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浙江省余姚市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六校期中联考七年级数学试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浙江省余姚市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六校期中联考七年级数学试卷

资源简介

浙江省余姚市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六校期中联考七年级数学试卷
1.(2025七下·余姚期中)观察下列四幅图案,通过平移可以得到左图的是(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图形的平移
【解析】【分析】
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与大小,且平移前后对应点的连线平行且相等,或在同一条直线上.
2.(2025七下·余姚期中) 下列运算结果为的是(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同底数幂的乘法;同底数幂的除法;幂的乘方运算
【解析】【解答】解:A、,根据同底数幂相乘的法则: ,因此,结果符合题意;
B、, 不是同类项,无法通过加法合并,因此结果无法简化为,不符合题意;
C、,根据幂的乘方法则:,因此,结果不为,不符合题意;
D、,根据同底数幂相除的法则: ,因此,结果不为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 本题考查幂的运算性质,需逐一分析选项中的运算是否符合幂的乘法、加减、乘方及除法法则,从而判断哪个选项的结果等于 .
3.(2025七下·余姚期中) 大国工匠年度人物胡胜实现了0.000004米精度的数控雕刻,完美诠释了新时代工匠精神.将数0.000004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科学记数法表示大于0且小于1的数
【解析】【解答】解:首先确定a的值,将原数0.000004转换为科学记数法时,需将小数点向右移动6位,得到a=4,满足1≤a<10的条件;
其次确定n的指数,小数点向右移动6位,因此指数n=-6;
最后表示计算结果,科学记数法表示为4×10-6,对应选项C。
故答案为:C.
【分析】 本题要求将0.000004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并从选项中选出正确答案。科学记数法的标准形式为a×10n(1≤a<10,n为整数),需确定a和n的值。
4.(2025七下·余姚期中) 下列方程是二元一次方程的是(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二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解析】【解答】解: A、其方程为 x + 2 y ,未明确等式关系(如 = 0 )。虽然含有两个未知数,但方程式不完整,无法构成等式,因此不符合方程的基本形式,因此不符合题意;
B、其方程为 x + y z = 1 ,含有三个未知数 x 、 y 、 z ,不符合"二元"的要求,属于三元一次方程,因此不符合题意;
C、其方程为 2 x + y 1 = 0 ,含有两个未知数 x 和 y ,且未知数的次数均为1,系数不为零,符合二元一次方程的所有条件,符合题意;
D、其方程为,其中等价于 ,未知数 y 的次数为-1,不符合次数为1的条件,且方程不是整式方程(分母含未知数),因此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 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含有两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次数均为1,系数不为零的整式方程。逐一分析选项,检查四个选项是否满足二元一次方程的条件:未知数个数、次数、系数、是否为整式方程。
5.(2025七下·余姚期中)下列所示的四个图形中,和不是同位角的是(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同位角的概念
【解析】【解答】解:A图中,与有一边在同一条直线上,另一条边在被截线的同一方,是同位角,不符合题意;
B图中,与有一条边在同一条直线上,另一条边在被截线的同一方,是同位角,不符合题意;
C图中,与的两条边都不在同一条直线上,不是同位角,符合题意;
D图中,与有一边在同一条直线上,另一条边在被截线的同一方,是同位角,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
根据同位角定义(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在两条被截直线的同侧,在截线的同旁的一对角),对各选项逐个分析即可
6.(2025七下·余姚期中) 已知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是,则括号内的方程可能是(  )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二元一次方程的解
【解析】【解答】解: 将解代入选项A:y 4x= 5,
即x= 2,y=3代入方程左边:3 4×( 2)=3+8=11,右边为 5,左边≠右边,故A不符合题意;
将解代入选项B:x=y 1
即y=3:右边=3 1=2,左边x= 2≠2,与右边相等,故B不符合题意;
将解代入选项C:y=2x+5
即代入x= 2,y=3:右边=2×( 2)+5= 4+5=1,左边y=3≠1,故C不符合题意;
将解代入选项D:2x 3y= 13
即x= 2,y=3:左边=2×( 2) 3×3= 4 9= 13,与右边相等,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 题目给出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其中第二个方程被省略,已知方程组的解为x=-2,y=3。需要从四个选项中选出可能作为第二个方程的选项。解题思路是将已知解代入每个选项的方程,验证等式是否成立,成立的即为正确选项。
7.(2025七下·余姚期中) 下列各式不能使用平方差公式的是(  )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平方差公式及应用
【解析】 【解答】解:A. ( -2 a + 3 b ) ( 3 b -2 a) ,是-2a与3b的和乘-2a与3b的和的形式,不能用平方差公式计算,故此选项符合题意;
B. ( 2 a +3 b ) ( 2 a 3 b ) ,是2a与3b的和乘2a与3b的差的形式,能用平方差公式计算,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 ( 2 a + 3 b ) ( 2 a 3 b ) ,是-2a与3b的和乘-2a与3b的差的形式,能用平方差公式计算,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 ( 2 a - 3 b ) ( 2 a -3 b ) =- ( 2 a - 3 b ) ( 2 a + 3 b ) ,可化简2a与3b的和乘2a与3b的差的形式,能用平方差公式计算,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 平方差公式是: ( a + b ) ( a b ) = a2 b2, 根据平方差公式的结构特点,等号左边为两项式,且一项相同,另一项互为相反数,等号右边是左边两项的平方差依次判断即可.
8.(2025七下·余姚期中) 《九章算术》是中国古代数学著作之一,书中有这样一个问题:五只雀、六只燕共重一斤,雀重燕轻,互换其中一只,恰好一样重.问:每只雀、燕的重量各为多少 设一只雀的重量为x斤,一只燕的重量为y斤,则可列方程组为(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列二元一次方程组
【解析】【解答】解: 设一只雀的重量为x斤,一只燕的重量为y斤。
根据题目,我们可以列出两个方程:
第一个方程:5x + 6y = 1 (表示五只雀和六只燕的总重量等于一斤)
第二个方程:4x + y = 5y + x (表示互换一只雀和一只燕后,它们的总重量相等)
因此,所列出的方程组为: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题目,我们需要找出描述问题中两个等量关系的方程组。第一个等量关系是五只雀和六只燕的总重量等于一斤。第二个等量关系是互换一只雀和一只燕后,它们的总重量相等。通过这两个等量关系,我们可以列出相应的方程组.
9.(2025七下·余姚期中) 已知关于x,y的方程组,a为常数,下列结论:①若,则方程组的解x与y互为相反数;②若方程组的解也是方程的解,则;③方程组的解可能是;④无论a为何值,代数式的值为定值.其中正确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D
【知识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已知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求参数
【解析】【解答】解: ① 当a=1时,方程组化为:
,对该方程组进行求解,得x=-3与y=-2,可知x与y不互为相反数,因此结论① 不成立,故 ①不符合题意;
② 若方程组的解也是方程 y = x 的解,即x与y相等。将此条件代入原方程组,
得,解得a=2,因此结论② 不成立,故② 不符合题意;
③ 将 代入原方程组,得,可知这两个方程求出的a的值不相等,结论③不成立,故③不符合题意;
④ 将原方程组的两个方程相加,即第二个方程x2+第一个方程,可得x-2y=2,
即无论a为何值,代数式 x 2 y 的值都为定值0。
故答案为:D.
【分析】 ① 当a=1时,方程组化为:, 对上述方程组进行求解,可以得到x与y的值,然后判断x与y是否互为相反数;
② 若方程组的解也是方程 y = x 的解,即x与y相等。将此条件代入原方程组,可以解出a的值,然后判断其是否等于1;
③ 将 代入原方程组,可以得到关于a的两个方程。如果根据这两个方程求出的a的值相等,那么结论③成立;反之,则结论③不成立;
④ 将原方程组的两个方程相加,可以得到一个新的方程,其中x和y的系数分别为1和-2。如果这个新方程中的a的系数为0,那么无论a为何值,代数式 x 2 y 的值都为定值 .
10.(2025七下·余姚期中)如图,已知,P为下方一点,G,H分别为,上的点,,(,且,均为锐角),与的角平分线交于点F,平分,交直线于点E,下列结论:①;②;③若,则.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  )
A.①②③ B.②③ C.③ D.②
【答案】A
【知识点】平行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 ①设GP与CD相交于点T,GF与CD交于点K,如图所示:
.


