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时67 保障国家安全的资源、环境战略与行动——理解生态文明的理论基础,分析建设生态文明的主要途径和措施1.填表:认识不同文明发展阶段的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文明发展阶段 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产生的原因采集渔 猎文明 原始的________关系 生产力低下且发展缓慢,人类____________的能力微弱农业文明 人类与环境的________性明显增强,环境遭到破坏 生产力水平有了很大提高,________和灌溉技术的发展,使食物供应变得稳定而可靠,人口开始________增长工业文明 人与自然的矛盾越来越________ 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空前________,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人口数量________增加2.简答:写出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的途径。3.填表:识记生态文明下保障资源、环境领域的国家安全的措施。根本措施 需要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资源与环境安全观,以____________建设为目标,变革发展模式具体措施 要推进________的绿色化,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________、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大力发展______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要推进____________的绿色化,加快形成勤俭节约、____________、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________模式——说明资源、环境领域的保护政策、措施1.填空:保障资源领域国家安全的措施。有效__________的开发,加强战略资源______,完善资源运输战略通道建设和安全保护措施。2.填空:保障环境领域国家安全的措施。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强化环境风险的________和________,妥善处置突发环境事件。3.填空:列举推动公众参与的举措。(1)推动公众履行相关____________。(2)培养公众的____________。(3)推动公众参与资源、环境事务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理解在资源、环境领域推进国际合作的重要性1.填表:了解国际合作的必要性和途径。必要性 有些资源、环境问题具有__________,单靠一个国家无法解决,需要全球共同行动有些资源、环境问题具有跨国、跨地区的影响,需要开展________或多边的区域合作在全球化时代,任何一个国家都要有____________,在保障本国资源、环境领域国家安全时,都不能以邻为壑,不能以牺牲他国的安全为代价特点 具有________、涵盖面广、__________、活动频繁等特点途径 签署公约及________;签署多边、双边合作协议;人员交流和能力建设;____________和科技合作;资金援助2.填空:列举中国的一些行动。(1)我国批准了一系列环境公约和议定书,履行________________成效显著。(2)我国与世界许多国家开展了资源、环境领域的国际合作,形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合作局面。(3)我国提出的建设____________、推进____________等一系列新发展理念,对建立新的全球环境治理体系产生了积极影响。 选择性必修3教材活动变式被动屋起源于德国,是国际认可的一种集高舒适度、低能耗、经济性于一体的节能建筑。它不需要主动加热,基本上依靠被动收集来的热量(如太阳光、照明、人体和电器散热等)使房屋保持舒适的温度。读图,完成1~2题。1.目前,制约被动屋推广的主要因素是( )A.交通与设备 B.地形与地价C.资金与技术 D.劳动力与材料2.与德国相比,我国北方建造被动屋的成本较高,其影响的主要自然因素为( )A.温差大 B.纬度低C.降水多 D.光热强 选择性必修3教材节首内容变式“公地悲剧”是指面对有限的资源追逐短期收益最大化的个体会导致资源的过度使用或滥用的现象。经济学上认为明晰产权可解决资源不当使用的问题,然而在我国川西高寒地区却出现草场公地悖论现象,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3~5题。3.川西高寒地区草场公地悖论现象直接导致的环境问题是( )A.森林锐减 B.土地盐渍化C.土壤污染 D.生物多样性减少4.川西高寒地区草场公地悖论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①资源禀赋差,畜牧业是增收的主要途径 ②交通不便,抑制了畜牧业的专业化和分工 ③生活在该地的居民多,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不足 ④财政紧张,退耕还林还草相关补贴不足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5.为保护当地生态环境,川西高寒地区可( )A.大力开发旅游资源 B.改变农业生产方式C.实施牧草人工种植 D.推动牧民生态搬迁1.