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洛阳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南省洛阳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洛阳市 2024—2025 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试卷 (开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试题卷共 6 页,两个大题,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60 分钟。
2.试题卷上不要答题,请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水笔直接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题卷上的答案
无效。
3.开卷考试,可查阅参考资料,但应独立答题,禁止讨论、交流资料等行为。
4.答题前,考生务必将本人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第一面的指定位置上。
一、选择题(17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51 分。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
的)
1.新中国成立前夕,曾联松应征设计国旗图案。他以红色象征革命;以一颗内含镰刀、斧头的大五
角星象征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以四颗小星代表广大人民。每颗小星均有一个角尖正对大星的中心,大星
引导在前,小星环拱于后,象征党领导下的人民大团结。下列结论符合国旗的设计寓意的有
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②实现共产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理想和最
终目标 ③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④中国共产党的领
导地位是自然而然形成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编织了世界最大的全民医保网,建立完善了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大部分省
份建立了 80 周岁以上的高龄补贴;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全国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和
大部分博物馆实现免费开放。这说明
A.我国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B.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公民
C.公民有尊严的生活全靠国家来保障 D.我国保障社会的公平正义
3.《民营经济促进法》第四条规定: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将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工作纳入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立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工作协调机制,制定完善政策措施,协调解决民营经
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这表明行政机关
①履行管理经济的职责 ②必须坚持依法行政
③只为民营企业提供服务 ④要克服懒政、怠政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最近,某地发布了一项“规定”:商家必须更换红、黑、蓝三色的招牌底色,不然就要面临强制拆
除。该地城管部门的做法
A.体现了法定职责必须为 B.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具体表现
C.违背了法无授权不可为 D.是千方百计提升城市形象的重要举措
5.从深度求索横空出世,到宇树机器人惊艳亮相,占我国九成以上企业数量的民营企业,创新成果
不断涌现,呈现出强大的创新活力、潜力和竞争力。这得益于我国
A.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B.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C.充分发挥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D.非公有制经济为人民美好生活提供根本保障
6.下面是小明在中纪委和国家监察委员会网站搜集到的有关学习资料。从资料中,你可以得出的结
论有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
党纪政务处分 >
重庆市委原常委、政法委原书记陆某华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和公职 2025-04-23
甘肃省政府原副省长赵某云严重职务违法被开除公职 2025-04-23
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张某廉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 2025-04-23
①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 ②国家工作人员要依法规范自身行为
③权力是把双刃剑 ④监察机关依法惩罚违法犯罪行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五一”假期的人潮退去后,重庆市荣昌区政府邀请环卫、园林工人到机关食堂免费吃晚饭,以感
谢“五一”期间环卫、园林工人的辛勤付出,同时给予每人从 4 月 26 日至 5 月 5 日每天 100 元共 1000 元
的补助。对此,下面同学们的点评可取的是
①小张:环卫工人多劳多得,这是按劳动要素分配的体现
②小李:区政府坚持为人民服务,彰显了城市管理的温度
③小赵:环卫工人履行了法定职责,没必要额外给予报酬
④小王:尊重环卫工人的劳动权,照亮普通劳动者的付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某市居民发现企业长期排放有毒废水,联合收集证据并向生态环保部门举报。环保部门迅速核查
并责令企业停产整改,并安装实时监测设备进行持续监测。对此,下列点评正确的有
①环保部门积极履职,依法进行了宪法监督
②解决企业污染问题,实时监测是关键举措
③居民积极行使监督权,具有较强的法律意识
④企业没有履行法定义务,应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快递员王计兵的诗集《赶时间的人》销量破 10 万册,草根作家单小花的散文《洋芋,洋芋》获孙