结论①正确;




即:,
整理得:
结论②正确;

由②可知


结论③正确.
综上所述:正确的结论是①②③.
故答案为:A.
【分析】 ①设GP与CD相交于点T,GF与CD交于点K,由得, 再由三角形的外角定理得, 由此得出.据此可对结论①进行判断;
②由得,再由三角形的外角定理得,进而得,再证,则,据此可对结论②进行判断;
③先求出, ,然后根据已知条件得,据此可求出,进而可求出的度数,据此可对结论③进行判断.
11.(2025七下·余姚期中)计算:   
【答案】6a3b
【知识点】单项式乘单项式
【解析】【解答】解:2a2b 3a=6a3b.
故答案为:6a3b.
【分析】根据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把他们的系数,相同字母的幂分别相乘,对于只在某一个单项式含有的字母则连同指数作为积的一个因式,计算即可.
12.(2025七下·余姚期中)已知,用含的代数式表示,则   .
【答案】2+5b
【知识点】代数式的概念;用代数式表示数值变化规律
【解析】【解答】解:原方程为a - 5b = 2,将含b的项移到等号右边,得到a = 5b + 2.
故答案为:5b + 2.
【分析】 题目要求用含b的代数式表示a,已知方程为a - 5b = 2。需要将方程变形,把a单独留在等式左边,通过移项即可得到结果 ,可将得到的结果代入原方程验证变形结果是否正确.
13.(2025七下·余姚期中) 将一副三角板按如图的方式摆放,已知,则的度数为   
【答案】105°
【知识点】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的应用-三角尺问题
【解析】【解答】解:,



