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 学年 (下)初一期末学业水平质量监测
道德与法治
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 6 页,考试时间为 60 分钟,满分 100 分。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学校、班级、座位号用 0.5 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
填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将自己的考试证号填涂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
3.答案必须按要求填涂,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一律无效。
一、选择题:每小题给出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所选答案按要求填
涂在答题卡上。本大题共 17 题,每小题 3 分,共 51 分。
1.62 年来,雷锋精神滋养着一代代中华儿女的心灵,汇聚起最为广泛的共鸣,各行各业
不断涌现出一个又一个“活雷锋”。这说明
A.美好情感能够传递正能量 B.情感是短暂的、不稳定的
C.情感表达的方式多种多样 D.情感随情境的改变而变化
2.某学校由专职心理教师专门为七年级学生开设了以“守护青春,静待绽放”为主题的
青春期异性交往课堂。下列不属于课堂内容的有
A.慎重对待、理智处理青春期可能出现的朦胧情感
B.把握尺度,注意交往的方式、场合、时间和频率
C.男女同学应相互取长补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D.与异性交往可以完善个性,塑造完美的自我形象
3.右边漫画给我们的启示是
A.情绪被动地受着外部环境的影响
B.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该有负面情绪
C.我们应该学会积极面对负面情绪
D.负面情绪终将导致我们迷茫绝望
4.“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
的《天净沙·秋思》充斥着旅人凄苦悲凉之情;“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
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毛泽东的《采桑子·重阳》抒发了伟人气势磅礴的豪迈之
情。同样写秋,表达的意境却不同,这是因为
A.人们间的情绪会相互感染 B.情绪受周围环境影响且具有稳定性
C.情感与人们的想象力无关 D.情感反映着我们对人和对事的态度
5.在提升自尊的过程中,以下做法不正确的是
A.努力充实自己 C.努力增强人际沟通能力
B.不断增长智慧 D.忽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
初一思政 第 1 页 共 6 页
6.学会合理调节情绪是健康成长的必备能力,掌握的方法越多,我们调节情绪的能力也就
越强。下列情境与调节情绪的方法相匹配的是
A.出门在外的丽丽很想家,就打电话向好朋友倾诉——注意转移法
B.遇到烦心事,我通常会用听音乐的方法自我调节———放松训练法
C.考试前我通过深呼吸的方式来缓解我紧张的情绪——合理宣泄法
D.人生总会遇到挫折,要能看到危机中酝酿着转机——认知调节法
7.“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苔》给我们的启示有
①青春的探索需要自信 ②生命成长无需借助外力
③永不放弃生命的希望 ④青春的我们要行已有耻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8.“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下列选项中与之蕴含的道理相同的是
A.天生我材必有用 B.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C.不为五斗米折腰 D.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9.元代大学者许衡同众人一起逃难,时值盛夏,人们又饥又渴。有人发现路边有一棵梨树,
大家便争先恐后去摘梨。许衡却端坐树下,不为所动。人们问他为何,他答道:“非其
有而取之,不可也。”人们说乱世中梨树无主,许衡说:“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 ”这
说明许衡
A.知廉耻、明是非 B.尊法律、守秩序
C.守道德、有自信 D.讲诚信、重承诺
10.中华民族历来是爱好和平的民族,在处理各种社会关系时注重平衡协调、和睦和谐,“和
合”理念代代相传,深深植根于中国人的精神中,构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
成部分。下列说法符合这一思想理念的是
①物之不齐,物之情也 ②政之所兴,在顺民心
③民吾同胞,物吾与也 ④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1.“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古训,体现的核心理念是
A.讲仁爱 B.崇正义
C.求大同 D. 尚和合
12.2025 年全国劳动模范中,扎根科研一线 20 年的技术专家青格勒吉日格乐,为中国钢铁
行业技术进步和绿色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勇夺全国煤炭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瓦斯检查工
特等奖的煤矿工人陈晨光,生动诠释“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专一行”的不懈追求;坚
守匠心、破解专业技术领域核心难题的数控车工文照辉,以精湛技艺擦亮中国制造的名
片。他们身上主要体现了
A.礼义廉耻 B.崇德向善
C.爱岗敬业 D.扶危济困
