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永宁中学校四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一、选择题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B.所有细胞都含有叶绿体和线粒体C.细胞中的物质都是由细胞自己制造的D.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结构是细胞壁、细胞膜和细胞核2.在天宫课堂第三课中,我国首位女性航天员刘洋在太空为大家展示了从种子萌发长成植株的水稻。太空水稻的叶肉细胞中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结构是( )A.细胞壁 B.细胞膜 C.叶绿体 D.细胞核3.我国科研团队通过合成生物学技术生产出稀有“植物黄金”——人参皂苷。人参是珍贵的药用植物,其细胞中含有的药用物质主要存在于( )A.细胞质 B.细胞核 C.液泡 D.叶绿体4.从结构层次的角度分析,熊猫花花比它爱吃的竹子多了( )A.系统 B.组织 C.器官 D.细胞5.小明同学用天竺葵做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用黑色三角纸片对天竺葵叶片进行遮光处理如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此实验需要暗处理,消耗掉叶片中原有的有机物B.将叶片放在清水中进行脱色处理C.叶片脱色后再滴加碘酒,会出现蓝色三角形D.此实验可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氧气6.四月份,连云港各地区草莓采摘园游人如织。下面措施中,不能提高大棚种植草莓产量的是( )A.施用有机肥,增加棚内二氧化碳浓度B.选用透光性强的塑料薄膜,可增强光合作用,提高产量C.白天适当提高温度,夜晚适当降低温度,增加有机物的积累D.根据植物光合作用的原理,为提高产量,草莓种植的越密越好7.小新看到爷爷将择后的剩余菜叶埋入菜地土壤中,爷爷称之为“变废为宝”。菜叶有机肥可为植物生长提供( )A.水 B.有机物 C.蛋白质 D.无机盐8.在学校的生物实践活动中,学生们探索了无土栽培水稻的新技术。以下关于无土栽培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无土栽培可以满足植物对各类无机盐的需要B.水稻从培养液中获得的物质主要是有机物和无机盐C.培养液中含量最多的无机盐是含氮、磷、钾的无机盐D.培养液的浓度过大,容易造成水稻“烧苗”9.绿色开花植物的受精过程依次是( )①精子分别与卵细胞结合②花粉管进入胚珠③花粉萌发出花粉管④花粉管末端破裂放出精子A.③②①④ B.④②③①C.③②④① D.④③②①10.腾冲北海冬桃为人们带来了美好的味蕾享受。如图为冬桃的果实和种子,根据图中果实和种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描述中错误的是( )A.整个果实是由雌蕊的胚珠发育形成的B.冬桃果皮由子房壁发育而来C.种子的种皮由珠被发育而来D.种子中的胚是新植物的幼体,由受精卵发育而成11.“试管婴儿”与正常生育相比,该技术中的受精过程和受精卵发育成早期胚胎均在体外进行。正常生育时,这些过程主要发生在母体的( )A.输卵管中 B.胎盘中 C.子宫中 D.卵巢中12.关于青春期身心变化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生殖器官开始形成B.女孩出现月经是正常的现象C.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征D.应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和文艺活动13.下列关于蝗虫和菜粉蝶的发育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蝗虫的生殖和发育方式为无性生殖,变态发育B.蝗虫的发育过程为不完全变态C.菜粉蝶的发育过程为完全变态D.菜粉蝶的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14.“剪茎作种,今岁一茎,次年便可种数百亩”是明代《农政全书》中记载的甘薯种植方法。下列获得新个体的方式与此不同的是( )A.用组织培养技术繁育月季 B.以黑枣为砧木来嫁接柿树C.用扦插的方法来繁殖薄荷 D.玉米种子播种后长出幼苗15.双胞胎姐妹长相极为相似,但又不完全一样,这说明性状主要是( )决定的。A.基因 B.环境C.基因和环境共同 D.基因或者环境16.如图为某生物细胞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此细胞是生物的体细胞B.若B来自父方,则b来自母方C.该个体既可表现A控制的性状,又可表现a控制的性状D.基因Aa、Bb分别储存着不同的遗传信息17.竹节虫在爬行时左右不停地摆动身体,就像风中摇曳的枝条或树叶,就算天敌有火眼金睛也很难发现,下列对其形成原因的解释,正确的是( )A.长期人工选择的结果 B.长期发生变异的结果C.长期过度繁殖的结果 D.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18.扎龙自然保护区是亚洲最大的芦苇湿地,这里苇草丛生、鱼虾丰盛,还有丹顶鹤等鸟类,是“鸟的乐园,鹤的故乡”。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A.上述植物和动物就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B.丹顶鹤在水中捕食,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C.“虾→鱼→丹顶鹤”构成一条食物链D.扎龙自然保护区属于湿地生态系统,有“地球之肺”之称19.