.
故答案为:.
【分析】 已知AB平行于CD,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和三角板的特殊角度,得, 再由∠CGB是两角的补角,有.
14.(2025七下·余姚期中)已知:m+2n﹣2=0,则3m 9n的值为   .
【答案】9
【知识点】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运算
【解析】【解答】解:∵m+2n﹣2=0,
∴m+2n=2,
∴3m 9n=3m (32)n=3m+2n=32=9,
故答案为:9.
【分析】将已知方程转化为m+2n=2;利用幂的乘方逆运算和同底数幂相乘的法则,将代数式转化为3m 9n=3m+2n,然后整体代入求值.
15.(2025七下·余姚期中)已知 , ,则 的值为   .
【答案】1
【知识点】平方差公式及应用;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列二元一次方程组
【解析】【解答】解: 由题意化简得(a+b)2 = a2 + 2ab + b2 = 7,(a-b)2 = a2 - 2ab + b2 = 3,
将两个等式相减: (a+b)2 - (a-b)2 = (a2 + 2ab + b2) - (a2 - 2ab + b2)= 4ab = 7 - 3 = 4,
可得 4ab = 4 ,即 ab = 1
故答案为:1.
【分析】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展开后两个方程相减,可直接得到关于ab的等式,解出ab的值即可.
16.(2025七下·余姚期中)如图,将正方形与正方形叠在一起,且这两个正方形的边长之差为,两个正方形相交于点M、N,连结,,若阴影部分的面积是9,,,则正方形的边长为   .
【答案】4
【知识点】多边形的面积;面积及等积变换
【解析】【解答】解: 连接BD、如图:
设正方形EFGH的边长为x,
这两个正方形的边长之差为2(AB>HG),
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如x+2,
依题意,MF=x-1,FN=x-2,
四边形ABCD、EFGH是正方形,


四边形DMFN是矩形,
即MD=FN=x-2,DN=MF=x-1,

阴影部分的面积是9,
化简得18=7x-10
解得=4
故答案为:4.
【分析】 先设正方形EFGH的边长为x,再表示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x+2,MF=x-1,FN=x-2,根据面积关系列式得,
代入代数式,进行计算,即可作答.
17.(2025七下·余姚期中) 计算:
(1)+(π﹣3)0
(2)(-2x2)2+x3·x - x5÷x
【答案】(1)解:原式=1-3+2+1
=1
(2)解:原式=4x4+x4-x4
=4x4
【知识点】利用整式的混合运算化简求值;实数的混合运算(含开方)
【解析】【分析】 (1)、 先进行平方运算, 开立方,去绝对值及零指数幂,再进行加减运算即可;
(2)、 先计算指数和乘除运算,然后再进行加减运算化简即可.
18.(2025七下·余姚期中) 解方程组:
(1)
(2)
【答案】(1)解:①×5,得③
②+③,得
解得
将代入①,得
解得
∴方程组的解为
(2)解:整理方程组得
①×2-②得2x-12y-(2x-y)=-2-9
-11y=-11
y=1
将y=1代入得x-6=-1
x=5
∴方程组的解为
【知识点】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解析】【分析】 (1)、 采用加减消元法求解.将第一个方程乘5与第二个方程相加消去y,得到关于x的等式,解出x,再将x代入第一个方程解y即可;
(2)、 采用代入消元法. 方程组含有分式,先化简方程,将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进而化出x =6y-1,代入第二个方程即可解出y.
19.(2025七下·余姚期中)化简求值:
(1) ,其中 , .
(2)若代数式,求的值
【答案】(1)解:原式=
当,时,原式=
(2)解:原式=
当时,原式=3
【知识点】平方差公式及应用;合并同类项法则及应用;利用整式的混合运算化简求值;求代数式的值-整体代入求值
【解析】【分析】 (1)、首先将( x + y ) 2通过平方差公式展开,然后展开 ( x + y ) ( x y ) ,利用合并同类项进行化简,最后将已知条件代入计算即可;
(2)、对化简,首先利用平方差公式展开,然后展开(x 2 y) (x +2y),通过消去二次项进行化简,最后将已知条件代入化简方程即可.
20.(2025七下·余姚期中)(1)已知关于、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满足,求的值;
(2)在(1)的条件下,求出方程组的解.
【答案】(1)解:①-②,得,

∵,
∴,
解得:.
(2)解:∵,原方程组为,①×2-②,得,
,解得:,
将代入①得,,
解得:,
∴这个方程组的解是.
【知识点】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已知二元一次方程的解求参数
【解析】【分析】(1)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可直接得出,直接求出a的值即可;
(2)把a代入得出关于x、y的方程组,用加减消元法解方程组即可.
(1)解:
①-②,得,

∵,
∴,
解得:.
(2)解:∵,原方程组为,
①×2-②,得,
,解得:,
将代入①得,,
解得:,
∴这个方程组的解是.
21.(2025七下·余姚期中)如图,AB∥DG,∠1+∠2=180°,
(1)说明AD∥EF的理由;
(2)若DG是∠ADC的平分线,∠2=150°,求∠B的度数.
【答案】(1)证明.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等量代换)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2)解:
【知识点】角平分线的概念;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解析】【分析】 (1)先根据AB//DG,得到,再根据,得到,故可证明;
(2) 先由题意求出,得到,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得到的度数.
22.(2025七下·余姚期中)我校为开展劳动拓展课程,拟在一块长比宽多6m的长方形场地内建造由两个大棚组成的植物养殖区。如图(1)为大棚,设计方案如图(2),要求两个大棚之间有间隔4m的路,已知每个大棚的周长为44m
(1)求每个大棚的长和宽各是多少?
(2)当面积超过100平方米时,有两种大棚造价的方案,方案一:每平方米60元,总价优惠500元;方案二:每平方米70元,总价优惠20%,试问选择哪种方案更优惠?说明理由。
【答案】(1)解:设大棚的宽为a米,长为b米,根据题意可得:

