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浙江省鲁迅中学自主招生考试科学试卷1.(2025·浙江会考)用可变焦的光学照相机可以把远处的景物“拉近”进行拍摄,就是说,虽然被拍摄的景物与照相机镜头之间的距离基本不变,但仍可以使底片上所成的像变大。关于这个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焦距变大,像距也变大 B.焦距变小,像距也变小C.焦距变大,像距变小 D.焦距变小,像距变大2.(2025·浙江会考)t℃时,向xgKNO3不饱和溶液中,加入agKNO3或蒸发掉bg水恢复到t℃,溶液达到饱和,据此下列推论错误的是( )A.在t℃时,KNO3的溶解度为 gB.若原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则x=2bC.若原不饱和溶液蒸发掉2bg水,恢复到原温度,能析出2agKNO3D.在t℃时所配得的KNO3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3.(2025·浙江会考)如图所示,有一电路暗盒,盒内有一电源和一定值电阻,A、B、C为表面的三个接线柱。现有一实验灯泡的红、蓝两线头分别去接触三个接线柱,测试结果如下表所示,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实验次数 实验过程实验 现象(灯泡发光情况)1 红线头接A接线柱 蓝线头接C接线柱 正常发光蓝线头接B接线柱 不亮2 红线头接B接线柱 蓝线头接C接线柱灯 光暗淡蓝线头接A接线柱 不亮A.A、B间连接的是电阻,A、C间连接的是电源B.B、C间连接的是电阻,A、C间连接的是电源C.B、C间连接的是电阻,A、B间连接的是电源D.A、C间连接的是电阻,B、C间连接的是电源4.(2025·浙江会考)物质与水发生的复分解反应称为水解反应。例如:.根据上述方程式推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的水解产物是B.的水解产物是C.的水解产物是和D.水解产物是5.(2025·浙江会考)在英格兰对希腊的足球世界杯小组赛最后一战中,英格兰队长贝克汉姆射入一个价值被经济学家估计为二亿英镑的香蕉球。香蕉球是指球在水平方向上是曲线飞行的。如图所示,球是从防守队员的左侧绕弯射向球门的,则射门者脚法应是( )A.左脚内侧或右脚外侧 B.左脚内侧或右脚内侧C.左脚外侧或右脚内侧 D.左脚外侧或右脚外侧6.(2025·浙江会考)一个600N重的成年人和一个小孩都要过一道5m宽的水渠。成人从左岸到右岸,而小孩从水渠右岸到左岸,两岸各有一块4m长的坚实木板,他们想出右图所示的方式过渠。请分析在忽略木板自身重量和木板叠交距离的情况下,要使成年人和小孩都能平安过渠,小孩的体重不能轻于多少牛( )A.100N B.200N C.300N D.400N7.(2025·浙江会考)如图所示,木块A的质量为m1,一端与水平细绳相连,细绳的另一端挂着质量为m2(m2A.不变 B.变快C.变慢 D.由m1、m2、m的大小关系而决定8.(2025·浙江会考)向适量的溶液中缓慢地滴加稀HCl,并不断搅拌。随着盐酸的加入,溶液中离子数目也相应地发生变化。如图所示,四条曲线与溶液中离子的对应关系完全正确的是( )A.;;;B.;;;C.;;;D.;;;9.(2025·浙江会考)如图所示,皮带运输机把货物运到高处,货物在皮带上没有滑动,则货物受到的摩擦力( )A.是滑动摩擦力,方向沿皮带向下B.是滑动摩擦力,方向沿皮带向上C.是静摩擦力,方向沿皮带向下D.是静摩擦力,方向沿皮带向上10.(2025·浙江会考)地球半径为R,地球自转周期为24小时,某地球同步卫星位于赤道上空且离地面的高度约为5.6R,卫星正下方地面上有一观察者,用天文望远镜观察被太阳光照射的此卫星。若不考虑大气对光的折射,春分(即太阳光直射赤道)那天在日落的时间内,此人观察不到卫星的时间约为( )A.40分钟 B.70分钟 C.100分钟 D.140分钟11.(2025·浙江会考)现有一架总质量为m的喷气式飞机,已知该飞机飞行时所受空气阻力的大小与速度平方成正比,即(式中k为已知量)。若飞机飞行过程中的耗油量可忽略不计。(1)该飞机在空中沿水平方向飞行时,飞机所受向上的升力是由机翼上、下表面气流速度不同所产生的。若以机翼为参照物,则机翼上表面附近气流的速度 机翼下表面附近气流的速度。(2)在该飞机沿水平直线匀速飞行时,它上、下表面所受到的压力差为 。(3)若该飞机以速度v沿水平方向匀速直线飞行的时间为t,则它在这段时间内克服空气阻力所做的功W为 。12.(2025·浙江会考)一根轻质小弹簧原长10cm,两端分别连接在容器底部和物体A上,将水逐渐注入容器,当物体的一半浸入水中时,弹簧长12cm,如图(a)所示。把水倒出,改用密度为的油注入容器,当物体A全部浸入油中时,弹簧长15cm,如图(b)所示。前后两种情况下物体受到的浮力之比为 ;物体A的密度为 。13.(2025·浙江会考)按照我国交通管理的规定,“红灯停、绿灯行、黄灯预备”,小刚在科技活动中设计了一个实验电路,用以模拟十字路口的红绿灯,如图5所示。请你分析并回答下面的问题。(1)规定红灯发出的光作为交通的停止信号,其原因是 ;(2)当开关接通位置“3”时,允许 方向的车辆通行。14.(2025·浙江会考)在电工学中常用物理量“电导”(符号为G)来表示导体的导电能力,导电能力强。则电导G的值大;导电能力弱,则电导G的值小,对于同一导体,其电导G和电阻R的关系为。现有甲、乙两个导体,已知导体甲的电导为,导体乙的电导为,则导体甲和导体乙串联时的总电导 。15.(2025·浙江会考)一个人从10m深的井中,用一质量为1kg的桶盛装10kg的水匀速地往上提(绳子重力不计),由于水桶不断地漏水,每升高1m漏水0.2kg,则把这桶水提上来需要做多少功? (取10N/kg)16.(2025·浙江会考)你可能患过感冒,也可能为此打过“吊针”。当注射液从你前臂的血管注入并进入肺时,药液经过的途径依次是(按顺序填入相应序号) 。①肺静脉 ②肺动脉 ③上腔静脉 ④下腔静脉 ⑤右心房 ⑥左心房 ⑦右心室 ⑧左心室17.(2025·浙江会考)下面的表格中给出了你可以自己制作的化妆品的两种不同配方。口红比柔软的、乳状的唇油要硬一些。唇油 成分: 5克蓖麻油 0.2克蜂蜡 0.2克棕榈蜡 一茶匙有色物质 一滴食物调料 操作指南: 把装有油和蜡的容器放在热水里加热,直到它们充分混合。然后加入有色物质和调料,最后把它们混合起来。 口红 成分: 5克蓖麻油 1克蜂蜡 1克棕榈蜡 一茶匙有色物质 一滴食物调料 操作指南: 把装有油和蜡的容器放在热水里加热,直到它们充分混合。然后加入有色物质和调料,最后把它们混合起来。(1)在制作唇油和口红时,先把油和蜡混合在一起,然后再把有色物质和调料加入。使用这种处方制作的口红是硬的,同时也不好用。为了制造一个软一点的口红,你该如何改变这些成分的比例? 。(2)油和蜡是可以较好混合在一起的物质。但油不能与水混合,蜡也不能溶于水。如果很多的水溅入了正在加热的口红混合物中,以下哪一种情况最可能发生?______。A.将生产出一种更像乳脂的,更柔软的混合物B.这个混合物将变得更加坚硬。C.这混合物一点都没有改变。D.混合物的脂肪小块浮在水面上。(3)当一种称为乳化剂的物质加入时,它可以让油和蜡较好的溶于水。为什么肥皂和水能洗掉口红?______。A.水中含有可以使肥皂和口红混合的乳化剂B.肥皂担任乳化剂的角色让水和口红混合C.口红中的乳化剂让肥皂和水混合起来了D.肥皂和口红结合起来形成一种乳化剂使它们能与水混合18.(2025·浙江会考)已知硫酸、磷酸、醋酸、硼酸按顺序酸性由强变弱,请根据以下实验事实,作出推断:A.硫酸和磷酸钠反应可制得磷酸; B.磷酸和醋酸钠反应可制得醋酸; C.醋酸和硼酸钠反应可制得硼酸; D.硼酸不能和醋酸钠反应制得醋酸。(1)由上述资料,可以分析得出的结论是:一般地说 酸可以和“含有弱酸根离子的盐”发生反应而生成弱酸,反之 酸不能和“含有强酸根离子的盐”发生反应。(2)请用上述结论解释,为什么二氧化碳通入氯化钙溶液中无碳酸钙沉淀生成? 。19.(2025·浙江会考)一氧化铅(化学式为PbO)是一种黄色有毒的物质,它与炭粉混合,在加热条件下可能发生如下反应:;。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设计实验想证明一氧化铅中含有氧元素。甲同学连接下图一所示装置,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后加入按一定比例混合的一氧化铅和炭,然后点燃酒精灯加热。实验中观察到试管Ⅲ中盛放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据此,甲同学立即得出一氧化铅中一定含有氧元素的结论。乙同学对甲同学的实验装置经过分析后,认为甲同学的实验结论不够严密。需要对实验装置和操作步骤进行适当的改进,再根据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的现象,作出一氧化铅是否含有氧元素的结论。回答下列问题:(1)你认为乙同学作出上述判断的最合理理由是: 。(2)乙同学对甲同学的实验装置作了如图二的改进。他先通入X气体,一段时间后再点燃酒精灯加热。实验结果:试管Ⅱ中固体颜色发生了变化,但试管Ⅲ中无浑浊出现。则:①X气体可能是 (填字母)。A. B. C. D.CO②试管Ⅱ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3)若要确保验证一氧化铅中一定存在氧元素的实验成功,请你另行设计一个实验(不必画出实验装置)。你的实验方案是: 。20.(2025·浙江会考)如图所示,质量m=2.0kg的小铁块静止于水平导轨AB的A端,导轨及支架ABCD总质量M=4.0kg,形状及尺寸已在图中注明,该支架只可以绕着过D点的转动轴在图示竖直平面内转动。为简便起见,可将导轨及支架ABCD所受的重力看作集中作用于图中的O点。现用一沿导轨的拉力F通过细线拉铁块,假定铁块起动后立即以0.1m/s的速度匀速运动,此时拉力F=10N。(1)铁块运动时所受摩擦力多大?(2)铁块对导轨的摩擦力的力臂多大?(3)从铁块运动时起,导轨(及支架)能保持静止的最长时间是多少 (g=10N/kg)21.(2025·浙江会考)向100g质量分数分别为3.65%盐酸和12%MgSO4的混合溶液中,滴加质量分数为3.42%的Ba(OH)2溶液至过量。(为便于计算设溶液的密度为1g/cm3)Ba(OH)2溶液体积(V)/mL 沉淀的化学式 (1)请将产生不同沉淀阶段的沉淀的化学式与加入Ba(OH)2溶液体积(V)间的关系填入下表:(2)请在下面坐标系中完成沉淀的质量和Ba(OH)2溶液体积(V)间的关系图线。22.(2025·浙江会考)杭白菊、晒红烟是著名的农产品,享誉海内外。在培育、种植时常用草木灰作基肥(其有效成分是)。某兴趣小组为了测定草木灰中的含量,取草木灰7.5g,逐滴加入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消耗稀盐酸45g,过滤除去杂质,得到溶液45.5g(假设草木灰中除外,其他物质均不溶于水,也不与盐酸反应)。试分析、计算:(1)施用草木灰主要是给植物补充 元素,如果缺乏这种元素,植物表现出的症状主要有 。(填序号)①植株矮小,叶色发黄 ②叶色暗绿带红 ③植株矮小,叶有褐斑 ④只开花不结果 ⑤生长旺盛,茎杆粗壮(2)该草木灰中的质量分数 。(3)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3.(2025·浙江会考)如图所示,在水平支持面上,用a、b、c、d、e五块相同砖块(理想长方体)搭成左右对称的“桥”,每块砖的长度为(作为已知量)。(1)如果c左端离开b右端的距离为x,则允许b右端离开a右端的距离最大值为(距离大于Y时,桥即倒塌),求?(用x、表示);(提示:不论x为何值,都可认为c对b的压力的作用点离开b右端的距离为x/2,在以下问题的求解中,这一点也同样成立)。(2)c左端与b右端的距离在(1)中x的基础上,减小了(同时c右端与d左端之间的距离也减小),为保持桥不倒塌,b右端与a右端之间的距离应在原来y的基础上至少减少多少?(3)求此桥跨度L的最大值。24.(2025·浙江会考)小意和小思同学对化学计算很有心得。以下是他们解答一道计算题的实录。请你一起参与研究并完成相关问题。(计算结果精确到0.01)【题目】已知:,将10g氯酸钾和2g二氧化锰混合后放入试管中加热,收集所需量的氧气后,停止加热让试管冷却,称得试管内剩余固体的质量为7.2g。求生成氯化钾的质量。