犁散文奖,吕玉霞的“乡土诗歌”在全网获近千万点赞……这体现草根作家依法享有
A.财产权 B.文化权 C.人格权 D.物质帮助权
10.在杭州西湖景区,有人用弹弓射死了一只正在游泳的鸳鸯。事发后,一场为鸳鸯“讨公道”的接力
开启:现场目击者积极提供线索,管理人员迅速赶到现场,西湖景区公安部门通过专业技术精准锁定了
肇事者并开启跨省追查。在该案例中,肇事者能够被迅速锁定是因为
①肇事者缺乏自律,违背遵守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②现场目击者见义勇为,积极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③管理人员依法行政,依法履行行政管理职责
④科学技术先进,为成功破案提供唯一线索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1.近年来,国家持续推进“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 “旅游促进各民族交流交融计划”实施“大学生志愿
服务西部计划”……这些举措有利于
①增强民族凝聚力,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②形成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社会
主义民族关系 ③落实民族政策,消除各民族之间的差异 ④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2.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 75 周年大会上强调:人民政协要完善发挥统一
战线凝聚人心、汇聚力量政治作用的工作机制,多做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的工作。政协委
员下列建议与此相符的有
①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解决失能老人护理难题
②减轻中小学生学业压力,彻底消除学生心理问题
③加快充电设施建设,确保新能源车主出行无忧
④加强耕地保护和建设,筑牢国家粮食安全防线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3.我国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由居民或村民分别选举产生居民委员会或村民委员会,实行群众自
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下列事项属于居民委员会或村民委员会应该处理的有
①村民甲、乙之间因经济合同纠纷对簿公堂 ②决议在村里打一口水井
③就全面深化改革向社会征求合理化建议 ④解决社区的停车难问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2025 年 4 月,郑州市城市管理局发布通告,禁止携带犬只(导盲犬、扶助犬等工作犬除外)乘坐公
共交通工具或进入机关、医院、学校、商业街区、公园广场、影剧院、游乐场等人员聚集的公共场所。
此规定
A.限制了公民养犬的自由,是对公民权利的侵犯
B.干涉养犬者的合法权利,是滥用职权的违法行为
C.划定了公民养犬的边界,保障公民的合法权利
D.体现行政机关的服务职能,努力为人民服务
15.2025 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胜利 80 周年,全国中小学校开展多种形式的纪念活
动。学校开展这类纪念活动有利于青少年
A.自觉担责,行使维护国家利益权利 B.珍惜和平,增强正义感和责任感
C.勿忘国耻,放弃学习保家卫国 D.参与实践,体验过去的艰辛不易
16.山东省青岛市一位老人家中,14 册账本记录了自 1978 年以来 40 多年的柴米油盐生活:由头 10
年从牙缝中省钱买自行车、缝纫机、电扇,到后来添置电冰箱、小汽车,购买商品房,学钢琴,旅
游……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老人一家的家底越来越殷实,生活也越来越多彩。这说明
A.中国梦是跨越百年的伟大梦想 B.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C.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场接力跑 D.改革开放使人民生活显著改善
17.以下三则名言共同
A.启示我国应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B.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不断完善
C.证明法治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
D.昭示我们应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
二、非选择题(4 小题,共 49 分)
18.(8 分)又是一年招聘季。下面漫画是大学毕业生小洛在参加人才招聘时遇到的情境。
请你结合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对上述情境中招聘人员的言行进行辨别与分析。
19.(10 分)材料一:2025 年 3 月 25 日至 11 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北京召开。近 3000 名全国人
大代表肩负人民重托出席大会,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大会批准政府工作报告、全国人大常
委会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等。
材料二:根据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对人大代表工作的相关要求,2024 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提
出了代表法修正草案。代表法修正草案经全国人大常委会两次会议审议后,先后两次在中国人大网全文
公布草案征求社会公众意见,反复修改完善,充分吸收各方面的意见建议,2025 年 3 月,《中华人民共和
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修正草案)》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
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第 45 号主席令予以公布。
(1)结合两则材料,运用所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知识,你能得出哪些结论 (4 分)
(2)结合两则材料,运用所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知识,谈谈应怎样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6 分)
20.(16 分)材料一:2025 年 5 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第四批贯彻实施民法典典型案例。其中,王某
