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2021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测试卷“科学知识”部分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2021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测试卷“科学知识”部分

资源简介

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2021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测试卷“科学知识”部分
1.(2022三下·余姚期末)在测量方向和距离时,下列工具最合适的是(  )。
A.方向盘和软尺 B.风向标和软尺 C.太阳和塑料直尺
2.(2022三下·余姚期末)太阳是一颗恒星,地球绕着太阳转,因此地球是一颗(  )。
A.恒星 B.卫星 C.行星
3.(2022三下·余姚期末)制作地球主题海报时,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把实拍照片打印出来,贴到海报上
B.直接从科幻漫画书上剪下图片,贴到海报上
C.从科学书籍上收集文字资料,并判断资料的科学性
4.(2022三下·余姚期末)小红是小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她不会出现的变化是(  )。
A.手臂变长 B.身体长高 C.脸上长出皱纹
5.(2022三下·余姚期末)惯惯在学习《影子的秘密》后,玩起了手影游戏,如果他想让墙上的手影变大,能实现的方法是(  )。
A.保持手的位置不变,手电筒慢慢远离手
B.保持手电筒的位置不变,手慢慢靠近墙
C.保持手电筒的位置不变,手慢慢靠近手电筒
6.(2022三下·余姚期末)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那天晚上能看到的月相是(  )。
A. B. C.
7.(2022三下·余姚期末)习习用秒表测量通过相同距离小球运动所用的时间,测量3次,得到了3个比较接近的数据。下列处理数据的方法中,比较合理的是(  )。
A.取最小值 B.取中间值 C.取最大值
8.(2022三下·余姚期末)下列动物全部是卵生的一组是(  )。
A.鳄鱼、鲸 B.狗、青蛙 C.蜜蜂、乌龟
9.(2022三下·余姚期末)习习的蚕养了一段时间后,不再吃桑叶,而且身体发黄发亮,这时的蚕很可能(  )。
A.生病了 B.要吐丝结茧了 C.要蜕皮了
10.(2022三下·余姚期末)学习科学不仅在课堂,也要多在课外探究。课外养蚕时,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A.让蚕自生自灭
B.好好养护,仔细观察并用多种方式记录
C.观察结束后,将蚕扔进垃圾桶
11.(2022三下·余姚期末)习习从课外书上了解到蝗虫和蝴蝶的发育过程,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蝴蝶的幼虫和成虫外形差别明显
B.蝴蝶与蚕的发育过程相似,叫完全变态发育
C.蝗虫与蚕的发育过程相似,叫不完全变态发育
12.(2022三下·余姚期末)下列选项中,(  )的运动路线是直线。
A.抛出去的铅球 B.旋转木马 C.斜面滑落的木块
13.(2022三下·余姚期末)惯惯在某个时间测得学校旗杆的影长是3.5米,过了一小时后再去测量,此时旗杆的影长是2.5米。这种情况往往发生在(  )。
A.上午 B.中午 C.下午
14.(2022三下·余姚期末)“钱江潮水,天下奇观”。每逢农历八月十八,钱塘江在无风的情况下,也会掀起几米高的浪涛。它的形成和月球有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与月球的形状有关