(1)小意很快得到是 (填化学式)的质量。(2)进而求出KCl的质量,请你简单写出小意计算KCl的质量的过程 。(3)小思依据计算的结果发现题目数据有问题。请你通过简单的计算,论证他的发现 。(4)如何才能更正该题呢?小意和小思认为有许多方法,例如将题目中“10g氯酸钾”改为“氯酸钾”,其他物质的质量不变,则a的取值范围是 。25.(2025·浙江会考)由于光照而产生电压的现象叫光伏效应。单晶硅太阳能电池就是根据光伏效应设计的。目前,一种可移动的太阳能红绿灯开始在不少城市的十字路口“站岗”。这种红绿灯具有节能和灵活的特点,可大大减轻交警的工作压力。这种太阳能红绿灯的主要技术参数见下表。白天太阳能电池板给红绿灯供电,同时多余的电能又给蓄电池充电。在阴雨天和晚上,蓄电池又给红绿灯供电,使红绿灯能连续工作。光电转换效率η 有效受光面积S 工作电压U 每个信号灯规格U、P 使用条件温度T30% 8米2 24伏 24伏、30瓦 -30~70℃(1)这种太阳能红绿灯底部装有4个轮子,可轻易移动到需要临时交通疏导或停电的地段。这4个轮子的作用是用 的方法来减小摩擦。(2)在晴朗的白天,红绿灯不工作而给蓄电池充电时,太阳能红绿灯能量的转化过程是太阳能转化为 能再转化为 能。(3)设一天有效受光时间为6小时,每平方米的面积上太阳辐射的功率P0=103瓦,则这种太阳能红绿灯电池板一天获得的电能是多少千瓦时 (4)这种太阳能红绿灯分前、后、左、右四组,每组又由红、黄、绿三灯组成,共有12个信号灯。它正常工作时,干路电流是多大 26.(2025·浙江会考)黑夜中看不见开关位置,为此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当单刀双掷开关S合向b时,照明灯亮、指示灯灭,避免指示灯费电;S合向a时,照明灯灭、指示灯亮,显示开关位置(S只能是这两种状态)。他利用一个“10V 1W”的小灯泡和一段的电阻丝安装指示灯。(1)为使指示灯正常发光,请在图示方框内完成指示灯和电阻丝的连接电路;(2)按上述设计,电阻丝需截用多长一段?(3)若照明灯一天(24小时)使用6小时,则整个电路一天总共耗电多少度?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A【知识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解析】【分析】 变焦的照相机,当照相机的焦距增大时,虽然物距基本不变,但是由于照相机的焦距变大,物距相对减小,所以当物距相对减小时,像距也变大,像也变大。【解答】照相机和被拍照的物体之间的距离不变时,照相机的焦距增大,物距相对减小,像距增大,像会变大;照相机的焦距减小时,物距相对增大,像距减小,像会变小。2.【答案】C【知识点】固体溶解度的概念;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混合物的分离方法(过滤、蒸发、结晶)【解析】【分析】将原不饱和溶液蒸发掉bg水之后可以达到饱和,在原溶液中加入ag溶质也可以达到饱和,说明ag溶质溶于bg水中恰好形成饱和溶液, 原不饱和溶液蒸发掉2bg水,蒸发掉bg水的时候刚好形成饱和溶液,继续蒸发掉bg水,析出溶质的质量就是溶解于bg水中的溶质的质量 。【解答】A、是对的,可以这样考虑:将原不饱和溶液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饱和溶液,剩下的那部分是纯水此时蒸发掉bg水之后可以达到饱和,说明剩下那部分水的质量即为bg,在原溶液中加入ag溶质也可以达到饱和,说明ag溶质溶于剩余那部分水中恰好形成饱和溶液,这样即可求出溶解度为g,故A正确;B、根据溶解度的定义,在加入了ag溶质之后形成饱和溶液,可以列出式子:x×%+a=(x+a)×,此处硝酸钾的溶解度可用g代替,可以解出x=2b,故B正确;C、原不饱和溶液蒸发掉2bg水,蒸发掉bg水的时候刚好形成饱和溶液,此时继续蒸发掉bg水,析出溶质的质量就是溶解于bg水中的溶质的质量,为ag,故C错误。D、在t℃时饱和硝酸钾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配成的溶液质量分数应该小于等于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故D正确。故答案为:C。3.【答案】A【知识点】串、并联电路的设计【解析】【分析】分析表格中提供的信息,得出当把实验灯接在AB、AC、BC之间时的灯的发光情况,逐一分析判断得出连接方式。【解答】由题意,红线头接A接线柱、蓝线头接C接线柱,灯正常发光,说明AC之间只有电源;红线头接A接线柱、蓝线头接B接线柱,灯不亮,说明AB之间无电源;红线头接B接线柱、蓝线头接C接线柱,灯光暗淡,说明BC之间有电源和电阻;红线头接B接线柱、蓝线头接A接线柱,不亮,说明AB之间无电源;综合以上分析得电路图如图所示:故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A。4.【答案】C【知识点】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解析】【分析】物质与水发生的复分解反应称为水解反应,无论是盐的水解还是非盐的水解,其最终结果是反应中各物质和水分别解离成两部分,然后两两重新组合成新的物质,所以将物质分为阴离子和阳离子两部分,阳离子和氢氧根结合即为产物,阴离子和氢离子结合即为产物。【解答】A、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属于复分解反应,为水解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B、 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属于复分解反应,为水解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C、 的水解产物是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选项说法错误。D、 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属于复分解反应,为水解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故答案为:C。5.【答案】A【知识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解析】【分析】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是: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在压强差的作用下,物体会向流速大的一面偏移。【解答】在旋转方向与球前进方向相同的一侧,空气相对于球的流速比另一侧较小,球的两侧流速不同,故两边的压强差不同,故有压力差产生,所以球会旋转前进。 足球在运动过程中,逐渐向左侧偏移,说明左侧的压强小,根据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可知,左侧空 气流速快。则射门者脚法应是左脚内侧或右脚外侧,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6.【答案】B【知识点】杠杆的平衡条件【解析】【分析】(1)可让成年人先过水渠,只要成年人能安全过水渠,小孩也能安全过水渠;(2)木板A'B'是一个杠杆,成年人对木板A'B'的压力为阻力,小孩对木板A'B'的压力为动力,由杠杆平衡条件列方程,然后求出小孩的重力。【解答】小孩站在处让成年人先从木板上过水渠,当成年人到达水渠对岸后,站在处,然后再让小孩过水渠。把木板视为杠杆,O为支点,成年人对的压力视为动力F1,当成年人在时,动力(成年人对的压力)最大,为小孩对木板的压力视为阻力F2,由杠杆平衡条件得由题意可知:,,,则则小孩体重不能轻于200N。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7.【答案】B【知识点】摩擦力的存在【解析】【分析】(1)首先利用物体A在钩码B的作用下左匀速运动,求得物体A与桌面之间的摩擦系数。(2)把木块A、钩码和砝码看为一个整体,分析其受力情况,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将物体的质量与加速度和受到的力联系起来,将物体的加速度表示出来。(3)若物体的加速度为正数,则物体做加速运动;若物体的加速度小于零,则物体做减速运动;若物体的加速度等于零,则物体做匀速运动。【解答】物体A受到钩码的拉力和桌面的摩擦力做匀速运动,所以钩码对物体的拉力与桌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可知,两者大小相等,即F=f设物体与桌面的摩擦系数为μ,此时物体对桌面的压力等于物体A的重力,即F压=GA=m1g则摩擦力f=μF压=μm1g物体A受到的拉力F=GB=m2g则有μm1g=m2g解得------①把木块A、钩码和砝码看为一个整体,该整体受到钩码和砝码的拉力和木块和砝码在桌面产生的摩擦力作用,拉力大小等于钩码和砝码的重力,即------②摩擦力的大小------③假定该整体的加速度为a(a可大于0、小于0,或等于0,具体为哪种等分析后便知),由此可得------④把①代入④得因为m2<m1,故a>0,故为加速运动。故答案为:B。8.【答案】C【知识点】盐的性质及用途【解析】【分析】(1)钾离子的性质: 溶液中K+不参与反应,在整个过程中其数目保持不变 。(2)碳酸根离子与氢离子的反应:向 溶液中滴加HCl,H+先与CO32 -,CO32 -数目逐渐减少。(3)氯离子的变化:随着HCl的加入,Cl-不断增加。【解答】向一定量的K2CO3溶液中缓慢地滴加稀盐酸时,碳酸钾先和稀盐酸反应生成碳酸氢钾和氯化钾,后碳酸氢钾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钾、水和二氧化碳,因此反应前后钾离子数目不变,a是钾离子,随着反应的进行,碳酸根离子不断减少,直至减少到0,因此b的碳酸根离子,当碳酸根离子减少到0时,碳酸氢根离子到最多,随后逐渐减少到0,因此c是碳酸氢根离子,随着反应的进行,氯离子不断增多,因此d是氯离子。故答案为:C。9.【答案】D【知识点】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解析】【分析】静摩擦力产生在相对静止,但是有相对运动趋势的物体之间,其方向和相对运动趋势相反,因此判断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可从其相对运动趋势上入手。【解答】货物与皮带相互挤压,假如接触面光滑,货物会向下滑动,故货物相对皮带有向下滑动的趋势,货物所受到的静摩擦力与相对运动趋势相反相反,沿斜面向上,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10.【答案】B【知识点】地球自转【解析】【分析】同步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受到的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其向心力用周期表示,结合“黄金代换”求出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再利用几何关系确定太阳照不到同步卫星的范围,那么,即可求出看不到卫星的时间。【解答】假设太阳光线平行,卫星刚进入地球影子时,人星连线与垂直光线的方向成a度角,则在无光照的整个过程中,地球转过角度b=2a=17.43°此人观察不到卫星的时间约为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11.【答案】(1)大于(2)(3)【知识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功的计算公式的应用【解析】【分析】(1)对流体现象,注意分析物体形状,分析流速快慢(凸部流速快,窄处流速快).机翼上方的空气流速大,压强较小;下方的空气流速小,压强大。(2)因为该飞机沿水平直线匀速飞行,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即可求出它上、下表面所受到的压力差。(3)当飞机匀速前进时,飞机的牵引力等于飞机所受的阻力,飞机牵引力功率可以用公式P=Fv,进行求解。