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科学【暑假特辑】2025年暑假七升八预学练习专题编写计划编写说明:2024浙教版新教材八上科学,涉及初中科学中的光学、力学、电学和溶液等四个方面重点知识,学习内容多、难度大。为了让七升八的同学能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做好暑期衔接,提高暑期学习效率,特推出暑期专辑。不足之处请指正!编写计划如下:编号 内容 册次专题复习1 科学测量 七上专题复习2 光的直线传播 七上专题复习3 机械运动 七上专题复习4 质量与密度 七下预学练习1 声与听觉 八上预学练习2 光的反射 八上预学练习3 光的折射 八上预学练习4 凸透镜成像规律 八上预学练习5 力1 八上预学练习6 力2 八上预学练习7 运动与力1 八上预学练习8 运动与力2 八上预学练习9 压强1 八上预学练习10 压强2 八上预学练习11 浮力1 八上预学练习12 浮力2 八上预学练习13 电路基本知识 八上预学练习14 电流 八上预学练习15 电阻 八上预学练习16 电压 八上预学练习17 欧姆定律 八上【暑假特辑】专题复习1 科学测量 参考答案及解析一、选择题:1.对需要测量的科学量进行估计是一项基本技能。下列估计值与生活实际相符的是( )A.一个初中生的体重约500kg B.班级内课桌高度约为750mmC.教室内空气的体积约20m3 D.人体感觉“舒适”的洗澡水温度约为65℃【答案】B【解析】A、中学生的质量一般在50kg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B、中学生的身高在160cm左右,课桌的高度大约是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在75cm=750mm左右,故B符合实际;C、教室长约10m,宽约8m,高约3m,室内空气的体积约10m×8m×3m=240m3,故C不符合实际;D、人体感觉“舒适”的洗澡水温度约为40℃,故D不符合实际。2.下列估计值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A.一支2B铅笔的质量约为500g B.正常人的体温约为36.5℃C.一张中考物理试卷的厚度约为0.7mm D.中学生跑完800m所用的时间约为1min【答案】B【解析】A、一块橡皮的质量在8g左右,一支2B铅笔的质量与此差不多,在8g左右。此选项不符合实际;B、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在36.5℃左右,变化幅度很小。此选项符合实际;C、头发丝的直径在75μm左右,试卷纸的厚度略大于75μm,在100μm=0.1mm左右。此选项不符合实际;D、中学生跑完800m的时间一般在3min20s左右。此选项不符合实际。故选:B。3.生产生活中经常要开展科学测量,下列测量正确的是( )A.测量物体长度 B.测量水温C.测量液体体积 D.测量硬币直径【答案】D【解析】A、测量物体长度,0刻度线应与物体一端对齐,故A错误;B、由图可知,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容器底,故B错误;C、由图可知,俯视读数,会使测量结果偏大,视线应与凹液面的最低处或者凸液面的最高处对齐,故C错误;D、测量硬币的直径时,一般借助三角板进行测量,故D正确。4.秋冬季节,流感频发,不少家庭中常备有体温计和退烧药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没有消毒棉的情况下,可以用开水对体温计进行消毒B.用未经甩过的体温计测量,示数上升,则测得的体温值准确C.图乙是一般液体退烧药配有的小量杯,其刻度分布均匀D.量取药品时,按图乙所示读数,则其实际量取体积将偏大【答案】B【解析】A、体温计的最大量程是42℃,而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100℃,远远超过体温计的量程,故A错误;B、用没甩的体温计测体温时,如果被测的温度等于原先温度或比原先高,则读数准确,故B正确;C、图乙是一般液体退烧药配有的小量杯,其刻度分布不均匀,是上宽下窄,故C错误;D、小量杯量取药液时,俯视会读数偏大,实际量取比读数小,故D错误。5.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下列选项是小玉同学整理的“错误操作”与对应测量结果。请你帮她判断一下,各选项中不一致的是( )选项 错误操作 测量结果A 用拉得很紧的皮卷尺去测量某同学的跳远距离 偏小B 在测量头发的直径时,把头发绕在铅笔上,没有排列紧密 偏大C 用温度计测沸水温度时,将温度计移出沸水读数 偏大D 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仰视读数 偏小A.A B.B C.C D.D【答案】C【解析】A、用被拉长了的皮卷尺测量物体长度,物体的真实值不变,被拉长的皮卷尺上的分度值的真实长度变大,但分度值的示数没有变化,因此其测得的结果比真实值偏小,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测量头发的直径时,把头发在铅笔上紧密排绕n圈,测出头发圈长度L,则头发直径d,如果把头发绕在铅笔上时没有排列紧密,会造成测出头发圈长度L偏大,计算出的头发的直径偏大,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温度计读数时,如果从液体中取出,其示数会受到外界温度的影响,测量的沸水的温度偏小,故C错误,符合题意;D、用量筒量液体体积时读数时视线要与液体的凹液面底部相平,如果仰视读数小于实际数值,所以所量液体体积比实际体积偏小,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6.下列单位的换算中,正确的是( )A.10L=10×0.001m3=0.01m3 B.10mL=10×0.001cm3=0.01cm3C.2.5m=2.5m×100cm=250cm D.0.3km=0.3×1000=300m【答案】A【解析】A、10L=10×0.001m3=0.01m3,故A正确;B、10mL=10cm3,故B错误;C、2.5m=2.5×100cm=250cm,故C错误;D、0.3km=0.3×1000m=300m,故D错误。7.选择不同的刻度尺会影响测量结果的精确性。如表所示为小宁用两种不同刻度尺测量《科学》课本宽度的结果,分析数据可知,下列说法中,合理的是( )测量次序 1 2 3甲组/厘米 18.33 18.34 18.35乙组/厘米 18.3 18.4 18.6A.更精确地反映《科学》课本宽度的是乙组数据 B.甲组测量所选刻度尺的最小刻度为1厘米C.该《科学》课本的宽度应取18.33厘米 D.多次测量的目的是求平均值以减小误差【答案】D【解析】A、甲组测量的结果为18.33cm,18.34cm,18.35cm,精确到毫米;乙组测量的结果是18.3cm,18.4cm,18.6cm,精确到厘米,故能更准确反映《科学》教科书宽度是甲组,故A错误;B.甲测量的结果为18.33cm,18.34cm,18.35cm,精确到毫米,故B错误;C.该《科学》教科书的宽度L18.34cm,故C错误;D.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故D正确。8.如图用木质刻度尺测量金属丝的直径,其测量结果会偏大的是( )A.刻度尺吸水膨胀 B.绕线时线圈之间有空隙C.数匝数时多数两圈 D.刻度尺的零刻度线磨损【答案】B【解析】A、刻度尺吸水膨胀,刻度间隔变大了,会使测量值小于真实值,即测量结果将会偏小,故A错误;B、绕线时匝数之间有空隙,会测得线圈长度L偏大,由d可知,测量结果会偏大,故B正确;C、数匝数时多数两圈,由直径d可知,测量结果会偏小,故C错误;D、刻度尺的零刻度线磨损,可以从其它整刻度线量起,不影响测量结果,故D错误。9.下列测量会引起结果偏大的是( )A.用温度计测一杯热水的温度时,温度计离开被测热水读数B.用量筒测液体的体积时,俯视凹液面中央最低处读数C.用体温计测人体温度时,体温计离开人体读数D.用皮尺测跳远成绩时,用力拉紧皮尺读数【答案】B【解析】A、使用温度计时,读数时视线与液柱最高处相平,不得离开被测液体再读数,若测量一杯热水的温度时,离开被测液体读数测量结果偏小,故A不符合题意;B、用量筒测液体的体积时,俯视凹液面中央最低处读数,测量结果偏大,故B符合题意;C、体温计离开被测物体时,液柱在弯曲处断开,保证示数不变,所以,使用体温计测量体温时,可离开人体后再读数且读数不变,故C不符合题意;D、由于皮尺具有弹性,所以当用力拉皮尺时,皮尺的长度会增加,但刻度线的数字没有变化。所以测量结果会比真实值小,故D不符合题意。10.甲同学用体温计给班上同学进行体温晨检:在未甩体温计的情况下,甲同学首先测得自己的体温是37.4℃,之后直接给乙同学使用,测得体温为37.5℃,意识到错误后,将体温计中的液柱甩回玻璃泡,再给丙同学使用,测得体温37.4℃,这时丁同学马上取走体温计未甩,自测体温得37.5℃。以上测得的四位同学中体温可能不正确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答案】B【解析】根据体温计的特点,使用前用力甩一下玻璃泡上方的水银才能回到玻璃泡中;在未甩体温计的情况下,甲同学首先测得自己的体温是37.4℃,则甲同学的体温可能是37.4℃,也可能是低于37.4℃;测得乙同学的体温为37.5℃,高于37.4℃,说明乙同学的体温正确;意识到错误后,将体温计中的液柱甩回玻璃泡,再给丙同学使用,测得体温37.4℃,测量方法正确,说明丙同学的体温为37.4℃;这时丁同学马上取走体温计未甩,自测体温得37.5℃,高于37.4℃,说明丁同学的体温正确;故上测得的四位同学中体温可能不正确的是甲。11.有6位同学用一把刻度尺测量同一本《科学》课本的长度,测得数据分别为26.03厘米、26.09厘米、26.08厘米、26.04厘米和26.08厘米、31.38厘米。下列测量结果最接近真实值的是( )A.26.064厘米 B.26.06厘米 C.26.95厘米 D.26.08厘米【答案】B【解析】分析六次测量数据可以发现,31.38cm这个数据与其他五个相差太大,应该是一个错误数据;所以《科学》课本的长度为:L26.064cm≈26.06cm。12.自古台湾就是我国的领土,要测量台湾地图上海岸线的长度,你认为最佳的方法是( )A.用卷尺量,沿海岸线慢慢移动,读出数值B.用平直的刻度尺沿海岸线慢慢移动,读出数值C.用橡皮条与海岸线重合,拉直后测出橡皮条的长度D.