保障资源领域国家安全保障措施 具体体现有效管控战略资源的开发 根据本国的资源储量和消费需求,结合国际市场,国家制定战略资源开发的战略,并通过具体的规划进一步细化该战略加强战略资源储备 以保障国家安全为宗旨,储存对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和作用的战略资源,以备非常时期利用。制定战略资源储备政策,需要根据本国战略资源的特点,综合分析各方面的因素,明确储备资源的种类及其储备规模完善资源运输战略通道建设和安全保护措施 资源运输战略通道建设和安全保护措施对资源安全影响巨大。在资源进口运输通道单一且安全保障能力不足的情况下,一旦遭遇封锁、禁运,国家资源安全将会受到严重冲击。世界主要能源进口国为保障石油运输安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2.保障环境领域国家安全保障措施 具体体现划定生态 保护红线 生态保护红线所圈定的空间范围是具有重要生态功能、必须强制性保护的区域。在生态红线内的区域,不能进行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和工程建设强化环境 风险的预 警和防控 风险预警是通过对风险信息的分析、推断,发布具有警示性的信息以及相关的对策建议。风险防控是根据风险预警的结果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以提升应急响应水平和风险规避水平。许多国家都建立了环境风险预警和防控体系。例如,我国已建立大气、水等环境污染监测网络,对常规污染指标进行监测预警妥善处置 突发环境 事件 健全突发环境事件应对工作机制,建立系统、严格和规范的环境应急管理制度,是妥善处置突发环境事件的基础。应急管理制度一般规定了规范的流程和相应的责任主体,以实现科学、有序、高效地应对突发环境事件3.资源、环境问题国际合作的应对措施应对措施 具体内容寻求共有理念的建立 虽然理念的作用有限,但尽快尽大范围地形成共识仍是极其重要的,它有助于克服合作参与者的短视障碍,解决短期利益得失的担心,通过长远利益的实现来增强合作者的凝聚力发挥大国的稳定作用 大国的推动力不可或缺,依赖大国的力量来激励合作的形成与稳定发展实现国际合作的多样性 由非正式走向正式,由双边、多边、区域性合作走向全球合作,重视发挥非官方合作的作用,加强各国高校、民间的交流与合作谋求国际合作机制的建立 国际合作需要对权力进行规范化和制度化,合作只有制度化才能获得稳定可靠的保证(2024·安徽卷)中国科学院某研究所经过多年持续攻关,研制出大型低温制冷装备,可用于氢气、氮气液化,大幅度减小气体体积。不同于以往“先实验室突破、再中试、再产业化”的模式,研究所在该装备研制过程中联合社会资本共同创立科技公司,创造性地探索出“边研究、边应用、边转化”的发展模式。据此完成(1)~(3)题。(1)利用大型低温制冷装备将氢气液化,可以( )A.确保能源安全B.保证运输过程零碳排放C.取代其他能源D.方便大规模储存与运输(2)与以往模式相比,该发展模式的突出优势是( )A.提高创新研发水平 B.降低企业经营风险C.缩短成果转化周期 D.节约科学研究经费(3)我国鼓励科研机构和企业深度合作的主要目的是( )A.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B.加快实现研发制造一体化C.促进合作主体间的信息共享D.加快合作主体的要素流动【解题导引】(1)材料信息→利用大型低温制冷装备将氢气、氮气液化→减小氢气、氮气体积→方便大规模储存与运输(2)材料信息→“边研究、边应用、边转化”的发展模式→产出科研成果之日,就是产品下线之时→与以往模式相比,可以缩短成果转化周期(3)材料信息→科研机构长于技术开发,企业长于工程转化→两者优势互补→可以推动我国形成从技术研发、工程示范到产业应用的完整链条的融合发展→主要目的是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尝试解答】 (1)____ (2)____ (3)____结合上面的材料,分析相较于管道运输,我国目前氢气液化后的储运仍以长管拖车为主,根本原因是( )A.氢气液化技术面临瓶颈B.管道建设成本较大C.氢能源汽车普及规模小D.拖车运输灵活性更强 走向生态文明(2024·南京二模)在国家生态安全战略格局中,山西汾河上游地区位于北方防沙带和黄土高原—川滇生态屏障的交接处,是影响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功能区。下图为汾河上游地区生态功能分区图。据此完成1~2题。1.据图推测该地的地势特征为( )A.北高南低,东西高中间低B.南高北低,中间高东西低C.东高西低,南北高中间低D.西高东低,中间高南北低2.图中各生态功能区的发展方向为( )A.重点城镇群—优化开发B.生物多样性保护区—重点开发C.水土保持区—禁止开发D.农林牧复合生态区—限制开发 资源、环境战略(2024·南宁三模)废钢铁资源的快速增长将对钢铁工业的流程结构、企业布局、资源和能源消耗、碳排放产生重要影响,废钢铁资源的综合利用有利于钢铁工业的可持续发展。下图示意我国钢铁生产—消费基本流程。据此完成3~4题。3.考虑电力成本,长江经济带中最适合废钢处理企业布局的省份是( )A.安徽省 B.青海省C.江苏省 D.湖北省4.与传统钢铁生产相比,废钢铁资源综合利用过程( )A.三废排放增多 B.生产工序复杂C.原料供应充足 D.运输成本提高 国际合作(2025·长春模拟)绿色贸易是指在贸易中预防和制止由于贸易活动而威胁人民的生存环境以及对人民的身体健康的损害,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贸易形式。其表现形式有环境友好产品贸易、资源集约型产品贸易和安全健康产品贸易等。绿色贸易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任务。目前,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64个国家的绿色贸易总额已超过600亿美元。据此完成5~6题。