【解答】(1)若以机翼为参照物,等质量的空气在相同的时间内同时通过机翼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由于上表面弯曲,下表面平直,所以空气通过上表面的流速大,通过下表面的流速较小。(2)该飞机沿水平直线匀速飞行时,飞机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即它上、下表面所受到的压力差为(3)已知飞机匀速行驶时所受阻力与速度平方成正比,即当飞机在水平轨道上匀速行驶时,牵引力等于阻力,即所以它在这段时间内克服空气阻力所做的功(1)若以机翼为参照物,等质量的空气在相同的时间内同时通过机翼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由于上表面弯曲,下表面平直,所以空气通过上表面的流速大,通过下表面的流速较小。(2)该飞机沿水平直线匀速飞行时,飞机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即它上、下表面所受到的压力差为(3)已知飞机匀速行驶时所受阻力与速度平方成正比,即当飞机在水平轨道上匀速行驶时,牵引力等于阻力,即所以它在这段时间内克服空气阻力所做的功12.【答案】5:8;300【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浮力大小的计算;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解析】【分析】 知道水的密度和油的密度,知道两种情况排开液体的体积关系,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求受到的浮力关系;在a图,;在b图,GA+F拉b=F油=ρ油Vg,分别求出拉力的表达式,根据弹簧性质可得两种情况拉力大小关系,据此求出mA与V的比值即A的密度。【解答】由得,前后两种情况下物体受到的浮力之比在a图,对于A来说所以在b图,对于A来说所以由题知,根据弹簧性质知道所以即解得13.【答案】(1)红光的穿透能力强、醒目(2)东西【知识点】光的色散;串、并联电路的设计【解析】【分析】根据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分析电流的流向,凡是有电流通过的灯泡都会发光,结合串并联电路的辨别判断灯泡间的连接情况。【解答】(1)三种色光比较,红光的穿透能力强、醒目,故规定红灯发出的光作为交通的停止信号。(2)当开关接通位置“3”时,根据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分析电流的流向:东西方向的两盏绿灯亮,南北方向的两盏红灯亮故允许东西方向的车辆通行。(1)三种色光比较,红光的穿透能力强、醒目,故规定红灯发出的光作为交通的停止信号。(2)当开关接通位置“3”时,根据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分析电流的流向:东西方向的两盏绿灯亮,南北方向的两盏红灯亮故允许东西方向的车辆通行。14.【答案】【知识点】导体和绝缘体【解析】【分析】 (1)电导与电阻的关系:电导G和电阻R的关系为,即电阻是电导的倒数,这是电学中描述导体导电特性的基本关系。(2)串联电路电阻特点:在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即 ,这是分析串联电路电阻情况的重要依据。【解答】由于电导和电阻是互为倒数关系,所以电阻 ,则导体甲的电阻为;导体乙电阻为,根据串联电阻的规律:在串联电路中,串联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即,这样求出R串的表达式以后,再将它倒过来就可以了,已知导体甲的电阻为、导体乙电阻为根据串联电路电阻关系可得解得 15.【答案】1000J【知识点】功的计算公式的应用【解析】【分析】由题意知,桶里的水与提升高度是线性关系,据此求出水上升高度为0和10m时,水和桶的总重力,并进一步求出水和桶总重力的平均值,再根据W=Gh求出把这桶水提上来需要做的功。【解答】由题意,水桶升高高时,水桶的质量为,即重力当时,当时,故需要做功16.【答案】③⑤⑦②【知识点】心脏和血管;血液循环;人体血液循环模型【解析】【分析】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所组成的管道系统中的循环流动叫做血液循环,根据循环途径的不同,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体循环和肺循环组成一条完整的循环途径,为人体各个组织细胞不断的运来养料和氧,又不断地运走二氧化碳等废物。人体的血液循环有体循环和肺循环,如图:【解答】药液从前臂血管注入并进入肺的途径:药液从前臂的血管(通常是静脉)注入后,会首先进入上腔静脉。上腔静脉将药液输送到右心房。右心房通过房室瓣将药液送入右心室。右心室将药液泵入肺动脉。肺动脉将药液输送到肺部的毛细血管网进行气体交换。完成气体交换后,药液由肺部的毛细血管网汇入肺静脉。肺静脉将药液输送回左心房。综上所述,药液经过的途径依次是:③上腔静脉 → ⑤右心房 → ⑦右心室 → ②肺动脉 → ①肺静脉 → ⑥左心房。因此,正确答案是:③⑤⑦②。17.【答案】(1)应该加入较少的蜡或更多的油(2)D(3)B【知识点】浮力的变化;溶液的组成及特点【解析】【分析】(1)根据表格中的信息进行分析;(2)根据油、石蜡不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小进行分析;(3)根据肥皂具有乳化剂进行分析。【解答】(1)根据表格中的信息可知,为了制造一个软一点的口红,应该加入较少的蜂蜡或加入较多的油;(2)因为水与油和蜡都不相溶,且水的密度比油和蜡大。当很多的水溅入正在加热的口红混合物(油和蜡的混合物)中,水会沉在底部,混合物的脂肪小块会浮在水面上,最可能发生的情况是混合物的脂肪小块浮在水面上。故选D;(3)肥皂担任乳化剂的角色让水和口红混合。肥皂能够使油(口红中的成分)能够分散在水中,形成乳浊液,从而被水冲洗掉。故选B。(1)根据表格中的信息可知,为了制造一个软一点的口红,应该加入较少的蜂蜡或加入较多的油;(2)因为水与油和蜡都不相溶,且水的密度比油和蜡大。当很多的水溅入正在加热的口红混合物(油和蜡的混合物)中,水会沉在底部,混合物的脂肪小块会浮在水面上,最可能发生的情况是混合物的脂肪小块浮在水面上。故选D;(3)肥皂担任乳化剂的角色让水和口红混合。肥皂能够使油(口红中的成分)能够分散在水中,形成乳浊液,从而被水冲洗掉。故选B。18.【答案】强;弱;因为CO2对应的酸为碳酸,碳酸的酸性比盐酸弱【知识点】酸的化学性质【解析】【分析】(1)分析实验事实得出酸与盐反应规律:从给出的实验事实 A(硫酸制磷酸)、B(磷酸制醋酸)、C(醋酸制硼酸)可以看出,都是较强酸性的酸与含有较弱酸根离子的盐反应生成了较弱的酸;而 D(硼酸不能制醋酸)表明弱酸不能和含有强酸根离子的盐发生反应生成强酸,从而总结出一般规律。(2)运用规律解释二氧化碳与氯化钙溶液反应现象:二氧化碳通入氯化钙溶液中,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需要判断碳酸与盐酸酸性强弱,再依据前面得出的酸与盐反应规律,解释为何无碳酸钙沉淀生成。【解答】(1)由上述资料,可以分析得出的结论是:一般地说强酸可以和“含有弱酸根离子的盐”发生反应而生成弱酸,反之弱 酸不能和“含有强酸根离子的盐”发生反应。(2)假设反应的话,生成物是碳酸钙和盐酸,盐酸的酸性比碳酸强,盐酸和碳酸钙又会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钙和二氧化碳和水,故说明二氧化碳通入氯化钙溶液中无碳酸钙沉淀生成。19.【答案】(1)试管内有空气,空气中的氧气和炭粉反应也会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B;PbO+CPb+CO↑(3)将纯净的氢气通过灼热的一氧化铅固体,产物通过无水硫酸铜,若无水硫酸铜变蓝,则可证明一氧化铅中含有氧元素【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解析】【分析】(1)在甲同学的实验中,装置内存在空气,而空气中含有氧气。在加热条件下,氧气可能与炭粉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这就使得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原因不唯一,不能确凿地证明二氧化碳是由一氧化铅中的氧元素与炭粉反应产生的,所以实验结论不够严密。(2)乙同学改进实验后,先通入 X 气体,一段时间后再加热。若 X 气体是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能与一氧化铅反应生成铅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会使试管 Ⅲ 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若 X 气体是氢气,氢气也有还原性,与一氧化铅反应生成铅和水,不会产生使石灰水变浑浊的二氧化碳;若 X 气体是氮气,氮气化学性质稳定,一般不与一氧化铅和炭粉反应,也不会使石灰水变浑浊。根据实验结果试管 Ⅲ 中无浑浊出现,可判断 X 气体可能是氢气或氮气。【解答】(1)乙同学作出上述判断的最合理理由是:空气中含有氧气,加热条件下氧气能和碳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从而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①X气体可能是N2,这是因为通入氮气后把空气排出,防止对检验氧元素产生影响,若X是、、CO会影响检验氧元素;故填B。②试管Ⅲ中无浑浊出现,说明没有生成二氧化碳,生成的气体是一氧化碳,玻璃管Ⅱ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PbO+CPb+CO↑;(3)实验方案:向灼热的氧化铅中通入纯净的氢气,把产物通过盛有白色固体硫酸铜的装置,白色固体变蓝色,说明反应生成了水,进一步说明氧化铅中含有氧元素。(1)乙同学作出上述判断的最合理理由是:空气中含有氧气,加热条件下氧气能和碳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从而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①X气体可能是N2,这是因为通入氮气后把空气排出,防止对检验氧元素产生影响,若X是、、CO会影响检验氧元素;故填B。②试管Ⅲ中无浑浊出现,说明没有生成二氧化碳,生成的气体是一氧化碳,玻璃管Ⅱ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PbO+CPb+CO↑;(3)实验方案:向灼热的氧化铅中通入纯净的氢气,把产物通过盛有白色固体硫酸铜的装置,白色固体变蓝色,说明反应生成了水,进一步说明氧化铅中含有氧元素。20.【答案】(1)铁块起动后匀速运动,此时拉力就等于铁块运动时所受摩擦力,用f表示铁块所受摩擦力f=F=10N(2)铁块对导轨的摩擦力作用线沿着导轨AB,所求力臂即为D到AB的距离。用L表示该力臂,L=0.8m(3)设当铁块运动到E点时,支架刚好开始转动,此时过E点的竖直线在D点右侧,距D点为x,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及已知条件4.0×10×0.1=2.0×10x+10×0.8解得x= 0.2m,t=s=5s答:(1)铁块运动时所受摩擦力为10N。(2)铁块对导轨的摩擦力的力臂为0.8m。(3)从铁块运动时起,导轨(及支架)能保持静止的最长时间是5s。【知识点】杠杆的平衡条件【解析】【分析】(1)由题意知:铁块启动后立即以0.1m/s的速度匀速运动,此时拉力就等于铁块运动时所受摩擦力;(2)铁块对导轨的摩擦力作用线沿着导轨AB,所求力臂即为力的作用点D到AB的距离;(3)设当铁块运动到E点时,支架刚好开始转动,此时过E点的竖直线在D点右侧,距D点为x,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及已知条即可求得的。21.