初一思政 第 2 页 共 6 页
13.孙某在未征得著作权人尹某许可的情况下,在自己出版的图书中使用了尹某的六幅摄影
作品。此外,孙某还用该图书参加评选并获奖。尹某了解情况后将孙某诉至人民法院。
此案中的孙某侵犯他人
A.著作权 B.财产的占有权
C.专利权 D.合同中的合法权益
14.胡某在自家花园里发现一只活着的漂亮甲虫,拍摄照片并上传至某网络论坛。陈某见到
后,提出以 30 万元购买该甲虫,胡某同意,遂以 30 万元将该甲虫卖给陈某。经查,
该甲虫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且为濒危野生动物。根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胡某
与陈某这一交易,违反了
①诚信原则 ②自愿原则
③绿色原则 ④守法和公序良俗原则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5.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发展强劲稳定的动力,党中
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促进民营经济发展。2025 年 4 月 30 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
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国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材料表明
A.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
B.法律是社会的基本准则
C.立足国情推进各领域立法工作
D.法律是人民利益和意志的体现
16.2024 年 12 月 30 日,邯郸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宣判了备受关注的“已满十二周岁不满
十四周岁初中生杀害同学埋尸案”。张某某被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李
某被判有期徒刑十二年;马某某,依法不予刑事处罚,由相关部门专门矫治教育。下
列对这一判决理解正确的是
A.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是犯罪
B.坚持了宽严相济惩教结合原则
C.任何违法行为都应受到刑法处罚
D.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
17.赵某因扰乱公共秩序被处罚款;张某因醉驾被处拘役。他们的行为分别属于
A.民事违法行为 一般违法行为
B.行政违法行为 民事违法行为
C.行政违法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
D.民事违法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
初一思政 第 3 页 共 6 页
二、非选择题:答案按要求写在答题卡上。(本大题共二小题,18 题 24 分,19 题 25 分,
共 49 分。)
18.首届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苏超)自 5 月 10 日开赛以来,已经从地方联赛扩展为“全民
足球狂欢”,造就了 2025 年现象级“流量神话”。
【吴风楚韵 筑赛事根基】
“苏超”联赛根植于江苏文化基因,将地域传统转化为赛场符号。徐州队球衣缀以
楚汉战甲纹样,呼应项羽“力拔山兮”的豪迈气魄;南通队队徽是狼头形象,群狼善
于团队配合,代表着南通人不服输、不示弱、力争上游的精神;苏州队奖杯采用缂丝
工艺,体现“巧思如织”的江南匠心……“苏超”从设计到执行秉持着“全民足球”
的理念,门票票价低廉,激发了市民走进球场为自己的城市加油呐喊的热情。
(1)请结合材料,运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分析“苏超”联赛造就“流
量神话”的秘籍。(10 分)
【草根铁血 砺拼搏之魂】
南通门将带伤扑救撞裂门柱,高呼“这是与城市的生死契约”;常州球员发烧 仍
奔袭 80 分钟,体检报告成热血宣言;连云港队面对 0:2,不放弃,奋力拼搏……这
些画面诠释“十三太保”团结又较劲的江苏气质————正如网友所言:“内斗是表
象,内核是全民皆兵的拼搏勋章”。
(2)结合材料,说说你从“苏超”联赛中汲取到的正能量。(8 分)
初一思政 第 4 页 共 6 页
【法护绿茵 扬规则明镜】
“苏超”以法治思维筑牢赛事底线。组委会发放《观赛法律手册》,用表情包图解“辱
骂球员=拘留”“故意犯规致伤=侵权责任”等。赛场设“法律加油站”提供《未成年人
网络保护条例》咨询,16 岁学生球员参赛需监护人签署协议。
(3)结合材料,说明法律是如何保障“苏超”联赛。(6 分)
19.为增强同学们的法律意识,提高依法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某班以“增强法治意识 做
守法青少年”为主题开展了一次综合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情境一 小元在网络群聊中使用了一个用小明的丑照制成表情包,并发布在自己的 Q 群。
小明看到后,要求小元删除表情包,否则将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小元觉得小明小题大
做,认为自己只是为了逗大家开心,这又不犯法。
(1)运用所学知识,对两人的言行进行评析。(9 分)
初一思政 第 5 页 共 6 页
情境二 王某有一儿一女(均已成年)。王某的老伴去世后,女儿精心照顾王某十多年,
儿子则对他漠不关心。王某立下遗嘱,将自己的财产全部留给女儿,并作了公证。
王某病故后,儿子认为自己也有继承权,要求均分遗产。
(2)你支持王某儿子的诉求吗 为什么 (8 分)
情境三 青少年涉及帮信罪的案件数量显著上升、现象日益严重,而且正逐渐蔓延
至年龄更低的在校学生当中。案件中的青少年大多处于法律意识淡薄的阶段,且大
部分平时有不良行为。犯罪嫌疑人利用高额报酬、轻松赚钱等虚假承诺,诱骗青少
年提供手机卡或协助实施诈骗行为,使他们轻易地成为电信网络诈骗的帮凶。作为