解得:
答:大棚的宽为14米,长为8米
(2)解:大棚的面积为:2×14×8=224(平方米),
若按照方案一计算,大棚的造价为:224×60 500=12940(元),
若按照方案二计算,大棚的造价为:224×70(1 20%)=12544(元)
显然:12544<12940,所以选择方案二更好
【知识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几何问题;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实际应用-方案选择题问题
【解析】【分析】 (1)设大棚的宽为a米,长为b米,分别利用大棚的周长为44米,长比宽多6米,列出方程组求解即可;
(2)先判断面积是否超过100平方米 ,超过了再分别求出两种方案的造价进而得出答案,通过比较大小即可选出最佳方案.
23.(2025七下·余姚期中)学方差、完全平方公式后,小聪同学对学习和运用数学公式非常感兴趣,他通过上网查阅,发现还有很多数学公式,如立方和公式:(a+b)(a2-ab+b2)=a3+b3,他发现,运用立方和公式可以解决很多数学问题,请你也来试试利用立方和公式解决以下问题:
(1)【公式理解】公式中的字母可以代表任何数、字母或式子
①化简:(a-b)(a2+ab+b2)=   ;
②计算:(993+1)÷(992-99+1)=   ;
(2)【公式运用】已知:+x=3,求的值:
【答案】(1)a3-b3;100
(2)解:,

由上述公式的逆运用可得
【知识点】完全平方公式及运用;平方差公式及应用
【解析】【解答】解:(1)