【答案】(1)Ba(OH)2溶液体积(V)/mL [0 ~250] (250 ~500] (500 ~ 750] (750 -沉淀的化学式 BaSO4 BaSO4、Mg(OH)2 Mg(OH)2 ─(2)【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盐的性质及用途;酸的化学性质【解析】【分析】向盐酸和MgSO4溶液中加入Ba(OH)2后,Ba2+与溶液中的SO42-反应生成既不溶于水又不溶于酸的BaSO4沉淀,OH-先跟盐酸的H+发生中和反应;若OH-先和Mg2+产生沉淀Mg(OH)2,由于HCl的存在,HCl能将生成Mg(OH)2溶解,故OH-先跟盐酸的H+反应,待H+完全反应,OH-与Mg2+开始生成Mg(OH)2沉淀。【解答】(1)100g质量分数分别为3.65%盐酸和12%MgSO4的混合溶液中,氯化氢的质量为100g×3.65%=3.65g,硫酸镁的质量为100g×12%=12g;向盐酸和MgSO4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后,Ba2+与溶液中的SO42-反应生成既不溶于水又不溶于酸的BaSO4沉淀,OH-先跟盐酸的H+发生中和反应,待H+完全反应,OH-与Mg2+开始生成氢氧化镁沉淀;设与3.65g氯化氢完全反应,需要质量分数为3.42%的氢氧化钡的体积为Vv=250mLBaCl2+MgSO4═BaSO4↓+MgCl2,由以上两个方程式得出关系式为2HCl~BaSO4~MgSO4~MgCl2设生成硫酸钡的质量为x,反应掉的硫酸镁的质量为y,生成的氯化镁质量为zx=11.65gy=6gz=4.75g这时的溶液是硫酸镁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当加入氢氧化钡溶液时产生了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镁沉淀;当硫酸镁完全反应后,再加入氢氧化钡溶液时只产生氢氧化镁沉淀,当氯化镁完全反应后再加入氢氧化钡溶液时 不再产生沉淀.溶液中硫酸镁的质量为12g-6g=6g设6g的硫酸镁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的生成的硫酸钡为p,氢氧化镁为q,氢氧化钡溶液的体积为mm=250mLp=11.65gq=2.9g再设4.75g的氯化镁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需氢氧化钡溶液的体积为n,生成的氢氧化镁沉淀的质量为rn=250mLr=2.9g加入0~250mL质量分数为3.42%的氢氧化钡溶液时,只产生硫酸钡沉淀,沉淀质量为0~11.65g;当加入250~500mL的氢氧化钡溶液时产生的是硫酸钡和氢氧化镁沉淀,沉淀质量为11.65g~26.2g;当加入500~750mL的氢氧化钡溶液时,只产生氢氧化镁沉淀,沉淀质量为26.2g~29.1g;当加入氢氧化钡溶液大于750mL时,不产生沉淀,则表格为Ba(OH)2溶液体积(V)/mL [0 ~250] (250 ~500] (500 ~ 750] (750 -沉淀的化学式 BaSO4 BaSO4、Mg(OH)2 Mg(OH)2 ─(2)沉淀的质量和Ba(OH)2溶液体积(V)间的关系图线为。22.【答案】(1)钾;③(2)设草木灰中碳酸钾的质量为x。x=0.734g该草木灰中碳酸钾的质量分数=;答:该草木灰中碳酸钾的质量分数为9.8%;(3)设反应生成氯化钾的质量为y。y=0.793g反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答:反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74%。【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盐的性质及用途;盐与化肥【解析】【分析】(1)根据元素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分析,(2)(3)采取差量法,由加入草木灰前后溶液质量增加量,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计算出恰好完全反应时参加反应的碳酸钾的质量及生成的氯化钾的质量,然后分别利用碳酸钾与草木炭的质量比、氯化钾与反应后溶液的质量比计算草木灰中碳酸钾的质量分数及反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解答】(1)草木灰主要成分是K2CO3,给植物补充钾(K)元素;如果缺乏钾元素,植物植株矮小,叶有褐斑;故填③;(1)草木灰主要成分是K2CO3,给植物补充钾(K)元素;如果缺乏钾元素,植物植株矮小,叶有褐斑;故填③;(2)见答案;(3)见答案。23.【答案】(1)(2)(3)【知识点】杠杆的平衡条件【解析】【分析】 (1)以b砖块为杠杆,分析得出其受力情况,利用杠杆平衡条件即可解答;(2)根据由y得表达式代入数据即可得出;(3)由图得出此桥跨度L为,求出当x=0时L的最大值。【解答】(1)由于最上方的砖c受两端的两砖的支持力作用而处于平衡, 则c砖对左方b砖块的压力,由于c对b的压力的作用点离开b右端的距离为,则以b砖块为杠杆,如图:c砖对左方b砖块的压力的力臂为b砖重心的位置离支点为,则重力的力臂为由于b砖重力及压力的作用下处于杠杆的平衡状态下, 则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即解得。(2)由于,若则(3)桥跨度的距离可表示为当时,有最大值为。(1)由于最上方的砖c受两端的两砖的支持力作用而处于平衡, 则c砖对左方b砖块的压力,由于c对b的压力的作用点离开b右端的距离为,则以b砖块为杠杆,如图:c砖对左方b砖块的压力的力臂为b砖重心的位置离支点为,则重力的力臂为由于b砖重力及压力的作用下处于杠杆的平衡状态下, 则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即解得。(2)由于,若则(3)桥跨度的距离可表示为当时,有最大值为。24.【答案】(1)O2(2)设生成氯化钾的质量为x,x=7.45g(3)所剩固体的质量=7.45g+2g=9.45g>7.2g,所以题目数据有错误(合理即可)(4)5.2g<a≤8.55g【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解析】【分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因为化学反应中生成的气体逸出,故生成氧气的质量=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根据氯酸钾分解的化学方程式和生成氧气的质量,列出比例式,就可计算出生成氯化钾的质量;(2)剩余固体的质量=生成氯化钾的质量+二氧化锰的质量(催化剂不参与反应);【解答】(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物中,氧气不是固体,生成氧气的质量为:10g+2g-7.2g=4.8g,故填:O2;(4)①如果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为7.2g,则氯酸钾质量为y,y=8.55g;②假设氯酸钾没有完全反应,则其质量为:7.2g-2g=5.2g;由于氯酸钾一定会分解,只是分解完全与否的问题,所以氯酸钾质量一定大于5.2g,故a的取值范围是:5.2g<a≤8.55g。(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物中,氧气不是固体,生成氧气的质量为:10g+2g-7.2g=4.8g,故填:O2;(2)见答案;(3)见答案;(4)①如果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为7.2g,则氯酸钾质量为y,y=8.55g;②假设氯酸钾没有完全反应,则其质量为:7.2g-2g=5.2g;由于氯酸钾一定会分解,只是分解完全与否的问题,所以氯酸钾质量一定大于5.2g,故a的取值范围是:5.2g<a≤8.55g。25.【答案】滚动代替滑动;电;化学;14.44千瓦时;5安【知识点】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电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太阳能及其利用与转化;太阳能相关计算【解析】【分析】(1)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减小压力,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使接触面脱离,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2)太阳能电池板工作时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给蓄电池充电时,消耗电能转化为化学能;(3)知道每平方米的面积上太阳辐射功率,可求太阳能电池板接收太阳辐射的总功率,利用W=Pt求一天太阳能电池板获得的总太阳能;知道光电转化效率,可求一天太阳能转化的电能;(4)同一时刻每组里只有一个灯工作,即同一时刻共有4个灯工作;可求太阳能红绿灯正常工作时的总功率,由P=UI得正常工作时干路的电流。【解答】(1)红绿灯底部装有4个轮子,可通过滚动代替滑动的方法来减小摩擦,便于临时移动到停电的地段或起到临时疏导交通的作用。(2)太阳能电池板给红绿灯供电,是太阳能转化成电能;多余的电能给蓄电池充电是电能转化成化学能。(3)太阳能电池板接收太阳辐射的总功率P总=8m2 ×1×103 W/m2 =8kW一天太阳能电池板获得的总太阳能W总=P总t=8kW×6h=48kW h一天太阳能转化的电能W电=W总×η=48kW h×30%=14.4kW h(4)根据题意知道,同一时刻每组里只有一个灯工作,即同一时刻共有4个灯工作;太阳能红绿灯正常工作时的总功率P=4P1 =4×30W=120W=0.12kW由知道,太阳能红绿灯连续正常工作时间天由P=UI知道,太阳能红绿灯正常工作时干路电流答:(1)这4个轮子的作用是用滚动代替滑动的方法来减小摩擦;(2)在晴朗的白天,红绿灯不工作而给蓄电池充电时,太阳能红绿灯能量的转化过程是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再转化为化学能;(3)太阳能红绿灯电池板一天获得的电能是14.4kW h;(4)正常工作时,干路电流是5A。26.【答案】(1)(2)0.21m(3)【知识点】基本电路与电路图;电功计算公式的应用【解析】【分析】 (1)S接a时,指示灯的额定电压远低于电源电压220V,因此要串联电阻来分担多余的电压。(2)已知电阻丝的规格,要求电阻丝的长度,就必须先求出串联电阻的阻值;先根据指示灯的铭牌求出串联电路的电流,再由欧姆定律解出电阻丝的阻值即可。(3)求整个电路的耗电量,可利用P=I2R、W=Pt来解,需注意的是电路消耗的电能包括两部分:①指示灯所在电路工作18小时消耗的电能;②照明灯工作6小时消耗的电能。【解答】(1)由于电源电压为220V,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10V,由串联分压特点可知,应将小灯泡和电阻丝串联,则指示灯和电阻丝的连接电路,如下图所示:(2)小灯泡的规格为“10V 1W”,则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流则电阻丝两端电压则电阻丝的阻值则电阻丝的长度(3)指示灯亮时,指示灯电路中的电功率指示灯电路中消耗电能照明灯亮时,照明灯电路中的电功率照明灯亮时,照明灯电路中消耗电能整个电路一天总共消耗电能(1)由于电源电压为220V,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10V,由串联分压特点可知,应将小灯泡和电阻丝串联,则指示灯和电阻丝的连接电路,如下图所示:(2)小灯泡的规格为“10V 1W”,则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流则电阻丝两端电压则电阻丝的阻值则电阻丝的长度(3)指示灯亮时,指示灯电路中的电功率指示灯电路中消耗电能照明灯亮时,照明灯电路中的电功率照明灯亮时,照明灯电路中消耗电能整个电路一天总共消耗电能1 / 1浙江省鲁迅中学自主招生考试科学试卷1.