B.与月球的引力有关
C.与月球上的环形山有关
15.(2022三下·余姚期末)在研究“不同形状的物体在斜面的运动方式”实验时,改变的条件是(  )。
A.斜面的高度 B.物体的形状 C.摆放物体的位置
16.(2022三下·余姚期末)在证实地球是球体的探究实验中,用正方体模拟地球时,投影出的“月食”是(  )的。
A.正方形 B.圆形 C.长方形
17.(2022三下·余姚期末)关于动物的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动物的卵大小、形状都是一样的
B.动物的卵是有生命的,也需要呼吸空气
C.每一个动物的卵都能孕育出一个新生命
18.(2022三下·余姚期末)观察地球海陆面积大小的活动中,使用同样的地图和透明计算纸,不同小组数出的格子数却不同。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
A.格子太多数错了
B.格子大小不一样
C.海洋和陆地的轮廓不规则,大家的计算标准不统一
19.(2022三下·余姚期末)物体有①平动、②转动、③滚动、④振动、⑤摆动等多种运动形式。一辆小汽车正行驶在公路上,会出现哪些运动形式呢 (填写编号)车身是   ,车轮是   ,当司机操作方向盘时,方向盘的运动形式是   。
20.(2022三下·余姚期末)我是饲养小达人。
在本学期的学习中,我们经历了观察卵、饲养蚕等一系列有趣的活动,了解了生命丰富的形态变化,感悟了生命的神奇伟大,现在,你一定对此有了更多的了解吧。
(1)课堂上,我们观察鸡蛋的结构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直接敲破,观察内部结构
B.先观察外壳,再观察内部结构
C.用筷子搅拌内部,然后进行观察
(2)如图所示为鸡蛋的结构示意图,请你填写其各部分的名称,并与右边对应的作用用线连起来。
提供胚胎呼吸需要的氧气
提供胚胎发育时所需的营养
提供水分和营养
保护作用
(3)蚕卵放进冰箱的冷藏室,过了两个星期,蚕卵都没有孵化,原因可能是(  )。
A.蚕卵被冻死了
B.蚕卵孵化需要适宜的温度
C.没有把蚕卵放在阳光直射的地方
(4)刚孵化出的小蚕要放到桑叶上去,最合适使用的工具是(  )。
A.镊子 B.毛笔 C.筷子
(5)习习研究蚕蛹时,剪开蚕茧,发现里面除了蚕蛹,还有一小块物体,该物体是(  )。
A.蚕的粪便 B.蚕变成蛹时蜕的皮 C.没吃完的桑叶
(6)观察右图,蚕蛾和蚕蛹的身体都可分为   、胸、   三部分。
(7)一只蚕蛾身体小小的,触角黑黑的,扑腾着翅膀快速地靠近另一只胖胖的蚕蛾,则可以初步判断,这只蚕蛾是   。(填“雄蚕蛾”或“雌蚕蛾”)
(8)通过饲养蚕,了解蚕的一生,我们知道了蚕的一生会经历下面四个阶段。
21.(2022三下·余姚期末)我是小小工程师
惯惯小组设计搭建了属于他们的“过山车”,并与其他小组进行了比赛。我们一起来看看!
(1)设计制作一座“过山车”,正确的步骤是   →   →   →   。
①准备制作材料 ②根据设计图制作“过山车”③设计“过山车”轨道 ④测试、改进“过山车”
(2)在制作“过山车”时,发现需要调整,应该(  )。
A.已经设计完毕,不能再修改
B.不修改设计图,直接调整
C.先修改设计图,再进行调整
(3)对于小球在轨道上的运动,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小球的主要运动方式是滚动
B.小球的主要运动方式是滑动
C.小球的运动形式包括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4)小组同学经过反复测试,发现小球运动的速度比较慢,想让小球运动得更快,可以怎样改进“过山车” 请至少写出两点建议。
   。
22.(2022三下·余姚期末)我是小小天文家。
自古以来,人们对日、地、月的探索从未停止脚步,你在这学期的学习中,又有哪些收获呢