用无弹性的细丝线与海岸线重合,拉直后测出细丝线的长度【答案】B【解析】台湾省包括台湾岛,以及附近的澎湖列岛、钓鱼岛等许多小岛。台湾岛海岸线曲折,要测量台湾地图上海岸线的长度,最佳的方法是用无弹性的细丝线与海岸线重合,拉直后测出细丝线的长度。13.如图为教学楼的消防栓箱,某天小德发现它的玻璃损坏了,在配换破损的玻璃时,小德最好选用下列哪种刻度尺( )A.最小刻度为1毫米,量程为15厘米的刻度尺B.最小刻度为1毫米,量程为1.5米的刻度尺C.最小刻度为1厘米,量程为1.5米的刻度尺D.最小刻度为1厘米,量程为15米的刻度尺【答案】B【解析】消防栓箱的玻璃的长度在0.5m左右,分度值越精确越好;A、15cm刻度尺的量程太小,不能一次测量出长度,故A不符合题意;B、长度合适,分度值较小,能精确测量,故B符合题意;CD、分度值太大,导致测量结果不准确,故CD不符合题意。14.在量筒中注入适量的水,读出水面所对应的刻度值V1如图①所示;将铁块放入量筒中水面所对应的刻度值V2如图②所示;取出铁块,再将物块轻轻地放入水中,静止时如图③所示,水面所对应的刻度值为V3;将铁块和物块系在一起放入量筒中如图④所示,水面所对应的刻度值为V4。则物块的体积V的大小应该是( )A.V2﹣V1 B.V3﹣V1 C.V4﹣V2 D.V4﹣V3【答案】C【解析】利用助沉法测量形状不规则固体的体积首先测出水与助沉的铁块的总体积,即为图②中量筒中水和铁块总体积V2;接下来将待测物体及助沉的铁块一起浸没水中如图④所示,读出总体积V4,则待测物体体积为V4﹣V2。故选:C。15.实验是科学的重要方法,请同学们根据实验器材规范操作的要求,回答下面小题。小乐利用温度计测量实验室的气温时,温度计示数如图所示,则读数正确的是( )A.7℃ B.12℃ C.13℃ D.14℃【答案】B【解析】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且液面在0℃以上,温度计的示数为13℃,故C正确,ABD错误。16.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下列测量方法正确的是( )A.正方体的棱长 B.圆的直径C.圆锥的高 D.铅笔的长度【答案】B【解析】A.刻度尺有刻度的一边紧贴被测物体,图中所用的厚刻度尺,尺面水平放置才行,故A错误;B.用直尺、三角板组合起来,测圆柱形物体的直径,叫组合法,能有效减小测量误差,故B正确;C.图中测量的是圆锥体的侧边长,不是其高度,故C错误;D.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没有与被测物体左端端对齐,故D错误。故选:B。17.实验室在测固体密度时,需用量筒测出固体的体积,如果固体的密度小于水,而不能在水中下沉,我们常用如图的方法即“沉坠法”测出它的体积。如图所示是用量筒测量蜡块体积的过程,则蜡块的体积为(V1、V2、V3为当前水和物体的总体积)( )A.V3﹣V1 B.V3﹣V2﹣V1 C.V3﹣V2 D.V2﹣V1【答案】C【解析】放入蜡块前,量筒的读数V2,放入蜡块后,量筒的读数为V3,蜡块的体积:V=V3﹣V2,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18.小科测量科学课本的宽度四次,记录的数据分别为18.47cm、18.51cm、18.46cm和18.47cm,同学们交流后发现小科有一个数据读错了。以下是同学们提出的观点,其中错误的是( )A.小科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cm B.读错的数据是18.51cmC.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是为了减小实验误差 D.本次测量的结果应记作18.47cm【答案】A【解析】A.由记录数据可知,小科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故A错误;B.读错的数据是18.51cm,其他数据较为接近,故B正确;C.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是为了减小误差,故C正确;D.最后结果应记作18.47cm,故D正确;故选:A。19.鹌鹑蛋的体积约为10cm3,小实想利用图中所示量筒测量鹌鹑蛋的体积,则加入量筒中的水不能为( )A.4毫升 B.25毫升 C.35毫升 D.42毫升【答案】D【解析】利用量筒测量固体体积时,向量筒中不能加入太多的水,应该注“适量”水,水要能浸没物体,而且在放入物体后不能超过量筒的量程。如果超过量程,便不能测量,量程为50mL,鹌鹑蛋的体积为10cm3=10mL,则所加水的体积最大为50mL﹣10mL=40mL,42mL超过了40mL,放入鹌鹑蛋后会超过量筒的量程,便不能测量,ABC放入后都不会超过量程,因而是可以的。故选:D。20.有一支温度计刻度均匀但不准确,在标准大气压下,将温度计放在冰水混合物中示数是﹣5℃,放在沸腾的水中示数为105℃,现放在室内空气中示数是28℃,则室内空气的实际温度是( )A.17℃ B.20℃ C.28℃ D.30℃【答案】D【解析】将温度计放在冰水混合物中示数是﹣5℃,放在沸腾的水中示数为105℃,则该温度计的每1小格的温度,当放在室内空气的示数是28℃时,室内空气的实际温度是:,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21.以下是小科对刻度尺和温度计使用的操作,下列对测量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A.小科用正确的方法测得某物体长度为0.5430m,则该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毫米B.图1中甲乙两刻度尺测量同一木块的长度,测量方法正确的是乙刻度尺C.图2是某天晚上的气温,此时温度计显示的温度为16℃D.图3是一款小科自制的简易温度计,它是利用导管中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工作的【答案】A【解析】A.小科用正确的方法测得某物体长度为0.5430m=543.0mm,则该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毫米,故A正确;B.图1中甲乙两刻度尺测量同一木块的长度,测量方法正确的是甲刻度尺,乙刻度尺的刻度没有紧贴被测物体,故B错误;C.图2是某天晚上的气温,此时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液面在零刻度线以下,显示的温度为﹣4℃,故C错误;D.图3是一款小科自制的简易温度计,它是利用烧瓶中气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工作的,故D错误;故选:A。22.科学小组想要估测学校操场的周长,各位组员提出的方案中,最不合适的是( )A.利用卷尺沿操场一圈连续测量,计算操场周长B.根据某同学50米成绩和跑操场一圈所需的时间,推算操场周长C.测量某同学的步幅,数出他走完操场一圈所需要的步数,推算操场周长D.测量自行车车轮的周长,根据自行车绕操场一圈车轮转动的圈数,推算操场周长【答案】B【解析】A、利用卷尺沿操场一圈连续测量,计算操场周长,故A符合题意;B、根据某同学50米成绩和跑操场一圈所需的时间,推算操场周长,50米属于快跑,测量的误差大,故B该方法不合适;C、测量某同学的步幅,数出他走完操场一圈所需要的步数,推算操场周长,该方法与滚轮法类似,故C符合题意;D、测量自行车车轮的周长,根据自行车绕操场一圈车轮转动的圈数,推算操场周长,属于滚轮法,故D符合题意。故选:B。23.爱好文学的小明发现“咫尺”两字经常出现在古诗中,如“更问寻雷室,咫尺西行间。”查资料得知:我国古代把女子一拃长称为“咫”,男子一拃长称作“尺”,如图所示。“咫尺之间”用来比喻相距很近,实际“咫”与“尺”的长度相差大约为( )A.3毫米 B.3厘米 C.3分米 D.3米【答案】B【解析】由生活经验知男女一拃相差约3cm=30mm=0.3dm=0.03m,故B正确。24.小安把同一金属块分别放入装有一定量水的甲量筒和乙量筒中(如图),量筒示数和液面高度变化量随金属块浸入体积的变化正确的是( )A.B.C.D.【答案】C【解答】解:把同一金属块分别放入装有一定量水的甲量筒和乙量筒中(如图),物体浸入的体积相同时,量筒示数相同,但甲的横截面积小,上升的多,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25.估算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下列估算最接近实际的是( )A.一个成人的身高约为170mm B.汽车在高速公路上的行驶速度约为100km/hC.一瓶牛奶的体积约为250m3 D.洗澡水的温度约为90℃【答案】B【解析】A、成年人的身高在1.7m左右,中学生的身高接近成年人,在1.7m=1700mm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B、汽车在高速公路行驶的最大速度限制在120km/h,故B符合实际;C、一瓶牛奶的体积约为250mL=250cm3,故C不符合实际;D、洗澡水的温度约为40℃,故D不符合实际。二、填空题:26.请将图中所示的结果填在相应的空格处。(1)图甲中,液体的体积是 42 mL。(2)图乙中,每一个圆柱体的直径是 0.75 cm。(3)图丙中,气温为 ﹣7 ℃。【答案】(1)42;(2)0.75;(3)﹣7。【解析】该量筒40mL和50mL之间有5小格,则分度值为2mL,故液体体积为42mL;第1个硬币的左边缘与刻度尺的1.00cm零刻度线对齐,第4个硬币的最右侧与4.00盛满对齐,则一共是测量了四个硬币直径的总长为3.00cm,则一个硬币的直径为0.75cm;丙图中的温度计一个大格都是50℃,其中又分了5份,故其分度值是1℃,液柱上表面在零刻度的下方,所以读数是﹣7℃。27.金秋十月,学校举行了田径运动会。请回答以下问题:(1)如图,小科用温度计测量开幕式那天上午的气温,此时温度计的示数为 21℃ 。(2)开幕式结束后,小科同学感觉身体不适,去医务室测量体温,发现校医先用手指捏紧体温计上部并 用力甩几下 ,其目的是使水银柱回落到35℃刻度线以下。(3)小科同学跑完400米后,喝完了瓶中剩下的约200 毫升(或mL) (填单位)的矿泉水来补充水分。(4)裁判员用皮卷尺测量跳远的成绩时,若将皮卷尺拉的太紧,则测量值将会 偏小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答案】(1)21℃;(2)用力甩几下;(3)毫升(或mL);(4)偏小。