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永春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选考)一、多选题1.下图为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模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①时期细胞中发生DNA的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B.②时期发生中心体的倍增,并分别移向细胞两极C.④时期发生着丝粒分裂,染色单体分开成两条染色体D.⑤时期细胞中央赤道板的位置出现细胞板二、单选题2.下图是某种生物细胞的细胞周期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的变化图解,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在ab段,细胞有适度的生长B.细胞在bc段始终有染色单体存在C.出现cd段变化的原因是着丝粒分裂D.de段的每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bc段细胞中的2倍3.某同学检查了洋葱根尖5000个处于有丝分裂中的细胞,洋葱根尖有丝分裂的周期约12小时。其中有500个处于前期,75个处于中期,28个处于后期,133个处于末期。据此判断,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分裂期中各时期相对持续时间是前期>末期>中期>后期B.细胞周期中分裂期持续的时间比分裂间期要短C.分裂期的中前期持续的时间最短D.分裂中期持续的时间约为1.2 h4.关于细胞衰老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A.细胞衰老时,细胞体积和细胞核体积均减小B.衰老细胞的新陈代谢速率加快,加速了细胞衰老C.老年斑出现的原因是酪氨酸酶活性降低D.衰老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都发生了变化5.用豌豆进行遗传实验时,下列操作错误的( )A.异花传粉时,需在花未成熟前除去母本的雄蕊B.自花传粉时,雌蕊和雄蕊不用除去C.异花传粉时,需在花未成熟前除去父本的雄蕊D.人工授粉前后,应套袋6.在孟德尔进行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具有1∶1比例的是( )①F1产生配子的分离比 ②F2性状分离比 ③F1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④亲本杂交后代性状分离比 ⑤F2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⑤ D.①③7.某种鸟类羽毛的颜色由等位基因B和b控制,有黑色、黄色两种颜色:等位基因R和r影响该鸟类的体色,两对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三组不同基因型的鸟类各若干只,甲黑色,乙黄色,丙黄色,研究者进行了如表所示的杂交实验,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杂交亲本 子一代表现型及比例 子一代相互交配产生子二代的表现型及比例甲×乙 只有黑色 黑色:黄色=3:1乙×丙 只有黄色 黄色:黑色=13:3A.羽毛颜色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B.基因型为BbRR的个体表现型应该为黑色C.R基因会抑制B基因的表达D.乙丙杂交子二代中,黄色个体中杂合子的比例应是10/138.某种植物的花色有红花、白花两种,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不含显性基因的植株开白花,其余的开红花。两纯合红花植株杂交得到F1,F1自交得到的F2中红花:白花=15:1,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F2中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有8种 B.F2红花植株中纯合子占1/5C.F1测交得到的子代中红花:白花=1:1 D.控制花色的两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9.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有( )①有一对夫妻生了四个孩子,其中有一个孩子患有白化病,则双亲一定均为杂合子②在“性状模拟分离比”试验中两个桶内的彩球数量不一定要相等③一个基因型为AaBb(位于两对染色体上)的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只能形成2种精子④基因型为Yy的豌豆,减数分裂形成的雌雄配子数量比约为1:1⑤通常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配子中只含有一个基因⑥摩尔根和孟德尔的实验都运用了“假说演绎法”A.②⑥ B.②⑤ C.①④ D.②③10.假设某植物的花色由4对等位基因控制,基因A控制白色色素P0转变为另一种白色色素P1;基因B控制白色色素P1转变为一种粉红色色素P2;基因C控制P2转变为一种红色色素P3;基因D抑制基因C的功能;隐性基因均无相应功能。将亲本植株AAbbCCDD与亲本植株aaBBccdd杂交,若F2中植株花色为白花:粉红花:红花=112:117:27,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控制花色的4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3对同源染色体上B.粉红色花植株基因型中一定不包含c基因C.在F2中,表型与亲本表型一致的植株占7/16D.在F2中,含有D基因植株的花色表现可能为红色11.图一表示基因型为AaBb的某动物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图像;图二表示该动物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染色体数与核DNA数比例的变化关系,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一中②为次级精母细胞,②中A和a形成的原因可能是交叉互换B.图一中⑤所进行的细胞分裂最多可形成4个染色体C.图一细胞中处于图二CD段的有①⑤D.若该动物产生一个Aab的配子,则发生分裂异常的时段应为图二的DF段12.下列有关减数分裂及受精作用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精原细胞(AaBb)经减数分裂形成精子的类型可能为AB,ab,Ab,aBB.