(2025·浙江会考)用可变焦的光学照相机可以把远处的景物“拉近”进行拍摄,就是说,虽然被拍摄的景物与照相机镜头之间的距离基本不变,但仍可以使底片上所成的像变大。关于这个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焦距变大,像距也变大 B.焦距变小,像距也变小C.焦距变大,像距变小 D.焦距变小,像距变大【答案】A【知识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解析】【分析】 变焦的照相机,当照相机的焦距增大时,虽然物距基本不变,但是由于照相机的焦距变大,物距相对减小,所以当物距相对减小时,像距也变大,像也变大。【解答】照相机和被拍照的物体之间的距离不变时,照相机的焦距增大,物距相对减小,像距增大,像会变大;照相机的焦距减小时,物距相对增大,像距减小,像会变小。2.(2025·浙江会考)t℃时,向xgKNO3不饱和溶液中,加入agKNO3或蒸发掉bg水恢复到t℃,溶液达到饱和,据此下列推论错误的是( )A.在t℃时,KNO3的溶解度为 gB.若原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则x=2bC.若原不饱和溶液蒸发掉2bg水,恢复到原温度,能析出2agKNO3D.在t℃时所配得的KNO3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答案】C【知识点】固体溶解度的概念;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混合物的分离方法(过滤、蒸发、结晶)【解析】【分析】将原不饱和溶液蒸发掉bg水之后可以达到饱和,在原溶液中加入ag溶质也可以达到饱和,说明ag溶质溶于bg水中恰好形成饱和溶液, 原不饱和溶液蒸发掉2bg水,蒸发掉bg水的时候刚好形成饱和溶液,继续蒸发掉bg水,析出溶质的质量就是溶解于bg水中的溶质的质量 。【解答】A、是对的,可以这样考虑:将原不饱和溶液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饱和溶液,剩下的那部分是纯水此时蒸发掉bg水之后可以达到饱和,说明剩下那部分水的质量即为bg,在原溶液中加入ag溶质也可以达到饱和,说明ag溶质溶于剩余那部分水中恰好形成饱和溶液,这样即可求出溶解度为g,故A正确;B、根据溶解度的定义,在加入了ag溶质之后形成饱和溶液,可以列出式子:x×%+a=(x+a)×,此处硝酸钾的溶解度可用g代替,可以解出x=2b,故B正确;C、原不饱和溶液蒸发掉2bg水,蒸发掉bg水的时候刚好形成饱和溶液,此时继续蒸发掉bg水,析出溶质的质量就是溶解于bg水中的溶质的质量,为ag,故C错误。D、在t℃时饱和硝酸钾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配成的溶液质量分数应该小于等于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故D正确。故答案为:C。3.(2025·浙江会考)如图所示,有一电路暗盒,盒内有一电源和一定值电阻,A、B、C为表面的三个接线柱。现有一实验灯泡的红、蓝两线头分别去接触三个接线柱,测试结果如下表所示,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实验次数 实验过程实验 现象(灯泡发光情况)1 红线头接A接线柱 蓝线头接C接线柱 正常发光蓝线头接B接线柱 不亮2 红线头接B接线柱 蓝线头接C接线柱灯 光暗淡蓝线头接A接线柱 不亮A.A、B间连接的是电阻,A、C间连接的是电源B.B、C间连接的是电阻,A、C间连接的是电源C.B、C间连接的是电阻,A、B间连接的是电源D.A、C间连接的是电阻,B、C间连接的是电源【答案】A【知识点】串、并联电路的设计【解析】【分析】分析表格中提供的信息,得出当把实验灯接在AB、AC、BC之间时的灯的发光情况,逐一分析判断得出连接方式。【解答】由题意,红线头接A接线柱、蓝线头接C接线柱,灯正常发光,说明AC之间只有电源;红线头接A接线柱、蓝线头接B接线柱,灯不亮,说明AB之间无电源;红线头接B接线柱、蓝线头接C接线柱,灯光暗淡,说明BC之间有电源和电阻;红线头接B接线柱、蓝线头接A接线柱,不亮,说明AB之间无电源;综合以上分析得电路图如图所示:故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A。4.(2025·浙江会考)物质与水发生的复分解反应称为水解反应。例如:.根据上述方程式推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的水解产物是B.的水解产物是C.的水解产物是和D.水解产物是【答案】C【知识点】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解析】【分析】物质与水发生的复分解反应称为水解反应,无论是盐的水解还是非盐的水解,其最终结果是反应中各物质和水分别解离成两部分,然后两两重新组合成新的物质,所以将物质分为阴离子和阳离子两部分,阳离子和氢氧根结合即为产物,阴离子和氢离子结合即为产物。【解答】A、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属于复分解反应,为水解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B、 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属于复分解反应,为水解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C、 的水解产物是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选项说法错误。D、 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属于复分解反应,为水解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故答案为:C。5.(2025·浙江会考)在英格兰对希腊的足球世界杯小组赛最后一战中,英格兰队长贝克汉姆射入一个价值被经济学家估计为二亿英镑的香蕉球。香蕉球是指球在水平方向上是曲线飞行的。如图所示,球是从防守队员的左侧绕弯射向球门的,则射门者脚法应是( )A.左脚内侧或右脚外侧 B.左脚内侧或右脚内侧C.左脚外侧或右脚内侧 D.左脚外侧或右脚外侧【答案】A【知识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解析】【分析】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是: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在压强差的作用下,物体会向流速大的一面偏移。【解答】在旋转方向与球前进方向相同的一侧,空气相对于球的流速比另一侧较小,球的两侧流速不同,故两边的压强差不同,故有压力差产生,所以球会旋转前进。 足球在运动过程中,逐渐向左侧偏移,说明左侧的压强小,根据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可知,左侧空 气流速快。则射门者脚法应是左脚内侧或右脚外侧,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6.(2025·浙江会考)一个600N重的成年人和一个小孩都要过一道5m宽的水渠。成人从左岸到右岸,而小孩从水渠右岸到左岸,两岸各有一块4m长的坚实木板,他们想出右图所示的方式过渠。请分析在忽略木板自身重量和木板叠交距离的情况下,要使成年人和小孩都能平安过渠,小孩的体重不能轻于多少牛( )A.100N B.200N C.300N D.400N【答案】B【知识点】杠杆的平衡条件【解析】【分析】(1)可让成年人先过水渠,只要成年人能安全过水渠,小孩也能安全过水渠;(2)木板A'B'是一个杠杆,成年人对木板A'B'的压力为阻力,小孩对木板A'B'的压力为动力,由杠杆平衡条件列方程,然后求出小孩的重力。【解答】小孩站在处让成年人先从木板上过水渠,当成年人到达水渠对岸后,站在处,然后再让小孩过水渠。把木板视为杠杆,O为支点,成年人对的压力视为动力F1,当成年人在时,动力(成年人对的压力)最大,为小孩对木板的压力视为阻力F2,由杠杆平衡条件得由题意可知:,,,则则小孩体重不能轻于200N。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7.(2025·浙江会考)如图所示,木块A的质量为m1,一端与水平细绳相连,细绳的另一端挂着质量为m2(m2A.不变 B.变快C.变慢 D.由m1、m2、m的大小关系而决定【答案】B【知识点】摩擦力的存在【解析】【分析】(1)首先利用物体A在钩码B的作用下左匀速运动,求得物体A与桌面之间的摩擦系数。(2)把木块A、钩码和砝码看为一个整体,分析其受力情况,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将物体的质量与加速度和受到的力联系起来,将物体的加速度表示出来。(3)若物体的加速度为正数,则物体做加速运动;若物体的加速度小于零,则物体做减速运动;若物体的加速度等于零,则物体做匀速运动。【解答】物体A受到钩码的拉力和桌面的摩擦力做匀速运动,所以钩码对物体的拉力与桌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可知,两者大小相等,即F=f设物体与桌面的摩擦系数为μ,此时物体对桌面的压力等于物体A的重力,即F压=GA=m1g则摩擦力f=μF压=μm1g物体A受到的拉力F=GB=m2g则有μm1g=m2g解得------①把木块A、钩码和砝码看为一个整体,该整体受到钩码和砝码的拉力和木块和砝码在桌面产生的摩擦力作用,拉力大小等于钩码和砝码的重力,即------②摩擦力的大小------③假定该整体的加速度为a(a可大于0、小于0,或等于0,具体为哪种等分析后便知),由此可得------④把①代入④得因为m2<m1,故a>0,故为加速运动。故答案为:B。8.(2025·浙江会考)向适量的溶液中缓慢地滴加稀HCl,并不断搅拌。随着盐酸的加入,溶液中离子数目也相应地发生变化。如图所示,四条曲线与溶液中离子的对应关系完全正确的是( )A.;;;B.;;;C.;;;D.;;;【答案】C【知识点】盐的性质及用途【解析】【分析】(1)钾离子的性质: 溶液中K+不参与反应,在整个过程中其数目保持不变 。(2)碳酸根离子与氢离子的反应:向 溶液中滴加HCl,H+先与CO32 -,CO32 -数目逐渐减少。(3)氯离子的变化:随着HCl的加入,Cl-不断增加。【解答】向一定量的K2CO3溶液中缓慢地滴加稀盐酸时,碳酸钾先和稀盐酸反应生成碳酸氢钾和氯化钾,后碳酸氢钾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钾、水和二氧化碳,因此反应前后钾离子数目不变,a是钾离子,随着反应的进行,碳酸根离子不断减少,直至减少到0,因此b的碳酸根离子,当碳酸根离子减少到0时,碳酸氢根离子到最多,随后逐渐减少到0,因此c是碳酸氢根离子,随着反应的进行,氯离子不断增多,因此d是氯离子。故答案为:C。9.(2025·浙江会考)如图所示,皮带运输机把货物运到高处,货物在皮带上没有滑动,则货物受到的摩擦力( )A.是滑动摩擦力,方向沿皮带向下B.是滑动摩擦力,方向沿皮带向上C.是静摩擦力,方向沿皮带向下D.是静摩擦力,方向沿皮带向上【答案】D【知识点】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解析】【分析】静摩擦力产生在相对静止,但是有相对运动趋势的物体之间,其方向和相对运动趋势相反,因此判断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可从其相对运动趋势上入手。【解答】货物与皮带相互挤压,假如接触面光滑,货物会向下滑动,故货物相对皮带有向下滑动的趋势,货物所受到的静摩擦力与相对运动趋势相反相反,沿斜面向上,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10.(2025·浙江会考)地球半径为R,地球自转周期为24小时,某地球同步卫星位于赤道上空且离地面的高度约为5.6R,卫星正下方地面上有一观察者,用天文望远镜观察被太阳光照射的此卫星。