聚,开天辟地”为主题布展的是()(单选,2分)A.《新青年》编辑部旧址B.四行仓库抗战旧址C.中共一大会址D.“四·一二”惨案发生地7、下列标志着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折的是()(单选,2分)A.新文化运动B.五四运动C.中国共产党建立D.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8、电影《八佰》,取材于国民革命军第9集团军88师524团的抗日事迹。该团在上海即将沦陷时奉命退守四行仓库,以少敌多与日军激战四天四夜。该事件()(单选,2分)A.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B.属徐州会战组成部分C.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D.发生在战略防御阶段9、梁启超主持《时务报》期间,撰写并刊发《变法通议》等文章,受此影响,当时维新派0)(单选,2分)A.受到知识分子的普遍支持B.肩负起挽救民族危亡的使命C.开启关注西方政治的先河D.坚定了民主共和的理想信念兴趣小组中的郝同学在回溯上海的千年历史过程中,他发现道路的沿革往往与所在地区历史、经济、文化等联系密切。郝同学查阅到了长宁部分路名前后变化信息:原路名 路名来源 1943年改名 1945年后名 1949年后名白利南路 英国驻沪领事 长宁路忆定盘路 “爱丁堡”音译 江苏路大西路 GreatWesten意译 长安路 中正西路 延安西路安和寺路 来华英使阿美士德 察哈尔路 法华路 新华路林肯路 美国总统 天山路开士成克路 工部局总董 陕西路 凯旋路估尼干路 美驻沪领事 仙霞路霞飞路 一战法国元帅 泰山路 林森中路 淮海中路注1:以上道路均为西方租界越界筑路的产物,即租界不断突破原有界限,以界外筑路达到蚕食华界。 注2:工部局为(美英为主的)公共租界的行政管理机构。 注3:林森,曾长期担任国民政府主席。10、根据1943年前的路名及注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单选,2分)A.路名意在普及西方历史知识B.可见长宁为上海最早的租界C.只有英美两国进行租界扩张D.体现西方殖民者的自大傲慢11、与开士威克路改名“凯旋路”有关的战争是()(单选,2分)A.抗日战争B.解放战争C.抗美援朝战争D.越南战争1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部分道路改名为“淮海中路”“延安西路”,主要的原因有()(双选,4分)A.去除反动政府人名B.革除殖民主义残余C.统一地名命名规范D.纪念革命战争地名(二)纸张与文明发展(24分)纸张作为最重要的书写材料,在文明发展进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中国造纸术的对外传播,对世界历史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一)纸的出现13、不同的古代文明在发展之初,书写载体各具特色,将下列“书写载体”与“文明区域”相匹配。(填写字母,6分)A.缣帛、竹片B.莎草纸C.泥板①古代埃及 ③古代两河流域 ②古代两河流域14、兰州博物馆馆藏一封书信纸(如图),纸以麻为主要原料,并通过施胶等加工技术,改善了纸面的白度和平滑度,并使纸张厚薄均匀。这个藏品诞生最早可能是()(单选,2分)A.东周B.秦朝C.东汉D.隋唐15.魏晋时,造纸业在南方开始有了长足进步,影响其发展的因素有0)(双选,4分)A.技术交流B、对外交往C.军事扩张D.宗教需求16、宋代是我国造纸业发展的鼎盛时期,种类多样,工艺精进,质量上乘,对此现象产生原因解释正确的有()(双选,4分)A.印刷业发展迅速B.科举制度完善C.多民族政权并立D.经济重心南移(二)纸的传播17、8世纪以后,中国的造纸术逐渐传入中亚、西亚及欧洲,传播的过程伴随着 帝国的扩张与发展。()(单选,2分)A.波斯帝国B.奥斯曼帝国C.亚历山大帝国D.阿拉伯帝国12-14世纪,法国、意大利、德国等地陆续出现了造纸工坊。表格中是意大利法布里亚诺造纸工坊(1235年)的工作状况。18、以上关于法布里亚诺造纸工坊生产的描述,正确的()(单选,2分)A.