【解析】(1)图中温度计向上示数越大,说明温度为零摄氏度以上;该温度计刻度的一个大格表示10℃,里面有10个小格,因此它的分度值为1℃,示数为21℃。(2)体温计使用之前要用力甩几下,将已上升的水银柱甩回玻璃泡中。(3)一瓶矿泉水的体积为500mL,小科同学跑完400米后,喝完瓶中剩下的约200毫升的矿泉水来补充水分。(4)裁判员用皮卷尺测跳远比赛成绩时,若将皮尺拉得太紧,皮尺自身长度变长,会造成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小。28.请给下面的数据填上符合实际的单位。(1)一枚壹圆硬币的厚度约3 mm ;(2)今天的最高气温是25 ℃ ;(3)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108 m/s ;(4)一个鸡蛋的体积约50 cm3 。【答案】(1)毫米(mm);(2)摄氏度(℃);(3)米/秒(m/s);(4)cm3。【解析】(1)一枚壹圆硬币的厚度较小,约为3mm。(2)我国温度单位为℃,今天的最高气温是25℃。(3)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快,为3×108m/s。(4)一个鸡蛋的质量约50g,密度与水的密度相差不多,则体积约为。29.在标准大气压下,一支没有刻度的温度计,插入30℃的温水中,水银柱长度为10厘米,插入冰水混合物中时,水银柱长度为1厘米。(1)则测量100℃的沸水时,水银柱长度为 31 厘米。(2)当插入一定温度的热水中时,水银柱长度为19厘米,则此热水的温度为 60 ℃。【答案】(1)31;(2)60。【解析】在标准大气压下,一支没有刻度的温度计,插入30℃的温水中,水银柱长度为10厘米,插入冰水混合物中时,水银柱长度为1厘米,则1cm代表的温度为t0。(1)则测量100℃的沸水时,水银柱长度为L1cm=100℃cm/℃+1cm=31cm。(2)当插入一定温度的热水中时,水银柱长度为19厘米,则此热水的温度为t=t0(19cm﹣1cm)℃/cm×18cm=60℃。30.一支刻度均匀但示数不准确的温度计,在一个标准大气压时,放入冰水混合物中,水银柱的长度是a厘米,放入沸水中时水银柱长度为b厘米。请计算(答案用题中字母表示):(1)当水银柱的长度是c厘米(a<c<b)时,则被测液体的温度是 ℃。(2)当外界温度为50℃时,用此温度计测量,则该温度计水银柱的长度是 厘米。【答案】(1);(2)。【解析】一支刻度均匀但示数不准确的温度计,在一个标准大气压时,放入冰水混合物中,水银柱的长度是a厘米,放入沸水中时水银柱长度为b厘米,则:(1)当水银柱的长度是c厘米(a<c<b)时,则被测液体的温度是t(c﹣a)℃。(2)当外界温度为50℃时,用此温度计测量,由(1)的表达式可得:50℃℃,则该温度计水银柱的长度是Lcm。31.小武想测一块不规则矿石的体积,因矿石较大,放不进量筒,因此小武利用一只烧杯,按图所示方法来测量矿石的体积。(1)测得的矿石的体积是 70 cm3。(2)该方法测得的矿石体积可能 偏大 (填“偏大”“偏小”或“一样”)。【答案】70;偏大。【解析】量筒每100mL分10个小格,每小格10mL,即分度值是:10mL;C图中,量筒中水面与“130”对齐,所以剩余水的体积是130mL;B图中,量筒中水的体积是200mL,说明向烧杯中倒出了200mL﹣130mL=70mL水,所以矿石的体积是V=70mL=70cm3;由于将矿石从烧杯中拿出时,石块上会沾有水,所以测得的体积偏大。32.学完“温度的测量”后,班级开展了自制温度计的活动,小科在家利用生活中常见器材依次制作了甲、乙两种温度计。(1)甲温度计是根据 气体的热胀冷缩 原理制成的。(2)乙温度计是吸管B通过软木塞与塑料瓶A相连,管下端插入水槽中制成的简易温度计。在不同的温度下分别测出管内外水面的高度差h,记录数据如表所示。t/℃ 17 19 21 23 25 27h/cm 14.3 12.1 9.9 7.7 5.5 3.3①图乙温度计的A部分相当于普通温度计的 玻璃泡 。(填结构名称)②该温度计可测量的最高温度是 30 ℃。【答案】(1)气体的热胀冷缩;(2)①玻璃泡;②30。【解析】(1)甲温度计是气体温度计,根据气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2)①据实验用温度计的构造可知,乙温度计的A部分相当于常用温度计的玻璃泡;②分析表中数据能看出,温度每升高1℃,其液柱大约会下降1.1cm,在27℃时的液柱总长是3.3cm,即温度再升高3℃,吸管中的液柱高等于0,故该,温度计不能测出30℃以上的温度;33.在测量细铜丝直径的实验中,小东将细铜丝在铅笔上紧密绕20圈,再用刻度尺测量20圈的总长度,并记录在下方表格中。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测量结果1.74cm 1.75cm 1.76cm(1)小东所用的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 1mm 。(2)根据表格数据可计算细铜丝的直径是 0.09cm 。(3)不更换刻度尺的情况下,为了使测量结果更准确,可进行的操作是 将铜丝重新密绕,多次测量(或改变铜丝的密绕圈数,多次测量) 。【答案】(1)1mm;(2)0.09cm;(3)将铜丝重新密绕,多次测量(或改变铜丝的密绕圈数,多次测量)。【解析】(1)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应该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测量结果的最后一位是估读值,倒数第二位是准确值,即刻度尺的分度值,由物体长度记录数据可知,测量结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2)总长度的平均值为:L(1.74 cm+1.75 cm+1.76 cm)= 1.75 cm,细铜丝的圈数n=20,细铜丝的直径:d0.09cm;(3)小东只将细铜丝在铅笔上紧密绕20圈一次,测量了三次数据,不能排除绕线有重叠或缝隙的可能,为了使测量结果更准确,可将铜丝重新密绕,多次测量(或改变铜丝的密绕圈数,多次测量)。34.科学研究过程中经常要进行各种测量,测量时正确读数很关键。(1)图1中用A、B两把刻度尺分别测量同一木块的边长,就刻度尺的分度值而言,刻度尺 A (填“A”或“B”)更精密一些;(2)图2中温度计的示数是 ﹣23 ℃;(3)图3中液体的体积是 40 mL;(4)用图4方法测得的硬币直径为 1.85 厘米;(5)图5所示是一个医用注射器,注射器上的刻度表示活塞拉到该位置时针筒内部的容积。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全部刻度的长度为 3.00 厘米,计算出活塞的横截面积为 6.67 平方厘米(保留2位小数)。【答案】(1)A;(2)﹣23;(3)40;(4)1.85;(5)3.00;6.67。【解析】(1)据图1可知,A刻度尺的分度值是0.1cm,B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cm,分度值越小刻度尺越精确,因此A刻度尺更精密一些。(2)图2中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且刻线越往下示数越大,说明是零下,读数为﹣23℃。(3)图3中量筒的分度值是2mL,液面在40mL刻线上,读数为40mL。(4)图中刻度尺0到1cm之间有10个小格,则刻度尺的分度值是0.1cm,采用累积法测量硬币的直径,图中4个硬币的直径是7.40cm﹣0.00cm=7.40cm。则硬币的直径为d。(5)图5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0.1cm,则注射器全部刻度的长度为L=3.00cm﹣0.00cm=3.00cm。注射器的体积为V=20mL=20cm3,活塞的横截面积为。35.肺活量是身体机能的重要指标之一,是一个人做最大吸气后再做最大呼气所呼出的气体体积。小科想利用所学知识,设计一款简易肺活量测量装置。(1)测量气体的体积也可以利用排水法。小科利用大号矿泉水瓶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ab两个简易肺活量测量装置,两个瓶中均装满水。其中合理的测量装置是 b (填a或b)。(2)吹气结束后,俯视量杯读数,则测得的肺活量偏 大 。(填“大”或“小”)(3)选择合适的装置进行肺活量测量的过程中,假设吹气速度均匀,则上图中能够反映量杯内液面高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图像是 乙 。(填“甲”或“乙”)【答案】(1)b;(2)大;(3)乙。【解析】(1)吹气时,a的装置中广口瓶中的水面低于右侧管口的水不会进入量杯中,无法测量,b装置中广口瓶中的水会进入量筒中,排入量杯中水的体积等于进入广口瓶中气体的体积,故选:b。(2)吹气结束后,俯视量杯读数,则测得的肺活量偏大。(3)量杯上大下小,液面高度随时间变化规律是先快后慢,后不变,故图乙符合题意,故选:乙。三、探究题:36.芦丁鸡因其体型小、产蛋量高、能自行孵化等特点,成为许多家庭中的景观宠物。(1)图甲,小科用刻度尺测量刚孵化的芦丁鸡体长,记录为 2.85cm 。(2)图乙,小科用量筒测量一批芦丁鸡鸡蛋的平均体积,步骤如下:①将适量的水倒入量筒内,读出水面刻度值。②将20个芦丁鸡鸡蛋轻放入量筒内,当鸡蛋完全浸没时,读出此时水面刻度值。请计算芦丁鸡鸡蛋的平均体积是 3.5 cm3,实验结束后,小科了解到芦丁鸡鸡蛋有一定吸水性,则所测量的平均体积将 偏小 (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答案】(1)2.85cm;(2)3.5;偏小。【解析】(1)由图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则测量刚孵化的芦丁鸡体长为3.05cm﹣0.20cm=2.85cm;(2)由乙图可知,量筒中水的体积为90cm3,20个芦丁鸡鸡蛋轻放入量筒内完全浸没时总体积为160cm3,则芦丁鸡鸡蛋的平均体积V3.5cm3。由于芦丁鸡鸡蛋有一定吸水性,导致浸没后的总体积偏小,则所测量的平均体积将偏小。37.以下为某校学生进行“温度计发展史”的项目化学习的部分片段,通过查阅资料整理了温度计发展史。请完成下列问题:(1)上述三种温度计都是利用了物质的 热胀冷缩 制成的。