(1)从地球上观察,太阳和月球看起来差不多大,是因为(  )。
A.它们实际大小差不多
B.月球离地球近
C.太阳离地球近
(2)在模拟月球环形山的形成原因中,托盘和细沙模拟的是(  )。
A.月球表面 B.月海盆地 C.大小不同的环形山
(3)上图是习习观测记录一段时间内的月相变化图,从图中可以看出,这是   半月的月相变化,其变化规律是   。
(4)在研究“对比观察船模在球面和平面上的移动”实验时,如果习习一开始就观察到了整个船模,说明船模是在   上移动;如果她先观察到船模帆的顶部,之后才观察到整个船模,说明船模是在   上移动。
A.球面
B.平面
C.球面和平面都有可能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 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用途,A选项中方向盘可以测量方向,软尺可以测量距离,符合要求。
B选项中风向标如果没有风就不能用,所以不能选择;C选项中的太阳遇到阴兩天,也不能使用,所以也不能选择。
2.【答案】C
【知识点】太阳系
【解析】【分析】自身能发光发热的天体是恒星,太阳是恒星。行星是围绕恒星公转的天体,因此,地球是行星。
3.【答案】B
【知识点】地球主题海报
【解析】【分析】 选项B 中的做法既可能违背科学性原则,又侵犯版权,不符合海报制作规范。
4.【答案】C
【知识点】身体生长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 人的生长发育一般包括胎儿期,幼儿期,青少期,成年期,老年期等几个时期。我们生长阶段会出现身体长高了、手臂变长了、体重增加了等变化,不会出现脸上长出皱纹的变化。
5.【答案】C
【知识点】日影与方向
【解析】【分析】 影子的大小与物体和光源之间的距离有关,即物体和光源之间的距离大影子小,距离小影子大;物体离光源的距离越来越远,被照射物体的影子越来越小。所以在玩手影游戏,如果他想墙上的手影变大,手电筒位置不变,手慢慢靠近手电筒。
6.【答案】A
【知识点】月相
【解析】【分析】农历五月初五的月相是蛾眉月,月相较小,亮面朝右,缺面朝左,与选项A中的图像一致,故选A。
7.【答案】B
【知识点】距离与时间
【解析】【分析】 选取中间值能平衡偶然误差,避免极端值影响,更接近真实测量结果
8.【答案】C
【知识点】卵生;胎生
【解析】【分析】 卵生动物是指通过产卵繁殖后代的动物,胚胎发育所需营养主要来自卵黄(如鸟类、爬行类、昆虫等)。选项A中鲸是哺乳动物,是胎生。选项B中的狗是哺乳动物,是胎生。只有选项C的两种动物都是卵生。
9.【答案】B
【知识点】蚕的一生
【解析】【分析】 蚕在进入熟蚕期时,会停止进食,体内丝腺发育成熟,体色变为 半透明的黄色或米黄色(因丝腺充满丝液),这是蚕准备吐丝结茧的典型特征。故选B。
10.【答案】B
【知识点】蚕的一生
【解析】【分析】 选项B好好养护,仔细观察并用多种方式记录,既符合科学探究的方法,又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
11.【答案】B
【知识点】蚕的一生;动物的一生
【解析】【分析】 完全变态发育(如蝴蝶、蚕、蜜蜂):经历 卵 → 幼虫 → 蛹 → 成虫 四个阶段。幼虫与成虫形态差异大(如毛毛虫和蝴蝶)。 不完全变态发育(如蝗虫、蟋蟀、蜻蜓):经历 卵 → 若虫 → 成虫 三个阶段,无蛹期。蚕是完全变态发育,蝗虫是不完全变态发育。故选B。
12.【答案】C
【知识点】直线运动;曲线运动
【解析】【分析】 A选项抛出去的铅球运动路线:抛物线。B选项旋转木马是做圆周运动,运动路线是圆形或弧形。C选项斜面滑落的木块的运动轨迹是直线。故选C。
13.【答案】A
【知识点】日影与方向
【解析】【分析】 上午太阳升高,影长逐渐缩短,符合题目描述的3.5米→2.5米的变化。故选A。
14.【答案】B
【知识点】月相
