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铁岭市开原市2025届九年级下学期5月中考三模历史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辽宁省铁岭市开原市2025届九年级下学期5月中考三模历史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年辽宁省铁岭市开原市中考三模历史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面图为故宫《良渚大展》中展出的“琮王”,为良渚玉琮之首。约1000年以后,在良渚1000多公里以外的古蜀国金沙遗址,也有一件与良渚文化“同宗同源”的十节玉琮(见图2)。对此现象解释较为合理的是( )
A.中原文化,遥遥领先 B.中华文明,多元一体
C.长江文化,辐射全国 D.南北文化,高度统一
2.根据如下思维导图,你认为空白处应该填写的起义是( )
A.陈胜、吴广起义 B.黄巾起义
C.金田起义 D.武昌起义
3.苏劲同学在制作电子档案时写下了如下内容提纲。请你命制一个合适的主题( )
A.早期国家的产生与发展 B.汉朝民族关系的变化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D.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
4.根据以下内容分析,明朝时期这一皇家建筑群所映衬的时代特点是( )
明朝北京城由宫城、皇城、内城和外城构成,宫城即紫禁城,最为壮丽,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为体现君主权威,一条中轴线纵贯南北。 明紫禁城平面图
A.民族交融 B.繁荣开放 C.强化皇权 D.分裂割据
5.顺治皇帝册封了“达赖喇嘛”,康熙皇帝册封了“班禅额尔德尼”。这都属于清朝对西藏地方进行有效管辖的( )
A.背景 B.措施 C.作用 D.目的
6.某学校学生要制作微视频,选取了如下资料。它们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第一部: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第二部:第二次鸦片战争·侵略的深入
第三部:甲午中日战争·掀起瓜分狂潮
第四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洋人朝廷
A.民族危机的加剧 B.封建统治的强化 C.西方文化的传播 D.商品经济的发展
7.下面是19世纪70年代的一份铁路时刻表(部分内容),可用于研究( )
本线自1876年7月3日星期一开始, 在上海与江湾间准时行驶火车 开车时刻如下 上海开:7:00 9:00 *11:00 *13:00 15:00 17:00 江湾开:7:30 9:30 *11:30 *13:30 15:30 18:00 每逢星期日,凡带*记号的车次均停开
A.通讯事业的发展 B.出行方式的变化 C.新式教育的普及 D.政治制度的变革
8.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下列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状元实业家”张謇创办了大生纱厂 B.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了长征
C.南昌起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军队诞生 D.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占领了南京
9.下表是世界主要反法西斯国家战争贡献简表,据此可知中国抗日战争( )
项目 总数 中国 美国 英国 苏联
军民伤亡总数(万人) 9000余 3500余 100余 120余 2700余
持续作战时间(年) 14 14 3 6 4
A.是近代中国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B.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奠定基础
C.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
D.促进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觉醒和空前的民族团结
10.在社会主义建设的火热年代,大庆石油工人“铁人”王进喜、党的好干部焦裕禄、解放军好战士雷锋共同体现出的时代精神主要是( )
A.团结合作 B.艰苦奋斗 C.实事求是 D.助人为乐
11.某历史小组在探究性学习活动中搜集了如下学习资源包。据此判断,他们学习的主题是( )
资源 名称
图片 《伯里克利》《屋大维》
文献 《十二铜表法》
遗迹 雅典卫城遗址、罗马大竞技场
A.古代亚洲文明 B.古代欧洲文明
C.古代亚欧文明 D.封建时代的欧洲
12.比较和评价历史人物,是历史学科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克伦威尔、华盛顿、拿破仑作为资产阶级政治家,其历史作用的相同之处是( )
A.都建立了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制
B.都为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做出贡献
C.都建立了资产阶级军事独裁统治
D.都实现了民族国家的独立和解放
13.历史学家认为:这场战争是日益加剧的帝国主义趋势和帝国主义各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直接后果。1914年以前,两大军事集团的军备竞赛变本加厉,同时一些军事领导人对速战速决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以上内容说明的是( )
A.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B.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进程
C.欧亚战争策源地形成的过程 D.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意义
14.20世纪60年代,在西欧某国,新兴的计算机技术产业园区蓬勃兴起,大量高学历年轻人涌入。与此同时,传统的煤炭、钢铁等重工业区域却面临工人罢工不断、工厂设备闲置的困境,政府虽多次出面调解、出台扶持政策,但效果不佳。这一现象主要表明( )
A.产业结构调整引发社会阵痛 B.工人阶级抵触技术革新
C.政府宏观调控政策彻底失败 D.传统产业彻底无人问津
15.依靠可信史料认识历史是学习历史应具备的重要能力。研究“美国历史”可信度最高的史料是( )
A.纪录片《大国崛起·新国新梦》 B.小说《独立战争与世界重启》
C.电影《决战中途岛》 D.关于马歇尔计划的咨文原件
二、综合题
16.班布置“赓续优秀文化·弘扬中国精神”主题展板,并围绕主题进行研究性学习,请你参与完成。
(1)请按照示例,将“史料篇”中的史料进行归类。(写出序号)
示例:“科学技术”:A“道家经典”: ;“雕刻艺术”: ; “书法艺术”: 。
(2)请你从“工程篇”中任选其一,说明他能够入选展板的理由。(要求:从地位或影响方面作答)
(3)请分别写出“人物篇”中两个人物的主要贡献。
(4)请你根据“传承篇”内容,谈谈当代青年学生如何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17.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请参与完成项目化学习
任务一 以“救亡图存”为主题,搜集、阅读、分析史料。
材料一 “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摘编自《李鸿章全集》
材料二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
——摘编自梁启超《变法通议》
材料三 孙中山书法作品:“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材料四 1915年9月15日,一本杂志在上海黄浦江畔创刊、一年后杂志改名为《新青年》,发行量接近16000份,对中国近现代历史影响深远的……就此发端。
——《复兴之路》解说词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相关历史事件的名称及核心主张。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拉开“变法”运动序幕的历史事件并列举“在开学校”的名称。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率先引发“首义之城”的军事行动并分析“革命”对中国政治制度的深刻影响及局限性。
(4)材料四反映得这场运动口号是什么 你怎样评价这场运动(写出一点即可)
18.某年级以“学党史、守初心”为主题开展以下实践活动
材料一
历史组 地理组
1927年在攻打中心城市长沙受挫后,毛泽东果断改变计 划,率部队退到浏阳文家市集 中,主持召开前委会议,决定到 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山区 寻找落脚点。从进攻大城市转到 向农村进军,这是中国人民革命 发展史上具有决定意义的新起 点。 井冈山地处湘赣边界罗霄山脉中段,远离长沙等大城市。山高林密,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便于屯兵,有利于开展游击战。这里的土地肥沃、物产丰富,能够给部队提供充足给养。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示意图
材料二
地理组 历史组
中国共产党的奋斗足迹 解秘精神密码——构建精神谱系 一部党史,就是一部伟大壮阔的奋斗史!