生物小组同学利用蚯蚓处理果皮、菜叶等厨余垃圾自制“蚯蚓垃圾处理箱”(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冬天应放置在室内较温暖的地方B.透气孔利于蚯蚓的呼吸C.蚯蚓主要以厨余垃圾中的无机物为食D.蚯蚓扮演了分解者的角色20.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下列生态系统中,自我调节能力最弱的是( )A.稻田生态系统 B.热带雨林生态系统C.海洋生态系统 D.湿地生态系统二、综合题21.四川是最早种茶、饮茶的地区之一,从文献记录看,秦汉时期巴蜀人饮茶已极为普遍。传统茶叶采自山茶科山茶属植物的芽和叶。茶树喜温暖、湿润的环境,喜肥沃、微酸的土壤。(1)我国明代科学家提出“人所食物皆为‘气’所化,故复于气耳”。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利通过实验验证绿色植物从空气中吸收养分。化为茶树中有机物的“气”是指 ,将该“气”转化为茶叶中的有机物的生理过程是图2中的 (填字母)。(2)茶树的生长过程中所需的水,主要是由图3中所示根尖的① 区从土壤中吸收而来。无论茶树多高,都可以通过木质部中的 将水分运输到顶部,这是茶叶的叶片散失另一种“气”时产生的拉力造成的,这种“气”是通过叶片上的 散失的,这个生理过程是 。(3)茶树开花后也能结出茶果,茶果是由雌蕊的 发育而来。春天进行育苗时需通过耕和耙使土壤变得松软,这是为了给种子的萌发提供 。(4)茶农在管理茶园时,常采用沟垄耕作的方法(如图1所示),有利于茶树通风透光,从而提高产量。请你从生物学的角度说明其中原理 。(5)茶树的各项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来自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所释放的能量,呼吸作用的场所是 。22.黄瓜是餐桌上常见的蔬菜。分析黄瓜培育过程,回答以下问题。组合 亲代性状 子代性状Ⅰ 果实苦×果实不苦 果实苦、果实不苦Ⅱ 果实苦×果实不苦 果实苦Ⅲ 果实苦×果实苦 果实苦、果实不苦(1)栽培型黄瓜是由野生型黄瓜培育而来。根据图甲可知,与野生型黄瓜相比,栽培型黄瓜的特点是 ,因而更适于人类食用。(2)根据组合Ⅱ的杂交实验结果可知,果实苦为 (填“显性”或“隐性”)性状。若以B、b表示显、隐性基因,则组合Ⅰ亲代果实不苦的基因组成是 ,组合Ⅲ亲代的基因组成是 。(3)白籽南瓜根系发达,抗病能力强,将黄瓜嫁接至南瓜植株上可增产、抗病。嫁接时以南瓜幼苗为 ,以黄瓜幼苗为 ,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完整个体。(4)研究发现通过调整施肥比例、大棚温度和光照条件等因素降低黄瓜果实的苦味,这个不苦的性状可以在后代重复出现,说明这是 (可遗传/不可遗传)变异。(5)苦味素可有效减少天敌的啃食,在野外自然生长的黄瓜中多数是叶和果实带有苦味的,从生物进化的角度推测其原因是 。23.如图一是某森林生态系统的中碳循环、水循环的图解。图二是该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的食物关系。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图一中①②代表绿色植物参与碳循环的部分生理过程,其中进行①过程的细胞主要分布在植物的 (填器官名称)中,①过程的使是二氧化碳和水变成 和 ,进行过程②时除了伴随着物质变化还会释放 。(2)图一中③④所代表两类生物中 (填序号)是以生态系统分解者的角色参与碳循环的。(3)图二生态系统能量的源头是 ,生态系统中鹰获得能量最少的食物链是 ,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少的生物是 。(4)在该生态系统中,如果大量捕杀鼠,则在短时间内绿色植物的数量会 (选填“增加”、“减少”或“不变”)。而分解者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是促进 。三、实验探究题24.某些蚊子能传播疾病,影响人类健康。科研人员以叮咬人类的伊蚊为材料开展相关研究。(1)为探究伊蚊如何区别人和动物,科研人员利用图1所示装置开展实验。几分钟后发现,伊蚊全部趋向人的气味一侧。科研人员的假设是 。(2)科研人员测定出人和动物的气味均含有多种成分,其中主要气味分子a、b、c和d的含量如图2所示。据图推测,人的气味中吸引伊蚊的是a和 两种气味分子,依据是 。(3)为了研究上述两种气味分子对伊蚊的吸引作用,科研人员进行图3所示的三组实验。①本实验中A、B组的作用是 。②本实验通过观察什么现象得出结论 。③多次重复实验发现,A组伊蚊飞一会儿就随机停在1、2或3的某个区;B组伊蚊都兴奋地飞到3区;C组伊蚊的表现与B组相同。根据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 。(4)请结合上述研究,提出一条科学防蚊的对策: 。参考答案1.A2.C3.C4.A5.A6.D7.D8.B9.C10.A11.A12.A13.A14.D15.C16.C17.D18.B19.C20.A21.(1) 二氧化碳 C(2) 成熟 导管 气孔 蒸腾作用(3) 子房 充足的空气/氧气(4)可增大光的利用率,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5)线粒体22.(1)叶片中苦味素含量高,而果实中苦味素含量极低(2) 显性 bb Bb、Bb(3) 砧木 接穗(4)可遗传(5)叶和果实中带有苦味的个体不易被天敌啃食,得以生存下来并繁殖后代23.(1) 叶 有机物 氧气 能量(2)④(3) 太阳能 绿色植物→昆虫→食虫鸟→鹰 鹰(4) 增加 物质循环24.(1)伊蚊通过气味区分人和动物(2) c 人的气味中a和c气体的相对含量高于动物的气味(3) 对照 伊蚊在123三个区的主要分布区域 伊蚊喜欢人的气味,且喜欢人的气味中的a和c气体(4)多洗澡,减少气味的散出;用a和c气体引诱伊蚊并杀灭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