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1张PPT)八角楼真的有八个角吗 1927年,毛主席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在井冈山建立我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当时生活条件艰苦,毛主席就住在茅坪村的一座小楼里。小楼屋顶有一扇八角形的天窗,人们称它为“八角楼”。在这里,毛主席靠着一根灯芯微弱的光芒,写出了许多光辉巨著,指明了新中国未来的道路。当时是怎样的情景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八角楼上》。八角楼上二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第一课时八角楼上14教学目标认识“楼、艰”等17个生字,会写“楼、代”等6个生字,会写“八角楼、年代”等7个词语。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初步了解毛主席在八角楼是怎样忘我工作的。通过看图和学文,理解课文内容。理解毛主席在艰苦的战争年代,是怎样忘我工作,指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01020304教学重难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看图和学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1.重点理解毛主席在艰苦的战争年代,是怎样忘我工作,指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2.难点这就是这篇故事的主人公——毛主席,你们了解他吗?毛主席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中国各族人民的伟大领袖,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是近代以来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是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是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命运和国家面貌的一代伟人。初读课文,认读生字同学们有什么好的办法记住它?“楼”是一个形声字,意思是两层和两层以上的房屋。“木”在左边立,右边“米”加“女”。我国古代大都用木材盖房建楼,你看,“楼”就是木字旁。左右结构lóu楼jiān艰dòu斗dài代lín临là腊chuān穿báo薄zhāng章wò握lóu楼初读课文,认读生字níng凝jué觉yóu油huī辉gé革mìng命lì利初读课文,认读生字在生活中识字我在加油站和食用油的包装袋上都看到过“油”字,三点水加上“由”。石油左右结构yóu油食用油联系生活识字去商店的时候经常会听到“欢迎光临”,“临”有来到的意思。光临来临左右结构夜幕降临lín临编字谜识字“镰刀割禾苗”,你能猜到是什么字吗 锋利尖利会意字lì利禾+刂识字游戏八角楼高楼艰难艰苦斗争战斗代表年代降临识字游戏来临腊月穿行腊肉穿衣薄饼文章薄纸章节识字游戏握笔握手察觉凝视凝固油灯加油觉得光辉识字游戏辉煌革命命令改革生命利用胜利整体感知八角楼上在井冈山艰苦斗争的年代,毛主席住在茅坪村的八角楼。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八角楼上的灯就亮了。这是个寒冬腊月的深夜,毛主席穿着单军衣,披着薄毯子,坐在竹椅上写文章。他右手握着笔,左手轻轻地拨了拨灯芯,灯光更加明亮了。凝视着这星星之火,毛主席在沉思,连毯子滑落下来也没有察觉到。就在这盏清油灯下,毛主席写下了许多光辉著作,照亮了中国革命胜利的道路。朗读课文并思考,课文写了什么事 观看插图,说说毛主席在怎样的环境中工作。一个寒冷的深夜,毛主席坐在竹椅上写文章。屋子里没有电灯,只有一盏清油灯,灯光很昏暗。条件十分的艰苦、简陋。我会写:根据结构给生字分类lóu楼dài代chuān穿shì视lì利lù路左右结构上下结构chuān穿lóu楼dài代lù路我会写:根据结构给生字分类shì视lì利斗多音字dòudǒu斗争 奋斗星斗 斗胆觉juéjiào觉得 听觉睡觉 午觉辨析:表示星宿名、量粮食的器具、像斗的东西时,读dǒu;表示对打、比赛胜负时,读dòu。辨析:与睡眠相关时,读jiào;其他情况下,一般读jué。多音字1. 他看着满天星斗( ),思考着以后如何奋斗( )。2. 妈妈觉( )得睡午觉( )很重要。dǒudòujiàojué笔顺组词造句城市里到处是高楼大厦。积累lóu高楼大厦、楼房楼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木”在左边立,右边“米”加“女”。L木左右13画积累5画代dàiD亻左右笔顺组词造句字义随着时代进步,人们的生活不断改善。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清·赵翼《论诗》年代、时代①历史上划分的时期,世,朝代。②替。