一种迷惑性强、作案成本低的新型犯罪形式,帮信罪正悄然侵蚀着这些“祖国的花
朵”。
(3)结合材料,为青少年筑起预防新型犯罪形式的安全墙提出你的建议。(8 分)
初一思政 第 6 页 共 6 页
初一 道德与法治 参考答案
1.A 2.D 3.C 4.D 5.D 6.D 7.A 8.B 9.A
10.B 11.C 12.C 13.A 14.D 15.C 16.B 17. C
18.(1)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滋养我们的精神世界,(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
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或)有着坚定的文化自信和对中华文化、家乡地域文化(家
国情怀)的认同感。(2 分)
②践行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理念,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2 分)
③坚持脚踏实地、实事求是和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理念,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立
足江苏本地城市实际,不断创造与创新,让足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具生命力和活力。
(2 分)
④弘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激励着人们积极进取,追求至善的人生境界。(2 分)
⑤坚持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事方法,坚持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坚持形
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将城市精神融入队服、队徽等中,展现城市魅力,将“苏超”
扩展为“全民足球狂欢”,造就了“流量神话”。(2 分)
(①③⑤中不一定要全面)
(2)①要有梦想与追求【美好情感】,积极行动,全力以赴,实现人生价值。
②要自信,乐观坚定,直面挑战,在拼搏中展现实力。
③要自强,有奋发向上、锲而不舍积极进取的品格,在苦干实干中砥砺成长。
④正确对待曲折,逆境不馁,面对挫折和困难鼓足勇气,迎难而上。【用积极健康的情
绪感染他人。】
⑤要敬业乐群,树立团队意识和主人翁意识,主动作为,各尽其能。
(每点 2 分,任意四点即可)
(3)①组委会发放《观赛法律手册》来规范球员、观众等行为,维护赛事秩序,实现
球赛的有序运行。(2 分)
②通过设定未成年人球员的权利界限,平衡个人利益与赛事的公共利益;通过《手册》
界定球员和观众的权利与义务,保护赛事的公共利益。(2 分)
③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赛事中的矛盾和问题,促进赛事的顺利进行。(2分)
(对应教材的三个点即可)
19.(1)小元使用他人的丑照制成表情包并进行传播的行为是错误的。
①他这一行为侵害了小明的肖像权。(1 分)民法典规定【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以丑化、
污损,或者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伪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权,】未经肖像权人同意,不得制作、
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2 分)
②这种行为也是不尊重同学的表现,(或)有违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或)
应该弘扬向上向善的优秀思想文化。(2 分)
③我们应当学习和遵守法律规范,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同时规范自己在网络
空间的行为。(2 分)
小明的做法是可行的。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敢于并善于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
自己的合法权益。(2 分)
(2)①根据民法典的有关规定,王某所立遗嘱 真实有效。(2 分)王某对自己的财产依
法享有处分的权利。(2 分)
虽然王某儿子是王某的法定继承人之一,但遗嘱继承优先于法定继承。(1 分)
即使按照法定继承方式,王某儿子因具有抚养老人能力和抚养条件,但未尽抚养义务,
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不可能是均分。(1 分)
②讲仁爱、崇正义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或)孝老爱亲是中华民族的
优秀传统美德;(或)民法典彰显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坚持守法和公序良俗的原则,所以
王某儿子不应有均分遗产的诉求。(2 分)
(3)①青少年要珍惜美好生活, 认清违法犯罪的危害,增强自控力,严于律己,做自
觉遵纪守法的人,远离犯罪;(2 分)要积极抵制不良心理和行为(诱惑),杜绝不良行为,
防患于未然。 (2 分)
②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 父母或其他监护人要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监管和教育; (2
分)
③学校和有关部门要积极开展有关专业法律知识讲座(宣传),增强学生的法律知识和
法治意识,营造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法治环境,共同构筑有助于青少年成长的安全墙。(2
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