若不考虑大气对光的折射,春分(即太阳光直射赤道)那天在日落的时间内,此人观察不到卫星的时间约为( )A.40分钟 B.70分钟 C.100分钟 D.140分钟【答案】B【知识点】地球自转【解析】【分析】同步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受到的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其向心力用周期表示,结合“黄金代换”求出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再利用几何关系确定太阳照不到同步卫星的范围,那么,即可求出看不到卫星的时间。【解答】假设太阳光线平行,卫星刚进入地球影子时,人星连线与垂直光线的方向成a度角,则在无光照的整个过程中,地球转过角度b=2a=17.43°此人观察不到卫星的时间约为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11.(2025·浙江会考)现有一架总质量为m的喷气式飞机,已知该飞机飞行时所受空气阻力的大小与速度平方成正比,即(式中k为已知量)。若飞机飞行过程中的耗油量可忽略不计。(1)该飞机在空中沿水平方向飞行时,飞机所受向上的升力是由机翼上、下表面气流速度不同所产生的。若以机翼为参照物,则机翼上表面附近气流的速度 机翼下表面附近气流的速度。(2)在该飞机沿水平直线匀速飞行时,它上、下表面所受到的压力差为 。(3)若该飞机以速度v沿水平方向匀速直线飞行的时间为t,则它在这段时间内克服空气阻力所做的功W为 。【答案】(1)大于(2)(3)【知识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功的计算公式的应用【解析】【分析】(1)对流体现象,注意分析物体形状,分析流速快慢(凸部流速快,窄处流速快).机翼上方的空气流速大,压强较小;下方的空气流速小,压强大。(2)因为该飞机沿水平直线匀速飞行,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即可求出它上、下表面所受到的压力差。(3)当飞机匀速前进时,飞机的牵引力等于飞机所受的阻力,飞机牵引力功率可以用公式P=Fv,进行求解。【解答】(1)若以机翼为参照物,等质量的空气在相同的时间内同时通过机翼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由于上表面弯曲,下表面平直,所以空气通过上表面的流速大,通过下表面的流速较小。(2)该飞机沿水平直线匀速飞行时,飞机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即它上、下表面所受到的压力差为(3)已知飞机匀速行驶时所受阻力与速度平方成正比,即当飞机在水平轨道上匀速行驶时,牵引力等于阻力,即所以它在这段时间内克服空气阻力所做的功(1)若以机翼为参照物,等质量的空气在相同的时间内同时通过机翼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由于上表面弯曲,下表面平直,所以空气通过上表面的流速大,通过下表面的流速较小。(2)该飞机沿水平直线匀速飞行时,飞机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即它上、下表面所受到的压力差为(3)已知飞机匀速行驶时所受阻力与速度平方成正比,即当飞机在水平轨道上匀速行驶时,牵引力等于阻力,即所以它在这段时间内克服空气阻力所做的功12.(2025·浙江会考)一根轻质小弹簧原长10cm,两端分别连接在容器底部和物体A上,将水逐渐注入容器,当物体的一半浸入水中时,弹簧长12cm,如图(a)所示。把水倒出,改用密度为的油注入容器,当物体A全部浸入油中时,弹簧长15cm,如图(b)所示。前后两种情况下物体受到的浮力之比为 ;物体A的密度为 。【答案】5:8;300【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浮力大小的计算;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解析】【分析】 知道水的密度和油的密度,知道两种情况排开液体的体积关系,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求受到的浮力关系;在a图,;在b图,GA+F拉b=F油=ρ油Vg,分别求出拉力的表达式,根据弹簧性质可得两种情况拉力大小关系,据此求出mA与V的比值即A的密度。【解答】由得,前后两种情况下物体受到的浮力之比在a图,对于A来说所以在b图,对于A来说所以由题知,根据弹簧性质知道所以即解得13.(2025·浙江会考)按照我国交通管理的规定,“红灯停、绿灯行、黄灯预备”,小刚在科技活动中设计了一个实验电路,用以模拟十字路口的红绿灯,如图5所示。请你分析并回答下面的问题。(1)规定红灯发出的光作为交通的停止信号,其原因是 ;(2)当开关接通位置“3”时,允许 方向的车辆通行。【答案】(1)红光的穿透能力强、醒目(2)东西【知识点】光的色散;串、并联电路的设计【解析】【分析】根据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分析电流的流向,凡是有电流通过的灯泡都会发光,结合串并联电路的辨别判断灯泡间的连接情况。【解答】(1)三种色光比较,红光的穿透能力强、醒目,故规定红灯发出的光作为交通的停止信号。(2)当开关接通位置“3”时,根据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分析电流的流向:东西方向的两盏绿灯亮,南北方向的两盏红灯亮故允许东西方向的车辆通行。(1)三种色光比较,红光的穿透能力强、醒目,故规定红灯发出的光作为交通的停止信号。(2)当开关接通位置“3”时,根据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分析电流的流向:东西方向的两盏绿灯亮,南北方向的两盏红灯亮故允许东西方向的车辆通行。14.(2025·浙江会考)在电工学中常用物理量“电导”(符号为G)来表示导体的导电能力,导电能力强。则电导G的值大;导电能力弱,则电导G的值小,对于同一导体,其电导G和电阻R的关系为。现有甲、乙两个导体,已知导体甲的电导为,导体乙的电导为,则导体甲和导体乙串联时的总电导 。【答案】【知识点】导体和绝缘体【解析】【分析】 (1)电导与电阻的关系:电导G和电阻R的关系为,即电阻是电导的倒数,这是电学中描述导体导电特性的基本关系。(2)串联电路电阻特点:在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即 ,这是分析串联电路电阻情况的重要依据。【解答】由于电导和电阻是互为倒数关系,所以电阻 ,则导体甲的电阻为;导体乙电阻为,根据串联电阻的规律:在串联电路中,串联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即,这样求出R串的表达式以后,再将它倒过来就可以了,已知导体甲的电阻为、导体乙电阻为根据串联电路电阻关系可得解得 15.(2025·浙江会考)一个人从10m深的井中,用一质量为1kg的桶盛装10kg的水匀速地往上提(绳子重力不计),由于水桶不断地漏水,每升高1m漏水0.2kg,则把这桶水提上来需要做多少功? (取10N/kg)【答案】1000J【知识点】功的计算公式的应用【解析】【分析】由题意知,桶里的水与提升高度是线性关系,据此求出水上升高度为0和10m时,水和桶的总重力,并进一步求出水和桶总重力的平均值,再根据W=Gh求出把这桶水提上来需要做的功。【解答】由题意,水桶升高高时,水桶的质量为,即重力当时,当时,故需要做功16.(2025·浙江会考)你可能患过感冒,也可能为此打过“吊针”。当注射液从你前臂的血管注入并进入肺时,药液经过的途径依次是(按顺序填入相应序号) 。①肺静脉 ②肺动脉 ③上腔静脉 ④下腔静脉 ⑤右心房 ⑥左心房 ⑦右心室 ⑧左心室【答案】③⑤⑦②【知识点】心脏和血管;血液循环;人体血液循环模型【解析】【分析】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所组成的管道系统中的循环流动叫做血液循环,根据循环途径的不同,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体循环和肺循环组成一条完整的循环途径,为人体各个组织细胞不断的运来养料和氧,又不断地运走二氧化碳等废物。人体的血液循环有体循环和肺循环,如图:【解答】药液从前臂血管注入并进入肺的途径:药液从前臂的血管(通常是静脉)注入后,会首先进入上腔静脉。上腔静脉将药液输送到右心房。右心房通过房室瓣将药液送入右心室。右心室将药液泵入肺动脉。肺动脉将药液输送到肺部的毛细血管网进行气体交换。完成气体交换后,药液由肺部的毛细血管网汇入肺静脉。肺静脉将药液输送回左心房。综上所述,药液经过的途径依次是:③上腔静脉 → ⑤右心房 → ⑦右心室 → ②肺动脉 → ①肺静脉 → ⑥左心房。因此,正确答案是:③⑤⑦②。17.(2025·浙江会考)下面的表格中给出了你可以自己制作的化妆品的两种不同配方。口红比柔软的、乳状的唇油要硬一些。唇油 成分: 5克蓖麻油 0.2克蜂蜡 0.2克棕榈蜡 一茶匙有色物质 一滴食物调料 操作指南: 把装有油和蜡的容器放在热水里加热,直到它们充分混合。然后加入有色物质和调料,最后把它们混合起来。 口红 成分: 5克蓖麻油 1克蜂蜡 1克棕榈蜡 一茶匙有色物质 一滴食物调料 操作指南: 把装有油和蜡的容器放在热水里加热,直到它们充分混合。然后加入有色物质和调料,最后把它们混合起来。(1)在制作唇油和口红时,先把油和蜡混合在一起,然后再把有色物质和调料加入。使用这种处方制作的口红是硬的,同时也不好用。为了制造一个软一点的口红,你该如何改变这些成分的比例? 。(2)油和蜡是可以较好混合在一起的物质。但油不能与水混合,蜡也不能溶于水。如果很多的水溅入了正在加热的口红混合物中,以下哪一种情况最可能发生?______。A.将生产出一种更像乳脂的,更柔软的混合物B.这个混合物将变得更加坚硬。C.这混合物一点都没有改变。D.混合物的脂肪小块浮在水面上。(3)当一种称为乳化剂的物质加入时,它可以让油和蜡较好的溶于水。为什么肥皂和水能洗掉口红?______。A.水中含有可以使肥皂和口红混合的乳化剂B.肥皂担任乳化剂的角色让水和口红混合C.口红中的乳化剂让肥皂和水混合起来了D.肥皂和口红结合起来形成一种乳化剂使它们能与水混合【答案】(1)应该加入较少的蜡或更多的油(2)D(3)B【知识点】浮力的变化;溶液的组成及特点【解析】【分析】(1)根据表格中的信息进行分析;(2)根据油、石蜡不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小进行分析;(3)根据肥皂具有乳化剂进行分析。【解答】(1)根据表格中的信息可知,为了制造一个软一点的口红,应该加入较少的蜂蜡或加入较多的油;(2)因为水与油和蜡都不相溶,且水的密度比油和蜡大。当很多的水溅入正在加热的口红混合物(油和蜡的混合物)中,水会沉在底部,混合物的脂肪小块会浮在水面上,最可能发生的情况是混合物的脂肪小块浮在水面上。故选D;(3)肥皂担任乳化剂的角色让水和口红混合。肥皂能够使油(口红中的成分)能够分散在水中,形成乳浊液,从而被水冲洗掉。故选B。(1)根据表格中的信息可知,为了制造一个软一点的口红,应该加入较少的蜂蜡或加入较多的油;(2)因为水与油和蜡都不相溶,且水的密度比油和蜡大。当很多的水溅入正在加热的口红混合物(油和蜡的混合物)中,水会沉在底部,混合物的脂肪小块会浮在水面上,最可能发生的情况是混合物的脂肪小块浮在水面上。故选D;(3)肥皂担任乳化剂的角色让水和口红混合。肥皂能够使油(口红中的成分)能够分散在水中,形成乳浊液,从而被水冲洗掉。故选B。18.(2025·浙江会考)已知硫酸、磷酸、醋酸、硼酸按顺序酸性由强变弱,请根据以下实验事实,作出推断:A.硫酸和磷酸钠反应可制得磷酸; B.磷酸和醋酸钠反应可制得醋酸; C.醋酸和硼酸钠反应可制得硼酸; D.硼酸不能和醋酸钠反应制得醋酸。(1)由上述资料,可以分析得出的结论是:一般地说 酸可以和“含有弱酸根离子的盐”发生反应而生成弱酸,反之 酸不能和“含有强酸根离子的盐”发生反应。(2)请用上述结论解释,为什么二氧化碳通入氯化钙溶液中无碳酸钙沉淀生成? 。【答案】强;弱;因为CO2对应的酸为碳酸,碳酸的酸性比盐酸弱【知识点】酸的化学性质【解析】【分析】(1)分析实验事实得出酸与盐反应规律:从给出的实验事实 A(硫酸制磷酸)、B(磷酸制醋酸)、C(醋酸制硼酸)可以看出,都是较强酸性的酸与含有较弱酸根离子的盐反应生成了较弱的酸;而 D(硼酸不能制醋酸)表明弱酸不能和含有强酸根离子的盐发生反应生成强酸,从而总结出一般规律。