积累9画穿着、穿衣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唐·林杰《乞巧》穿chuānc穴上下笔顺组词造句字义①把衣服鞋袜等套在身上。②破,使通透。她穿上了妈妈给她新买的裙子。用“牙”把洞“穴”打穿。8画凝视、近视视shìs礻左右笔顺组词造句字义①看。②看待。奶奶正在看电视。积累7画利lìL禾左右笔顺组词造句字义胜利、不利①顺利。②好处。③使得到好处。抗日战争取得了胜利。快刀斩乱麻——干脆利落积累13画马路、道路路lùL 左右笔顺辨字造句组词格(gé) 方格 风格过马路时要走斑马线。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唐·胡令能《小儿垂钓》八角楼上第二课时八角楼上14二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八角楼寒冬腊月握笔清油灯战争年代凝视察觉文章深夜开火车,认读词语听写词语八角楼年代更加明亮中国胜利道路自主实践,读通课文要求:(1)自由朗读课文,把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2)同桌互读课文,纠正读错的地方。(3)小组合作读课文,把课文读流利。八角楼上在井冈山艰苦斗争的年代,毛主席住在茅坪村的八角楼。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八角楼上的灯就亮了。这是个寒冬腊月的深夜,毛主席穿着单军衣,披着薄毯子,坐在竹椅上写文章。他右手握着笔,左手轻轻地拨了拨灯芯,灯光更加明亮了。凝视着这星星之火,毛主席在沉思,连毯子滑落下来也没有察觉到。就在这盏清油灯下,毛主席写下了许多光辉著作,照亮了中国革命胜利的道路。小组探究,感悟形象你知道毛主席是怎样工作的吗?请用“___”画出相关的句子。八角楼上在井冈山艰苦斗争的年代,毛主席住在茅坪村的八角楼。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八角楼上的灯就亮了。这是个寒冬腊月的深夜,毛主席穿着单军衣,披着薄毯子,坐在竹椅上写文章。他右手握着笔,左手轻轻地拨了拨灯芯,灯光更加明亮了。凝视着这星星之火,毛主席在沉思,连毯子滑落下来也没有察觉到。就在这盏清油灯下,毛主席写下了许多光辉著作,照亮了中国革命胜利的道路。读下面的句子,结合插图体会加点词语的意思。(1) 这是个寒冬腊月的深夜,毛主席穿着单军衣,披着薄毯子,坐在竹椅上写文章。....农历十二月这时候是一年中天气最冷的时候。在这样一个寒冷的深夜,毛主席在干什么呢?天气如此寒冷,毛主席穿着是怎样的?看到这一幕,你想说些什么呢?毛主席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忘我地工作,他的心中没有自己,只想着祖国和人民,只想着中国的革命事业,这多么令人敬佩呀!读下面的句子,说说毛主席有什么动作?神态是怎样的?(2)他右手握着笔,左手轻轻地拨了拨灯芯,灯光更加明亮了。凝视着这星星之火,毛主席在沉思,连毯子滑落下来也没有察觉到。动作:神态:坐在竹椅上写文章。他右手握着笔,左手轻轻地拨了拨灯芯。凝视着这星星之火,毛主席在沉思。结合插图,体会加点词语的意思。(2)他右手握着笔,左手轻轻地拨了拨灯芯,灯光更加明亮了。凝视着这星星之火,毛主席在沉思,连毯子滑落下来也没有察觉到。......深思。发觉;看出来。思考:此时,毛主席在想什么呢?毛主席也许在想,这小小的火苗能照亮黑暗,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井冈山的红旗就像这小小的火苗,这革命的火种一定会照亮中国,燃遍中华大地。聚精会神地看。结合插图,说说加点词语的意思。读下面的句子,结合插图体会加点词语的意思。毛主席不辞劳苦,为了中国的革命事业工作到深夜,只是偶尔一天这么做吗?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八角楼上的灯就亮了。....在任何时候,无论何时从这句话中你知道了什么?毛主席每个夜晚都在工作,很辛苦。我们的毛主席就是这样工作的,无论条件多么艰苦,无论春夏秋冬,无论严寒酷暑,他都在为中国的革命事业忘我地工作。 就在这座八角楼上,在这盏清油灯下,毛主席写下了许多光辉著作,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照亮了中国革命胜利的道路。拓展延伸赵一曼出生于封建地主家庭。少年时代就接受了先进思想,勇于向传统观念和反动势力作斗争。在中国共产党的培养教育下,经过长期革命斗争锻炼,成长为优秀的共产主义战士,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献出宝贵生命,成为全国最著名的抗日英烈之一。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反革命政变,无数党员干部和进步青年惨遭杀害。革命形势急转直下。许多人宣布脱离了共产党,军校里的学生中也有一部分出现了动摇。赵一曼却坚决地表示:“不,我决不回头,我要战斗下去,继续奋斗下去。”军校决定由留在后方的叶挺率领第11军第24师赴前线攻打叛军,并把军校全体同学编为中央独立师,赵一曼随军校女生队被编为政治连,受叶挺指挥,开赴前线。五月十七日早晨五点钟,女生队分两路出发,一路到金口,一路到纸坊。“我们高举‘中央独立师’军旗和许多面锦旗,号兵吹着进行曲,向望山门车站前进。”