故答案为:a3-b3;100.
【分析】 (1)、 第1空、 考察对题目公式的理解,观察得知两个式子具有高度相似性,因此可以把“-”与b放一起,构造与题目公式相同的形式即可;
第2空、 考察对题目公式的逆运用, (993+1)可以写为 (993+13),即可以利用题目公式展开,展开后最终与“”后的式子消掉,即最后剩下;
(2)、主要考察对题目公式的理解及运用, 已知:+x=3,求的值 ,根据对公式的理解,还需要存在关于+x=3的平分项,即,将等式两边同时减“1”,得,等价,最终得到,代入数据即可计算.
24.(2025七下·余姚期中)将一副三角板中的两块直角三角尺按如图方式叠放在一起(其中∠ACB=∠E=90°,∠A=60°,∠B=30°,∠ECD=∠EDC=45°).
(1)若∠ACE=125°,则∠BCD的度数为    ;
(2)如图,在此位置将三角形ABC绕点C顺时针转动,设∠BCD=α,
①若AB∥CE,求α的度数;
②当旋转角度不超过180°时,这两块三角尺除了AB∥CE外,是否还存在互相平行的边?若存在,请直接写出α的所有可能的值(不必说明理由);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1)10°
(2)解:①当AB在CE的上方时,
∵AB∥CE,
∴∠BCE=∠B=30°,
∵∠DCE=45°,
∴∠BCD=45°﹣30°=15°,
即α=15°;
当AB在CE的下方时,
∵AB∥CE,
∴∠ACE=∠A=60°,
∵∠DCE=45°,
∴∠BCD=360°﹣90°﹣45°﹣60°=165°;
综上所述,若AB∥CE,α的度数为15°或165°;
②还存在互相平行的边,α为30°或45°或75°或135°
1.如图,当AB||CD时,∠BCD=∠ABC=30°
2.当BC||DE时,∠BCD=180°-90°-45°=45°
3.当AB||DE时,∠BCD=180°-60°-45°=75°
4.当AC||DE时,此时∠BCD=180°-45°=135°
综上所述,α为30°或45°或75°或135°
【知识点】平行线的性质;旋转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1):已知∠ACB=90°,∠ECD=45°,∠ACE=125°。设∠BCD=x,则∠ACD=90°-x。由∠ACE=∠ACD+∠DCE得:125°=(90°-x)+45°,解得x=10°,即 ∠BCD的度数为10°.
故答案为:10°.
【分析】 (1)、 根据题意已知三角形的每个内角及 ∠ACE=125° ,由图可得∠ACE=∠ACD+∠DCB+∠BCE,即可求解 ∠BCD ;
(2)、 ① 当AB在CE上方时,分析三角形ABC和三角形CDE的平行关系当AB//CE时,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以得出∠BCE =∠B=30°,因为∠DCE=45°,所以∠BCD=45°- 30°=15°;
当AB在CE下方时,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以得出∠ACE= ∠A=60°,因为∠DCE=45°,所以∠BCD =360°- 90°-45°-60°=165°;
②其他平行关系,除了AB//CE外,还存在AC//DE和AB//DE的情况,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平行线性质及旋转特性可求出 α 的值.
1 / 1浙江省余姚市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六校期中联考七年级数学试卷
1.(2025七下·余姚期中)观察下列四幅图案,通过平移可以得到左图的是(  )
A. B.
C. D.
2.(2025七下·余姚期中) 下列运算结果为的是(  )
A. B. C. D.
3.(2025七下·余姚期中) 大国工匠年度人物胡胜实现了0.000004米精度的数控雕刻,完美诠释了新时代工匠精神.将数0.000004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 B. C. D.
4.(2025七下·余姚期中) 下列方程是二元一次方程的是(  )
A. B. C. D.
5.(2025七下·余姚期中)下列所示的四个图形中,和不是同位角的是(  )
A. B.
C. D.
6.(2025七下·余姚期中) 已知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是,则括号内的方程可能是(  )
A. B. C. D.
7.(2025七下·余姚期中) 下列各式不能使用平方差公式的是(  )
A. B.
C. D.
8.(2025七下·余姚期中) 《九章算术》是中国古代数学著作之一,书中有这样一个问题:五只雀、六只燕共重一斤,雀重燕轻,互换其中一只,恰好一样重.问:每只雀、燕的重量各为多少 设一只雀的重量为x斤,一只燕的重量为y斤,则可列方程组为(  )
A. B.
C. D.
9.(2025七下·余姚期中) 已知关于x,y的方程组,a为常数,下列结论:①若,则方程组的解x与y互为相反数;②若方程组的解也是方程的解,则;③方程组的解可能是;④无论a为何值,代数式的值为定值.其中正确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0.(2025七下·余姚期中)如图,已知,P为下方一点,G,H分别为,上的点,,(,且,均为锐角),与的角平分线交于点F,平分,交直线于点E,下列结论:①;②;③若,则.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  )
A.①②③ B.②③ C.③ D.②
11.(2025七下·余姚期中)计算:   
12.(2025七下·余姚期中)已知,用含的代数式表示,则   .
13.(2025七下·余姚期中) 将一副三角板按如图的方式摆放,已知,则的度数为   
14.(2025七下·余姚期中)已知:m+2n﹣2=0,则3m 9n的值为   .
15.(2025七下·余姚期中)已知 , ,则 的值为   .
16.(2025七下·余姚期中)如图,将正方形与正方形叠在一起,且这两个正方形的边长之差为,两个正方形相交于点M、N,连结,,若阴影部分的面积是9,,,则正方形的边长为   .
17.(2025七下·余姚期中) 计算:
(1)+(π﹣3)0
(2)(-2x2)2+x3·x - x5÷x
18.(2025七下·余姚期中) 解方程组:
(1)
(2)
19.(2025七下·余姚期中)化简求值:
(1) ,其中 , .
(2)若代数式,求的值
20.(2025七下·余姚期中)(1)已知关于、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满足,求的值;
(2)在(1)的条件下,求出方程组的解.
21.(2025七下·余姚期中)如图,AB∥DG,∠1+∠2=180°,
(1)说明AD∥EF的理由;
(2)若DG是∠ADC的平分线,∠2=150°,求∠B的度数.
22.(2025七下·余姚期中)我校为开展劳动拓展课程,拟在一块长比宽多6m的长方形场地内建造由两个大棚组成的植物养殖区。如图(1)为大棚,设计方案如图(2),要求两个大棚之间有间隔4m的路,已知每个大棚的周长为44m
(1)求每个大棚的长和宽各是多少?
(2)当面积超过100平方米时,有两种大棚造价的方案,方案一:每平方米60元,总价优惠500元;方案二:每平方米70元,总价优惠20%,试问选择哪种方案更优惠?说明理由。
23.(2025七下·余姚期中)学方差、完全平方公式后,小聪同学对学习和运用数学公式非常感兴趣,他通过上网查阅,发现还有很多数学公式,如立方和公式:(a+b)(a2-ab+b2)=a3+b3,他发现,运用立方和公式可以解决很多数学问题,请你也来试试利用立方和公式解决以下问题:
(1)【公式理解】公式中的字母可以代表任何数、字母或式子
①化简:(a-b)(a2+ab+b2)=   ;
②计算:(993+1)÷(992-99+1)=   ;
(2)【公式运用】已知:+x=3,求的值:
24.(2025七下·余姚期中)将一副三角板中的两块直角三角尺按如图方式叠放在一起(其中∠ACB=∠E=90°,∠A=60°,∠B=30°,∠ECD=∠EDC=45°).
(1)若∠ACE=125°,则∠BCD的度数为    ;
(2)如图,在此位置将三角形ABC绕点C顺时针转动,设∠BCD=α,
①若AB∥CE,求α的度数;