材料三 一位同学参观了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以下是他拍摄的部分展品。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受到广大农民的拥护(照片) ②邱少云获得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国旗勋章 ③中国第一批解放牌汽车在长春一汽试制成功(照片) ④开国大典(照片)
⑤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情况 ⑥《人民日报》刊登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 ⑦《光明日报》上发表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⑧神舟九号航天员穿过的舱内宇航服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毛泽东攻打中心城市长沙是哪次起义的进攻目标。
(2)材料一中毛泽东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意义是什么
(3)写出从“新起点”出发,毛泽东在井冈山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和游击战争,创造了什么局面。
(4)依据材料二从地理组中国共产党的奋斗足迹序号中选一个地点,结合相关史事说明其承载的历史记忆。(要求:事件名称;及意义。不包含材料一中的地点)
(5)材料二中历史组的西柏坡精神出现在哪一历史时期
(6)依据材料三,任选两件展品,说明其反映的史事及其联系。(示例组合除外)
示例:⑤⑧⑤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情况。⑧我国实施载人航天工程,取得了伟大成就。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推动了我国航天技术的发展,提高了国际地位。
(7)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从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历程中得到怎样的启示。
19.某班以“力量的源泉”为主题进行学习,请你参与完成。
任务一 【解说文明成就——见证人民力量】
任务二 【制作人物卡片———感受思想力量】
人物:但丁地位:文艺复兴先驱 国家:意大利 代表作:.____①____ 人物:伏尔泰地位:启蒙运动的旗手 国家: _____② 代表作:《形而上学论》
任务三【欣赏图片——领略斗争力量】
一战后,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进行了反抗殖民统治的斗争。
1919年中国爆发五四运动 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扎格鲁尔领导的埃及华夫脱运动
(1)解说词一中的文明成就是什么 解说词二中的青铜器出土于中国哪一朝代
(2)请将卡片中①和②处补充完整。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共同作用。
(3)三幅图片反映了一战的影响是什么
(4)请你以“和平交往促进人类文明进步”或“科学技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为观点,从下列事件中选择合适的两项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规范)
2025年辽宁省铁岭市开原市中考三模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A D C B A B C C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B B A A D
16.(1) C B D
(2)示例:隋朝大运河。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3)主要贡献: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即3.1415926和3.141597之间;编撰《本草纲目》,这是一部规模空前的药物学著作。
(4)做法:“学习中华文化,例如学习书法、京剧、剪纸等;主动了解中华文化,做中华文化的传承者。
17.(1)洋务运动 “自强” “求富”,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的流治。
(2)“公车上书”京师大学堂
(3)武昌起义。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反动统治,拉开了中国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来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来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4)民主与科学、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带有一定的片面性,但它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
18.(1)起义:秋收起义。
(2)意义:拉开了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根据地的序幕。
(3)局面:“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
(4)地点及历史记忆:
示例:遵义——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延安——中共七大。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人党章;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并为党和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
南昌——南昌起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会宁——红军会师。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胜利会师会宁,宣告了长征胜利结束。
(5)时期:解放战争时期。
(6)史事及其联系:示例:②④;②抗美援朝战争,中国取得胜利;④新中国成立。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真正成为独立的国家,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最终取得胜利,抵御了帝国主义侵略扩张,捍卫了新中国安全,保卫了中国人民和平生活,还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7)启示: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理论创新,坚持独主自主是党和人民事业不断成功的根本保证。
19.(1)《汉谟拉比法典》;商。
(2)《神曲》;法国;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3)削弱了帝国主义的殖民力量,进一步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
(4)观点:科学技术推动了人类社会发展。选取史事:①内燃机的发明 ②计算机网络;论述:内燃机的发明带动了相关的新兴工业的发展,以内燃机为发动机的汽车、轮船、飞机、拖拉机等出现,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互联网对现代生活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现代社会也因互联网的存在而更加丰富多彩。综上所述:科学技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