【解析】【分析】 潮汐主要由月球和太阳的引力作用引起,其中月球的引力是主要因素(因为月球距离地球更近)。 故选B。
15.【答案】B
【知识点】对比实验
【解析】【分析】题目中实验的核心是探究形状对运动的影响,因此形状是唯一主动改变的变量。故选B。
16.【答案】A
【知识点】日影与方向
【解析】【分析】 正方体在平行光下的投影为正方形。故选A。
17.【答案】B
【知识点】认识动物的卵
【解析】【分析】 卵作为生命体,呼吸是其基本生命活动。故选B。
18.【答案】C
【知识点】地球仪
【解析】【分析】网格计数法:一种常用的面积估算方法,通过覆盖透明计算纸(带有均匀格子)在地图上,数出覆盖目标区域(如陆地或海洋)的格子数量来估算面积。 不规则轮廓导致判读标准不一致。故选C。
19.【答案】①;③;②
【知识点】运动形式
【解析】【分析】 ① 平动:物体整体沿直线或曲线移动,各部分运动轨迹相同(如车身整体移动)。
② 转动:物体绕固定轴旋转(如方向盘绕轴旋转)。
③ 滚动:物体既转动又平动,接触面不断变化(如车轮的运动)。
④ 振动:物体往复运动(如弹簧震动)。
⑤ 摆动:物体绕支点周期性摆动(如钟摆)。
20.【答案】(1)B
(2)
(3)B
(4)B
(5)B
(6)头;腹
(7)雄蚕蛾
(8)卵.幼虫(蚕).蚕蛹.成虫(蚕蛾)
【知识点】蚕的幼虫的习性;蚕蛹;蚕蛾;蚕的一生;鸡蛋的内部结构和作用
【解析】【分析】 (1)观察方法:观察应该由外至内,保护结构完整性。 选项A:直接敲破会破坏鸡蛋的结构。选项C 用筷子搅拌会混淆鸡蛋的结构,无法清晰观察。故选B。
(2)鸡蛋各部分的名称及作用如下:卵壳:保护作用;卵白:提供水分和养分;气室:提供胚胎呼吸需要的氧气;卵黄:提供胚胎发育所需的营养。
(3)蚕卵孵化需要20-25℃,冷藏温度过低会抑制发育。故选B。
(4) 刚孵化的小蚕柔软易伤,毛笔软毛可轻柔粘取,避免损伤。镊子或筷子易夹伤。故选B。
(5) 蚕化蛹前会蜕去最后一次幼虫表皮,残留茧内。 选项A(粪便)应在结茧前排出; 选项C(桑叶)会被蚕吐丝前清理干净。故选B。
(6) 昆虫身体均分三部分:头、胸、腹。
(7) 雄蚕蛾:体型小、触角黑、翅膀扑腾快。 雌蚕蛾:体型大、腹部肥大(储卵)、动作迟缓。因此是雄蚕蛾。
(8) 蚕的发育过程是完全变态发育:经1.历卵 → 2. 幼虫(蚕)→ 3. 蛹 → 4. 成虫(蚕蛾)四个阶段,对应图片。
21.【答案】(1)③;①;②;④
(2)C
(3)B
(4)①可以增加“过山车”轨道起点的高度,让斜面的坡度变高。②适当减少“过山车”轨道的弯道,增加直线轨道。
【知识点】搭建过山车;测试过山车
【解析】【分析】 (1)设计制作一座“过山车”,正确的步骤是 ③ 设计“过山车”轨道 ,①准备制作材料 ,②根据设计图制作“过山车”,④测试、改进“过山车”。
(2) 选项A 不修改不正确。选项B可能导致后续问题,应先更新设计图,确保修改合理。故选C。
(3) 选项 A正确:小球在轨道上以**滚动**为主(接触面转动+平动)。 选项 B错误:滑动是物体整体平移(如冰块滑行),不符合小球运动特点。 选项 C正确:小球运动包含直线(直轨)和曲线(弯轨)路径。 本题选择错误的选项,故选B。
(4) ①可以增加“过山车”轨道起点的高度,让斜面的坡度变高(利用斜面)。
②适当减少“过山车”轨道的弯道,增加直线轨道。( 弯道摩擦力会减速 )
22.【答案】(1)B
(2)A
(3)下;由圆变缺
(4)B;A
【知识点】观察太阳、月球
【解析】【分析】(1)选项A错误, 太阳直径约139万千米,月球仅3476千米,相差约400倍。选项C太阳离地球近与事实相反 。故选B。
(2) 实验中,托盘盛细沙模拟月球表面的松散月壤,用石子或弹珠模拟陨石撞击(形成环形山)。故选A。
(3)图中月相从满月向残月过渡(右侧逐渐变暗),为下半月。变化 规律为由圆变缺(亮面逐渐缩小)。
(4) 平面:视线与平面平行,船模整体同时可见(无遮挡)。 球面:地球曲率导致船模从远方驶来时,先露出帆顶,再逐渐显现船身(证明地圆说)。
