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四川省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四川省绵阳市北川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试卷
(七年级历史)
一.选择题(共48分)
1.自古国人常用传统动植物组合的吉祥图式来作画,在画中暗含有“话”。如,一只喜鹊落于莲蓬上啄其颗粒果实,就是“喜得连科”;一只喜鹊和三个桂圆构成“喜报三元”。这些画作暗含的“话”为(  )
A.幸福美满 B.岁岁平安 C.科举高中 D.多福多寿
2.在我国古代历史上,曾出现过多次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国力强盛的鼎盛局面,如唐朝的“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唐朝盛世局面出现的原因有(  )
①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
②劳动人民的辛勤劳作
③统治者励精图治
④社会开放、民族之间的交流频繁
A.①③④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3.下列对联中,描写唐玄宗的是(  )
A.开明君主吸隋训,贞观之治创唐荣
B.武周政治得发展,无字之碑任后评
C.调整政策呈开元,追求享乐误王国
D.陈桥兵变成君主,限制武功向文治
4.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当时的文人士子,以唱和吟诵诗歌作为社会交往和抒发情怀的重要方式。唐诗题材丰富,风格多样。唐朝诗坛气象万千,名家辈出。这一情景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
A.九品中正制废除 B.唐太宗创办太学
C.科举制选拔人才 D.市民的精神需求
5.在下列唐朝诗人中,关注现实,关注百姓生活,其诗被称作“诗史”的是(  )
A.白居易 B.李白 C.王维 D.杜甫
6.某校开展了一期“唐风 颂诗”研学活动,下面为本次活动拟定的主题最恰当的是(  )
研学主题:_____
篇目1 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
篇目2 归见林逋烦说似,唐僧三藏入天西。
篇目3 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
A.中外交往,繁荣开放 B.民族交融,兼收并蓄
C.千年遗宝,华彩复现 D.华夏文脉,中西枢纽
7.《新唐书》记载:“武夫悍将……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以布列天下。”对这一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唐末形成藩镇割据局面
B.唐朝受少数民族习俗影响
C.唐朝末年爆发农民起义
D.唐朝后期出现了宦官专权
8.“核实土地,按土地多少、好坏平均征税。”王安石变法中与此相关的措施是(  )
A.农田水利法 B.方田均税法 C.募役法 D.保甲法
9.第一手史料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以直接作为历史根据的史料。下列属于研究辽宋夏金元时期历史的第一手史料是(  )
A.出土壁画《契丹人引马图》
B.文天祥的爱国故事
C.《岳飞抗金》的历史剧本
D.阎立本的《步辇图》
10.张艺谋的新作《满江红》结尾处,士兵们跟吟岳飞诗词《满江红》的声音震天动地:“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下列表述与诗词《满江红》相关的是(  )
A.率军抗金,精忠报国 B.组织抗元,宁死不屈
C.收复台湾,维护主权 D.斥逐沙俄,捍卫统一
11.宋代所造海船,载重量一般有数百石至五千石,最大载重量可达万石,而且设置了水密隔舱,增加了抗沉性和横向强度。这说明宋代(  )
A.海外贸易繁荣 B.造船技术先进
C.漕运事业发达 D.对外交往频繁
12.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是(  )
A.秦朝 B.隋朝 C.西夏 D.元朝
13.小明在图书馆查阅历史地图时翻到了某朝代疆域图的残片,上面有“大都”“陕西行省”“湖广行省”等字样。依据此信息可知,此朝代应该是(  )
A.秦朝 B.唐朝 C.元朝 D.宋朝
14.北宋以前的城市,一般是坊、市分区,即住宅区与商业区严格分开。北宋时,“坊”“市”界限被彻底打破,商店可以随处开设,不再采取集中的方式。上述变化突出反映了北宋(  )
A.对外贸易的繁荣发展 B.社会风气开放包容
C.城市的经济功能增强 D.商业市镇大量出现
15.历史学家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说:“公元960年宋代兴起,中国好像进入了现代,一种物质文化由此展开。货币之流通较前普及,火药之发明,航海用之指南针,天文时钟,鼓风炉,水力纺织机,船只使用不漏水舱壁等,都于宋代出现。”宋代科技繁荣的主要原因是(  )
A.经济繁荣文化昌盛 B.重文轻武政策的影响
C.科学家的不懈努力 D.中西文化交流与推动
16.北宋前期,巴蜀地区政治稳定,商品贸易持续繁荣,商贾携带大量的贵金属进行贸易,这既不利于携带,也不安全。因此出现了(  )
A.“会子”通行 B.开元通宝
C.“交子”流通 D.盐铁官营
二.解答题(共52分)
17.(31分)探究盛唐气象
材料一 唐太宗说“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材料二 从“贞观之治”至“开元盛世”的措施(部分)
皇帝 政治 经济 文教
唐太宗 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制定法律,减省刑罚:严格考查各级官吏的政绩 减轻人民劳役负担 增加科举考试科目,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
唐玄宗 整顿吏治,裁减冗员 改革税制 注重文教,编修经籍
材料三《步辇图》是唐代画家阎立本的作品,现藏故宫博物院。画面中心情节是詹太宗坐在步辇上会见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派来的求婚使者的情景。
(1)(8分)根据材料一说出唐太宗的这些言论体现出的统治思想。
(2)(9分)根据材料二,概括这些措施的相同之处。
(3)(6分)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及其影响进行叙述。
(4)(8分)综合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盛唐气象出现的原因。
18.(21分)唐宋两朝是古代中国对外交往频繁的时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图文物出土于唐朝墓葬
(1)(7分)据材料一及所学,指出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材料二:随着宋王朝与北方、西北少数民族政权对立加深,陆上丝绸之路逐渐萎缩,海上贸易因此成为最主要的对外贸易路线。宋朝的海上贸易往来大大盛于前朝,不仅海上路线拓展,而且贸易范围扩大。
——摘编自白明《中国对外贸易史》
(2)(8分)据材料三,归纳宋朝对外贸易的变化。
材料三:宋朝对外贸易量远远超过以往任何时候。当然,对外贸易迅速发展的基础,是中国前所未有的经济生产率。造船和航海技术的改进,其中包括指南针、带有可调中心垂直升降板的平底船,以及代替竹帆的布帆的使用也很重要。穆斯林商人和水手从事贸易的积极性,也加速了海外贸易的发展。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3)(6分)据材料三,概括宋朝海外贸易迅速发展的原因。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C D C C D A A B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A A B D C C A C
17. (1)重视百姓:以民为本。
(2)重视用人,吏治清明;调整经济政策,发展经济;重视文教事业。
(3)唐蕃和亲(文成公主入藏)。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4)政治清明;民族关系和睦;开明的政策;国家稳定等。
18. (1)特点:范围广(或达到很远地区等):内容丰富(或人员、经济都有往来等)。原因: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对外交通发达;实行较为开放的对外政策。(任意两点即可)
(2)变化:由陆上贸易为主转为海上贸易为主;贸易范围扩大。
(3)原因:商品经济繁荣;航海和造船技术的进步;商人和水手积极从事贸易;政府的鼓励与支持等。(答出三点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