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绵阳市盐亭县 2024--2025学年度七年级下期期末测试试卷(道德与法治) 一 .选择题(共 25x2 =50分)1 . 步入青春期,小敏更加在意自己的形象,渴望得到异性的肯定 和赞赏。面对这种正常的心理萌动,合理的做法是( )A .举止得体,尽量回避B .掌握分寸,拒绝交往 C .掌握分寸,我行我素 D .慎重对待,理智处理2.人际交往能力是一个人在社会中生存必须具备的一种重要能力。下 列做法中体现了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的是( )A .小维认为小鹏是自己的好朋友,不允许小鹏与其他朋友交往B .小梅在网上刚认识了一名很聊得来的网友,便决定与其见面C .小马课堂上发现老师讲错了一道题,立刻打断老师大声指出D .小敏和男同桌小智互相学习,在相处时言谈得当、举止得体3.异性之间的相处对我们是一种考验,异性之间的友谊会成为成长的 美好见证。面对异性交往和青春期可能出现的朦胧情感,下列交往方 式中,不可取的是( )A .慎重对待,理智处理B .言谈得当,互相尊重 C .内心坦荡,举止得体 D .举止亲昵,我行我素4.在日常生活中,有时会出现消极情感,如挫折感。围绕如何面对和 转化消极情感,同学们纷纷展开讨论。针对同学的讨论,以下说法正 确的是( )A .挫折感一旦产生就无法消除B .消极情感都能转化为积极情感C .胜败乃兵家常事,胜不骄,败不馁D .消极情绪在一定条件下也会有积极作用5.小秦在一次模考中,把本是强项的数学考砸了,情绪有些低落。她 的好朋友们纷纷宽慰她。下面观点不能起到宽慰作用的是( )①学会调整自己,做情绪的主人②负面情绪都会阻碍我们前进的步伐③正确对待挫折,理性分析原因④只要接纳自己的不足就能迈向成功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②④6 . 安安观看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后,为哪吒的勇敢无畏、正义 善良而感动,他表示自己也要像小哪吒那样,立志做一个坚韧顽强、 热心助人的英雄。由此可见( )A .人与人之间情绪会相互感染B .美好情感驱使我们作出积极行动C .情感与想象力和创造力有关D .通过与人交往能够获得美好情感7.“止于至善”是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下列行为不能体现“止于至善”的是( )①主动帮助学习困难的同学②担心早上升旗迟到而闯红灯③课后时间参加志愿者活动④熬夜看体育赛事未完成作业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8.地铁上,一男子因嫌弃旁边乘客衣服沾灰,不停辱骂该乘客。此时,一名女乘客挺身而出,进行制止:“你要是不愿跟他挨着,就别坐这儿 了,我愿意跟他挨着。”随后,女乘客轻声安抚邻座乘客。人们对女乘 客的做法纷纷点赞,这是因为( )①要发自内心的尊重他人人格,做到平等待人②我们应该重视他人,对他人的请求给予帮助③能够欣赏他人,善于发现他人的潜质和特质④正义要求人们惩恶扬善,维护社会公共利益A . ①②B . ①④C . ②③D . ③④9.自信并非凭空而来,以下场景能让我们获得自信的有( )①通过经常训练提升篮球实力来获得自信②通过乐于助人在同学的称赞中获得自信③通过在感受祖国快速发展、繁荣富强中获得自信④通过追求穿着打扮成为班上的“中心人物”来获得自信A . ①②③B . ②③④C . ①②④D . ①③④10.进入初中后,课程增多、学习任务加重,还要参加各种社团活动, 这使得小赵经常感到时间紧迫,顾此失彼。他总认为是自己做得还不够好,陷入自卑之中。作为小赵的朋友,你应当对他说( )①专注当下,积极行动②勇于探索,增强底气③乐观自信,不惧失败④随心所欲,我行我素A . ①②③B . ②③④C . ①③④D . ①②④11.古人说“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关于青春与梦想,理解正 确并能与行为相对应的是( )A .青春无价,只需尽情享受美好时光B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人生目标的设定跟着感觉“走”即可 C .常立志,随时调整人生目标D .青春有梦,少年需要砥砺前行12 .2024年 10月 17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桐城考察时来到六尺 巷。六尺巷,因清代大学士张英与邻居吴家互相退让三尺地基而成, 蕴含着“和为贵”的理念。下列行为与上述理念相一致的是( )A .用餐后践行节约美德,打包回家B .考试时不顾考场纪律,互相帮助 C .骑行时遵守交通规则,互相避让 D .约定后按时完成任务,一诺千金13.同学们拟评选班级“最具中华人文精神之星”。你认为要获取这一荣 誉,应具备的特质有( )①具备自信从容的领袖才能②善于化解矛盾推动班级建设③擅长书法、戏曲表演技艺④具有朴实、勤俭的优良品格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D . ③④14.2024年秋季学期起,戏剧、舞蹈、影视首次分别作为独立学科纳 入义务教育阶段课程中。对此,下列观点你赞同的有( )①这有利于引领学生亲近中华经典,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人文 精神②艺术课程中蕴含的人文精神可以发挥强大的熏陶教化、凝聚示范作 用③艺术课程的开设决定人们的文化修养水平和一个国家的精神文明 建设④艺术课程不如文化课程重要,对我们的健康成长起到的作用不是很大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①④ D . ②③15.