1 / 1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2021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测试卷“科学知识”部分
1.(2022三下·余姚期末)在测量方向和距离时,下列工具最合适的是(  )。
A.方向盘和软尺 B.风向标和软尺 C.太阳和塑料直尺
【答案】A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 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用途,A选项中方向盘可以测量方向,软尺可以测量距离,符合要求。
B选项中风向标如果没有风就不能用,所以不能选择;C选项中的太阳遇到阴兩天,也不能使用,所以也不能选择。
2.(2022三下·余姚期末)太阳是一颗恒星,地球绕着太阳转,因此地球是一颗(  )。
A.恒星 B.卫星 C.行星
【答案】C
【知识点】太阳系
【解析】【分析】自身能发光发热的天体是恒星,太阳是恒星。行星是围绕恒星公转的天体,因此,地球是行星。
3.(2022三下·余姚期末)制作地球主题海报时,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把实拍照片打印出来,贴到海报上
B.直接从科幻漫画书上剪下图片,贴到海报上
C.从科学书籍上收集文字资料,并判断资料的科学性
【答案】B
【知识点】地球主题海报
【解析】【分析】 选项B 中的做法既可能违背科学性原则,又侵犯版权,不符合海报制作规范。
4.(2022三下·余姚期末)小红是小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她不会出现的变化是(  )。
A.手臂变长 B.身体长高 C.脸上长出皱纹
【答案】C
【知识点】身体生长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 人的生长发育一般包括胎儿期,幼儿期,青少期,成年期,老年期等几个时期。我们生长阶段会出现身体长高了、手臂变长了、体重增加了等变化,不会出现脸上长出皱纹的变化。
5.(2022三下·余姚期末)惯惯在学习《影子的秘密》后,玩起了手影游戏,如果他想让墙上的手影变大,能实现的方法是(  )。
A.保持手的位置不变,手电筒慢慢远离手
B.保持手电筒的位置不变,手慢慢靠近墙
C.保持手电筒的位置不变,手慢慢靠近手电筒
【答案】C
【知识点】日影与方向
【解析】【分析】 影子的大小与物体和光源之间的距离有关,即物体和光源之间的距离大影子小,距离小影子大;物体离光源的距离越来越远,被照射物体的影子越来越小。所以在玩手影游戏,如果他想墙上的手影变大,手电筒位置不变,手慢慢靠近手电筒。
6.(2022三下·余姚期末)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那天晚上能看到的月相是(  )。
A. B. C.
【答案】A
【知识点】月相
【解析】【分析】农历五月初五的月相是蛾眉月,月相较小,亮面朝右,缺面朝左,与选项A中的图像一致,故选A。
7.(2022三下·余姚期末)习习用秒表测量通过相同距离小球运动所用的时间,测量3次,得到了3个比较接近的数据。下列处理数据的方法中,比较合理的是(  )。
A.取最小值 B.取中间值 C.取最大值
【答案】B
【知识点】距离与时间
【解析】【分析】 选取中间值能平衡偶然误差,避免极端值影响,更接近真实测量结果
8.(2022三下·余姚期末)下列动物全部是卵生的一组是(  )。
A.鳄鱼、鲸 B.狗、青蛙 C.蜜蜂、乌龟
【答案】C
【知识点】卵生;胎生
【解析】【分析】 卵生动物是指通过产卵繁殖后代的动物,胚胎发育所需营养主要来自卵黄(如鸟类、爬行类、昆虫等)。选项A中鲸是哺乳动物,是胎生。选项B中的狗是哺乳动物,是胎生。只有选项C的两种动物都是卵生。
