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抚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24-2025学年下学期九年级中考历史模拟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西省抚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24-2025学年下学期九年级中考历史模拟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学考总复习·试题猜想·九年级
历史模拟试题(一)
(满分:80分 时长:75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 甲骨文中猪和犬分别写作和,侧面视像猪之形,侧面视像犬状,但突出犬尾巴上翘的特征,极为生动传神。这反映出其造字方法是( )
A. 指事 B. 会意 C. 形声 D. 象形
2. “当朝廷布满贵族的势力,这对始皇收拢权力极大不利。郡县制能更好地适应始皇的主张,在郡守和县令都由皇帝直接任命下,皇帝能更好地提拔贤明有才能的官员,而非贵族世袭制下的一些无能之辈。”这表明郡县制有利于( )
A. 加强中央集权 B. 结束列国纷争 C. 抵御外来侵略 D. 缓和阶级矛盾
3. 某历史兴趣小组收集了下侧资料进行探究性学习。他们学习的主题应该是( )
文成公主入藏 鉴真东渡和玄奘西行 邢白越青和唐三彩 诗仙李白、诗圣杜甫
A. 民族交融与多元一体 B. 对外开放与文化交流
C. 丰富多彩的文学艺术 D. 繁荣开放的盛世局面
4. 北宋诗人王珪的《闻种谔米脂川大捷》中写道:“神兵十万忽乘秋,西碛妖氛一夕收。匹马不嘶榆塞外,长城乍起玉关头。君王别绘凌烟阁,将帅今轻定远侯。莫道无人能报国,红旗行去取凉州。”王珪的诗句描写的历史事实是( )
A. 北宋与西夏的战争 B. 北宋与辽的战争 C. 北宋与金的战争 D. 南宋与金的战争
5. 元朝根据西藏等地的政治和社会特点,设置宣政院;在西南、岭南等边疆地区设宣慰司,协调当地军政事务;元朝还沿袭宋、金的巡检司机构,设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台湾等岛屿。这表明元朝治理边疆的策略是( )
A. 放任自流 B. 羁縻政策 C. 改土归流 D. 因地制宜
6. 清朝中期以后,昆曲上演的剧目多是逃避现实或歌功颂德的庸俗作品,为宫廷和上层贵族所喜爱,逐渐成为统治阶级和上层社会的玩物。据此可知,昆曲衰落的主要原因是( )
A. 内容丰富,推陈出新 B. 缺乏创新,后继无人
C. 抨击权贵,批判现实 D. 脱离民众和现实生活
7. 清朝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一些拥有雄厚商业资本,在全国进行商业活动的商帮。如山西商人组成的晋商,主要贩卖粮食、食盐、绸缎等,又专门经营汇兑、放贷和存款业务;与之相匹敌的还有徽商。这些商帮的出现表明清代( )
A. 富商控制经济命脉 B. 商品贸易十分兴盛
C. 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D. 农业生产恢复发展
8. “臣等伏思欲悉各国情形,必先谙其言语文字,方不受人欺蒙。各国均以重资聘请中国人讲解文义,而中国迄无熟悉外国语言文字之人,恐无以悉其底蕴”。为了解决材料中的问题,洋务派( )
A. 创办了军事工业 B. 设立京师同文馆 C. 编练新式陆海军 D. 筹建京师大学堂
9.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指出,“自辛亥革命以后,中国之情况……有江河日下之势,究其原因,乃是由于“军阀之专横,列强之侵蚀,日益加厉”。据材料可知,国民党认识到革命要( )
A. 推翻清政府的专制统治 B. 实现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
C. 推翻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D. 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共同奋斗
10. 制作时间轴是中学生常用的学习方法。根据图中所探究的内容推断,该主题是( )
A.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B.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C. 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 D. 人民解放战争胜利
11. “天上的北斗星最明亮,茅坪河的水啊闪银光,井冈山的人哎抬头望哎,八角楼的灯光哎照四方……”材料中的民歌反映的革命史实是( )
A. 北伐胜利进军 B. 平型关大捷 C. 工农武装割据 D. 跃进大别山
12. 20世纪三四十年代,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和光未然作词、冼星海作曲的《黄河大合唱》等名曲,谱写了时代的最强音。可见当时的时代主题是( )
A. 自强求富 B. 变法图强 C. 实业救国 D. 抗日救亡
13. 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加入社会主义阵营。20世纪70年代借助“乒乓外交”逐步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据此可知( )
A. 美国与中国的矛盾消除 B. 中美联合对抗苏联
C. 国家利益决定国家关系 D. 美苏两极格局解体
14. “我国建国三十五年来的变化表明,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国家对企业统得过多过死,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这就造成了企业吃国家‘大锅饭’、职工吃企业‘大锅饭’的局面。”以上材料表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
A.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B. 分田包干到户 C. 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D. 增强企业活力
15. 罗马建筑是建筑艺术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它承载了希腊文明中的建筑风格,同时又是希腊建筑的一种发展,如石拱门、穹顶等,既坚固结实,又华丽宏伟。这说明罗马建筑与希腊建筑的关系是( )
A. 风格迥异 B. 继承创新 C. 盲目模仿 D. 毫无关联
16. 中世纪西欧庄园里住宅、教堂、磨坊、仓库等设施齐全,而且备有耕畜和各种生产工具。庄园的产品很少拿出去卖,除非万不得已,庄园也很少出去采购。据此可以看出西欧庄园( )