原细胞(AaXbY)因减数分裂异常,产生了AAaY的精子,则其他精子的类型是aY、Xb、XbC.雄果蝇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中一定含有两条Y染色体D.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可维持生物体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13.下列是摩尔根所做的果蝇杂交实验,果蝇红眼对白眼为显性,其中能确定其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上的是①纯合红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②纯合红眼雄果蝇×白眼雌果蝇③杂合红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④杂合红眼雌果蝇×纯合红眼雄果蝇⑤白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A.①③⑤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⑤14.如图表示某种植物及其体内相关基因控制的性状、显隐性及其在染色体上的分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都可以作为验证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材料B.图丁个体自交后代中最多有四种基因型,两种表现型C.只有图丙所表示个体减数分裂时,可以揭示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D.图丙个体自交,若子代表现型比例为12:3:1;则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15.性染色体携带着许多个基因。判断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A.位于X或Y染色体上的基因,其控制的性状与性别的形成都有一定的关系B.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在遗传中不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但表现出伴性遗传的特点C.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伴随性染色体遗传D.初级精母细胞和次级精母细胞中都含Y染色体16.已知某人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都正常,但其弟弟是红绿色盲症患者,则弟弟患病基因来源是( )A.外祖父--母亲--弟弟B.外祖母--母--弟弟C.祖父--父亲--弟弟D.祖母--父亲--弟弟17.下面是减数分裂过程中几个步骤,选出正确的顺序是( )(1)着丝点的分裂,染色体分开 (2)形成四个子细胞 (3)进行第二次分裂 (4)同源染色体分开 (5)染色体交叉互换 (6)联会 (7)染色体的复制 (8)细胞质分裂A.7→8→6→1→2→4→3→5B.1→3→5→7→2→4→6→5C.7→6→5→3→1→8→4→5D.7→6→5→4→3→1→8→218.关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科学研究过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萨顿利用假说—演绎法推测基因位于染色体上,且基因都位于染色体上B.非等位基因随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组合能说明“核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平行关系”C.摩尔根通过观察蝗虫细胞的染色体变化规律,推论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D.摩尔根果蝇杂交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且呈线性排列19.下图为一只果蝇两条染色体上部分基因分布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cl(暗栗色眼基因)与w(白眼基因)不属于等位基因B.萨顿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w只位于x染色体上C.控制朱红眼性状的基因与控制辰砂眼性状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D.减数分裂Ⅱ后期,基因cn、cl、v、w可能出现在细胞的同一极20.下图表示个体生长、发育过程中细胞的生命历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过程A、B产生的细胞中DNA数目相同B.过程D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的程序性死亡C.个体可通过E过程清除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D.处于青春期的年轻人,体内可发生C、E过程21.某植物的叶形受独立遗传的两对等位基因E/e和F/f控制,已知每对等位基因中至少存在一个显性基因时表现为宽叶,其他情况表现为窄叶。现让亲本宽叶植株与窄叶植株杂交,子一代中宽叶植株:窄叶植株=3:5。亲本的基因型为( )A.EEff×Eeff B.EEFf×eeff C.EeFf×eeff D.EeFf×Eeff22.某基因型纯合的雄果蝇的一条X染色体上有1个深红眼基因A和1个棒状眼基因B(Y染色体上无相关眼色的基因),一条常染色体上有1个朱红眼基因D和1个暗栗色眼基因E。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有丝分裂中期,细胞中A、B、D、E的数量均为4个B.在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两极均有基因A、B、D、EC.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细胞两极均有基因A、B、D、ED.在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细胞两极均有基因A、B、D、E23.下图为某家族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甲病基因用A、a表示,乙病基因用B、b表示,其中一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乙病的遗传方式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 B.Ⅱ-6的基因型为AaXbYC.