如上图的气体温度计,当环境温度降低时,管中水柱液面将 上升 (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2)在相同的受热条件下,将两个形状、厚度相同的铜片和铁片焊在一起就可制成上图中的固体温度计。已知铜的膨胀程度比铁大,当温度升高时,指针会偏向 B 侧(选填“A”或“B”)。(3)如图甲是小黄制作的一个简易液体温度计。使用时发现该温度计管中液柱移动不明显,导致示数不够精确,对此请你提出一条改进建议 换用细管 。【答案】(1)热胀冷缩;上升;(2)B;(3)换用细管。【解析】(1)上述三种温度计都是利用了物质的热胀冷缩制成的。如上图的气体温度计,当环境温度降低时,管内空气收缩,压强减小,管中水柱液面将上升。(2)在相同的受热条件下,将两个形状、厚度相同的铜片和铁片焊在一起就可制成上图中的固体温度计。已知铜的膨胀程度比铁大,当温度升高时,指针会偏向B侧,即铜的形变比铁大。(3)如图甲是小黄制作的一个简易液体温度计。使用时发现该温度计管中液柱移动不明显,导致示数不够精确,对此提出一条改进建议换用细管,因为同体积下,横截面积越小,高度越高越明显。故答案为:(1)热胀冷缩;上升;(2)B;(3)换用细管。38.如图所示,小玉用量筒、足够多的水、一定质量的铁块和细线,测量某一塑料的体积,操作步骤如下:①往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并记下水的体积V1。②用细线拴住铁块,放入量筒内的水中,并使之浸没,记下铁块和水的总体积V2。③取出铁块,用细线把铁块和塑料捆在一起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记下此时的总体积V3。(以上细线体积忽略不计)④计算出塑料的体积。(1)在①步骤中“适量”是指 C 。A.能淹没铁块和塑料,并且一起放入水中后水不会溢出B.水面约在量筒中间,看上去不多也不少C.能淹没铁块和塑料,并且一起放入水中后水不超过量筒的量程(2)小玉同学收集数据时,发现有一个数据是多余的,这一数据是 V1 (选填“V1”、“V2”或“V3”)。(3)在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 液面最低处 相平。(4)小玉同学下列操作,可导致测量塑料体积偏小的是 BD 。A.在步骤②时,铁块浸没水中深度过大B.在步骤③时,放入铁块和塑料后,仰视读数C.在步骤②时,放入铁块后有水滴飞溅出来D.在步骤③时,投入铁块和塑料后有水滴飞溅出来【答案】(1)C;(2)V1;(3)液面最低处;(4)BD。【解析】(1)用量筒测量固体体积时,加入适量水的目的是能将固体浸没且固体加入后总体积能准确测出,即总体积不能超过量筒的量程,故选:C;(2)②用细线拴住铁块,放入量筒内的水中,并使之浸没,记下铁块和水的总体积V2。③取出铁块,用细线把铁块和塑料捆在一起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记下此时的总体积V3。根据这两次的体积差即为塑料块的体积,所以多余的数据是V1;(3)根据量筒的使用规则可知,在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液面最低处相平;(4)A.在步骤②时,铁块浸没水中深度过大,不影响排开液体的体积,故不影响塑料块体积的测量;B.在步骤③时,放入铁块和塑料后,仰视读数,使读取的总体积偏小,从而利用体积差计算出塑料块的体积偏小;C.在步骤②时,放入铁块后有水滴飞溅出来,会使量筒中水的体积偏小,而步骤③正常,最终计算出塑料块的体积偏大;D.在步骤③时,投入铁块和塑料后有水滴飞溅出来,使量筒内水和物体的总体积偏小,步骤②正常,最终计算出塑料块的体积偏小;综合以上分析,故BD符合题意,AC不符合题意。39.小科在“长度的测量”实验中:(1)为了测出一条厚薄均匀的纸带的厚度,他把纸带环绕在圆柱形铅笔上,直至恰好能套进一个圆环内,纸带环绕了n圈,那么纸带的厚度为 ;(2)该同学一共测了三次,每次纸带都重新绕过,并放在刻度尺的不同位置进行读数,产生误差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ABC ;A.每次的松紧程度不同 B.刻度尺的刻度不均匀 C.墙纸厚度不均匀 D.读数时小数点点错(3)下列几种测量方法中,与该题方法同类的有 ①③ ;①为了测长为细铜丝直径,将其紧密排绕在铅笔杆上数出圈数,并用刻度尺测出线圈总长度;②为了测铁路真实的长度,找1根柔软的弹性不太大的棉线和地图上待测铁路线重合,然后把这个线拉直,然后再乘以地图的比例尺即为铁路真实的长度;③为了测量一枚大头针的质量,先用天平称出50枚大头针的质量,然后算出一枚大头针的质量。【答案】(1)(2)ABC(3)①③【解析】(1)由图可知,圆环的直径为D2,铅笔的直径为D1,纸带环绕了n圈,则纸带的厚度:;(2)误差是由于测量者的人为原因及测量工具本身的准确程度引起的;A、人在绕纸的时候,可能用力的大小不同,造成松紧程度不同,会产生误差,故A选项符合题意;B、刻度尺本身刻度不均匀,在测量中会产生误差,故B选项符合题意;C、墙纸自身可能厚度不够均匀,会导致误差的产生,故C选项符合题意;D、读数时由于粗心,小数点记错位置,属于测量错误,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BC。(3)把纸带环绕在圆柱形铅笔上n圈,测量纸带的厚度运用的方法是累积法;①将铜丝紧密排绕在铅笔杆上数出圈数,并用刻度尺测出线圈总长度,测量一根铜丝直径,运用的方法是累积法,故①符合题意;②找1根柔软的弹性不太大的棉线和地图上待测铁路线重合,然后把这个线拉直,是化曲为直法,故②不符合题意;③用天平称出50枚大头针的质量,然后算出一枚大头针的质量,属于累积法,故③符合题意;综上所述,与该题方法同类的有①③。40.有一种可以漂浮在水面上的石头,它疏漏多孔,可用于植物栽培,放在花盆底部,便于排水透气,叫做火山石,小武和同学准备测量一块火山石的体积。以下是他们的实验步骤。(1)如图小武先往量筒中加入一定量的水,读出量筒中水的体积为。他又往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他往烧杯加适量水时主要需考虑的是 火山石能浸没水中,同时火山石浸没水中不能有水溢出 。(2)他将火山石放入烧杯中,发现火山石漂浮,无法测量。于是用一根细铁丝将火山石压入水中,用记号笔标记水面处为B。然后他取出火山石,将量筒中的水倒入烧杯中,直到水面回到B处,记录量筒的读数为V1,则火山石的体积为V0﹣V1。小安认为他取出火山石时会带出部分水导致结果有偏差。小康则认为实验还有个不能忽略的地方: 火山石吸水 会导致结果偏小很多。(3)小武和同学讨论后改进了方法:他先往量筒中加水回到V0再将火山石用蜡封住外壳(蜡的体积可 忽略,而且蜡不易沾水),用细铁丝将火山石压入烧杯的水中,用记号笔标记水面处为C,取出火山石,将量筒中的水倒入烧杯中 使水面到达C处 ,记录量筒的读数为V2,则火山石的体积为 V0﹣V2 。(4)三位同学发现用以上数据还可以计算火山石中孔隙部分的体积为 V2﹣V1 。【答案】(1)火山石能浸没水中,同时火山石浸没水中不能有水溢出;(2)火山石吸水;(3)V0﹣V2;使水面到达C处;(4)V2﹣V1。【解析】(1)本实验采用排水法测火山石的体积,往烧杯中加入水时,需考虑水不能太少,也不能太多,要考虑火山石能浸没水中,同时火山石浸没水中不能有水溢出。(2)火山石吸水会导致结果偏小很多。(3)用细铁丝将火山石压入烧杯的水中,用记号笔标记水面处为C,取出火山石,将量筒中的水倒入烧杯中使水面到达C处,记录量筒的读数为V2,则火山石的体积等于倒入水的体积:V=V0﹣V2。(4)火山石中孔隙部分的体积:V空隙=(V0﹣V2)﹣(V0﹣V1)=V2﹣V1。故答案为:(1)火山石能浸没水中,同时火山石浸没水中不能有水溢出;(2)火山石吸水;(3)使水面到达C处;V0﹣V2;(4)V2﹣V1。41.小科学习了《体积的测量》后想要测量大小不一的石块的体积,于是采用了以下两种不同的方式。①测量小石块:在量筒里注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V1然后轻轻放入石块,使量筒里的水完全浸没石块,记下此时水及石块的体积V2计算石块的体积。②测量大石块:在溢水杯中倒入一定量的水,使液面刚好到达杯口,然后轻轻放入石块,使溢水杯中溢出的水完全流入小烧杯,将小烧杯中水倒入量筒,再对量筒进行读数为V3。如图是两种方法的结果,请根据所给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方法①中,要用细线系住小石块放入量筒,细线的作用是 ABC (可多选)。A.防止石块撞破量筒 B.防止水溅起 C.实验结束后便于去除石块 D.便于读出示数(2)根据方法①所得结果读数,小石块的体积是 20cm3 。(3)按方法①两同学对测量结果进行了讨论,以下操作会导致测量结果偏小的是 B 。A.石块浸入水中深度过大 B.放入石块后,仰视读数 C.使用粗线拴住石块(4)小刚的同学认为方法②中可以省去 小烧杯 (填仪器名称)来减小误差。【答案】(1)ABC;(2)20cm3,(3)B;(4)小烧杯。【解析】(1)方法①中,使用量筒测量小石块体积时,需要用细线将小石块系住,这样做的好处是防止石块撞破量筒、避免量筒中的水溅出,同时实验结束便于将小石块取出,但有无细线对读出示数没有影响,故ABC正确,故选:ABC;(2)由图可知,量筒中水的体积为:V1=110mL,水和小石块的总体积为:V2=130mL,则小石块的体积为:V=V2﹣V1=130mL﹣110mL=20mL=20cm3;(3)A、石块浸没在水中,浸入水中的深度对实验没影响,故A不符合题意;B、放入石块前读数准确,放入石块后仰视读数,会使水和石块的总体积变小,即V2变小,根据V=V2﹣V1可知,测得的石块的体积偏小,故B符合题意;C、使用粗线拴住石块,粗线占有一定的体积,则会使水和石块的总体积变大,即V2变大,根据V=V2﹣V1可知,测得的石块的体积偏大,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B;(4)方法②中可以省去小烧杯,防止倒入量筒时,小烧杯壁贴有水,这样可以减小测量体积误差。42.刚进入五中学习的小科同学特别爱钻研,喜欢动手做实验。