生产技术超过了同时期的中国B.进行了一定的组织化生产C.生产效率在当时欧洲首屈一指D.纸张的质量处于领先水平(三)纸的影响综合以上卡片信息,概括纸的发明与传播带来的重要影响。(4分)三、多维视角的唐代均田制研究(24分)土地制度是古代史研究的重要内容。20世纪初,敦煌籍帐(登记户口、田地、赋税等的文书)资料的整理和公布为唐代均田制提供了更多视角。材料一:度田之制:亩百为顷。丁男、中男给一顷,笃疾、废痰给四十亩,寡妻妾三十亩......所授之田,十分之二为世(永)业,八为口分。赋役之法、每丁岁入租粟二石。调则随乡土所产.......凡丁,岁役二旬。若不役则收其庸。-《旧唐书·食货志》材料二:为进一步研究唐朝均田制的实施情况,学者根据唐前期敦煌籍册,整理出以下材料:时间 户主 应受田数 实受田数 租栗701年 (大足元年) 邯寿寿 一顷三十一亩 四十四亩(永业二十,口分二十三,园宅一) 二石董思勗 一顷三十一亩 二十八亩(永业二十,口分八) 二石716年 (开元四年) 杜客生 两顷一亩 四十亩(永业三十九,园宅一) 二石20、根据材料一、二,回答下列问题:(1)唐朝均田制的实际施行与法规规定有何差异?(4分)(2)概括均田制与租庸调制之间的联系。(4分)材料三:形成证据链是史料实证的基本要求,为此学者还同时引用了下列资料:贞观十八年(644年),唐太宗出巡京畿雍州新丰县之灵口村,“问其受田,丁三十亩”。-《册府元龟·帝王部》唐高宗永徽(650-655年)初年,雍州申请地狭,百姓口分不充......无地少田,并皆申请。-《唐前期判集残卷》(敦煌出土)21、分析学者在研究均田制实施情况时,综合使用材料二、三的原因。(6分)22、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列出研究唐代均田制需要关注的视角,并加以说明。(10分)(四)公园的历史记忆(26分)无论中国还是西方,面向公众开放的“公园”都是晚近才出现的事物。材料一:英国城市化发展进程曲线(1700-1959年)材料二:在英国,利物浦市是第一个建造具有“市政公园”性质公共绿地的城市。面对居住拥挤、房屋破败、通风不良的生活环境,利物浦市政府向英国议会提交了议案,计划利用利物浦市的公共税收,在郊区建造一座向公众开放的城市公园。1843年,英国议会批准了这一议案,其建设公园的目标是给予市民“更多的健康和幸福”。-张卫良《英国近代城市公园的创新与特色》材料三:1626年建成的法国皇家药用植物园,后来演变为侧重自然研究的皇家植物因。1793年,它被国民公会改组为国家自然博物馆,增设了动物园和图书馆。据百度百科·法国国家自然博物馆词条23、依据材料一、二、三,概括欧洲近代公园出现的原因。(3分)材料四:本埠之有公家花园(外滩公园)也,造之者西人,捐款则大半出自华人。西人于造成之后,名之曰公家花园,以见其大公无私之意。然名则为公家,而其实则仍系私家。-《申报·论华商函致工部局请准华人得共游公家花园事》1885年12月8日11版材料五:(德国的帝耶园)列建德国历代名君之石像。主像之旁,别建大臣大将之副像相从......匪待于国民卫生与娱乐有益,且于国民教育上,乃至风致上,弘大影响焉......新兴之我国,曷不仿其意而为之。-黄以仁《公园考》1917年24、对比前三则材料,材料四和材料五中近代中国人对公园的认识有何不同?(4分)结合所学分析不同的原因。(4分)25、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你如何看待近代公园的出现与扩展?(15分)建平中学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二历史(B)答案一、1-4、DBCB5、ADCFBE6-9、CBDB10-11、DA12、AD二、13、BCA14、C15、AD16、AB17-18、DB19、纸的发明与传播极大地促进了知识的记录与传播;推动了文化、科学、经济的发展;加速了文明的交流与融合和欧洲的社会转型。(4分,任一2分)20、(1)实际受田数与制度规定的受田数差距较大;在实际受田时,并不遵守永业田与口分田的比例关系。(4分)评分标准:必须是围绕材料一与材料二的内容进行比较;围绕受田数、永业田与口分田的比例等方面列出具体差异。一是受田数:实际受田数与制度规定的数量差异较大。