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图片版,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图片版,无答案)

资源简介

2024一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八年级语文
(总分100分,时间120分钟,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
班级举行“寻‘和’之美”综合性学习,请你一起参与,完成相关任务。
探“和”之以
⊙下面是读书小组读完《经典常谈》后的笔记与思考,请你帮忙补全表格。(9分)
阅读笔记
阅读思考
★原文摘录
1.阅读“原文摘录”,为缺失处的“隶书”选
到了汉末,才渐渐变了,椭圆的变为扁方
择正确的字形。(▲)(2分)
的,“敛笔”变为“挑笔”。这是所谓汉隶,
B
是隶书的标准。
《经典常谈》

2.《<说文解字>第一》提到汉字的造字法有象
★资料搜寻
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请根据搜集到
(1)“和”的字形演变
的资料,推测“和”是(▲)(2分)


A.象形字
B.指事字
C.会意字
D.形声字
3.小组根据“和”的不同含义,进行分类梳理,
甲骨文
小篆
隶书
楷书
请补全词语。(3分)
“酥”字由三部分构成:左下部是排萧的
象形,左上部的三角形,表示将声音聚拢起来,
(I)平和;和缓:柔和;和颜yue①▲色。
右边的“禾”表示芦管,也表字音。本义是吹
(2)和谐;和睦:和衷共济:琴sè②▲谐和。
奏乐器,乐声调和、和谐。“餘”字在春秋以
(3)结束战争或争执:讲和;③▲。
前频频使用,进入战国使用频率骤降,文献中
(4)…
渐以“和”代之。
4.这学期所学的古诗文中也有带“和”意味的
“百度·百科”
语句,请写出连续的两句。(本卷第7题的
(2)味,相应也。从口,禾声。”
句子除外)(2分)
《说文解字》
“和”之美
【和·家乡】
学校“和美诸暨”阅读专栏展示了下面两篇文章,请完成相关任务。(16分)
【甲】重修太平桥碑记略
〔明〕刘光复
诸暨右抚长山,左临浣江。对城隔两岸,出户而跬步称艰。正统间,知县洛阳张公易浮桥
而置石梁,名曰太平桥,迄今百余年,民利涉之。戊戌冬,余从事是邦,耆民扣舆⑦曰:“桥
石差欹,请修之。”余曰:“岁方大 ,吾下车未能佐百姓急,奈何又重烦以劳民?”诸耆
民曰:“不修惧圮。圮而复建,及未圮而修,劳费孰多?且我辈各任其事,不以烦公家。”余
听其请,弗拒。越数月来报曰:“工竣矣,请记之。”
八年级语文试卷第1页(共6页)
余往周览,倾者起,罅者塞,欹者立。抚舆而思曰:此桥旧名通远,张公胡以改号太平?
盖既平其政而又欲民之咸平其心故命以兹名也。当日起堑于渊,飞跨绵亘,工费当何若?其焦
劳⑤可胜道哉?吾又表而出之,令暨民益知张公之德,而告后之君子:毋轻民力也。
(有删改)
注释:①潜(qf)民:年高有德之民。②奥(yu):车。③敬(q1):倾斜不正。④大授(j1):严重
歉收,大饥荒。⑤焦劳:操心和劳累。
【乙】诸暨县
〔明〕袁宏道
近水多鱼稻,依山即市廛”。野人”朝闭户,溪女夜牵船。
俗健惟贪讼,田宽务积钱。僻居游辙少,客到也喧传。
注释:①廛(chn):古代城市平民的房地。②野人:乡野之人。③讼:打官司。
疏通文义
5.阅读【甲】文,根据语境,解释下面的加点词。(4分)
(1)余从事是邦:▲
(2)劳费孰多:
(3)胡以改号太平:▲
(4)毋轻民力也:▲
6.文中画线部分需断句,请从A-E中选出正确的两处。(▲)(▲)(2分)》
盖囚既平其政回而又欲民之咸回平其心回故命回以兹名也。
回交流感受
7.读罢文章,同学们就相关内容展开讨论,请你参与。(4分)
小语:【甲】文中耆民说的“且我辈各任其事,不以烦公家”这两句,让我想到《大道之行
也》中的“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百姓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令
人感动!
我:最打动我的是“其焦劳可胜道哉”。地方官员们“焦劳”的心境,与杜甫“①▲一,
②▲·一!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忧民情怀一脉相承。
小文:是的呢。看来,作品间的互相参照能帮我们更好地理解文本。如【乙】诗领联“野人
朝闭户,溪女夜牵船”,就让我联想到了陶渊明笔下“③▲,④▲”
(《桃花源记》)那老少同乐的场景,两者都展现了安宁美好、质朴和谐的乡野生活。
⊙拓展思考
8.请结合诗文内容和以下资料,揣摩学校把【甲】【乙】两文展示在“和美诸暨”阅读专栏中
的用意。(6分)
户资料夹
(新一年要)多元协同抓治理、促和美,打造高质量发展善治样本。
一一摘自《2025年诸暨市政府工作报告》
今天,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要弘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
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
一一摘自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八年级语文试卷第2页(共6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