最近班里忙着准备第67届校运动会开幕式入场的节目表演,由于要买裤子,量腰围,让小科产生了许多想法:从量腰围到测量圆柱体周长的探究与思考在量腰围时小科知道皮尺必须与腰完全重合,而在用“扎孔法”测量圆柱体周长时可以有如下两种测量方式:(纸条的边与圆柱体的轴垂直) (纸条的边与圆柱体的轴不垂直)①小科在家中用卷纸(如A图)很方便地按甲(如B图)、乙(如C图)两种方式操作且乙方式按倾斜程度不同做了三次;②将带孔的纸条展开拉直分别如图:根据以上探究,回答下列问题:(1)圆柱体的周长等于两孔之间的距离,但由于牙签扎的孔过大,为使测量更准确,应该测量两孔的 圆心 之间的距离;(2)根据你的测量结果,可知道“斜绕式”是 正确 的(选填“正确”或“错误”);(3)请你仔细观察纸条展开拉直后的四幅图,可发现“斜绕式”与“垂直式”本质上是相同的,即两孔的连线始终与圆柱体的轴线 垂直 ;(4)从圆柱体周长到卷纸的更多实验的思考与研究;小科用卷纸做实验后,还想到了关于卷纸的一些问题的研究,请你提出一个针对卷纸测量的问题: 纸张的厚度可能会影响被测量的周长 。【答案】(1)圆心;(2)正确;(3)垂直;(4)纸张的厚度可能会影响被测量的周长。【解析】(1)为了减小测量误差,使测量更准确,应该测量两孔的圆心之间的距离,因为牙签扎的孔过大,测量两孔边缘之间的距离会增大误差。(2)将“斜绕式”纸条展开,测出两个孔之间的距离,即为圆柱体周长,由于平面上两点间线段最短,所以测出两点间距离,即为圆柱周长,故“斜绕式”是正确的。(3)由图可知,四幅图中两孔的连线与圆柱体的轴线始终是垂直的,所以可知“斜绕式”与“垂直式”本质上是相同的,“斜绕式”与“垂直式”纸条展开拉直后,两孔的连线始终与圆柱体的轴线垂直。(4)当测量卷纸卷绕的圆柱体时,纸张的厚度可能会影响被测量的周长,特别是当卷绕多圈时,通过实验可以确认在不同层数的纸卷在测量结果中可能的误差。43.某同学利用试管、单孔橡皮塞、导管、红墨水制作了简易温度计甲、乙,如图所示。(1)甲、乙两支简易温度计均是利用液体或气体的 热胀冷缩 性质制成的;(2)为了给甲温度计标上刻度,该同学将装满红墨水的试管先后浸入到标准状况下的沸水、冰水混合物中,待玻璃管内的液面稳定后,液面处分别标示100℃和 0 ℃。(3)将乙温度计的试管放入一杯清水中,发现玻璃管内的红色液滴向左移动,则清水的温度 低于 (选填“低于”、“等于”或“高于”)室温。(4)如果要提高两温度计的准确性,请你提出一条改进意见 换成内径更细的玻璃管 。(5)图丙温度计示数为 ﹣38℃ ;图丁温度计示数为 25℃ 。【答案】(1)热胀冷缩;(2)0;(3)低于;(4)换成内径更细的玻璃管;(5)﹣38℃;25℃。【解析】(1)甲、乙两支简易温度计中分别是液体、气体,均是利用液体或气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2)该同学将装满红墨水的试管先后浸入到标准状况下的沸水、冰水混合物中,待玻璃管内的液面稳定后,液面处分别标示100℃和0℃,因为摄氏温度规定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沸水的温度为100℃。(3)将乙温度计的试管放入一杯清水中,发现玻璃管内的红色液滴向左移动,则试管内气体的体积变小了,根据气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则清水的温度低于室温。(4)在液体或气体膨胀程度相同时,玻璃管越细,液柱移动的距离越大,故如果要提高两温度计的准确性,改进意见:可以使用口径更细的玻璃管。(5)丙丁图中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工作的,温度升高,液柱上升,故由丙图可知液柱在0℃以下,且温度计的分度值为2℃,此时显示的温度为﹣38℃;丁图液柱在0℃以上,且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此时显示的温度为25℃。四、综合题:44.小科结合科学史进行“自制温度计”的项目化学习。【查阅资料】温度计的发明经历了漫长的过程。(1)伽利略发明的温度计是根据 空气 (选填“水”或“空气”)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2)当外界温度 降低 (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时,珍雷伊发明的温度计玻璃管中液面将会下降。【产品制作】有了相应的知识储备,小科用小药瓶、橡皮塞、吸管、染色的水制成如图所示的温度计。【产品调试】小科在完成制作后,分别浸入热水或冷水中,发现吸管中的液面位置基本没有变化。【产品改进】(3)应该如何改进此装置? 换用内径更细的吸管 (写出一条即可)。(4)小科改进了温度计中存在的不足后,测量了不同温度时的水柱高度,记录数据如下表所示:测量次序 1 2 3 4 5 6气温(℃) 10 14 18 22 26 30水柱高度(厘米) 13 15 17 19 23根据表中数据分析,第5次水柱高度为 21 厘米。【产品迭代】金属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将两个形状、厚度相同的铝片和铜片铆在一起就可制成如图所示的简易双金属片温度计。因为升高相同温度,铝膨胀的体积比铜大,所以双金属片受热会发生弯曲。则当温度升高时,图中指针偏向中央刻度线的 左 (选填“左”或“右”)侧。【答案】(1)空气;(2)降低;(3)换用内径更细的吸管;(或换用容积更大的药瓶;或把瓶内的水换成酒精);(4)21;左。【解析】(1)伽利略发明的温度计是根据上方玻璃泡中空气的热胀冷缩制成的。(2)珍雷伊发明的温度计是通过液体的热胀冷缩制成的,所以当外界温度降低时,温度计玻璃管中液面将会下降。(3)小科在完成制作后,分别将小药瓶浸入热水或冷水中,发现吸管中的液面位置基本不变,说明该温度计灵敏度不高,即液体的热胀冷缩情况反映到吸管中不够大,可能是吸管太粗或药瓶太小。可以选择换用内径更细的吸管(或换用容积更大的药瓶,或者把水换成热胀冷缩更明显的酒精)。(4)由表格数据知气温每升高4℃,水柱高度升高2厘米。所以第5次水柱高度为21厘米;当气温升高时,铝的膨胀程度比铜的膨胀程度大,所以指针偏向中央刻度线的左侧。故答案为:(1)空气;(2)降低;(3)换用内径更细的吸管;(或换用容积更大的药瓶;或把瓶内的水换成酒精);(4)21;左。45.小乐观察到如图甲所示的修正带,标明其带芯纸的长度为30m。小乐拟通过测量来检测带芯纸的实际长度是否为30m。考虑到带芯纸很长,不便将其全部放出拉直测量,于是设计并进行了如下操作:(1)小乐用刻度尺测量如图乙所示的带芯圈的内、外半径;测量结果如图丙所示,内半径为r、外半径为R,若带芯纸的宽度为s,则带芯纸的总体积V= π(R2﹣r2)s 。(用R、r和s表示)(2)接着,小乐拉出部分的带芯纸拟用累积法测其厚度,则具体操作是 将带芯纸紧密折叠10层,用刻度尺测出其总厚度 ;若带芯纸的厚度为d,整卷带芯纸的长度为L,则带芯纸的总体积V=sdL。(3)由(1)(2)中带芯纸总体积V的两个表达式,整理得到带芯纸的长度L= 。【答案】(1)π(R2﹣r2)s;(2)将带芯纸紧密折叠10层,用刻度尺测出其总厚度;(3)。【解析】(1)小乐用刻度尺测量如图乙所示的带芯圈的内、外半径;测量结果如图丙所示,内半径为r、外半径为R,若带芯纸的宽度为s,则带芯纸的总体积V= π(R2﹣r2)s。(2)接着,小乐拉出部分的带芯纸拟用累积法测其厚度,则具体操作是将带芯纸紧密折叠10层,用刻度尺测出其总厚度;若带芯纸的厚度为d,整卷带芯纸的长度为L,则带芯纸的总体积V=sdL。(3)由(1)(2)中带芯纸总体积V的两个表达式,整理得到:Ld=π(R2﹣r2),则带芯纸的长度L= 。46.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想测量某品牌粉笔的体积大小,利用两支相同的粉笔、细针、量筒等器材,分小组继续进行下列探究。(1)甲组同学用排水法测量粉笔的体积,在量筒中倒入一定量的水,记体积为V1,“一定量”的要求是指 水能浸没物体且浸没后不超过量程 。将粉笔放入水中,粉笔完全浸没,如图甲所示,读数时视线应 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 ,测得总体积为V2,这样测得的粉笔体积将 偏小 (选填“偏大”或“偏小”)。(2)乙组同学用凡士林涂抹整个粉笔外表(凡士林可有效地阻止粉笔吸水,且涂抹的凡士林很薄,体积可忽略不计),但实验时出现了如图乙所示情况:涂抹了凡士林的粉笔漂浮在水面上。为测出涂抹凡士林的粉笔体积,下一步操作: ,再用排水法测出粉笔的体积。若将涂抹凡士林的粉笔全部浸没后,俯视读数,所测粉笔体积 偏大 (选填“偏大”或“偏小”或“不变”)(3)丙组同学观察发现粉笔吸水后体积几乎不膨胀,另取一量筒倒入适量的水,测得体积为V3,将甲组实验中已经吸足水的粉笔投入量筒中,再测得总体积为V4,丙组同学测得粉笔体积为 (用题中的字母表示,下同)。(4)丙组同学还想进一步知道一支粉笔能吸收多少体积的水,经过与甲组同学的讨论,利用他们两组测得的实验数据,最终计算出了该粉笔的吸水量为 V1+V4﹣V3﹣V2 。【答案】(1)水能浸没物体且浸没后不超过量程;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偏小;(2)用针将涂有凡士林的粉笔压入水中使其完全浸没;偏大;(3)V4﹣V3;(4)V1+V4﹣V3﹣V2。【解析】(1)在量筒中倒入一定量的水,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放入粉笔后,水能浸没物体且浸没后不超过量程。量筒在测量液体体积时,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不能仰视或俯视。在量筒中倒入一定量的水,体积为V1,将粉笔放入水中,粉笔完全浸没,测得总体积为V2,则粉笔体积就为V2﹣V1,但是由于粉笔会吸水,导致水的体积减小,故测得的粉笔体积会偏小。(2)为测出涂抹凡士林的粉笔体积,凡士林的体积忽略不计,由于漂浮,则可选择针压法测体积,故操作是:用细针向下压涂有凡士林的粉笔,使粉笔完全浸没在水中,用排水法测出其体积。若将涂抹凡士林的粉笔全部浸没后,俯视读数,读出的示数在平视刻度之上,所测粉笔体积偏大。(3)粉笔吸水后体积几乎不膨胀,量筒倒入适量的水,测得体积为V3,将已经吸足水的粉笔投入量筒中,再测得总体积为V4,由于粉笔不再吸收水分,也不膨胀,故再加入粉笔于水中增加的体积就为粉笔的体积,所以丙组同学测得粉笔体积为V4﹣V3。(4)由丙组同学可知:粉笔的体积V4﹣V3,V1的体积为水的体积,V2的体积为加入粉笔后水和粉笔的总体积,故粉笔吸收水的体积为V1+V4﹣V3﹣V2。47.在科学实验课上,同学们使用了一支特别的温度计进行温度测量实验。这支温度计的刻度均匀,但示数不准确,将它插入冰水混合物中示数为15℃;把它插入1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示数为95℃。现在同学们要用这支温度计来测量其他物体的温度:(均写出计算过程)(1)该温度计刻度线上,55℃的刻度代表的实际温度是多少℃?