5.发展绿色贸易可以减少( )A.废弃物跨境转移B.有毒有害物质的产品走私C.污染物跨境传输D.有毒有害物质的产品贸易6.促进我国与“一带一路”国家绿色贸易的措施是( )A.在中东欧布局新兴产业B.在南亚进行技术研发C.构建东盟绿色产业网络D.在西亚布局传统产业课时67 保障国家安全的资源、环境战略与行动夯实·基础知识任务驱动任务11.平衡 改造环境 对抗 耕作 迅速 尖锐 增强 急剧2.提示:需要改变不可持续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方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3.生态文明 生产方式 消耗低 绿色 生活方式 绿色低碳 消费任务21.管控战略资源 储备2.预警 防控3.(1)法律义务 (2)环境意识 (3)社会监督任务31.全球性 双边 国际视野 意愿高 影响面宽 履约 技术援助2.(1)国际环境公约 (2)高层次 多渠道 宽领域 (3)生态文明 绿色发展考教衔接1.C 2.A [第1题,根据材料“被动屋起源于德国,是国际认可的一种集高舒适度、低能耗、经济性于一体的节能建筑”可知,制约被动屋推广的主要因素为需要大量资金和较高的技术水平,C正确;交通、地形、劳动力等均不是主要影响因素,A、B、D错误。第2题,我国北方温差大,温度过高或过低,可能需要额外采暖或者制冷,导致维持适宜温度成本高,A正确;纬度低、降水多不是我国北方地区的特点,B、C错误;我国北方地区夏季光热强,冬季气温低,D错误。]3.D 4.A 5.C [第3题,读图可知,川西高寒地区的草场公地悖论表现在草场产权明晰的情形下,草场依然存在超载过牧的现象,随着草地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鼠害加剧,生态系统被破坏,D正确。第4题,川西高寒地区气候高寒、地势崎岖、资源禀赋差,一方面难以拓宽收入渠道,另一方面难以提高单产;交通不便,抑制了畜牧业的专业化、规模化和畜牧产品加工,在个体追求收益最大化的前提下,只能过度放牧,导致草场公地悖论的出现,①②正确;从图中可见已通过监管制度和草场补贴明晰草场产权,且居民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也在不断提高,③④错误。综上所述,A正确。第5题,人工种植牧草可以集约化使用草地,使大面积天然草地得到保护,C正确;当地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难以实现农业生产方式的改变,B错误;当地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大力开发旅游资源会加剧生态破坏,A错误;当地属于少数民族分布区,生态搬迁难度大,需综合考虑当地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D错误。]培养·思维能力典题研析(1)D (2)C (3)A变式延伸C [长管拖车运输与管道运输相比,灵活性强,适宜短距离运输,说明我国目前氢能源汽车使用地域有限,发展规模较小,C正确;氢气液化技术面临瓶颈对氢气储运的交通运输方式影响较小,A错误;管道建设成本大、长管拖车灵活性强,不是氢气储运采用长管拖车运输的根本原因,B、D错误。]素养练习1.A 2.D [第1题,由材料可知,该区域为汾河上游地区,汾河向南汇入黄河,故北高南低;读图可知,水源涵养区分布在东西两侧,应为河流水源地,属于地势较高的地区,中间为农林牧复合生态区,该生态功能区沿地势低的区域分布,所以东西高中间低,A正确。第2题,按照我国国土空间的四类主体功能区的划分,图中重点城镇群属于重点开发区,A错误;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属于禁止开发区,B错误;水土保持区和农林牧复合生态区属于限制开发区,C错误,D正确。]3.D 4.C [第3题,根据题意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主要考虑电力成本因素,选择清洁的能源最为适合,长江经济带主要的清洁能源是水能资源,湖北省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三级阶梯过渡地带,地势落差大,且长江水量较大,水能资源丰富,D正确;安徽省地形分布有丘陵和平原,地势起伏较小,水能资源不丰富,A错误;青海省虽是长江发源地,但不属于长江经济带,B错误;江苏省地势低平,水能资源缺乏,C错误。第4题,图中显示除铸造废钢外,还有大部分的折旧废钢,来源于使用消费阶段的各个行业,因此原料来源广泛,供应充足,C正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中显示废钢被再次铸造利用,减少了固体废弃物的堆放,A错误;资源综合利用只需要将废弃的钢材回收铸造即可,不需要炼铁等阶段,工序简单,B错误;生产过程中将铸造的废钢再次加工利用,减少运输成本,D错误。]5.D 6.C [第5题,从材料中可知,绿色贸易的表现形式是“环境友好产品贸易、资源集约型产品贸易和安全健康产品贸易等”,因此发展绿色贸易可以避免有毒有害物质的产品贸易,D正确;废弃物跨境转移是指通过正常贸易或非法入境,将本国产生的固体废弃物输送到其他国家,绿色贸易不是废弃物贸易,A错误;绿色贸易不是产品走私活动,B错误;污染物跨境传输是指一个国家排放的污染物通过大气环流、河流等自然过程传输到其他国家,绿色贸易显然不是自然过程,C错误。第6题,我国与“一带一路”国家发展绿色贸易,具体措施表现在,我国与东南亚地区绿色贸易量大,应构建绿色产业网络,C正确;中东欧地区科技水平较高,应进行技术研发,A错误;南亚地区科技水平不高,应加大绿色产品贸易类型和规模,而非技术研发,B错误;西亚矿产资源丰富,但科技水平不高,应加大新兴产业发展,D错误。]1 / 10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