(2)运用规律解释二氧化碳与氯化钙溶液反应现象:二氧化碳通入氯化钙溶液中,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需要判断碳酸与盐酸酸性强弱,再依据前面得出的酸与盐反应规律,解释为何无碳酸钙沉淀生成。【解答】(1)由上述资料,可以分析得出的结论是:一般地说强酸可以和“含有弱酸根离子的盐”发生反应而生成弱酸,反之弱 酸不能和“含有强酸根离子的盐”发生反应。(2)假设反应的话,生成物是碳酸钙和盐酸,盐酸的酸性比碳酸强,盐酸和碳酸钙又会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钙和二氧化碳和水,故说明二氧化碳通入氯化钙溶液中无碳酸钙沉淀生成。19.(2025·浙江会考)一氧化铅(化学式为PbO)是一种黄色有毒的物质,它与炭粉混合,在加热条件下可能发生如下反应:;。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设计实验想证明一氧化铅中含有氧元素。甲同学连接下图一所示装置,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后加入按一定比例混合的一氧化铅和炭,然后点燃酒精灯加热。实验中观察到试管Ⅲ中盛放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据此,甲同学立即得出一氧化铅中一定含有氧元素的结论。乙同学对甲同学的实验装置经过分析后,认为甲同学的实验结论不够严密。需要对实验装置和操作步骤进行适当的改进,再根据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的现象,作出一氧化铅是否含有氧元素的结论。回答下列问题:(1)你认为乙同学作出上述判断的最合理理由是: 。(2)乙同学对甲同学的实验装置作了如图二的改进。他先通入X气体,一段时间后再点燃酒精灯加热。实验结果:试管Ⅱ中固体颜色发生了变化,但试管Ⅲ中无浑浊出现。则:①X气体可能是 (填字母)。A. B. C. D.CO②试管Ⅱ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3)若要确保验证一氧化铅中一定存在氧元素的实验成功,请你另行设计一个实验(不必画出实验装置)。你的实验方案是: 。【答案】(1)试管内有空气,空气中的氧气和炭粉反应也会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B;PbO+CPb+CO↑(3)将纯净的氢气通过灼热的一氧化铅固体,产物通过无水硫酸铜,若无水硫酸铜变蓝,则可证明一氧化铅中含有氧元素【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解析】【分析】(1)在甲同学的实验中,装置内存在空气,而空气中含有氧气。在加热条件下,氧气可能与炭粉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这就使得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原因不唯一,不能确凿地证明二氧化碳是由一氧化铅中的氧元素与炭粉反应产生的,所以实验结论不够严密。(2)乙同学改进实验后,先通入 X 气体,一段时间后再加热。若 X 气体是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能与一氧化铅反应生成铅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会使试管 Ⅲ 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若 X 气体是氢气,氢气也有还原性,与一氧化铅反应生成铅和水,不会产生使石灰水变浑浊的二氧化碳;若 X 气体是氮气,氮气化学性质稳定,一般不与一氧化铅和炭粉反应,也不会使石灰水变浑浊。根据实验结果试管 Ⅲ 中无浑浊出现,可判断 X 气体可能是氢气或氮气。【解答】(1)乙同学作出上述判断的最合理理由是:空气中含有氧气,加热条件下氧气能和碳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从而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①X气体可能是N2,这是因为通入氮气后把空气排出,防止对检验氧元素产生影响,若X是、、CO会影响检验氧元素;故填B。②试管Ⅲ中无浑浊出现,说明没有生成二氧化碳,生成的气体是一氧化碳,玻璃管Ⅱ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PbO+CPb+CO↑;(3)实验方案:向灼热的氧化铅中通入纯净的氢气,把产物通过盛有白色固体硫酸铜的装置,白色固体变蓝色,说明反应生成了水,进一步说明氧化铅中含有氧元素。(1)乙同学作出上述判断的最合理理由是:空气中含有氧气,加热条件下氧气能和碳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从而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①X气体可能是N2,这是因为通入氮气后把空气排出,防止对检验氧元素产生影响,若X是、、CO会影响检验氧元素;故填B。②试管Ⅲ中无浑浊出现,说明没有生成二氧化碳,生成的气体是一氧化碳,玻璃管Ⅱ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PbO+CPb+CO↑;(3)实验方案:向灼热的氧化铅中通入纯净的氢气,把产物通过盛有白色固体硫酸铜的装置,白色固体变蓝色,说明反应生成了水,进一步说明氧化铅中含有氧元素。20.(2025·浙江会考)如图所示,质量m=2.0kg的小铁块静止于水平导轨AB的A端,导轨及支架ABCD总质量M=4.0kg,形状及尺寸已在图中注明,该支架只可以绕着过D点的转动轴在图示竖直平面内转动。为简便起见,可将导轨及支架ABCD所受的重力看作集中作用于图中的O点。现用一沿导轨的拉力F通过细线拉铁块,假定铁块起动后立即以0.1m/s的速度匀速运动,此时拉力F=10N。(1)铁块运动时所受摩擦力多大?(2)铁块对导轨的摩擦力的力臂多大?(3)从铁块运动时起,导轨(及支架)能保持静止的最长时间是多少 (g=10N/kg)【答案】(1)铁块起动后匀速运动,此时拉力就等于铁块运动时所受摩擦力,用f表示铁块所受摩擦力f=F=10N(2)铁块对导轨的摩擦力作用线沿着导轨AB,所求力臂即为D到AB的距离。用L表示该力臂,L=0.8m(3)设当铁块运动到E点时,支架刚好开始转动,此时过E点的竖直线在D点右侧,距D点为x,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及已知条件4.0×10×0.1=2.0×10x+10×0.8解得x= 0.2m,t=s=5s答:(1)铁块运动时所受摩擦力为10N。(2)铁块对导轨的摩擦力的力臂为0.8m。(3)从铁块运动时起,导轨(及支架)能保持静止的最长时间是5s。【知识点】杠杆的平衡条件【解析】【分析】(1)由题意知:铁块启动后立即以0.1m/s的速度匀速运动,此时拉力就等于铁块运动时所受摩擦力;(2)铁块对导轨的摩擦力作用线沿着导轨AB,所求力臂即为力的作用点D到AB的距离;(3)设当铁块运动到E点时,支架刚好开始转动,此时过E点的竖直线在D点右侧,距D点为x,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及已知条即可求得的。21.(2025·浙江会考)向100g质量分数分别为3.65%盐酸和12%MgSO4的混合溶液中,滴加质量分数为3.42%的Ba(OH)2溶液至过量。(为便于计算设溶液的密度为1g/cm3)Ba(OH)2溶液体积(V)/mL 沉淀的化学式 (1)请将产生不同沉淀阶段的沉淀的化学式与加入Ba(OH)2溶液体积(V)间的关系填入下表:(2)请在下面坐标系中完成沉淀的质量和Ba(OH)2溶液体积(V)间的关系图线。【答案】(1)Ba(OH)2溶液体积(V)/mL [0 ~250] (250 ~500] (500 ~ 750] (750 -沉淀的化学式 BaSO4 BaSO4、Mg(OH)2 Mg(OH)2 ─(2)【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盐的性质及用途;酸的化学性质【解析】【分析】向盐酸和MgSO4溶液中加入Ba(OH)2后,Ba2+与溶液中的SO42-反应生成既不溶于水又不溶于酸的BaSO4沉淀,OH-先跟盐酸的H+发生中和反应;若OH-先和Mg2+产生沉淀Mg(OH)2,由于HCl的存在,HCl能将生成Mg(OH)2溶解,故OH-先跟盐酸的H+反应,待H+完全反应,OH-与Mg2+开始生成Mg(OH)2沉淀。【解答】(1)100g质量分数分别为3.65%盐酸和12%MgSO4的混合溶液中,氯化氢的质量为100g×3.65%=3.65g,硫酸镁的质量为100g×12%=12g;向盐酸和MgSO4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后,Ba2+与溶液中的SO42-反应生成既不溶于水又不溶于酸的BaSO4沉淀,OH-先跟盐酸的H+发生中和反应,待H+完全反应,OH-与Mg2+开始生成氢氧化镁沉淀;设与3.65g氯化氢完全反应,需要质量分数为3.42%的氢氧化钡的体积为Vv=250mLBaCl2+MgSO4═BaSO4↓+MgCl2,由以上两个方程式得出关系式为2HCl~BaSO4~MgSO4~MgCl2设生成硫酸钡的质量为x,反应掉的硫酸镁的质量为y,生成的氯化镁质量为zx=11.65gy=6gz=4.75g这时的溶液是硫酸镁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当加入氢氧化钡溶液时产生了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镁沉淀;当硫酸镁完全反应后,再加入氢氧化钡溶液时只产生氢氧化镁沉淀,当氯化镁完全反应后再加入氢氧化钡溶液时 不再产生沉淀.溶液中硫酸镁的质量为12g-6g=6g设6g的硫酸镁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的生成的硫酸钡为p,氢氧化镁为q,氢氧化钡溶液的体积为mm=250mLp=11.65gq=2.9g再设4.75g的氯化镁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需氢氧化钡溶液的体积为n,生成的氢氧化镁沉淀的质量为rn=250mLr=2.9g加入0~250mL质量分数为3.42%的氢氧化钡溶液时,只产生硫酸钡沉淀,沉淀质量为0~11.65g;当加入250~500mL的氢氧化钡溶液时产生的是硫酸钡和氢氧化镁沉淀,沉淀质量为11.65g~26.2g;当加入500~750mL的氢氧化钡溶液时,只产生氢氧化镁沉淀,沉淀质量为26.2g~29.1g;当加入氢氧化钡溶液大于750mL时,不产生沉淀,则表格为Ba(OH)2溶液体积(V)/mL [0 ~250] (250 ~500] (500 ~ 750] (750 -沉淀的化学式 BaSO4 BaSO4、Mg(OH)2 Mg(OH)2 ─(2)沉淀的质量和Ba(OH)2溶液体积(V)间的关系图线为。22.(2025·浙江会考)杭白菊、晒红烟是著名的农产品,享誉海内外。在培育、种植时常用草木灰作基肥(其有效成分是)。某兴趣小组为了测定草木灰中的含量,取草木灰7.5g,逐滴加入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消耗稀盐酸45g,过滤除去杂质,得到溶液45.5g(假设草木灰中除外,其他物质均不溶于水,也不与盐酸反应)。试分析、计算:(1)施用草木灰主要是给植物补充 元素,如果缺乏这种元素,植物表现出的症状主要有 。(填序号)①植株矮小,叶色发黄 ②叶色暗绿带红 ③植株矮小,叶有褐斑 ④只开花不结果 ⑤生长旺盛,茎杆粗壮(2)该草木灰中的质量分数 。(3)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案】(1)钾;③(2)设草木灰中碳酸钾的质量为x。x=0.734g该草木灰中碳酸钾的质量分数=;答:该草木灰中碳酸钾的质量分数为9.8%;(3)设反应生成氯化钾的质量为y。