(2)测量过程中,有没有哪一个示数与实际温度相同,有的话,示数是多少?【答案】(1)55℃的刻度代表的实际温度是50℃;(2)有,示数是75℃。【解析】(1)根据题意,该温度计与标准温度计对应成比例,即解得t=50℃。(2)设温度计的示数与实际温度相同的值为t′,则解得t′=75℃。答:(1)55℃的刻度代表的实际温度是50℃;(2)有,示数是75℃。48.小明最近从超市购买了一袋单晶冰糖,袋内有若干块冰糖且外形不规则,颗粒较大。小明想测此袋冰糖的体积,他邀请了本班的科学探究小组一起展开讨论。(1)写出小冬不支持小明或者小红的理由 如采用小红的方案,由于冰糖间存在较大间隙,测量出的冰糖的体积会偏大 。(2)小组同学请教了科学老师后,老师告诉他们可以找出家里的面粉来帮忙一下。于是设计了如下实验:①将面粉倒入量筒A,摇实、摇平后此时的刻度如图A;②将冰糖块放入量筒B;③再将量筒A中全部面粉倒入盛有冰糖的量筒B,摇实、摇平并浸没冰糖后如图C。用上述方法测出冰糖体积V冰糖= 70 cm3。(3)以下操作会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的是 ABC 。A.面粉没有浸没冰糖 B.量筒A倒完面粉后,试管壁仍沾有面粉C.摇实不够充分 D.读取体积时平视读数【答案】ABC。【解析】(1)①如采用小红的方案,由于冰糖间存在较大间隙,测量出的冰糖的体积会偏大,;②如采用小明的方案,由于冰糖可溶于水,测量出的冰糖的体积会偏小;(2)由图A可知面粉的体积为:V面粉=90mL,由图C可知冰糖和面粉的总体积:V总=160mL,则冰糖的体积为:V冰糖=V总﹣V面粉=160mL﹣90mL=70mL;(3)A、面粉没有浸没冰糖,会使测得的冰糖体积变小,故A符合题意;B、量筒A倒完面粉后,试管壁仍沾有面粉,使倒入C中的面粉体积减小,测得冰糖的体积偏小,故B符合题意;C、摇实不够充分,会有空隙存在,测得的冰糖体积偏大,故C符合题意;D、读取体积时平视读数,读数方法正确,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BC。49.对于生活中一些难以用常规仪器直接测量的物体,我们可以采用一些特殊的方法,如累积法、转换法等。如图是小科所做的一些相关测量:(1)如图1所示,将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17圈,总长度为 1.80 厘米,铜丝的直径是 1.1 毫米。(2)为了测量出一只鸡蛋的体积,按如下的步骤进行了实验,如图2所示:①在一个底面直径是8厘米的圆柱体玻璃杯中装入一定量的水,量得水面的高度是5厘米。②将鸡蛋放入水中,再次测量水面的高度是6厘米。如果玻璃的厚度忽略不计,这只鸡蛋的体积大约是多少厘米3。(列式计算,答案保留整数)【答案】(1)1.80;1.1;(2)这只鸡蛋的体积大约是50cm3。【解析】(1)由图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5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2cm=2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2mm;线圈左侧与9.00cm对齐,右侧与10.80cm对齐,所以17圈的长度为L=10.80cm﹣9.00cm=1.80cm;细铜丝的直径为:d0.11cm=1.1mm;(2)玻璃杯底面积:3.14×()2=50.24cm2,水的体积:V=50.24cm2×5cm=251.2cm3,放入鸡蛋后水的体积:V'=50.24cm2×6cm=301.44cm3,鸡蛋的体积:V″=V'﹣V=301.44cm3﹣251.2cm3=50.24cm3≈50cm3。答:(1)1.80;1.1;(2)这只鸡蛋的体积大约是50cm3。50.肺活量是身体机能的重要指标之一,是一个人做最大吸气后再做最大呼气所呼出的气体体积,单位是毫升(mL)。小科想利用所学知识,设计一款简易肺活量测量装置。(1)测量气体的体积也可以利用排水法。小科利用大号矿泉水瓶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abc三个简易肺活量测量装置,三个瓶中均装满水。其中合理的测量装置是 c 。a. b. c.(2)若小科在读取图中的量杯数据时俯视,则会使测量的肺活量 偏大 (选填“偏大”、“偏小”、“不变”)。(3)选择合适的装置进行肺活量测量的过程中,假设吹气排水速度均匀,则下列能够反映量杯内液面高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图像是 C 。A. B. C.【答案】(1)c;(2)偏大;(3)C。【解答】解:(1)吹气时,ab的装置中广口瓶中的低于右侧管口的水不会进入量筒中,无法测量,c装置中广口瓶中的水会进入量筒中,排入量筒中水的体积等于进入广口瓶中的气体体积,故选c;(3)若小联在读取图乙中的量杯数据时俯视读数偏大,则会使测量的肺活量偏大;(4)选图乙c,量杯上大下小,液面高度随时间变化规律是先快后慢,后不变,故选C。(12)/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科学【暑假特辑】专题复习1 科学测量一、选择题:1.对需要测量的科学量进行估计是一项基本技能。下列估计值与生活实际相符的是( )A.一个初中生的体重约500kg B.班级内课桌高度约为750mmC.教室内空气的体积约20m3 D.人体感觉“舒适”的洗澡水温度约为65℃2.下列估计值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A.一支2B铅笔的质量约为500g B.正常人的体温约为36.5℃C.一张中考物理试卷的厚度约为0.7mm D.中学生跑完800m所用的时间约为1min3.生产生活中经常要开展科学测量,下列测量正确的是( )A.测量物体长度 B.测量水温C.测量液体体积 D.测量硬币直径4.秋冬季节,流感频发,不少家庭中常备有体温计和退烧药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没有消毒棉的情况下,可以用开水对体温计进行消毒B.用未经甩过的体温计测量,示数上升,则测得的体温值准确C.图乙是一般液体退烧药配有的小量杯,其刻度分布均匀D.量取药品时,按图乙所示读数,则其实际量取体积将偏大5.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下列选项是小玉同学整理的“错误操作”与对应测量结果。请你帮她判断一下,各选项中不一致的是( )选项 错误操作 测量结果A 用拉得很紧的皮卷尺去测量某同学的跳远距离 偏小B 在测量头发的直径时,把头发绕在铅笔上,没有排列紧密 偏大C 用温度计测沸水温度时,将温度计移出沸水读数 偏大D 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仰视读数 偏小A.A B.B C.C D.D6.下列单位的换算中,正确的是( )A.10L=10×0.001m3=0.01m3 B.10mL=10×0.001cm3=0.01cm3C.2.5m=2.5m×100cm=250cm D.0.3km=0.3×1000=300m7.选择不同的刻度尺会影响测量结果的精确性。如表所示为小宁用两种不同刻度尺测量《科学》课本宽度的结果,分析数据可知,下列说法中,合理的是( )测量次序 1 2 3甲组/厘米 18.33 18.34 18.35乙组/厘米 18.3 18.4 18.6A.更精确地反映《科学》课本宽度的是乙组数据 B.甲组测量所选刻度尺的最小刻度为1厘米C.该《科学》课本的宽度应取18.33厘米 D.多次测量的目的是求平均值以减小误差8.如图用木质刻度尺测量金属丝的直径,其测量结果会偏大的是( )A.刻度尺吸水膨胀 B.绕线时线圈之间有空隙C.数匝数时多数两圈 D.刻度尺的零刻度线磨损9.下列测量会引起结果偏大的是( )A.用温度计测一杯热水的温度时,温度计离开被测热水读数B.用量筒测液体的体积时,俯视凹液面中央最低处读数C.用体温计测人体温度时,体温计离开人体读数D.用皮尺测跳远成绩时,用力拉紧皮尺读数10.甲同学用体温计给班上同学进行体温晨检:在未甩体温计的情况下,甲同学首先测得自己的体温是37.4℃,之后直接给乙同学使用,测得体温为37.5℃,意识到错误后,将体温计中的液柱甩回玻璃泡,再给丙同学使用,测得体温37.4℃,这时丁同学马上取走体温计未甩,自测体温得37.5℃。以上测得的四位同学中体温可能不正确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11.有6位同学用一把刻度尺测量同一本《科学》课本的长度,测得数据分别为26.03厘米、26.09厘米、26.08厘米、26.04厘米和26.08厘米、31.38厘米。下列测量结果最接近真实值的是( )A.26.064厘米 B.26.06厘米 C.26.95厘米 D.26.08厘米12.自古台湾就是我国的领土,要测量台湾地图上海岸线的长度,你认为最佳的方法是( )A.用卷尺量,沿海岸线慢慢移动,读出数值B.用平直的刻度尺沿海岸线慢慢移动,读出数值C.用橡皮条与海岸线重合,拉直后测出橡皮条的长度D.用无弹性的细丝线与海岸线重合,拉直后测出细丝线的长度第12题 第13题13.如图为教学楼的消防栓箱,某天小德发现它的玻璃损坏了,在配换破损的玻璃时,小德最好选用下列哪种刻度尺( )A.最小刻度为1毫米,量程为15厘米的刻度尺B.最小刻度为1毫米,量程为1.5米的刻度尺C.最小刻度为1厘米,量程为1.5米的刻度尺D.最小刻度为1厘米,量程为15米的刻度尺14.在量筒中注入适量的水,读出水面所对应的刻度值V1如图①所示;将铁块放入量筒中水面所对应的刻度值V2如图②所示;取出铁块,再将物块轻轻地放入水中,静止时如图③所示,水面所对应的刻度值为V3;将铁块和物块系在一起放入量筒中如图④所示,水面所对应的刻度值为V4。则物块的体积V的大小应该是( )A.V2﹣V1 B.V3﹣V1 C.V4﹣V2 D.V4﹣V315.实验是科学的重要方法,请同学们根据实验器材规范操作的要求,回答下面小题。小乐利用温度计测量实验室的气温时,温度计示数如图所示,则读数正确的是( )A.7℃ B.12℃ C.13℃ D.14℃16.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下列测量方法正确的是( )A.正方体的棱长 B.圆的直径C.圆锥的高 D.铅笔的长度17.实验室在测固体密度时,需用量筒测出固体的体积,如果固体的密度小于水,而不能在水中下沉,我们常用如图的方法即“沉坠法”测出它的体积。