赵一曼和女生队沿途张贴标语,向群众宣传:“我们是革命的军队,是保护人民大众的。”在炮火连天的火线上赵一曼和女生队的学员紧跟作战的男学员部队,投入了紧张的抢救伤员的工作。不顾子弹在头上“尖叫”,把受伤的战友抬下火线,热情地为他们包扎、换药、喂药。这次从出征到返校共34天。在这34天里,赵一曼历尽艰难困苦,经受了血与火的考验。作业布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搜集有关毛主席的小故事。0102八角楼上【教材分析】《八角楼上》讲述了毛主席在艰苦的环境中,日夜操劳、紧张工作的事迹,表现了他为领导中国革命忘我工作的精神。课文共有两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介绍了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和当时毛主席的住所,“每当……就……”一句暗示了毛主席为革命夜以继日地紧张工作,而且天天如此。第2自然段讲述毛主席在灯下专心写作,写下许多光辉著作。寒冬腊月的深夜,毛主席却衣着单薄,在油灯下写作,照应了上文的“艰苦斗争”;毛主席凝视着这“星星之火”在沉思,表现了毛主席专注的工作状态。课文配有插图,图中毛主席身穿单衣,坐在竹椅上写文章。他右手握笔,左手轻拨灯芯,眼睛凝视着灯火陷入沉思。背上披着的薄毯已经滑落,他却毫无察觉。插图题为“不灭的明灯”,含义深刻,引人深思,赞颂了毛主席对中国革命作出的贡献。插图为学生体会毛主席在艰苦的条件下忘我工作的精神提供了凭借。【教学目标】1.认识“楼、艰、斗”等17个生字,会写“楼、代”等6个生字,会写“八角楼、年代”等7个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初步了解毛主席在八角楼是怎样忘我工作的。3.通过看图和学文,理解课文内容。4.理解毛主席在艰苦的战争年代,是怎样忘我工作,指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看图和学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教学难点】理解毛主席在艰苦的战争年代,是怎样忘我工作,指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情境导入1.出示八角楼照片,介绍时代背景。八角楼真的有八个角吗 1927年,毛主席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在井冈山建立我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当时生活条件艰苦,毛主席就住在茅坪村的一座小楼里。小楼屋顶有一扇八角形的天窗,人们称它为“八角楼”。在这里,毛主席靠着一根灯芯微弱的光芒,写出了许多光辉巨著,指明了新中国未来的道路。当时是怎样的情景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八角楼上》。2.了解主人公。出示课文插图。这就是这篇故事的主人公——毛主席,你们了解他吗?介绍毛主席:毛主席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中国各族人民的伟大领袖,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是近代以来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是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是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的一代伟人。二、新授1.学习“楼“字。我们先来看题目中的“楼”字,同学们有什么好的办法记住它?学生交流汇报。“楼“是一个形声字,意思是两层和两层以上的房屋。你们能用“楼”组词吗?预设:楼房、高楼2.初读课文,认读生字。(1)出示本课生字,学生借助拼音读一读。(2)识记生字。(3)识记多音字。(斗、觉)联系生活识字。出示夜晚的图片,和课文中的句子“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八角楼上的灯就亮了。”学生结合语境识记“临”字。组词:降临、来临、光临。通过编字谜识字。出示猜谜图片,学生理解“利”是一个会意字,意思是用镰刀割禾苗。可以组词“锋利”“尖利”。③在生活中识字。出示中国石油的图片,讨论在生活中哪里看到过“油”,预设答案:超市包装上。学生通过生活中识记“油”。(3)识字游戏。3.整体感知。(1)提出要求:跟着音频朗读课文并思考,课文写了什么事 预设:课文写了在井冈山艰苦斗争的年代,在一个寒冬腊月的深夜,毛主席在茅坪村的八角楼上写文章的事情。(2)观看插图,说说毛主席在怎样的环境中工作。预设:一个冬天的夜晚,毛主席坐在破旧的桌子前写文章。屋子里没有电灯,只有一盏清油灯,灯光很昏暗。条件十分的艰苦、简陋。4.指导书写(1)出示本课生字,请学生观察,根据结构给生字分类。(2)指名回答生字结构。预设:“穿”是上下结构,“楼、代、视、利、路”是左右结构。(3)教师范写,指导要点。①楼:左窄右宽,“木”的捺变点,“米”撇伸向“木”侧,“女“的末笔长横比“米”略宽。②代:左窄右宽,斜钩舒展有力。