y=0.793g反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答:反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74%。【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盐的性质及用途;盐与化肥【解析】【分析】(1)根据元素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分析,(2)(3)采取差量法,由加入草木灰前后溶液质量增加量,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计算出恰好完全反应时参加反应的碳酸钾的质量及生成的氯化钾的质量,然后分别利用碳酸钾与草木炭的质量比、氯化钾与反应后溶液的质量比计算草木灰中碳酸钾的质量分数及反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解答】(1)草木灰主要成分是K2CO3,给植物补充钾(K)元素;如果缺乏钾元素,植物植株矮小,叶有褐斑;故填③;(1)草木灰主要成分是K2CO3,给植物补充钾(K)元素;如果缺乏钾元素,植物植株矮小,叶有褐斑;故填③;(2)见答案;(3)见答案。23.(2025·浙江会考)如图所示,在水平支持面上,用a、b、c、d、e五块相同砖块(理想长方体)搭成左右对称的“桥”,每块砖的长度为(作为已知量)。(1)如果c左端离开b右端的距离为x,则允许b右端离开a右端的距离最大值为(距离大于Y时,桥即倒塌),求?(用x、表示);(提示:不论x为何值,都可认为c对b的压力的作用点离开b右端的距离为x/2,在以下问题的求解中,这一点也同样成立)。(2)c左端与b右端的距离在(1)中x的基础上,减小了(同时c右端与d左端之间的距离也减小),为保持桥不倒塌,b右端与a右端之间的距离应在原来y的基础上至少减少多少?(3)求此桥跨度L的最大值。【答案】(1)(2)(3)【知识点】杠杆的平衡条件【解析】【分析】 (1)以b砖块为杠杆,分析得出其受力情况,利用杠杆平衡条件即可解答;(2)根据由y得表达式代入数据即可得出;(3)由图得出此桥跨度L为,求出当x=0时L的最大值。【解答】(1)由于最上方的砖c受两端的两砖的支持力作用而处于平衡, 则c砖对左方b砖块的压力,由于c对b的压力的作用点离开b右端的距离为,则以b砖块为杠杆,如图:c砖对左方b砖块的压力的力臂为b砖重心的位置离支点为,则重力的力臂为由于b砖重力及压力的作用下处于杠杆的平衡状态下, 则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即解得。(2)由于,若则(3)桥跨度的距离可表示为当时,有最大值为。(1)由于最上方的砖c受两端的两砖的支持力作用而处于平衡, 则c砖对左方b砖块的压力,由于c对b的压力的作用点离开b右端的距离为,则以b砖块为杠杆,如图:c砖对左方b砖块的压力的力臂为b砖重心的位置离支点为,则重力的力臂为由于b砖重力及压力的作用下处于杠杆的平衡状态下, 则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即解得。(2)由于,若则(3)桥跨度的距离可表示为当时,有最大值为。24.(2025·浙江会考)小意和小思同学对化学计算很有心得。以下是他们解答一道计算题的实录。请你一起参与研究并完成相关问题。(计算结果精确到0.01)【题目】已知:,将10g氯酸钾和2g二氧化锰混合后放入试管中加热,收集所需量的氧气后,停止加热让试管冷却,称得试管内剩余固体的质量为7.2g。求生成氯化钾的质量。(1)小意很快得到是 (填化学式)的质量。(2)进而求出KCl的质量,请你简单写出小意计算KCl的质量的过程 。(3)小思依据计算的结果发现题目数据有问题。请你通过简单的计算,论证他的发现 。(4)如何才能更正该题呢?小意和小思认为有许多方法,例如将题目中“10g氯酸钾”改为“氯酸钾”,其他物质的质量不变,则a的取值范围是 。【答案】(1)O2(2)设生成氯化钾的质量为x,x=7.45g(3)所剩固体的质量=7.45g+2g=9.45g>7.2g,所以题目数据有错误(合理即可)(4)5.2g<a≤8.55g【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解析】【分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因为化学反应中生成的气体逸出,故生成氧气的质量=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根据氯酸钾分解的化学方程式和生成氧气的质量,列出比例式,就可计算出生成氯化钾的质量;(2)剩余固体的质量=生成氯化钾的质量+二氧化锰的质量(催化剂不参与反应);【解答】(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物中,氧气不是固体,生成氧气的质量为:10g+2g-7.2g=4.8g,故填:O2;(4)①如果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为7.2g,则氯酸钾质量为y,y=8.55g;②假设氯酸钾没有完全反应,则其质量为:7.2g-2g=5.2g;由于氯酸钾一定会分解,只是分解完全与否的问题,所以氯酸钾质量一定大于5.2g,故a的取值范围是:5.2g<a≤8.55g。(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物中,氧气不是固体,生成氧气的质量为:10g+2g-7.2g=4.8g,故填:O2;(2)见答案;(3)见答案;(4)①如果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为7.2g,则氯酸钾质量为y,y=8.55g;②假设氯酸钾没有完全反应,则其质量为:7.2g-2g=5.2g;由于氯酸钾一定会分解,只是分解完全与否的问题,所以氯酸钾质量一定大于5.2g,故a的取值范围是:5.2g<a≤8.55g。25.(2025·浙江会考)由于光照而产生电压的现象叫光伏效应。单晶硅太阳能电池就是根据光伏效应设计的。目前,一种可移动的太阳能红绿灯开始在不少城市的十字路口“站岗”。这种红绿灯具有节能和灵活的特点,可大大减轻交警的工作压力。这种太阳能红绿灯的主要技术参数见下表。白天太阳能电池板给红绿灯供电,同时多余的电能又给蓄电池充电。在阴雨天和晚上,蓄电池又给红绿灯供电,使红绿灯能连续工作。光电转换效率η 有效受光面积S 工作电压U 每个信号灯规格U、P 使用条件温度T30% 8米2 24伏 24伏、30瓦 -30~70℃(1)这种太阳能红绿灯底部装有4个轮子,可轻易移动到需要临时交通疏导或停电的地段。这4个轮子的作用是用 的方法来减小摩擦。(2)在晴朗的白天,红绿灯不工作而给蓄电池充电时,太阳能红绿灯能量的转化过程是太阳能转化为 能再转化为 能。(3)设一天有效受光时间为6小时,每平方米的面积上太阳辐射的功率P0=103瓦,则这种太阳能红绿灯电池板一天获得的电能是多少千瓦时 (4)这种太阳能红绿灯分前、后、左、右四组,每组又由红、黄、绿三灯组成,共有12个信号灯。它正常工作时,干路电流是多大 【答案】滚动代替滑动;电;化学;14.44千瓦时;5安【知识点】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电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太阳能及其利用与转化;太阳能相关计算【解析】【分析】(1)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减小压力,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使接触面脱离,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2)太阳能电池板工作时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给蓄电池充电时,消耗电能转化为化学能;(3)知道每平方米的面积上太阳辐射功率,可求太阳能电池板接收太阳辐射的总功率,利用W=Pt求一天太阳能电池板获得的总太阳能;知道光电转化效率,可求一天太阳能转化的电能;(4)同一时刻每组里只有一个灯工作,即同一时刻共有4个灯工作;可求太阳能红绿灯正常工作时的总功率,由P=UI得正常工作时干路的电流。【解答】(1)红绿灯底部装有4个轮子,可通过滚动代替滑动的方法来减小摩擦,便于临时移动到停电的地段或起到临时疏导交通的作用。(2)太阳能电池板给红绿灯供电,是太阳能转化成电能;多余的电能给蓄电池充电是电能转化成化学能。(3)太阳能电池板接收太阳辐射的总功率P总=8m2 ×1×103 W/m2 =8kW一天太阳能电池板获得的总太阳能W总=P总t=8kW×6h=48kW h一天太阳能转化的电能W电=W总×η=48kW h×30%=14.4kW h(4)根据题意知道,同一时刻每组里只有一个灯工作,即同一时刻共有4个灯工作;太阳能红绿灯正常工作时的总功率P=4P1 =4×30W=120W=0.12kW由知道,太阳能红绿灯连续正常工作时间天由P=UI知道,太阳能红绿灯正常工作时干路电流答:(1)这4个轮子的作用是用滚动代替滑动的方法来减小摩擦;(2)在晴朗的白天,红绿灯不工作而给蓄电池充电时,太阳能红绿灯能量的转化过程是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再转化为化学能;(3)太阳能红绿灯电池板一天获得的电能是14.4kW h;(4)正常工作时,干路电流是5A。26.(2025·浙江会考)黑夜中看不见开关位置,为此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当单刀双掷开关S合向b时,照明灯亮、指示灯灭,避免指示灯费电;S合向a时,照明灯灭、指示灯亮,显示开关位置(S只能是这两种状态)。他利用一个“10V 1W”的小灯泡和一段的电阻丝安装指示灯。(1)为使指示灯正常发光,请在图示方框内完成指示灯和电阻丝的连接电路;(2)按上述设计,电阻丝需截用多长一段?(3)若照明灯一天(24小时)使用6小时,则整个电路一天总共耗电多少度?【答案】(1)(2)0.21m(3)【知识点】基本电路与电路图;电功计算公式的应用【解析】【分析】 (1)S接a时,指示灯的额定电压远低于电源电压220V,因此要串联电阻来分担多余的电压。(2)已知电阻丝的规格,要求电阻丝的长度,就必须先求出串联电阻的阻值;先根据指示灯的铭牌求出串联电路的电流,再由欧姆定律解出电阻丝的阻值即可。(3)求整个电路的耗电量,可利用P=I2R、W=Pt来解,需注意的是电路消耗的电能包括两部分:①指示灯所在电路工作18小时消耗的电能;②照明灯工作6小时消耗的电能。【解答】(1)由于电源电压为220V,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10V,由串联分压特点可知,应将小灯泡和电阻丝串联,则指示灯和电阻丝的连接电路,如下图所示:(2)小灯泡的规格为“10V 1W”,则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流则电阻丝两端电压则电阻丝的阻值则电阻丝的长度(3)指示灯亮时,指示灯电路中的电功率指示灯电路中消耗电能照明灯亮时,照明灯电路中的电功率照明灯亮时,照明灯电路中消耗电能整个电路一天总共消耗电能(1)由于电源电压为220V,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10V,由串联分压特点可知,应将小灯泡和电阻丝串联,则指示灯和电阻丝的连接电路,如下图所示:(2)小灯泡的规格为“10V 1W”,则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流则电阻丝两端电压则电阻丝的阻值则电阻丝的长度(3)指示灯亮时,指示灯电路中的电功率指示灯电路中消耗电能照明灯亮时,照明灯电路中的电功率照明灯亮时,照明灯电路中消耗电能整个电路一天总共消耗电能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江省鲁迅中学自主招生考试科学试卷(学生版).docx 浙江省鲁迅中学自主招生考试科学试卷(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