②当旋转角度不超过180°时,这两块三角尺除了AB∥CE外,是否还存在互相平行的边?若存在,请直接写出α的所有可能的值(不必说明理由);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图形的平移
【解析】【分析】
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与大小,且平移前后对应点的连线平行且相等,或在同一条直线上.
2.【答案】A
【知识点】同底数幂的乘法;同底数幂的除法;幂的乘方运算
【解析】【解答】解:A、,根据同底数幂相乘的法则: ,因此,结果符合题意;
B、, 不是同类项,无法通过加法合并,因此结果无法简化为,不符合题意;
C、,根据幂的乘方法则:,因此,结果不为,不符合题意;
D、,根据同底数幂相除的法则: ,因此,结果不为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 本题考查幂的运算性质,需逐一分析选项中的运算是否符合幂的乘法、加减、乘方及除法法则,从而判断哪个选项的结果等于 .
3.【答案】C
【知识点】科学记数法表示大于0且小于1的数
【解析】【解答】解:首先确定a的值,将原数0.000004转换为科学记数法时,需将小数点向右移动6位,得到a=4,满足1≤a<10的条件;
其次确定n的指数,小数点向右移动6位,因此指数n=-6;
最后表示计算结果,科学记数法表示为4×10-6,对应选项C。
故答案为:C.
【分析】 本题要求将0.000004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并从选项中选出正确答案。科学记数法的标准形式为a×10n(1≤a<10,n为整数),需确定a和n的值。
4.【答案】C
【知识点】二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解析】【解答】解: A、其方程为 x + 2 y ,未明确等式关系(如 = 0 )。虽然含有两个未知数,但方程式不完整,无法构成等式,因此不符合方程的基本形式,因此不符合题意;
B、其方程为 x + y z = 1 ,含有三个未知数 x 、 y 、 z ,不符合"二元"的要求,属于三元一次方程,因此不符合题意;
C、其方程为 2 x + y 1 = 0 ,含有两个未知数 x 和 y ,且未知数的次数均为1,系数不为零,符合二元一次方程的所有条件,符合题意;
D、其方程为,其中等价于 ,未知数 y 的次数为-1,不符合次数为1的条件,且方程不是整式方程(分母含未知数),因此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 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含有两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次数均为1,系数不为零的整式方程。逐一分析选项,检查四个选项是否满足二元一次方程的条件:未知数个数、次数、系数、是否为整式方程。
5.【答案】C
【知识点】同位角的概念
【解析】【解答】解:A图中,与有一边在同一条直线上,另一条边在被截线的同一方,是同位角,不符合题意;
B图中,与有一条边在同一条直线上,另一条边在被截线的同一方,是同位角,不符合题意;
C图中,与的两条边都不在同一条直线上,不是同位角,符合题意;
D图中,与有一边在同一条直线上,另一条边在被截线的同一方,是同位角,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
根据同位角定义(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在两条被截直线的同侧,在截线的同旁的一对角),对各选项逐个分析即可
6.【答案】D
【知识点】二元一次方程的解
【解析】【解答】解: 将解代入选项A:y 4x= 5,
即x= 2,y=3代入方程左边:3 4×( 2)=3+8=11,右边为 5,左边≠右边,故A不符合题意;
将解代入选项B:x=y 1
即y=3:右边=3 1=2,左边x= 2≠2,与右边相等,故B不符合题意;
将解代入选项C:y=2x+5
即代入x= 2,y=3:右边=2×( 2)+5= 4+5=1,左边y=3≠1,故C不符合题意;
将解代入选项D:2x 3y= 13
即x= 2,y=3:左边=2×( 2) 3×3= 4 9= 13,与右边相等,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 题目给出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其中第二个方程被省略,已知方程组的解为x=-2,y=3。需要从四个选项中选出可能作为第二个方程的选项。解题思路是将已知解代入每个选项的方程,验证等式是否成立,成立的即为正确选项。
7.【答案】D
【知识点】平方差公式及应用
【解析】 【解答】解:A. ( -2 a + 3 b ) ( 3 b -2 a) ,是-2a与3b的和乘-2a与3b的和的形式,不能用平方差公式计算,故此选项符合题意;
B. ( 2 a +3 b ) ( 2 a 3 b ) ,是2a与3b的和乘2a与3b的差的形式,能用平方差公式计算,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 ( 2 a + 3 b ) ( 2 a 3 b ) ,是-2a与3b的和乘-2a与3b的差的形式,能用平方差公式计算,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 ( 2 a - 3 b ) ( 2 a -3 b ) =- ( 2 a - 3 b ) ( 2 a + 3 b ) ,可化简2a与3b的和乘2a与3b的差的形式,能用平方差公式计算,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 平方差公式是: ( a + b ) ( a b ) = a2 b2, 根据平方差公式的结构特点,等号左边为两项式,且一项相同,另一项互为相反数,等号右边是左边两项的平方差依次判断即可.
8.【答案】C
【知识点】列二元一次方程组
【解析】【解答】解: 设一只雀的重量为x斤,一只燕的重量为y斤。
根据题目,我们可以列出两个方程:
第一个方程:5x + 6y = 1 (表示五只雀和六只燕的总重量等于一斤)
第二个方程:4x + y = 5y + x (表示互换一只雀和一只燕后,它们的总重量相等)
因此,所列出的方程组为: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题目,我们需要找出描述问题中两个等量关系的方程组。第一个等量关系是五只雀和六只燕的总重量等于一斤。第二个等量关系是互换一只雀和一只燕后,它们的总重量相等。通过这两个等量关系,我们可以列出相应的方程组.
9.【答案】D
【知识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已知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求参数
【解析】【解答】解: ① 当a=1时,方程组化为:
,对该方程组进行求解,得x=-3与y=-2,可知x与y不互为相反数,因此结论① 不成立,故 ①不符合题意;
② 若方程组的解也是方程 y = x 的解,即x与y相等。将此条件代入原方程组,
得,解得a=2,因此结论② 不成立,故② 不符合题意;
③ 将 代入原方程组,得,可知这两个方程求出的a的值不相等,结论③不成立,故③不符合题意;
④ 将原方程组的两个方程相加,即第二个方程x2+第一个方程,可得x-2y=2,
即无论a为何值,代数式 x 2 y 的值都为定值0。
故答案为:D.
【分析】 ① 当a=1时,方程组化为:, 对上述方程组进行求解,可以得到x与y的值,然后判断x与y是否互为相反数;
② 若方程组的解也是方程 y = x 的解,即x与y相等。将此条件代入原方程组,可以解出a的值,然后判断其是否等于1;
③ 将 代入原方程组,可以得到关于a的两个方程。如果根据这两个方程求出的a的值相等,那么结论③成立;反之,则结论③不成立;
④ 将原方程组的两个方程相加,可以得到一个新的方程,其中x和y的系数分别为1和-2。如果这个新方程中的a的系数为0,那么无论a为何值,代数式 x 2 y 的值都为定值 .
10.【答案】A
【知识点】平行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 ①设GP与CD相交于点T,GF与CD交于点K,如图所示:
.