廷赡养纠纷执行监督案引发社会关注。97 岁的王某廷起诉五子女履行瞻养义务,法院以事实为依据,以
法律为准绳,经公开审理,判决两个儿子支付赡养费,三个女儿履行看护义务。但判决生效后,子女均
未履行,法院也未依职权移送执行。检察机关发现后,运用大数据监督模型排查类似案件,发现 13 件同
类案件存在同样问题,遂向法院执法检察建议。最终,法院建立赡养费等案件自动移送执行机制,55 名
子女主动履行赡养义务,36 名未成年人父母履行抚养义务。
材料二:民法典法律条文摘编
第 26 条 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负有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成年子女对父母负有赡养、扶助和 保护的义务。
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给付
第 1067 条 抚养费的权利。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
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材料一,分析国家机关在王某廷案中分别发挥了怎样的作用(4 分)
(2)结合材料二,从权利义务的角度,你能得出哪些结论 (6 分)
(3)两则材料为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提供了哪些启示 (6 分)
21.(15 分)2024 年 12 月 1 日至 7 日是我国的第十一个“宪法宣传周”,其活动主题为“大力弘扬宪法精
神,推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某校以此为契机举行了以“坚持宪法至上”为主题的小视频制作大赛。下
面是你班制作的参赛作品构思,你是主要参与者。
板块主题 素材类型 素材内容 解说旁白
(1)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选举产生的新一届国家领导人向
宪法与国家 视频 宪法宣誓。 (2)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 2025 年 2 月 25 日上午在北京人民 ①
大会堂举行宪法宣誓仪式。
(1)《民营经济促进法》第一条规定:“……根据宪法,制定本
宪法与 其他法律 图片 法。”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第 一条规定:“……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②
(1)洛阳无障碍设施。
宪法与公民 视频 (2)对失业人员进行再就业培训。 ③
(3)中学生正在吃营养午餐。
(1)请将旁白补充完整。(6 分)
(2)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就拍摄制作小视频提三条温馨提醒。(3 分)
(3)经过同学们的齐心协力,你班的参赛作品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作为主要参与人,你将会与
同学们分享哪些收获 (6 分)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7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51 分)
1-5 BDACA 6-10 ACDBB 11-15 BDCCB 16-17 DA
二、非选择题(4 小题,共 49 分)
18. ①招聘人员的言行是错误的,属于歧视行为。②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招聘人员以
身高、性别为由拒绝录用,违背了平等原则。③平等要求同等情况同等对待,不同情况差别对待,招聘
应基于能力而非无关因素。④这种行为侵犯了求职者的平等权,不利于营造公平的就业环境,企业应依
法规范招聘行为。(每点 2 分,共 8 分)
19.(1)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决定权、立法权。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
根本政治制度,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③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领导立
法。④国家主席行使公布法律的职权。(每点 1 分,共 4 分)
(2)①必须毫不动摇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②必须保证和发展人民当家作主,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
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③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④必须坚持民主集中
制,确保国家统一高效组织推进各项事业。(每点 2 分,共 6 分)
20.(1)①法院依法审理案件,行使审判权,判决子女履行赡养义务。②检察机关发现问题后提出检察建
议,行使法律监督权,推动法院建立自动移送执行机制。(每点 2 分,共 4 分)
(2)①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父母有抚养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有赡养父母的义务。②公民既是合
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③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任何公民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承
担义务。(每点 2 分,共 6 分)
(3)①国家应完善法律法规,为保障老年人权益提供制度保障。②司法机关应公正司法,维护老年人的
合法权益。③公民应自觉履行赡养义务,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每点 2 分,共 6 分)
21.(1)①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国家领导人向宪法宣誓体现了对宪法的尊重。②宪法
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依据宪法制定。③宪法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如物质帮助
权、受教育权等。(每点 2 分,共 6 分)
(2)①素材要真实、准确,符合宪法内容。②视频内容要突出宪法的核心地位和作用。③语言要通俗易
懂,便于理解宪法精神。(每点 1 分,共 3 分)
(3)①加深了对宪法的理解,增强了宪法意识。②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和实践能力。③认识到宪法与每
个人息息相关,要自觉遵守和维护宪法。(每点 2 分,共 6 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