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期末学业水平监测科学试题卷考生须知:1.全卷共四大题,31小题,满分为16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全卷分为卷I(选择题)和卷Ⅱ(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卷I的答案必须用2B铅笔填涂:卷Ⅱ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3.请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4.本卷中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H-10-16米卷I一、选择题(本题共有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1.2025年4月23日,神舟二十号航天员在“中国航天日”当天奔赴太空“出差”。在地球上质量为6kg的航天员,在空间站内可以轻松“飘”来“飘”去,在空间站中该航天员的质量(▲)A.大于60kgB.等于60kgC.小于60kgD.变为零2.干细胞被医学界称为“万能细胞”,在特定条件下它能再生为人体的其他种类细胞,这体现了细胞的(▲)A.分裂能力B.分化能力C.生长能力D,复制能力3,制作下列常见的生活物品,所用的主要材料属于金属的是(▲A.木桶+B.紫砂壶C.橡胶轮胎D.不锈钢锅4.篆刻艺术是镌刻在中华艺术文脉上的古老印记。作为国粹之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如图所示,一位艺术家正在篆刻一枚方章,与篆刻前相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篆刻时方章的物理性质未发生改变B.篆刻时方章的体积在逐渐减少,密度减小C.篆刻后方章的质量减少,密度减小D.篆刻过程中方章发生的变化是化学变化(第4题图)5.小科家有一盆裁的郁金香,过去一直开红色花,今年却开出了紫色的花,小科认为这是土壞中缺水引起的,但他经过一段时间补充水分后,还是开紫色的花。这说明实验结果与原来的假设是不符合的。对此,小科最好的处理方法是(▲)A.修改假设,重新实验B.修改实验结果,使其与假设相符C.宣告失败,停止实验D.继续重复实验,直到与假设相符七年级科学试卷第1页(共8页)6.如图表示四种原子的结构模型(“O”“●”和“。”分别表示中子、质子和电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的核电荷数不同B.甲、乙为同一种原子C.丙、丁属于同一种元素(第6题图)D.甲、丁互为同位素原子7.对知识进行梳理汇总是学习科学的有效方法之一,下列知识梳理正确的是(▲)A,鸟类的生殖和发育过程:求偶→交配→产卵→筑巢→孵卵一育雏B.植物体在结构上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体C.熊猫在结构上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熊猫D.人的生长时期:婴幼儿期→少年期一→青春期→成年期→老年期8.在化学王国,数字被赋予了丰富的内涵。下列化学用语中数字“2”的说法正确的是(▲)+2①2H②2C0③S02④Cu0⑤Ca2+ 2NO3⑦H2OA.表示离子个数的是⑤⑥B.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①②C.表示分子中原子个数的是③⑦D.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④⑤9,病毒种类繁多,增殖速度快,给人类以及各种饲养动物和栽培作物带来了极大危害,下列病毒增殖过程排列顺序正确的是(▲)噬菌体细菌海噬菌体光三的核酸①吸附②释放③复制、合成④注入核酸⑤组装A.①④③⑤②B.④①⑤③②C.④①③⑤②D.①④⑤③②10.下列对瓷器制造的步骤描述正确的是(▲)A.烧制B.制坯C.揉泥D.施釉11.在劳动实践活动中,同学们参与了番茄幼苗的移栽和田间管理。他们的做法与所依据的科学原理一致的是(▲)A.移栽番茄时去掉部分枝叶一主要日的是为了更美观B,移栽时根部带土坨一目的是为了保留土骧中的营养,少施肥,减少成本C.移栽后要及时为番茄幼苗施肥一为幼苗生长补充有机物D.定时给番茄松土一主要是为了提高土壤空气含量,促进根的呼吸作用七年级科学试卷第2页(共8页)2024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期末学业水平监测科学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2 3 4 5 6 7 8 9 10B B D A A C D C A A11 12 13 14 15D D C B B二、填空题(本题共有7小题,每空格2分,共40分)16.(1)显微镜 (2)草履虫 (3)B17.(1)C (2)A (3)钾18.(1)离子 (2)B (3)B2A319.(1)温度 (2)使乳酸菌与牛奶充分混合 (3)丙20.(1)液化 (2)小于21.(1)不变 (2)质量 (3)1.5×10-522.(1)40 (2)1000 (3)160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有5小题,每空格2分,共40分)23.(1)无机盐(或营养物质) (2)蚁巢土有利于植物的生长(3)用不同种类的植物进行重复实验24.(1)将平衡螺母向左调,直至天平平衡 (2)cedba(3)偏大 (4)25.(1)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2)进行对照(3)B、D处的纱布变为红色,且D处纱布比B处纱布先变红(4)分子的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速率越快(合理即可)26.(1)自下而上 (2)缓慢(或较慢)(3)固态、液态、固液共存态都有可能(4)增加该物质的质量(或增加烧杯中水的质量)(合理即可)27.(1)控制变量法(2)相同时间产生氢气的体积或量筒中液面下降速率(3)可以准确读取产生氢气的体积(可以直接从量筒刻度上读出收集到气体的体积)(4)B(5)由①②对比可知,其它条件相同时,氢氧化钠溶液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随着实验的进行,水的量减小,使得溶液的浓度变大,而浓度变大,产生气体的速度变快。四、综合题(本题共有4小题,第28、29题每题10分,第30题8分,第31题7分,共35分)28.(1)铜球中铜的体积 ………………………2分所以铜球是空心的。 ………………………2分(2)空心部分体积V空=V-V实=30cm3-20cm3=10cm3 ………………………2分(3)注入液体的质量为m液=190g-178g=12g ………………………2分注入液体密度为ρ液==1.2g/cm3 ………………………2分29.(1)287 (2分) (2)15∶11∶6 (2分)(3)O%=96/287×100%≈33.4% ………………………2分(4)mc=28.7 克×(15C/C15H11O6)=28.7 克×(180/287)=18 克 ……………………2分(5)C(2分)30.(1)反弹回来(2分) (2)原子核质量很大(2分)(3)A (2分) (4)(1个)质子(2分)31.(1)碘元素(1分) (2)+5 (2分) (3)不存在(2分)(4)碘是由碘分子构成的,碘在状态变化过程中,碘分子的结构没有发生变化;碘的化学性质是由碘分子保持的(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江金华永康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学业水平监测科学试卷.pdf 科学七年级参考答案(2025.06).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