结论①正确;




即:,
整理得:
结论②正确;

由②可知


结论③正确.
综上所述:正确的结论是①②③.
故答案为:A.
【分析】 ①设GP与CD相交于点T,GF与CD交于点K,由得, 再由三角形的外角定理得, 由此得出.据此可对结论①进行判断;
②由得,再由三角形的外角定理得,进而得,再证,则,据此可对结论②进行判断;
③先求出, ,然后根据已知条件得,据此可求出,进而可求出的度数,据此可对结论③进行判断.
11.【答案】6a3b
【知识点】单项式乘单项式
【解析】【解答】解:2a2b 3a=6a3b.
故答案为:6a3b.
【分析】根据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把他们的系数,相同字母的幂分别相乘,对于只在某一个单项式含有的字母则连同指数作为积的一个因式,计算即可.
12.【答案】2+5b
【知识点】代数式的概念;用代数式表示数值变化规律
【解析】【解答】解:原方程为a - 5b = 2,将含b的项移到等号右边,得到a = 5b + 2.
故答案为:5b + 2.
【分析】 题目要求用含b的代数式表示a,已知方程为a - 5b = 2。需要将方程变形,把a单独留在等式左边,通过移项即可得到结果 ,可将得到的结果代入原方程验证变形结果是否正确.
13.【答案】105°
【知识点】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的应用-三角尺问题
【解析】【解答】解:,



.
故答案为:.
【分析】 已知AB平行于CD,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和三角板的特殊角度,得, 再由∠CGB是两角的补角,有.
14.【答案】9
【知识点】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运算
【解析】【解答】解:∵m+2n﹣2=0,
∴m+2n=2,
∴3m 9n=3m (32)n=3m+2n=32=9,
故答案为:9.
【分析】将已知方程转化为m+2n=2;利用幂的乘方逆运算和同底数幂相乘的法则,将代数式转化为3m 9n=3m+2n,然后整体代入求值.
15.【答案】1
【知识点】平方差公式及应用;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列二元一次方程组
【解析】【解答】解: 由题意化简得(a+b)2 = a2 + 2ab + b2 = 7,(a-b)2 = a2 - 2ab + b2 = 3,
将两个等式相减: (a+b)2 - (a-b)2 = (a2 + 2ab + b2) - (a2 - 2ab + b2)= 4ab = 7 - 3 = 4,
可得 4ab = 4 ,即 ab = 1
故答案为:1.
【分析】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展开后两个方程相减,可直接得到关于ab的等式,解出ab的值即可.
16.【答案】4
【知识点】多边形的面积;面积及等积变换
【解析】【解答】解: 连接BD、如图:
设正方形EFGH的边长为x,
这两个正方形的边长之差为2(AB>HG),
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如x+2,
依题意,MF=x-1,FN=x-2,
四边形ABCD、EFGH是正方形,


四边形DMFN是矩形,
即MD=FN=x-2,DN=MF=x-1,

阴影部分的面积是9,
化简得18=7x-10
解得=4
故答案为:4.
【分析】 先设正方形EFGH的边长为x,再表示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x+2,MF=x-1,FN=x-2,根据面积关系列式得,
代入代数式,进行计算,即可作答.
17.【答案】(1)解:原式=1-3+2+1
=1
(2)解:原式=4x4+x4-x4
=4x4
【知识点】利用整式的混合运算化简求值;实数的混合运算(含开方)
【解析】【分析】 (1)、 先进行平方运算, 开立方,去绝对值及零指数幂,再进行加减运算即可;
(2)、 先计算指数和乘除运算,然后再进行加减运算化简即可.
18.【答案】(1)解:①×5,得③
②+③,得
解得
将代入①,得
解得
∴方程组的解为
(2)解:整理方程组得
①×2-②得2x-12y-(2x-y)=-2-9
-11y=-11
y=1
将y=1代入得x-6=-1
x=5
∴方程组的解为
【知识点】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解析】【分析】 (1)、 采用加减消元法求解.将第一个方程乘5与第二个方程相加消去y,得到关于x的等式,解出x,再将x代入第一个方程解y即可;
(2)、 采用代入消元法. 方程组含有分式,先化简方程,将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进而化出x =6y-1,代入第二个方程即可解出y.
19.【答案】(1)解:原式=
当,时,原式=
(2)解:原式=
当时,原式=3
【知识点】平方差公式及应用;合并同类项法则及应用;利用整式的混合运算化简求值;求代数式的值-整体代入求值
【解析】【分析】 (1)、首先将( x + y ) 2通过平方差公式展开,然后展开 ( x + y ) ( x y ) ,利用合并同类项进行化简,最后将已知条件代入计算即可;
(2)、对化简,首先利用平方差公式展开,然后展开(x 2 y) (x +2y),通过消去二次项进行化简,最后将已知条件代入化简方程即可.
20.【答案】(1)解:①-②,得,