A. 领主权力受到一定限制 B. 经济可以自给自足
C. 领主不能没收农民土地 D. 断绝外界经济交往
17. “17世纪英国这场大变动的根源可以在国会和斯图亚特王朝之间的冲突中找到……英国国会胜利的结果是建立起代议制立宪政体———这是英国对欧洲、对世界的最大的政治贡献。”材料主要阐释的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 )
A. 背景 B. 经过 C. 影响 D. 爆发
18. 甘地发动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动员了广大群众,沉重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同时,甘地为防止爆发革命,控制了群众的斗争方式,甘地该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
A. 保证资产阶级对运动的领导权 B. 防止过激行为激怒英国殖民局
C. 增强印度人民自尊心和自信心 D. 打击印度民族主义者嚣张气焰
19. 下图中苏俄(联)农民平均税款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两个五年计划胜利完成 B.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C.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推行 D. 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20. 1991年12月,欧洲12国政府首脑在荷兰马斯特里赫特签署了《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决定在12国范围内实现经济货币联盟和政治联盟,1993年该条约正式生效。材料中的12国成立的区域性国际组织是( )
A. 欧盟理事会 B. 欧洲经济共同体 C. 欧洲联盟 D.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
21. 河南历史厚重,人文荟萃,某中学历史社团制作了宣传河南的网页,共有四大栏目。浏览栏目内容,回答问题。
栏目一 洛阳龙门石窟 开凿于 ① 孝文帝年间,之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宋等朝代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今存有窟龛2345个,造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2800余品。 栏目二 安阳殷墟博物馆 殷墟是中国商朝晚期都城遗址,古称“北蒙”,甲骨卜辞中又称为“商邑”“大邑商”,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并为甲骨文和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古代都城遗址。
栏目三 南阳医圣祠 医圣祠坐落于南阳市中心城区东关温凉河畔,是为纪念东汉时伟大医学家张仲景所建的祠堂。 栏目四 焦裕禄烈士陵园 陵园位于兰考县城关北黄河堤顶上,紧靠兰考菏泽公路西侧,占地约50000平方米,是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同志安葬的墓地。
(1)浏览栏目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填写①处内容。
(2)浏览栏目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殷墟甲骨文发现的重大意义。
(3)浏览栏目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张仲景的主要医学贡献。
(4)浏览栏目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为保护河南的红色文化资源提出合理建议。
22. 时代主题,是指人类社会某一发展阶段中带有全球性、战略性和关乎全局的核心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一中图片所反映的时代主题。
材料二
(2)材料二中的两组图片都反映了一定的时代主题,任选一组图片,结合所学自定一个观点,加以阐述。(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23. 战争是政治的继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正如列宁所指出的,“不管是一个帝国主义联盟,还是一切帝国主义强国结成一个总联盟,都不可避免地只会是前后两次战争之间的‘暂时休战’”。一旦……他们必将重开争夺之战,那个时候也就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寿终正寝之时。
——摘编自陶诗永、宋洪章《火山口上的分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前后两次战争”是哪两次战争?谈谈你对“暂时休战”的理解。
材料二
不会被传染 左边床上的人(美国)说:“多么幸运的一件事呀!我们是分床睡的,我不会被传染!” 右边床上是:希特勒炎症、闪电战瘟疫、纳粹发热病、法西斯流感……
全力以赴,摧毁日本
(2)材料二中漫画反映了美国在二战中的态度出现了怎样的转变?分析出现这种转变的原因。
材料三 乌克兰与俄罗斯渊源很深,但乌克兰却在西方挑拨下,走上亲西仇俄的道路。……乌克兰没能抵挡住西方的诱惑和挑拨;认为傍上关国就能安全,但美国因还有很多事要做,还未想与俄罗斯直接对抗。
——摘编自环球时报《苏联解体后,乌克兰本来“一手好牌”,为何后来“打烂”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乌克兰在与美国等西方国家交往中存在的问题。
(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影响国家关系的主要因素。
24. 变法或改革是推动历史前进和社会发展的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北宋变法】
材料一 因范(仲淹)之政见,先重治人而后及于治法,王(安石)则似乎单重法不问人。只求法的推行,不论推行法的是何等样的人品……而安石之开源政策,有些处又跡近于敛财……那时的百姓,实有不堪再括之苦……还带有急刻的心理。
——摘编自钱穆《国史大纲》
(1)根据材料一,指出钱穆认为王安石变法存在的问题。
【戊戌变法】
材料二 以康、梁为首的维新派面对世界性的现代化潮流和民族危亡而采取了防卫性的、自觉的现代化变革尝试。他们从西方政治学和西方政治制度的角度,企图对中国的政治制度进行变革……戊戌变法为近代中国早期现代化拉开了序幕。
