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榆次区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质量监测题(卷)七年级历史姓名准考证号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全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相应的位置。3.答案全部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卷上无效。第I卷选择题(共30分)本部分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请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1.据《晋书·李重传》中记载“科举之设,使寒素(出身寒微的人)得以显达。”据此可知科举制A.规范了考试的流程B.提高了行政效率C.促进社会阶层流动D.加强了中央集权2.文物解读是学习历史的重要媒介。对下面文物的解读可以印证唐朝《客使图》画面中前三人为唐朝鸿胪寺官员,着初唐朝服,似在商讨事宜;后面的紫袍秃顶、深目高鼻者推测为东罗马使者,红领白袍、尖冠唐墓壁画《客使图》者推测为新罗使节等。A.中外交往密切B.社会风气开放C.科学技术领先D.政治制度先进3.小小邮票承载历史。国家邮政局为右图人物发行邮票的原因是A.西行取经促文明交流B.弘律传艺引唐风东渡C.兵法为砖筑海疆长城D.沉郁顿挫成诗史之魂20222玄类七年级历史试题第1页(共8页)2025.06.》6434R副DM《O时 口Q夸克扫描王极速扫描,就是高效4.据史料记载“自契丹(辽)取燕蓟以北,党项(西夏)自得灵夏以西…得中国(中原)土地,称中国位号,仿中国官署,读中国书刊,用中国车服,行中国法令。”这段史料可用来研究宋朝时期的A.政治制度B.民族交融C.经济发展D.对外关系5.某校组织学生开展“走近经典·对话历史”的阅读主题活动。下面是李华同学的读书笔记,据此判断他阅读的著作是著作:时期:北宋作者:司马光目的:通过历代政治兴衰使君主借鉴其中的经验教训体例:是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内容:记述了战国到五代共1300多年的历史A.《资治通鉴》B.《牡丹亭》C.《三国演义》D.《西游记》6.北宋时期,共有85人担任过统帅全国军事要务的枢密使,其中文官63人,武将仅22人;143位枢密副使中,文官达120人,武将仅23人。这一现象反映出北宋A.武将的军事才能不足B.文官待遇远超过武将C.推行崇文抑武的方针D.枢密院职能发生转变7.下面是历史课上王老师出示的宋朝相关材料,由此可看出当时火人口:1080年,南北方人口比例为5:2火南北方诗人占比:南方:86.2%,北方:13.8%火农业:“苏湖熟,天下足”火财政:“国家根本,仰给东南”A.商品经济的发展B.对外贸易的繁荣C.农业收入的增加D.经济重心的南移七年级历史试题第2页(共8页)RED利③75.06.26t4铝的4 Q夸克扫描王极速扫描,就是高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