9.(2022三下·余姚期末)习习的蚕养了一段时间后,不再吃桑叶,而且身体发黄发亮,这时的蚕很可能(  )。
A.生病了 B.要吐丝结茧了 C.要蜕皮了
【答案】B
【知识点】蚕的一生
【解析】【分析】 蚕在进入熟蚕期时,会停止进食,体内丝腺发育成熟,体色变为 半透明的黄色或米黄色(因丝腺充满丝液),这是蚕准备吐丝结茧的典型特征。故选B。
10.(2022三下·余姚期末)学习科学不仅在课堂,也要多在课外探究。课外养蚕时,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A.让蚕自生自灭
B.好好养护,仔细观察并用多种方式记录
C.观察结束后,将蚕扔进垃圾桶
【答案】B
【知识点】蚕的一生
【解析】【分析】 选项B好好养护,仔细观察并用多种方式记录,既符合科学探究的方法,又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
11.(2022三下·余姚期末)习习从课外书上了解到蝗虫和蝴蝶的发育过程,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蝴蝶的幼虫和成虫外形差别明显
B.蝴蝶与蚕的发育过程相似,叫完全变态发育
C.蝗虫与蚕的发育过程相似,叫不完全变态发育
【答案】B
【知识点】蚕的一生;动物的一生
【解析】【分析】 完全变态发育(如蝴蝶、蚕、蜜蜂):经历 卵 → 幼虫 → 蛹 → 成虫 四个阶段。幼虫与成虫形态差异大(如毛毛虫和蝴蝶)。 不完全变态发育(如蝗虫、蟋蟀、蜻蜓):经历 卵 → 若虫 → 成虫 三个阶段,无蛹期。蚕是完全变态发育,蝗虫是不完全变态发育。故选B。
12.(2022三下·余姚期末)下列选项中,(  )的运动路线是直线。
A.抛出去的铅球 B.旋转木马 C.斜面滑落的木块
【答案】C
【知识点】直线运动;曲线运动
【解析】【分析】 A选项抛出去的铅球运动路线:抛物线。B选项旋转木马是做圆周运动,运动路线是圆形或弧形。C选项斜面滑落的木块的运动轨迹是直线。故选C。
13.(2022三下·余姚期末)惯惯在某个时间测得学校旗杆的影长是3.5米,过了一小时后再去测量,此时旗杆的影长是2.5米。这种情况往往发生在(  )。
A.上午 B.中午 C.下午
【答案】A
【知识点】日影与方向
【解析】【分析】 上午太阳升高,影长逐渐缩短,符合题目描述的3.5米→2.5米的变化。故选A。
14.(2022三下·余姚期末)“钱江潮水,天下奇观”。每逢农历八月十八,钱塘江在无风的情况下,也会掀起几米高的浪涛。它的形成和月球有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与月球的形状有关
B.与月球的引力有关
C.与月球上的环形山有关
【答案】B
【知识点】月相
【解析】【分析】 潮汐主要由月球和太阳的引力作用引起,其中月球的引力是主要因素(因为月球距离地球更近)。 故选B。
15.(2022三下·余姚期末)在研究“不同形状的物体在斜面的运动方式”实验时,改变的条件是(  )。
A.斜面的高度 B.物体的形状 C.摆放物体的位置
【答案】B
【知识点】对比实验
【解析】【分析】题目中实验的核心是探究形状对运动的影响,因此形状是唯一主动改变的变量。故选B。
16.(2022三下·余姚期末)在证实地球是球体的探究实验中,用正方体模拟地球时,投影出的“月食”是(  )的。
A.正方形 B.圆形 C.长方形
【答案】A
【知识点】日影与方向
【解析】【分析】 正方体在平行光下的投影为正方形。故选A。
17.(2022三下·余姚期末)关于动物的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动物的卵大小、形状都是一样的
B.动物的卵是有生命的,也需要呼吸空气
C.每一个动物的卵都能孕育出一个新生命
【答案】B
【知识点】认识动物的卵
【解析】【分析】 卵作为生命体,呼吸是其基本生命活动。故选B。