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下列对古文理解恰 当的是( )A .“敬人者,人恒敬之”——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B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尊重他人,要学会换位思考C“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做文明有礼的人,要举止 端庄D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信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16.2024年 11月 25 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粮 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行动方案》部署了全民节粮意识提升行动。落实 这一行动公民应该( )①文明劝导,宣传勤俭节约美德②加强立法,严惩铺张浪费行为③珍惜粮食,自觉践行光盘行动④强化监管,制止餐饮食品浪费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17.有人认为,法律是用来制裁违法犯罪行为的,自己一不违法,二 不犯罪,因而法律与自己无关。这个观点的最主要错误在于( )A .没有看到法律具有强制性B .把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对立起来 C .没有全面认识到法律的作用D .缺少同违法行为作斗争的观念18.全国人大代表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近期被 AI 谣言困扰,谣言导致 小米公司股价下跌造成损失,且难以维权,他建议加快单行法立法进 程。材料表明( )①法律是应生活需要而制定和颁布的②人大代表有义务联系群众制定法律③行使权利不得损害他人的合法权利④我们要按照法定程序维护自身权利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班级开展“走近民法典”主题学习,某小组的任务是了解民法典 是如何规范保护人们生产生活的。据此回答 19-20题。19 .该小组打算通过案例分析来完成任务。你建议选择以下哪个案例? ( )案例① :一位市民骑电动车时没有戴头盔,被警察拦下并罚款 案例② :某居民家庭因子女孝顺、家风文明,被评为最美家庭 案例③ :小马将自己的表情做成搞怪表情包,在网上售卖获利案例④ :黄某为了检查警方的出警速度,故意在深夜谎报警情A .案例①③B .案例①④ C .案例②③ D .案例②④20 .该小组对于“生命健康权”和“财产权”形成结论如下,其中恰当的 是( )①只在民法典中有明确的保护规定②都是人们享有其他权利的基础保障③这些权利都属于公民的人身权利④侵害上述权利一定具有社会危害性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21.乘客吴某为等待迟到的同行人上车,强行用身体阻挡高铁列车车 门关闭,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被铁路公安机关依法拘留。吴某的 行为属于( )A .民事违法行为B .行政违法行为 C .严重违法行为 D .刑事违法行为在课堂交流中,小明说了一件自己的糗事:他借同学的笔忘记及 时归还,等想起来时才发现被自己弄丢了。据此回答 22-23题。22 .同学们运用法律知识对这件事进行归类,你选择支持( )①属于行政纠纷②属于财产权纠纷③属于民事纠纷④属于人身权纠纷A . ①②B . ①④C . ②③D . ③④23 .大家从法律层面给出建议:小明应及时道歉并赔偿,理由是( )A .守诚信是传承民族思想理念的要求B .这些都是民法典中明确规定的责任 C .认为“年龄小与犯罪无关”是错的D .我们应自觉践行礼义廉耻的荣辱观24.近几年,抖音、快手等网络平台催生了许多小网红、小明星。近 日,一个小学生走红抖音,引发社会大众热议。她年仅七岁,长着一 张稚嫩的脸,但脸上却涂着与年龄强烈不符的浓妆艳抹,并对镜头学 做各种成人化动作。对待网络直播,我们青少年( )A .抓住时代好机会,早点出名挣大钱B .积极参与网直播,展示自我秀风采C .坚决抵制网直播,不看不学不传播D .理性看待网直播,自我防范要加强25.民法典与我们的一生密切相关。以下为民法典的部分法律条文, 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序号 法律条文 解读① 第一百八十四条:因自愿实施紧急 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 人不承担民事责任。 有助于形成向上向善的 社会风气。② 第二十六条: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负 在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有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 中,家庭保护起着重要 作用。③ 第一千零二条:自然人享有生命权。