∵,
∴,
解得:.
(2)解:∵,原方程组为,①×2-②,得,
,解得:,
将代入①得,,
解得:,
∴这个方程组的解是.
【知识点】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已知二元一次方程的解求参数
【解析】【分析】(1)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可直接得出,直接求出a的值即可;
(2)把a代入得出关于x、y的方程组,用加减消元法解方程组即可.
(1)解:
①-②,得,

∵,
∴,
解得:.
(2)解:∵,原方程组为,
①×2-②,得,
,解得:,
将代入①得,,
解得:,
∴这个方程组的解是.
21.【答案】(1)证明.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等量代换)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2)解:
【知识点】角平分线的概念;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解析】【分析】 (1)先根据AB//DG,得到,再根据,得到,故可证明;
(2) 先由题意求出,得到,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得到的度数.
22.【答案】(1)解:设大棚的宽为a米,长为b米,根据题意可得:

解得:
答:大棚的宽为14米,长为8米
(2)解:大棚的面积为:2×14×8=224(平方米),
若按照方案一计算,大棚的造价为:224×60 500=12940(元),
若按照方案二计算,大棚的造价为:224×70(1 20%)=12544(元)
显然:12544<12940,所以选择方案二更好
【知识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几何问题;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实际应用-方案选择题问题
【解析】【分析】 (1)设大棚的宽为a米,长为b米,分别利用大棚的周长为44米,长比宽多6米,列出方程组求解即可;
(2)先判断面积是否超过100平方米 ,超过了再分别求出两种方案的造价进而得出答案,通过比较大小即可选出最佳方案.
23.【答案】(1)a3-b3;100
(2)解:,

由上述公式的逆运用可得
【知识点】完全平方公式及运用;平方差公式及应用
【解析】【解答】解:(1)

故答案为:a3-b3;100.
【分析】 (1)、 第1空、 考察对题目公式的理解,观察得知两个式子具有高度相似性,因此可以把“-”与b放一起,构造与题目公式相同的形式即可;
第2空、 考察对题目公式的逆运用, (993+1)可以写为 (993+13),即可以利用题目公式展开,展开后最终与“”后的式子消掉,即最后剩下;
(2)、主要考察对题目公式的理解及运用, 已知:+x=3,求的值 ,根据对公式的理解,还需要存在关于+x=3的平分项,即,将等式两边同时减“1”,得,等价,最终得到,代入数据即可计算.
24.【答案】(1)10°
(2)解:①当AB在CE的上方时,
∵AB∥CE,
∴∠BCE=∠B=30°,
∵∠DCE=45°,
∴∠BCD=45°﹣30°=15°,
即α=15°;
当AB在CE的下方时,
∵AB∥CE,
∴∠ACE=∠A=60°,
∵∠DCE=45°,
∴∠BCD=360°﹣90°﹣45°﹣60°=165°;
综上所述,若AB∥CE,α的度数为15°或165°;
②还存在互相平行的边,α为30°或45°或75°或135°
1.如图,当AB||CD时,∠BCD=∠ABC=30°
2.当BC||DE时,∠BCD=180°-90°-45°=45°
3.当AB||DE时,∠BCD=180°-60°-45°=75°
4.当AC||DE时,此时∠BCD=180°-45°=135°
综上所述,α为30°或45°或75°或135°
【知识点】平行线的性质;旋转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1):已知∠ACB=90°,∠ECD=45°,∠ACE=125°。设∠BCD=x,则∠ACD=90°-x。由∠ACE=∠ACD+∠DCE得:125°=(90°-x)+45°,解得x=10°,即 ∠BCD的度数为10°.
故答案为:10°.
【分析】 (1)、 根据题意已知三角形的每个内角及 ∠ACE=125° ,由图可得∠ACE=∠ACD+∠DCB+∠BCE,即可求解 ∠BCD ;
(2)、 ① 当AB在CE上方时,分析三角形ABC和三角形CDE的平行关系当AB//CE时,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以得出∠BCE =∠B=30°,因为∠DCE=45°,所以∠BCD=45°- 30°=15°;
当AB在CE下方时,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以得出∠ACE= ∠A=60°,因为∠DCE=45°,所以∠BCD =360°- 90°-45°-60°=165°;
②其他平行关系,除了AB//CE外,还存在AC//DE和AB//DE的情况,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平行线性质及旋转特性可求出 α 的值.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