18.(2022三下·余姚期末)观察地球海陆面积大小的活动中,使用同样的地图和透明计算纸,不同小组数出的格子数却不同。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
A.格子太多数错了
B.格子大小不一样
C.海洋和陆地的轮廓不规则,大家的计算标准不统一
【答案】C
【知识点】地球仪
【解析】【分析】网格计数法:一种常用的面积估算方法,通过覆盖透明计算纸(带有均匀格子)在地图上,数出覆盖目标区域(如陆地或海洋)的格子数量来估算面积。 不规则轮廓导致判读标准不一致。故选C。
19.(2022三下·余姚期末)物体有①平动、②转动、③滚动、④振动、⑤摆动等多种运动形式。一辆小汽车正行驶在公路上,会出现哪些运动形式呢 (填写编号)车身是   ,车轮是   ,当司机操作方向盘时,方向盘的运动形式是   。
【答案】①;③;②
【知识点】运动形式
【解析】【分析】 ① 平动:物体整体沿直线或曲线移动,各部分运动轨迹相同(如车身整体移动)。
② 转动:物体绕固定轴旋转(如方向盘绕轴旋转)。
③ 滚动:物体既转动又平动,接触面不断变化(如车轮的运动)。
④ 振动:物体往复运动(如弹簧震动)。
⑤ 摆动:物体绕支点周期性摆动(如钟摆)。
20.(2022三下·余姚期末)我是饲养小达人。
在本学期的学习中,我们经历了观察卵、饲养蚕等一系列有趣的活动,了解了生命丰富的形态变化,感悟了生命的神奇伟大,现在,你一定对此有了更多的了解吧。
(1)课堂上,我们观察鸡蛋的结构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直接敲破,观察内部结构
B.先观察外壳,再观察内部结构
C.用筷子搅拌内部,然后进行观察
(2)如图所示为鸡蛋的结构示意图,请你填写其各部分的名称,并与右边对应的作用用线连起来。
提供胚胎呼吸需要的氧气
提供胚胎发育时所需的营养
提供水分和营养
保护作用
(3)蚕卵放进冰箱的冷藏室,过了两个星期,蚕卵都没有孵化,原因可能是(  )。
A.蚕卵被冻死了
B.蚕卵孵化需要适宜的温度
C.没有把蚕卵放在阳光直射的地方
(4)刚孵化出的小蚕要放到桑叶上去,最合适使用的工具是(  )。
A.镊子 B.毛笔 C.筷子
(5)习习研究蚕蛹时,剪开蚕茧,发现里面除了蚕蛹,还有一小块物体,该物体是(  )。
A.蚕的粪便 B.蚕变成蛹时蜕的皮 C.没吃完的桑叶
(6)观察右图,蚕蛾和蚕蛹的身体都可分为   、胸、   三部分。
(7)一只蚕蛾身体小小的,触角黑黑的,扑腾着翅膀快速地靠近另一只胖胖的蚕蛾,则可以初步判断,这只蚕蛾是   。(填“雄蚕蛾”或“雌蚕蛾”)
(8)通过饲养蚕,了解蚕的一生,我们知道了蚕的一生会经历下面四个阶段。
【答案】(1)B
(2)
(3)B
(4)B
(5)B
(6)头;腹
(7)雄蚕蛾
(8)卵.幼虫(蚕).蚕蛹.成虫(蚕蛾)
【知识点】蚕的幼虫的习性;蚕蛹;蚕蛾;蚕的一生;鸡蛋的内部结构和作用
【解析】【分析】 (1)观察方法:观察应该由外至内,保护结构完整性。 选项A:直接敲破会破坏鸡蛋的结构。选项C 用筷子搅拌会混淆鸡蛋的结构,无法清晰观察。故选B。
(2)鸡蛋各部分的名称及作用如下:卵壳:保护作用;卵白:提供水分和养分;气室:提供胚胎呼吸需要的氧气;卵黄:提供胚胎发育所需的营养。
(3)蚕卵孵化需要20-25℃,冷藏温度过低会抑制发育。故选B。
(4) 刚孵化的小蚕柔软易伤,毛笔软毛可轻柔粘取,避免损伤。镊子或筷子易夹伤。故选B。
(5) 蚕化蛹前会蜕去最后一次幼虫表皮,残留茧内。 选项A(粪便)应在结茧前排出; 选项C(桑叶)会被蚕吐丝前清理干净。故选B。
(6) 昆虫身体均分三部分:头、胸、腹。
(7) 雄蚕蛾:体型小、触角黑、翅膀扑腾快。 雌蚕蛾:体型大、腹部肥大(储卵)、动作迟缓。因此是雄蚕蛾。
(8) 蚕的发育过程是完全变态发育:经1.历卵 → 2. 幼虫(蚕)→ 3. 蛹 → 4. 成虫(蚕蛾)四个阶段,对应图片。
21.(2022三下·余姚期末)我是小小工程师
惯惯小组设计搭建了属于他们的“过山车”,并与其他小组进行了比赛。我们一起来看看!