在生活中,我们既受到自然人的生命安全和生命尊严受 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 侵害他人的生命权。④ 第一千零二十四条:民事主体享有 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 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 权。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二 .材料分析题(共 50分)法律的约束,又受到法 律的保护。有利于保障民事主体的 名誉权,侵犯他人名誉 权应当受到行政处罚。26 .(20分 )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近几年以来,全国各地教育主管部门密集发文,对于校园欺 凌现象,要求中小学生从日常安全管理,周边综合治理方面有效预防 学生欺凌和暴力。校园“小霸王”治你没商量。材料二:近年来,校园欺凌成为热议话题,群殴、羞辱等校园欺凌事 件频发,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承认对其他同学有过不同程度的欺凌 行为曾遭受到其他同学不同程度的欺凌行为。(1)(8分)材料一体现了未成年人的什么保护?为了防止校园欺凌、 校园暴力事件,我们青少年应树立怎样的法律意识?(2)( 12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国家、社会、学校、家庭的共同 责任,请你分别从国家、社会、学校、家庭等方面谈谈如何为青少年 的健康成长共筑安全防护网?27 .( 30分)我们正在共同度过一段美好的人生时光,学习过集体 生活是我们青春成长的必经之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为了在合唱比赛中取得好成绩,七年级某班班委会要求同学 们每天下午放学留下来排练半小时,并且任何人不得无故缺席。为此, 一些同学有想法了。A同学:马上就要进行期末考试了,我不想牺牲自己做作业和复习的 时间进行排练,否则会影响我个人的期末成绩,这样做不值得。B同学:这关乎我们班的集体荣誉和利益,我们应该留下来好好排练, 为集体争光。同时利用零碎时间复习,这样就可以做到学习和训练两 不误了。(1)(15分)作为班级中的一员,你的想法是什么?请运用个人利 益与集体利益的相关知识,简要说说你的理由。材料二:在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下,七年级某班在合唱比赛中取得了第 一名的优异成绩。班主任利用这次契机,开展了“我与集体共成长”的 主题班会。班会上,同学们回忆了七年级集体生活许多难忘的美好印 记。印记一 :为了争创文明标兵班级,同学们一起讨论制定班规内容,并 通过民主投票的方式选出班干部。印记二:为了营造良好的班风,班里每个学习小组成员之间相互鼓励、 相互帮助、相互促进,班级充满了活力。印记三:在校运会上,同学们做好自己应做的事情,发挥所长,团结 协作,共同努力,获得了总分第一名。(2)( 15分)请结合材料或你所在班集体的一个美好印记,谈谈我 们应如何建设美好集体。参考答案1—5. BDDCD 6—10. BDBAA 11—15. DCDAB 16—20.ACACC21.—25. BCBDA26. ( 1)政府保护。①保持高度的警惕是避免侵害的前提;②面对不法侵害,我们要依靠自己的智慧迅速而准确 地做出判断,要采取机智灵活的方法与其斗争;③当权益受到侵害时,我们要拿起法律的武 器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2)①国家:贯彻实施《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②社会:应当树立尊 重、保护、教育未成年人的良好风尚,关心爱护未成年人。 ③学校: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的身 心健康和合法权益,及时教育和矫正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 ④家庭:依法履行对子女的抚养、 监护的职责,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应当以健康的思想、品行和适当的教育方法教育未成年 人。27.(1)可以利用每天下午放学留下来排练半小时间,发挥自己的特长,和大家一起参加排 练;另外再挤出时间完成自己的复习任务。理由:①在集体中,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在本质上是一致的。②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 冲突时,应把集体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坚持集体主义。 ③坚持集体主义,不是不关注 个人利益,而是在承认个人利益的合理性、保护个人正当利益的前提下,反对只顾自己、不 顾他人的极端个人主义。(2)①集体需要我们自主建设、自我管理。 ②在集体中,我们共同确定愿景和目标。 ③共 同商定集体的规则与制度内容,民主选举领导者。④发扬“自治”精神,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自觉维护集体荣誉。⑤共同创造良好的集体氛围。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