如图所示是用量筒测量蜡块体积的过程,则蜡块的体积为(V1、V2、V3为当前水和物体的总体积)( )A.V3﹣V1 B.V3﹣V2﹣V1 C.V3﹣V2 D.V2﹣V118.小科测量科学课本的宽度四次,记录的数据分别为18.47cm、18.51cm、18.46cm和18.47cm,同学们交流后发现小科有一个数据读错了。以下是同学们提出的观点,其中错误的是( )A.小科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cm B.读错的数据是18.51cmC.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是为了减小实验误差 D.本次测量的结果应记作18.47cm19.鹌鹑蛋的体积约为10cm3,小实想利用图中所示量筒测量鹌鹑蛋的体积,则加入量筒中的水不能为( )A.4毫升 B.25毫升 C.35毫升 D.42毫升20.有一支温度计刻度均匀但不准确,在标准大气压下,将温度计放在冰水混合物中示数是﹣5℃,放在沸腾的水中示数为105℃,现放在室内空气中示数是28℃,则室内空气的实际温度是( )A.17℃ B.20℃ C.28℃ D.30℃21.以下是小科对刻度尺和温度计使用的操作,下列对测量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A.小科用正确的方法测得某物体长度为0.5430m,则该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毫米B.图1中甲乙两刻度尺测量同一木块的长度,测量方法正确的是乙刻度尺C.图2是某天晚上的气温,此时温度计显示的温度为16℃D.图3是一款小科自制的简易温度计,它是利用导管中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工作的22.科学小组想要估测学校操场的周长,各位组员提出的方案中,最不合适的是( )A.利用卷尺沿操场一圈连续测量,计算操场周长B.根据某同学50米成绩和跑操场一圈所需的时间,推算操场周长C.测量某同学的步幅,数出他走完操场一圈所需要的步数,推算操场周长D.测量自行车车轮的周长,根据自行车绕操场一圈车轮转动的圈数,推算操场周长23.爱好文学的小明发现“咫尺”两字经常出现在古诗中,如“更问寻雷室,咫尺西行间。”查资料得知:我国古代把女子一拃长称为“咫”,男子一拃长称作“尺”,如图所示。“咫尺之间”用来比喻相距很近,实际“咫”与“尺”的长度相差大约为( )A.3毫米 B.3厘米 C.3分米 D.3米24.小安把同一金属块分别放入装有一定量水的甲量筒和乙量筒中(如图),量筒示数和液面高度变化量随金属块浸入体积的变化正确的是( )A.B.C.D.25.估算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下列估算最接近实际的是( )A.一个成人的身高约为170mm B.汽车在高速公路上的行驶速度约为100km/hC.一瓶牛奶的体积约为250m3 D.洗澡水的温度约为90℃二、填空题:26.请将图中所示的结果填在相应的空格处。(1)图甲中,液体的体积是 mL。(2)图乙中,每一个圆柱体的直径是 cm。(3)图丙中,气温为 ℃。27.金秋十月,学校举行了田径运动会。请回答以下问题:(1)如图,小科用温度计测量开幕式那天上午的气温,此时温度计的示数为 。(2)开幕式结束后,小科同学感觉身体不适,去医务室测量体温,发现校医先用手指捏紧体温计上部并 ,其目的是使水银柱回落到35℃刻度线以下。(3)小科同学跑完400米后,喝完了瓶中剩下的约200 (填单位)的矿泉水来补充水分。(4)裁判员用皮卷尺测量跳远的成绩时,若将皮卷尺拉的太紧,则测量值将会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28.请给下面的数据填上符合实际的单位。(1)一枚壹圆硬币的厚度约3 ; (2)今天的最高气温是25 ;(3)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108 ;(4)一个鸡蛋的体积约50 。29.在标准大气压下,一支没有刻度的温度计,插入30℃的温水中,水银柱长度为10厘米,插入冰水混合物中时,水银柱长度为1厘米。(1)则测量100℃的沸水时,水银柱长度为 厘米。(2)当插入一定温度的热水中时,水银柱长度为19厘米,则此热水的温度为 ℃。30.一支刻度均匀但示数不准确的温度计,在一个标准大气压时,放入冰水混合物中,水银柱的长度是a厘米,放入沸水中时水银柱长度为b厘米。请计算(答案用题中字母表示):(1)当水银柱的长度是c厘米(a<c<b)时,则被测液体的温度是 ℃。(2)当外界温度为50℃时,用此温度计测量,则该温度计水银柱的长度是 厘米。31.小武想测一块不规则矿石的体积,因矿石较大,放不进量筒,因此小武利用一只烧杯,按图所示方法来测量矿石的体积。(1)测得的矿石的体积是 cm3。(2)该方法测得的矿石体积可能 (填“偏大”“偏小”或“一样”)。32.学完“温度的测量”后,班级开展了自制温度计的活动,小科在家利用生活中常见器材依次制作了甲、乙两种温度计。(1)甲温度计是根据 原理制成的。(2)乙温度计是吸管B通过软木塞与塑料瓶A相连,管下端插入水槽中制成的简易温度计。在不同的温度下分别测出管内外水面的高度差h,记录数据如表所示。t/℃ 17 19 21 23 25 27h/cm 14.3 12.1 9.9 7.7 5.5 3.3①图乙温度计的A部分相当于普通温度计的 。(填结构名称)②该温度计可测量的最高温度是 ℃。33.在测量细铜丝直径的实验中,小东将细铜丝在铅笔上紧密绕20圈,再用刻度尺测量20圈的总长度,并记录在下方表格中。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测量结果1.74cm 1.75cm 1.76cm(1)小东所用的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 。(2)根据表格数据可计算细铜丝的直径是 。(3)不更换刻度尺的情况下,为了使测量结果更准确,可进行的操作是 。34.科学研究过程中经常要进行各种测量,测量时正确读数很关键。(1)图1中用A、B两把刻度尺分别测量同一木块的边长,就刻度尺的分度值而言,刻度尺 (填“A”或“B”)更精密一些;(2)图2中温度计的示数是 ℃;(3)图3中液体的体积是 mL;(4)用图4方法测得的硬币直径为 厘米;(5)图5所示是一个医用注射器,注射器上的刻度表示活塞拉到该位置时针筒内部的容积。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全部刻度的长度为 厘米,计算出活塞的横截面积为 平方厘米(保留2位小数)。35.肺活量是身体机能的重要指标之一,是一个人做最大吸气后再做最大呼气所呼出的气体体积。小科想利用所学知识,设计一款简易肺活量测量装置。(1)测量气体的体积也可以利用排水法。小科利用大号矿泉水瓶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ab两个简易肺活量测量装置,两个瓶中均装满水。其中合理的测量装置是 (填a或b)。(2)吹气结束后,俯视量杯读数,则测得的肺活量偏 。(填“大”或“小”)(3)选择合适的装置进行肺活量测量的过程中,假设吹气速度均匀,则上图中能够反映量杯内液面高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图像是 。(填“甲”或“乙”)三、探究题:36.芦丁鸡因其体型小、产蛋量高、能自行孵化等特点,成为许多家庭中的景观宠物。(1)图甲,小科用刻度尺测量刚孵化的芦丁鸡体长,记录为 。(2)图乙,小科用量筒测量一批芦丁鸡鸡蛋的平均体积,步骤如下:①将适量的水倒入量筒内,读出水面刻度值。②将20个芦丁鸡鸡蛋轻放入量筒内,当鸡蛋完全浸没时,读出此时水面刻度值。请计算芦丁鸡鸡蛋的平均体积是 cm3,实验结束后,小科了解到芦丁鸡鸡蛋有一定吸水性,则所测量的平均体积将 (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37.以下为某校学生进行“温度计发展史”的项目化学习的部分片段,通过查阅资料整理了温度计发展史。请完成下列问题:(1)上述三种温度计都是利用了物质的 制成的。如上图的气体温度计,当环境温度降低时,管中水柱液面将 (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2)在相同的受热条件下,将两个形状、厚度相同的铜片和铁片焊在一起就可制成上图中的固体温度计。已知铜的膨胀程度比铁大,当温度升高时,指针会偏向 侧(选填“A”或“B”)。(3)如图甲是小黄制作的一个简易液体温度计。使用时发现该温度计管中液柱移动不明显,导致示数不够精确,对此请你提出一条改进建议 。38.如图所示,小玉用量筒、足够多的水、一定质量的铁块和细线,测量某一塑料的体积,操作步骤如下:①往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并记下水的体积V1。②用细线拴住铁块,放入量筒内的水中,并使之浸没,记下铁块和水的总体积V2。③取出铁块,用细线把铁块和塑料捆在一起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记下此时的总体积V3。(以上细线体积忽略不计)④计算出塑料的体积。(1)在①步骤中“适量”是指 。A.能淹没铁块和塑料,并且一起放入水中后水不会溢出B.水面约在量筒中间,看上去不多也不少C.能淹没铁块和塑料,并且一起放入水中后水不超过量筒的量程(2)小玉同学收集数据时,发现有一个数据是多余的,这一数据是 (选填“V1”、“V2”或“V3”)。(3)在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 相平。(4)小玉同学下列操作,可导致测量塑料体积偏小的是 。A.在步骤②时,铁块浸没水中深度过大B.在步骤③时,放入铁块和塑料后,仰视读数C.在步骤②时,放入铁块后有水滴飞溅出来D.在步骤③时,投入铁块和塑料后有水滴飞溅出来39.小科在“长度的测量”实验中:(1)为了测出一条厚薄均匀的纸带的厚度,他把纸带环绕在圆柱形铅笔上,直至恰好能套进一个圆环内,纸带环绕了n圈,那么纸带的厚度为 ;(2)该同学一共测了三次,每次纸带都重新绕过,并放在刻度尺的不同位置进行读数,产生误差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A.每次的松紧程度不同 B.刻度尺的刻度不均匀 C.墙纸厚度不均匀 D.读数时小数点点错(3)下列几种测量方法中,与该题方法同类的有 ;①为了测长为细铜丝直径,将其紧密排绕在铅笔杆上数出圈数,并用刻度尺测出线圈总长度;②为了测铁路真实的长度,找1根柔软的弹性不太大的棉线和地图上待测铁路线重合,然后把这个线拉直,然后再乘以地图的比例尺即为铁路真实的长度;③为了测量一枚大头针的质量,先用天平称出50枚大头针的质量,然后算出一枚大头针的质量。