(1)设计制作一座“过山车”,正确的步骤是   →   →   →   。
①准备制作材料 ②根据设计图制作“过山车”③设计“过山车”轨道 ④测试、改进“过山车”
(2)在制作“过山车”时,发现需要调整,应该(  )。
A.已经设计完毕,不能再修改
B.不修改设计图,直接调整
C.先修改设计图,再进行调整
(3)对于小球在轨道上的运动,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小球的主要运动方式是滚动
B.小球的主要运动方式是滑动
C.小球的运动形式包括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4)小组同学经过反复测试,发现小球运动的速度比较慢,想让小球运动得更快,可以怎样改进“过山车” 请至少写出两点建议。
   。
【答案】(1)③;①;②;④
(2)C
(3)B
(4)①可以增加“过山车”轨道起点的高度,让斜面的坡度变高。②适当减少“过山车”轨道的弯道,增加直线轨道。
【知识点】搭建过山车;测试过山车
【解析】【分析】 (1)设计制作一座“过山车”,正确的步骤是 ③ 设计“过山车”轨道 ,①准备制作材料 ,②根据设计图制作“过山车”,④测试、改进“过山车”。
(2) 选项A 不修改不正确。选项B可能导致后续问题,应先更新设计图,确保修改合理。故选C。
(3) 选项 A正确:小球在轨道上以**滚动**为主(接触面转动+平动)。 选项 B错误:滑动是物体整体平移(如冰块滑行),不符合小球运动特点。 选项 C正确:小球运动包含直线(直轨)和曲线(弯轨)路径。 本题选择错误的选项,故选B。
(4) ①可以增加“过山车”轨道起点的高度,让斜面的坡度变高(利用斜面)。
②适当减少“过山车”轨道的弯道,增加直线轨道。( 弯道摩擦力会减速 )
22.(2022三下·余姚期末)我是小小天文家。
自古以来,人们对日、地、月的探索从未停止脚步,你在这学期的学习中,又有哪些收获呢
(1)从地球上观察,太阳和月球看起来差不多大,是因为(  )。
A.它们实际大小差不多
B.月球离地球近
C.太阳离地球近
(2)在模拟月球环形山的形成原因中,托盘和细沙模拟的是(  )。
A.月球表面 B.月海盆地 C.大小不同的环形山
(3)上图是习习观测记录一段时间内的月相变化图,从图中可以看出,这是   半月的月相变化,其变化规律是   。
(4)在研究“对比观察船模在球面和平面上的移动”实验时,如果习习一开始就观察到了整个船模,说明船模是在   上移动;如果她先观察到船模帆的顶部,之后才观察到整个船模,说明船模是在   上移动。
A.球面
B.平面
C.球面和平面都有可能
【答案】(1)B
(2)A
(3)下;由圆变缺
(4)B;A
【知识点】观察太阳、月球
【解析】【分析】(1)选项A错误, 太阳直径约139万千米,月球仅3476千米,相差约400倍。选项C太阳离地球近与事实相反 。故选B。
(2) 实验中,托盘盛细沙模拟月球表面的松散月壤,用石子或弹珠模拟陨石撞击(形成环形山)。故选A。
(3)图中月相从满月向残月过渡(右侧逐渐变暗),为下半月。变化 规律为由圆变缺(亮面逐渐缩小)。
(4) 平面:视线与平面平行,船模整体同时可见(无遮挡)。 球面:地球曲率导致船模从远方驶来时,先露出帆顶,再逐渐显现船身(证明地圆说)。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