③穿:上宽扁,下窄长,撇舒展;竖段在竖中线右侧。④视:左窄右宽,第四笔是点,“见”的第一笔在竖中线上。⑤利:左宽右窄,“禾”的捺变点,“刂”两笔中点在横中线。⑥路:左窄右宽,短横在横中线上,“ ”最后一笔是提。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开火车,认读词语。八角楼 战争 年代 深夜 寒冬腊月文章 握笔 凝视 察觉 清油灯2.听写词语。八角楼 年代 更加 明亮 中国 胜利在井冈山艰苦斗争的年代,毛主席是怎样工作的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二、新授1.自主实践,读通课文。(1)自由朗读课文,把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2)同桌互读课文,纠正读错的地方。(3)小组合作读课文,把课文读流利。2.小组探究,感悟形象。(1)同学们,读了课文,你知道毛主席是怎样工作的吗?请用“_______”画出相关的句子。(2)画完后,在小组内交流,并说说毛主席是怎样工作的。预设:①这是个寒冬腊月的深夜,毛主席穿着单军衣,披着薄毯子,坐在竹椅上写文章。②他右手握着笔,左手轻轻地拨了拨灯芯,灯光更加明亮了。凝视着这星星之火,毛主席在沉思,连毯子滑落下来也没有察觉到。3.精读课文,结合插图体会加点词语含义。(1)这是个寒冬腊月的深夜,毛主席穿着单军衣,披着薄毯子,坐在竹椅上写文章。“腊月”是指农历的哪一个月?预设:农历十二月。是的,这时候是一年中天气最冷的时候。在这样一个寒冷的深夜,毛主席在干什么呢?预设:在写文章,在忘我地工作。从课文的插图中,我们可以看到,毛主席穿着单薄的军医,为了抗寒,他还披了一条毯子,并且毯子也是薄薄的。天气如此寒冷,毛主席穿得如此单薄,看到这一幕,你想说些什么呢?毛主席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忘我地工作,他的心中没有自己,只想着祖国和人民,只想着中国的革命事业,这多么令人敬佩呀!(2)他右手握着笔,左手轻轻地拨了拨灯芯,灯光更加明亮了。凝视着这星星之火,毛主席在沉思,连毯子滑落下来也没有察觉到。谁能结合插图,说说加点词语的意思?预设:凝视:聚精会神地看。沉思:深思。察觉:发觉;看出来。同学们请思考,此时,毛主席在想什么呢?预设:毛主席也许在想,这小小的火苗能照亮黑暗,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井冈山的红旗就像这小小的火苗,这革命的火种一定会照亮中国,燃遍中华大地。毛主席不辞劳苦,为了中国的革命事业工作到深夜,只是偶尔一天这么做吗?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3)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八角楼上的灯就亮了。“每当”是什么意思?预设:在任何时候,无论何时从这句话中你知道了什么?预设:毛主席每天夜晚都在工作,很辛苦。三、教师总结我们的毛主席就是这样工作的,无论条件多么艰苦,无论春夏秋冬,无论严寒酷暑,他都在为中国的革命事业忘我地工作。就在这座八角楼上,就在这盏清油灯下,毛主席写下了许多光辉著作,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照亮了中国革命胜利的道路。四、拓展延伸赵一曼出生于封建地主家庭。少年时代就接受了先进思想,勇于向传统观念和反动势力作斗争。在中国共产党的培养教育下,经过长期革命斗争锻炼,成长为优秀的共产主义战士,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献出宝贵生命,成为全国最著名的抗日英烈之一。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反革命政变,无数党员干部和进步青年惨遭杀害。革命形势急转直下。许多人宣布脱离了共产党,军校里的学生中也有一部分出现了动摇。赵一曼却坚决地表示:“不,我决不回头,我要战斗下去,继续奋斗下去。”军校决定由留在后方的叶挺率领第11军第24师赴前线攻打叛军,并把军校全体同学编为中央独立师,赵一曼随军校女生队被编为政治连,受叶挺指挥,开赴前线。五月十七日早晨五点钟,女生队分两路出发,一路到金口,一路到纸坊。“我们高举'中央独立师’军旗和许多面锦旗,号兵吹着进行曲,向望山门车站前进。”赵一曼和女生队沿途张贴标语,向群众宣传:“我们是革命的军队,是保护人民大众的。”在炮火连天的火线上赵一曼和女生队的学员紧跟作战的男学员部队,投入了紧张的抢救伤员的工作。不顾子弹在头上“尖叫”,把受伤的战友抬下火线,热情地为他们包扎、换药、喂药。这次从出征到返校共34天。在这34天里,赵一曼历尽艰难困苦,经受了血与火的考验。五、作业布置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搜集有关毛主席的小故事。六、板书设计条件艰苦 忘我工作寒冬腊月 八角楼上 凝视、沉思、没察觉单军医、薄毯子 光辉著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教学设计】6.14《八角楼上》.docx 【教学课件】6.14《八角楼上》.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