——摘编自周嫦妮《现代化视野中的戊戌变法》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的角度举例说明维新派为中国的现代化变革所作的尝试。
【土地改革】
材料三 1950年6月,中共中央通过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土地改革的决议,实行土地改革是为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1953年,中共中央发布《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指出要促进农民联合起来,逐步实行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摘编自孙健《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农村土地所有制先后发生了什么变化。
【农村改革】
材料四 1978年,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创造出“包干到户”的尝试。安徽、四川等省一些地方在推进实行联产到组等责任制的同时,也开始试行包产到组……1980年,邓小平发表谈话支持改革……此后,包产到户、包干到户迅速在全国范围内普及。
——摘自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4)指出材料四中农村改革的主要措施。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变法或改革的认识。
学考总复习·试题猜想·九年级
历史模拟试题(一)
(满分:80分 时长:75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题答案】
【答案】D
【2题答案】
【答案】A
【3题答案】
【答案】D
【4题答案】
【答案】A
【5题答案】
【答案】D
【6题答案】
【答案】D
【7题答案】
【答案】B
【8题答案】
【答案】B
【9题答案】
【答案】B
【10题答案】
【答案】A
【11题答案】
【答案】C
【12题答案】
【答案】D
【13题答案】
【答案】C
【14题答案】
【答案】D
【15题答案】
【答案】B
【16题答案】
【答案】B
【17题答案】
【答案】C
【18题答案】
【答案】A
【19题答案】
【答案】B
【20题答案】
【答案】C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
【21题答案】
【答案】(1)北魏。 (2)甲骨文以实物的形式证实了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3)张仲景写成了《伤寒杂病论》一书,提倡预防疾病;是中医临床理论体系开创者,为中医药学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4)加强宣传,提高民众对红色文化资源保护意识;完善保护红色文化资源法律法规;政府加大对保护红色文化资源的财政投入;等等。(任意两点,言之有理即可)
【22题答案】
【答案】(1)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2)【示例】
观点:抗日救亡是中国20世纪30年代的时代主题。
论述:1931年9月 18日,日本关东军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国民政府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不抵抗政策,东北军十几万人撤至山海关内,100多万平方千米的锦绣河山全部沦于敌手。日本侵占东北后,又对华北实行蚕食政策,中日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主要矛盾。中国军队 通过长城抗战和绥远抗战,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感召下,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逼迫蒋介石接受了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抗日主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1937年7月7日,七七事变的爆发,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国共团结御侮、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开始形成。
综上,抗日救亡是中国20世纪30年代的时代主题。
【23题答案】
【答案】(1)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理解: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战胜国和战败国之间矛盾,为二战的爆发埋下了祸根。
(2)转变:由置身二战之外转变为全力以赴,攻击日本。
原因:日本偷袭位于珍珠港的美国海军基地。
(3)问题:不能正确分析和认识国际形势的变化;没有认清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真实的政治意图;等等。
(4)主要因素:国家利益;国家综合实力;国际格局的变化;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等等。(任答两点)
【24题答案】
【答案】(1)问题:用人不当,只求推行新法而不注重人品;部分变 法法令近于敛财,加重百姓负担;推行新法中过于急于求成。(任答两点)
(2)政治上: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经济上: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军事上: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文化上: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
(3)变化:土地改革,地主土地所有制转变为农民土地所有制;对农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农民土地所有制转变为集体土地所有制。
(4)主要措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包产到户。认识:变法或改革一定要符合国情;要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要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等等。任答两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