(2分)具体细则:实际施行情况与法规规定有差异/不同/不符0分(照抄题干);只列举某一年或某一人0分;实际施行情况少于/低于法规规定1分;实受田与应受田数量不同/有差异1分2分关键:必须答出数量上实受田数少于应受田数或应受田数多于实受田,能够比较出两者数量上的多少2分;或者答出实受田与应受田数量差异的程度大(较大)2分20(2)、均田制是为了租庸调制的赋税征收,or均田制是租庸调制的前提(基础);但实际施行中租粟长期固定不变/租税固定,实际受田数量与租税数额无关/与均田制受田数量无关。(4分)评分标准:1、体现两者的关系,如均田制是租庸调制的前提或基础;租粟固定,体现租粟与实受田无关。21、使用不同来源/类型的史料构成互证。从史料内容看,完善制度实施时间连续性;空间上关注到不同地区实施情况,完善时空逻辑链。(6分)评分标准:从史料来源、时间、空间分析材料互证。三个角度中取2个评分细则史源方面:不同来源、类型史料互相印证/佐证/补证3分若只回答不同来源/类型2分分别说出材料类型/有一定史料价值1分,表达了两则材料某些方面有相似/一致的意思但没有出互证这个词的1分,完全抄材料内容的0分;回答到互证/印证/论证/补证等词2分(如文献与实物史料互证2分)互补/证明1分二重多重证据法0分22、从人、时间、空间、制度等研究维度并结合史事具体说明。(10分)人的视角:制度的制定者是综合考量当时的土地占有情况和全国财政收入等因素,才颁布和制定均田制的。制度的执行者,均田制的执行者在制度执行过程中,必须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对制度的规定有所调整,因而各地的实际执行情况不同。制度指向的对象,均田的个体更是千差万别,导致制度执行过程中需要考量更多的因素,如,家中的人口数量情况、土地占有情况以及身份等因素。1、人:(1)制度制定者,如写回答皇帝等,必须叙述中包含指向其制定者身份的动词,如制定、颁布等。(2)制度执行者,如写为官员,则必须叙述中包含执行、落实、实施等动词。(3)制度指向的对象/实行对象/实施的主体,如回答百姓,则必须叙述中包含被执行,被落实,被实施等,回答授田具体情况等也可以。如只笼统回答从皇帝、官员、百姓的视角,为1分。2、制度:(1)精准回答为:文本规定与具体实施的差别。对比法律规定与具体落实,应授田与实际授田不一致,均2分。如将法律规定与具体落实分开2点写,同时写到两个方面,2分,只有规定或施行1个方面,0分。如与人物视角(1)或(3)有交叉,例:从百姓的视角,国家法律规定的,授田与具体实行数据不一样,则1+2,共3分。如没有明确写出哪一人物视角,只在叙述中规定与具体执行时提及人物,2分。(2)制度的横行联系维度,如均田制与赋税制度:租庸调制/户籍制度/军事制度等的关系,2分。不表明是制度关系,提及租庸调制等不给分。(3)制度的横向演进维度,如与北魏或之前的土地制度进行比较,均田制的设立之初与后期的调整等,2分。3、时间:强调是均田制具体在唐朝推行的时间,回答唐朝初期、后期/或列举材料中的具体不同年份,2分。4、空间:强调均田制执行的具体空间,地理环境不同/不同地区,2分。如合并回答,如不同时空,如时空叙述到位4分,表述不准确或无明确错误叙述,3分。如叙述为不同时空对均田制评价,/不同时空的史料,0分。交叉回答:不同时空下的法规规定与实施情况不同,3~4分。如通篇叙述逻辑为史料实证思路,无论提到任何正确关键词都1分。得分主要分布在2-4分,2分最多。极少数可以回答4-5个维度。23、原因:欧洲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国家的支持;欧洲近代公园具有较久的历史渊源。(3分)24、不同:受众狭窄,公园主要服务于私人;更强调公园的教化作用。(4分)原因:近代中国遭受西方侵略,民族危机不断加深;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民主意识觉醒和西学东渐的不断深入。(4分,任一2分)25、认识:公园的出现,是近代工业文明的产物,是城市化的标志和重要内容,适应了经济发展的需要;公园的出现与扩展,改观了城市的面貌,提升了城市的品位;近代公园在中国的出现是西学东渐和中国近代化的体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