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一2025学年度下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历史试卷考试时间:2025年6月26日上午8:00-9:15试卷满分:100分★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S1)【平味已律站的土虫】5.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品,卧想安因赠敏曲雪肝鼎。·四避自,总前H图期漆如漂一习乱第I卷(选择题)卡定的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从早王朝到古王国时期,古埃及国家的太阳神信仰经历了从萌芽到成熟的发展历程。从第五王朝末期到第六王朝,奥赛里斯信仰出现,并与太阳神信仰相互融合,世俗君主在来世信仰中的地位为奥赛里斯所取代。至此,古埃及宗教体系的基本框架已构建完备,太阳神、王权与以奥赛里斯为主的来世信仰这三大要素成为了后世埃及神学体系的基础。古埃及的太阳神信仰()A.根植于农业经济发展的需要B.服务于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C.体现王权与神权的二元并立D.巩固了两河流域地区的政权2.奥古斯都在公元前18年和公元9年相继推出了《尤里乌斯法》和《帕披乌斯·波派乌斯法》两项法令,其中大量内容涉及对各阶层罗马人的结婚和生育方面的行为规范,同时就遵从和违背法律的行为分别规定了奖惩措施。奥古斯都颁布的法令(A推动了罗马共和国的法制建设B.提高了罗马女性公民的地位C.适应了统治者人口普查的需要D.促进了罗马人口数量的激增3.大流士一世在埃及自称为“拉神之子”…被征服地区的贵族子弟被送往苏萨接受波斯式教育,学习语言、法律和军事技能。帝国推行阿拉米语作为行政通用语,同时波斯波利斯的宫廷铭文以埃兰语、阿卡德语和古波斯语三语对照书写。这主要体现了波斯帝国(A.君权神授的宗教思想B继承希腊的文化正统C.连接东西的贸易枢纽D.因俗而治的统治政策4,大津巴布韦古城位于哈拉雷东南,是撒哈拉以南最大的,最重要的古代文明纪念馆。周围发掘出大量的文物,其中有奇怪的生产工具、锋利的作战武器和精美的装饰品等,还有一些是来自遥远的中国的陶瓷碎片、波斯的彩色瓷器,印度的佛教念珠等。津巴布韦文明A体现了古代商品经济的繁荣()C.推动了非洲南部城市化进程B.与地中海沿岸的国家交流密切D其衰落根源于欧洲列强的侵略高一历史试卷第1页·共6页2024-2025 学年度下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历史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答案 A C D A C D B A B D B A C B C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55 分。16.(1)特征:①以金属货币为中介;②新的信用意识和信用形式出现;③商品经济活跃;④出现代理制度;⑤具有分散风险意识;⑥以营利为目的的生产型借贷。(6 分,任答 3 点得 6 分)(2)相同点:自给自足,封闭性强;具有自然经济特征;具有残酷的剥削和压迫;都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4 分,任答两点得 4 分)不同点:日本主要为实物剥削,西欧主要为劳役剥削;日本为武士制度服务,西欧为骑士制度服务;日本的庄园主要维护公法,司法自治权较弱,而西欧的庄园法庭有司法自治权。(4 分,任答两点得 4 分)17.(1)①背景:英国鼓励海外贸易和殖民扩张,开展三角贸易;英国经历了文艺复兴,实行人文主义和重商主义政策;伊丽莎白一世个人的改革勇气与领导才能。(3 分)②成就:伊丽莎白一世时期英国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成立东印度公司,建设了强大的海军,推动了英国都铎王朝的发展。(2 分)③影响:英国以其强大的工业、商业和农业,跃升为欧洲最具发展潜力、最享盛誉的新兴国家。(2 分)(2)时代特征:英国海上霸主地位确立,成为日不落帝国;英国经历了两次工业革命,号称世界工厂;自由主义经济思潮盛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4 分,任答 2 点得 4 分)认识:维多利亚时代是交通运输繁荣时代。对外广泛传播英国的文化,是英国资本主义经济文化的全盛时期。同时维多利亚时代也是社会矛盾日益严重,贫富分化加剧的时代,还是英国经济霸主地位受到美德挑战的时代。(4 分)18.(1)趋势:①从战利品电影为主到自主制片为主;②从借鉴好莱坞和西方到逐渐本土化;③从主题多元到聚焦美苏冷战;④老电影的播放量逐渐上升。(6 分,任答 3 点得 6 分)(2)原因:①二战后初期:德国成为战败国,被英法美苏分区占领;二战后苏联电影制作数量骤减,出现了严重供不应求的“电影荒”现象;斯大林有意利用战利品电影中揭示西方社会问题的影片,来对民众进行宣传。(4 分,任答 2 点得 4 分)②20 世纪六七十年代: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在科技、文化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和载人航天事业的进步;新经济体制的推行和企业自主权的扩大;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苏联群众的精神生活匮乏。(4 分,任答 2 点得 4 分)19.(论题 2 分,理论阐释 2 分,论述 6 分,结论 2 分。)论题:历史上的战争与和平论证:20 世纪上半叶的时代主题是战争与革命,世界经历了诸多战火的洗礼,并经历了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动。揆诸史实,20 世纪初,美国总统塔夫脱提出了金元外交政策,鼓励和支持银行家扩大在拉丁美洲的海外投资,以实现向外扩张的外交政策。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世界殖民体系失衡导致德、日等后发国家要求重新划分势力范围,英法俄等传统强国维护既得利益,最终形成同盟国与协约国两大军事集团。1914 年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夫妇遇刺,萨拉热窝事件成为一战的导火索,而 20 世纪 30 年代的经济大萧条则加剧了法西斯国家的扩张野心。1942 年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斯大林格勒战役和中途岛海战扭转了二战的历史进程。二战后期美苏同盟的短暂合作掩盖了制度差异,雅尔塔体系下的势力范围划分埋下冷战伏笔。1989 年随着东欧剧变,德国柏林墙的倒塌,预示着冷战时代的结束,加速了国际政治的民主化和全球化进程,和平与发展日益成为时代的主题。结论:综上所述,20 世纪人类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经济危机和美苏冷战,和平来之不易,需要全人类共同合作守护。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湖北省武汉市五校联合体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期末历史答案.docx 湖北省武汉市五校联合体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期末历史试卷(图片版).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