Ⅲ-10和Ⅲ-12生一患病孩子的概率是5/9 D.Ⅲ-11的甲病致病基因可能来自Ⅰ-124.遗传性慢性肾炎是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与此有关的基因用A、a表示。一对均患病的夫妇生了一个正常的孩子,这个孩子的性别和基因型应该是( )A.女,XAXa B.男,XAY C.女,XaXa D.男,XaY25.秀丽新小杆线虫发育过程中某阶段的体细胞有1090个,而发育成熟后体细胞只有959个。体细胞减少的原因是( )A.细胞凋亡 B.细胞衰老 C.细胞癌变 D.细胞分裂三、解答题26.如图是某高等生物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的简图,据图回答问题:(1)若图示作为一个细胞周期,则还缺少处于 期的细胞简图。请为图中四幅简图排序 (用字母和箭头表示)。(2)B图中染色体数为 ,染色单体数为 。(3)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 期。染色体、DNA和染色单体三者数目之比为1:1:0的图示是 。(4)该生物正常体细胞内含有 条染色体。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填时期)。(5)在观察有丝分裂实验时,可用___________(碘液/甲紫溶液)使染色体着色。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装片的制作流程为___________。A.解离→染色→漂洗→制片 B.漂洗→解离→染色→制片C.染色→漂洗→解离→制片 D.解离→漂洗→染色→制片(6)制成的装片需先放在低倍镜下观察,找到根尖 区细胞,该区细胞的特点是 。27.某实验小组对基因型为AaBb的某动物(2n=4)精巢切片进行显微观察,图1是该实验小组绘制的细胞分裂示意图。图2是该实验小组绘制的染色体与核DNA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的数量变化关系图,其中①②③④⑤分别表示不同时期的细胞。回答下列问题:(1)图1的A~E细胞中,最能体现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实质的是 细胞。(2)有同学指出图2中有一种时期的细胞在减数分裂中不可能出现,这种细胞是 (填图2中序号)。(3)图1中能对应图2中②细胞所处时期的细胞有 ,对应图2中③细胞所处时期的细胞有 。(4)若基因A/a、B/b分别位于E细胞的两对同源染色体上,该细胞通过减数分裂产生了一个基因型为Ab的精细胞,则在不发生互换和突变的情况下,另外三个精细胞的基因型共有 种。若基因A和基因B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对该动物的精子种类进行检测发现,基因型为aB的精子占10%,则基因型为ab的精子所占比例是 。四、解答题组28.(一)已知豌豆种子子叶的黄色与绿色是一对等位基因Y、y控制的,用豌豆进行下列遗传实验,具体情况如下:请分析回答:(1)用豌豆做遗传实验容易取得成功的原因之一是 。(回答一点就可以)(2)从实验 可判断这对相对性状中 是隐性性状。(3)实验二黄色子叶戊中能稳定遗传的占 。(用分数表示)(4)实验中一黄色子叶丙的基因型是 实验中一黄色子叶丙与实验二中黄色子叶戊杂交,所获得的子代黄色子叶个体中不能稳定遗传的占 。(用分数表示)(二)有一种植物的花色受常染色体上独立遗传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有色基因B对白色基因b为显性,基因I存在时抑制基因B的作用,使花色表现为白色,基因i不影响基因B和b的作用。现有3组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5)甲的基因型是 ,组别①的F2中有色花植株有 种基因型。若F2中有色花植株自交,后代中白色花植株比例为 。(6)组别③的F2中白色花植株随机传粉,后代有色花植株中杂合子比例为 。(7)若这种植物性别决定类型为XY型,在X染色体上发生基因突变产生隐性致死基因k,导致合子致死。基因型为IiBbX+Y和:IibbX+Xk的植株杂交,F1中雌雄植株的表型及比例为 。五、实验题29.“皖蚕6号”是安徽省农业专家近期培育的家蚕新品系。该品系家蚕幼虫体表斑纹在刚孵化不久时有深普斑和浅普斑两种表型。深普斑对浅普斑为显性,且相关基因A/a位于性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1)已知家蚕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研究人员选择了一只深普斑雄性个体与一只浅普斑雌性个体交配,F1雌雄个体中深普斑:浅普斑均为1:1,则雌、雄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雌 雄 。(2)该品系家蚕茧的颜色有红色与白色,且由等位基因B/b控制。现有表型相同的一对亲本杂交,F1中雄性个体深普斑红色:深普斑白色=3:1,雌性个体深普斑红色:浅普斑红色:深普斑白色:浅普斑白色=3:3:1:1。据此分析子代结红色茧的雌性中,纯合深普斑个体所占比例为 。(3)家蚕的性染色体数目异常可影响其性别,如ZWW或ZO为雌性,ZZW或ZZZ为雄性。现有一只纯合深普斑雄性个体与一只浅普斑雌性个体交配,子代出现一只浅普斑雌性个体。假设亲本产生配子过程中只发生一次变异,分析子代出现该现象的两种可能原因:①父本在产生配子时,A基因发生突变,产生Za雄配子,与W的雌配子结合,产生ZaW的雌性:②减数分裂产生异常配子引起的,请分析具体原因是 。(4)与雌蚕相比,雄蚕生长周期较短,食桑量较少、出丝率高、蚕丝质量也较高,因此生产上多饲养雄蚕,但幼蚕往往要饲养到五龄期才能区分雌雄。若通过一次杂交实验,就可以在幼蚕早期鉴别雌雄,需选用表型为 的雌和表型为 的雄亲本交配,并挑选表型为 的刚孵化幼蚕进行规模化饲养。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BD D C D C D B C A C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B C B C C B D B B B题号 21 22 23 24 25答案 D B D D A26.(1) 间 B→C→A→D(2) 4 8(3) 后期 A、D(4) 4 前期和末期(5)D(6) 分生 呈正方形,排列紧密27.(1)B(2)①(3) B、C、E D(4) 2 40%28.(1)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2) 二 绿色(3)1/3(4) Yy 3/5(5) iiBB 2 1/6(6)3/4(7)白色♀:有色♀:白色♂:有色♂=14:2:7:129.(1) ZaW ZAZa(2)1/6(3)父本在产生配子时,减数分裂Ⅰ后期同源染色体未分离,产生不含Z的雄配子,与Za的雌配子结合形成ZaO的雌性(4) 深普斑 浅普斑 深普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