40.有一种可以漂浮在水面上的石头,它疏漏多孔,可用于植物栽培,放在花盆底部,便于排水透气,叫做火山石,小武和同学准备测量一块火山石的体积。以下是他们的实验步骤。(1)如图小武先往量筒中加入一定量的水,读出量筒中水的体积为。他又往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他往烧杯加适量水时主要需考虑的是 。(2)他将火山石放入烧杯中,发现火山石漂浮,无法测量。于是用一根细铁丝将火山石压入水中,用记号笔标记水面处为B。然后他取出火山石,将量筒中的水倒入烧杯中,直到水面回到B处,记录量筒的读数为V1,则火山石的体积为V0﹣V1。小安认为他取出火山石时会带出部分水导致结果有偏差。小康则认为实验还有个不能忽略的地方: 会导致结果偏小很多。(3)小武和同学讨论后改进了方法:他先往量筒中加水回到V0再将火山石用蜡封住外壳(蜡的体积可 忽略,而且蜡不易沾水),用细铁丝将火山石压入烧杯的水中,用记号笔标记水面处为C,取出火山石,将量筒中的水倒入烧杯中 ,记录量筒的读数为V2,则火山石的体积为 。(4)三位同学发现用以上数据还可以计算火山石中孔隙部分的体积为 。41.小科学习了《体积的测量》后想要测量大小不一的石块的体积,于是采用了以下两种不同的方式。①测量小石块:在量筒里注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V1然后轻轻放入石块,使量筒里的水完全浸没石块,记下此时水及石块的体积V2计算石块的体积。②测量大石块:在溢水杯中倒入一定量的水,使液面刚好到达杯口,然后轻轻放入石块,使溢水杯中溢出的水完全流入小烧杯,将小烧杯中水倒入量筒,再对量筒进行读数为V3。如图是两种方法的结果,请根据所给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方法①中,要用细线系住小石块放入量筒,细线的作用是 (可多选)。A.防止石块撞破量筒 B.防止水溅起 C.实验结束后便于去除石块 D.便于读出示数(2)根据方法①所得结果读数,小石块的体积是 。(3)按方法①两同学对测量结果进行了讨论,以下操作会导致测量结果偏小的是 。A.石块浸入水中深度过大 B.放入石块后,仰视读数 C.使用粗线拴住石块(4)小刚的同学认为方法②中可以省去 (填仪器名称)来减小误差。42.刚进入五中学习的小科同学特别爱钻研,喜欢动手做实验。最近班里忙着准备第67届校运动会开幕式入场的节目表演,由于要买裤子,量腰围,让小科产生了许多想法:从量腰围到测量圆柱体周长的探究与思考在量腰围时小科知道皮尺必须与腰完全重合,而在用“扎孔法”测量圆柱体周长时可以有如下两种测量方式:(纸条的边与圆柱体的轴垂直) (纸条的边与圆柱体的轴不垂直)①小科在家中用卷纸(如A图)很方便地按甲(如B图)、乙(如C图)两种方式操作且乙方式按倾斜程度不同做了三次;②将带孔的纸条展开拉直分别如图:根据以上探究,回答下列问题:(1)圆柱体的周长等于两孔之间的距离,但由于牙签扎的孔过大,为使测量更准确,应该测量两孔的 之间的距离;(2)根据你的测量结果,可知道“斜绕式”是 的(选填“正确”或“错误”);(3)请你仔细观察纸条展开拉直后的四幅图,可发现“斜绕式”与“垂直式”本质上是相同的,即两孔的连线始终与圆柱体的轴线 ;(4)从圆柱体周长到卷纸的更多实验的思考与研究;小科用卷纸做实验后,还想到了关于卷纸的一些问题的研究,请你提出一个针对卷纸测量的问题: 。43.某同学利用试管、单孔橡皮塞、导管、红墨水制作了简易温度计甲、乙,如图所示。(1)甲、乙两支简易温度计均是利用液体或气体的 性质制成的;(2)为了给甲温度计标上刻度,该同学将装满红墨水的试管先后浸入到标准状况下的沸水、冰水混合物中,待玻璃管内的液面稳定后,液面处分别标示100℃和 ℃。(3)将乙温度计的试管放入一杯清水中,发现玻璃管内的红色液滴向左移动,则清水的温度 (选填“低于”、“等于”或“高于”)室温。(4)如果要提高两温度计的准确性,请你提出一条改进意见 。(5)图丙温度计示数为 ;图丁温度计示数为 。四、综合题:44.小科结合科学史进行“自制温度计”的项目化学习。【查阅资料】温度计的发明经历了漫长的过程。(1)伽利略发明的温度计是根据 (选填“水”或“空气”)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2)当外界温度 (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时,珍雷伊发明的温度计玻璃管中液面将会下降。【产品制作】有了相应的知识储备,小科用小药瓶、橡皮塞、吸管、染色的水制成如图所示的温度计。【产品调试】小科在完成制作后,分别浸入热水或冷水中,发现吸管中的液面位置基本没有变化。【产品改进】(3)应该如何改进此装置? (写出一条即可)。(4)小科改进了温度计中存在的不足后,测量了不同温度时的水柱高度,记录数据如下表所示:测量次序 1 2 3 4 5 6气温(℃) 10 14 18 22 26 30水柱高度(厘米) 13 15 17 19 23根据表中数据分析,第5次水柱高度为 厘米。【产品迭代】金属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将两个形状、厚度相同的铝片和铜片铆在一起就可制成如图所示的简易双金属片温度计。因为升高相同温度,铝膨胀的体积比铜大,所以双金属片受热会发生弯曲。则当温度升高时,图中指针偏向中央刻度线的 (选填“左”或“右”)侧。45.小乐观察到如图甲所示的修正带,标明其带芯纸的长度为30m。小乐拟通过测量来检测带芯纸的实际长度是否为30m。考虑到带芯纸很长,不便将其全部放出拉直测量,于是设计并进行了如下操作:(1)小乐用刻度尺测量如图乙所示的带芯圈的内、外半径;测量结果如图丙所示,内半径为r、外半径为R,若带芯纸的宽度为s,则带芯纸的总体积V= 。(用R、r和s表示)(2)接着,小乐拉出部分的带芯纸拟用累积法测其厚度,则具体操作是 ;若带芯纸的厚度为d,整卷带芯纸的长度为L,则带芯纸的总体积V= 。(3)由(1)(2)中带芯纸总体积V的两个表达式,整理得到带芯纸的长度L= 。46.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想测量某品牌粉笔的体积大小,利用两支相同的粉笔、细针、量筒等器材,分小组继续进行下列探究。(1)甲组同学用排水法测量粉笔的体积,在量筒中倒入一定量的水,记体积为V1,“一定量”的要求是指 。将粉笔放入水中,粉笔完全浸没,如图甲所示,读数时视线应 ,测得总体积为V2,这样测得的粉笔体积将 (选填“偏大”或“偏小”)。(2)乙组同学用凡士林涂抹整个粉笔外表(凡士林可有效地阻止粉笔吸水,且涂抹的凡士林很薄,体积可忽略不计),但实验时出现了如图乙所示情况:涂抹了凡士林的粉笔漂浮在水面上。为测出涂抹凡士林的粉笔体积,下一步操作: ,再用排水法测出粉笔的体积。若将涂抹凡士林的粉笔全部浸没后,俯视读数,所测粉笔体积 (选填“偏大”或“偏小”或“不变”)(3)丙组同学观察发现粉笔吸水后体积几乎不膨胀,另取一量筒倒入适量的水,测得体积为V3,将甲组实验中已经吸足水的粉笔投入量筒中,再测得总体积为V4,丙组同学测得粉笔体积为 (用题中的字母表示,下同)。(4)丙组同学还想进一步知道一支粉笔能吸收多少体积的水,经过与甲组同学的讨论,利用他们两组测得的实验数据,最终计算出了该粉笔的吸水量为 。47.在科学实验课上,同学们使用了一支特别的温度计进行温度测量实验。这支温度计的刻度均匀,但示数不准确,将它插入冰水混合物中示数为15℃;把它插入1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示数为95℃。现在同学们要用这支温度计来测量其他物体的温度:(均写出计算过程)(1)该温度计刻度线上,55℃的刻度代表的实际温度是多少℃?(2)测量过程中,有没有哪一个示数与实际温度相同,有的话,示数是多少?48.小明最近从超市购买了一袋单晶冰糖,袋内有若干块冰糖且外形不规则,颗粒较大。小明想测此袋冰糖的体积,他邀请了本班的科学探究小组一起展开讨论。(1)写出小冬不支持小明或者小红的理由 。(2)小组同学请教了科学老师后,老师告诉他们可以找出家里的面粉来帮忙一下。于是设计了如下实验:①将面粉倒入量筒A,摇实、摇平后此时的刻度如图A;②将冰糖块放入量筒B;③再将量筒A中全部面粉倒入盛有冰糖的量筒B,摇实、摇平并浸没冰糖后如图C。用上述方法测出冰糖体积V冰糖= cm3。(3)以下操作会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的是 。A.面粉没有浸没冰糖B.量筒A倒完面粉后,试管壁仍沾有面粉C.摇实不够充分 D.读取体积时平视读数49.对于生活中一些难以用常规仪器直接测量的物体,我们可以采用一些特殊的方法,如累积法、转换法等。如图是小科所做的一些相关测量:(1)如图1所示,将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17圈,总长度为 厘米,铜丝的直径是 毫米。(2)为了测量出一只鸡蛋的体积,按如下的步骤进行了实验,如图2所示:①在一个底面直径是8厘米的圆柱体玻璃杯中装入一定量的水,量得水面的高度是5厘米。②将鸡蛋放入水中,再次测量水面的高度是6厘米。如果玻璃的厚度忽略不计,这只鸡蛋的体积大约是多少厘米3。(列式计算,答案保留整数)(2)这只鸡蛋的体积大约是50cm3。50.肺活量是身体机能的重要指标之一,是一个人做最大吸气后再做最大呼气所呼出的气体体积,单位是毫升(mL)。小科想利用所学知识,设计一款简易肺活量测量装置。(1)测量气体的体积也可以利用排水法。小科利用大号矿泉水瓶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abc三个简易肺活量测量装置,三个瓶中均装满水。其中合理的测量装置是 。a. b. c.(2)若小科在读取图中的量杯数据时俯视,则会使测量的肺活量 (选填“偏大”、“偏小”、“不变”)。(3)选择合适的装置进行肺活量测量的过程中,假设吹气排水速度均匀,则下列能够反映量杯内液面高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图像是 。A. B. C.(1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5七升八暑假特辑】专题复习1 科学测量 参考答案及解析 (2).docx 【2025七升八暑假特辑】专题复习1 科学测量.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