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防溺水安全教育主题班会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夏季防溺水安全教育主题班会

资源简介

(共27张PPT)
珍爱
生命
严防
溺水
珍爱
生命
严防
溺水
夏季防溺水安全教育主题班会
前言展示
前言展示
随着夏季来临,气温迅速上升,天气日渐炎热,中小学生游泳溺水事故进入高发期。
据统计,全国各地发生的溺水事件不计其数,多起中小学生死亡案件,令人痛心。
为做好预防学生溺水事故有关工作,保障广大中小学生生命安全,
请各位同学牢记珍爱生命,严防溺水!




认识溺水
01
防溺水安全知识、倡议
02
意外落水如何自救
03
他人溺水如何救援
04
01
认识溺水严重性
认识溺水严重性
认识溺水严重性
名词解释:
溺水:指大量水液被吸入肺内,引起人体缺氧窒息的危急病症。
溺水表现:
溺水者:面色青紫肿胀,眼球结膜充血,口鼻内充满泡沫、泥沙等杂物。部分溺水者因大量喝水入胃、出现上腹部膨胀。多数溺水者四肢发凉,意识丧失,重者心跳、呼吸停止。
溺水时间:
溺水导致:呼吸道痉挛而引起缺氧、窒息、死亡。落水被淹后一般4-6分钟即可致死。
较长时间溺水:
若溺水时间比较长即便是抢救过来,大脑缺氧会严重损伤脑细胞对后期大脑发育各方面都会受到影响,比如智力方面、精神方面,大脑细胞出现坏死会形成病灶诱发日后出现癫痫。
认识溺水严重性
溺水死亡的人数远远超出你的想象!
根据中国卫生部发布数据显示,中国每年约有5.7万人溺亡,相当于每天有150多人,其中14岁以下儿童青少年比例竟高达56.58%。
认识溺水严重性
溺水已成为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的“第一杀手”!
据统计,我国每年8万多名儿童死于伤害。
溺水是导致儿童伤害致死的首位原因。
从溺水死亡的年龄段分布来看,
1-4岁幼儿溺水比例最高,占全部儿童溺水的37.58%;
5-9岁少儿溺水占全部儿童溺水的28.18%,
10-14岁溺水占32.42%。
02
防溺水安全知识倡议
防溺水安全知识倡议
防溺水安全知识倡议
远离危险水域
防溺水安全知识倡议
远离危险水域
防溺水安全知识倡议
防溺水八避免:
避免去近几年有人挖(采)沙的河道玩耍;
避免去水库主干渠玩耍 ;
避免在危险地段推拉玩闹、清洗衣物、打捞物品等;
避免去不熟悉水域嬉戏;
避免雨中、雨后在河道、湖塘、井池边行走,避免雨中单独过桥(渠道、堤坝);
避免在恶劣气候条件下游泳,如正午暴晒期间、高温季节、天气多变时刻等;
在雷雨季节提倡家长送学生到校,接学生返家;
避免到深水区、冷水区逗留。
防溺水安全知识倡议
那夏季很热、
又很想学游泳怎么办呢?
选择正规、安全的游泳场所;
必须在成人的陪同下游泳。
下水前做好热身运动
不要贸然跳水、潜泳、水下憋气
防溺水安全知识倡议
游泳前应考虑身体状况,如果太饱、太饿或过度疲劳时,不要游泳;
游泳前先在四肢撩些水,然后再跳入水中。不要立刻跳入水中;
游泳时若胸痛,可用力压胸口,等到稍好时再上岸;腹部疼痛时,应上岸,最好喝一些热的饮料或热汤,以保持身体温暖。
防溺水安全知识倡议
“六不准”
不准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六不准”
不准不会水性的学生擅自下水施救
“六不准”
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
“六不准”
不私自下水游泳
“六不准”
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
“六不准”
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
防溺水安全知识倡议
“两会:发现险情”
会相互提醒、劝阻并报告
会基本的自护、自救方法
“外出与家长四告知”
告知去哪了
告知去做什么
告知和谁在一起
告知何时回来
03
意外落水
如何自救
意外落水
如何自救
意外落水如何自救
如不慎落入水中,保持冷静,屏住呼吸,尽量仰面,展平身体,口鼻露出水面,呼吸
01
扔掉身上沉重的物品
02
寻找救生圈,木板等各种可增加浮力的物品,或用自身衣物制作浮具,等待救援
03
如果不游泳,也找不到浮具,可采用水母漂的方式,节省体力,等待救援
04
意外落水如何自救
展开说说:仰漂正确姿势
冷静、放松身体。
深吸一口气,后头后仰、双手摆成大字形。
不挣扎,在水中保持平衡。
口鼻先浮出水面,可呼吸和呼救。
注意:
手不可伸出水面,否则身体会下沉。
小腿膝关节要弯曲。
意外落水如何自救
游泳时发生抽筋:
千万不要惊慌,一定要保持镇静,停止游动,先吸一口气,仰面浮于水面,并根据不同部位采取不同方法进行自救。
小腿抽筋:
使身体成仰卧姿势,用手握住抽筋腿的脚趾,用力向上拉,使抽筋腿伸直,并用另一腿踩水,另一手划水,帮助身体上浮,这样连续多次即可恢复正常。
意外落水如何自救
大腿抽筋:
可与小腿抽筋一样采用拉伸抽筋肌肉的办法解决。
两手或单手抽筋:
应迅速握紧拳头,再用力伸直,反复多次,直至复原。
上腹部肌肉抽筋:
可仰卧水里,把双腿向腹壁弯收,再行伸直,重复几次。
04
他人溺水
如何救援
他人溺水
如何救援
他人溺水如何救援
他人溺水
救援措施
立即大声呼救,寻求大人帮助;
拨打110、119、120等紧急求助电话;
在呼救的同时迅速扫视四周,看有无可利用的救援工具。
将树枝、木棍、竹竿等递给落水者、拉其靠岸;
将救生圈、水桶、充气的塑料袋、球类或长绳、衣物等抛给落水者,助其漂浮待援或将其拉回岸边。
特别注意:
禁止未成年人下水营救溺水者!!!
他人溺水如何救援
脱下外套等衣物:
上岸后,应迅速解开溺水者的衣服和腰带。因为湿漉漉的外套会带走身体热能,产生低温伤害。
清除溺水者口、鼻中杂物:
清除溺水者口、鼻中的淤泥、杂草、泡沫等杂物,保持呼吸道畅通,若发现溺水者喉部有阻塞物,则可将溺水者脸部转向下方,在其后背用力拍打,将阻塞物拍出气管。
人工呼吸与胸外心脏按压:
对呼吸及心跳微弱或心跳刚刚停止的溺水者,应迅速进行人工呼吸,并同时做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是使溺水者恢复呼吸的关键步骤,胸外心脏按压,通过间接挤压心脏使其收缩与舒张,恢复泵血功能。是对尚未出现真死现象的溺水者生命做最后挽救,应不失时机尽快施行,且不要轻易放弃努力。
他人溺水如何救援
初步抢救之后:
若溺水者呼吸心跳已经逐渐恢复正常,尽快联系急救中心,送溺水者去医院。
规避错误施救方法:
一些大家熟知的“肩顶法”“顶膝法”“抱腹法”等控水急救法其实是错误的,甚至活着的人都可能因“控水”而误吸、窒息死亡。
人工呼吸图示
结束语
结束语
父母给我们的生命只有一次,
我们没有理由不珍惜,让我们谨记:
珍爱生命,严防溺水!
切实加强青少年儿童的防溺水安全知识
珍爱
生命
严防
溺水
珍爱
生命
严防
溺水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